不少行山人士都知道大嶼山上隱藏了一座聖母神樂院,也有人是因為十字標記的牛奶曾在這裡出產而認識。
聖母神樂院的簡史寫道:「現在的聖母神樂院,經過了萬里跋涉,兩次走難,九年流亡,才正式遷移大嶼山,而建設起來的。」聖母神樂院和不少香港天主教教會都相似——香港偏安一偶,是殖民地,從來是「避難流亡」的中轉站,或落腳點,而非最初傳教的核心。1949年前後大批天主教神職人員從內地被臨離,香港成了避難所。
早期沒有碼頭,也沒有馬路,建築物資要人力肩膀搬上山,船也是人手搖櫓。修士們每日來回四小時,從梅窩小屋行山至大水坑。直至1953年,由東海岸開闢一條大路上山,可用拖拉機運送物資。即現在從舊碼頭,有一條昔日出入聖母神樂院海路的小石徑。除了耕種,復歸養乳牛、生產牛奶的工作,因需要大量電力,1957年在大水坑崖底建造了水力發電站。1958年政府建造石壁水塘,大嶼山才開始有電力供應。
從前的十字牌牛奶來自隱修士牧的乳牛。如今牧場倉庫已經荒廢,一大片雜草叢生,也見著藍色牛奶樽、奶壺,乾草倉庫和牧牛場空置,成了廢墟般的儲藏室。聖母神樂院的第一頭牧牛是教友捐贈,1960年已有20多隻,牛奶小量供應予坪洲村民、遊客和希爾頓酒店。至八十年代,因隱修士都老了,無法打理牧場,就把製作交予另一間位於元朗的廠房打理。
不再出產牛奶,但隱修士改以製作曲奇出售,添加葡萄糖,吃來口味樸素、健康。食物是隱修士生產、也是連通外面的一種方式。這一年,因為疫症,本來隱密的聖母神樂院更為隱密。不開放訪客自由進出聖堂,只允許相熟的教友、義工和避靜信徒,參加神父和隱修士每日固定的七次祈禱。凌晨三點半「更課」是第一次,至夜晚七點半「寢前禱」是最後一次,讀經和唱聖詩後,神父敲鐘十多下,再向信徒逐一灑聖水,熄燈,結束一日,而神樂院的山路也全數熄燈。
漆黑中的靜默,也有其力量,尤其在此時此刻的香港。
詳情請參閱2020冬季號《就係香港》「Retreat 時空歷程,靜修之旅」專題。
歡迎訂閱 #linkinbio
就係香港已在HKTV Mall 上架
#聖母神樂院 #大嶼山#大水坑 #Retreat #就係香港 2020冬季號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