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得帶上靈魂和夢想。」
三年前的今天,我主演的電影《阿奇洛》入選倫敦亞洲電影節,有幸受邀參加電影的映後座談。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統治雖然已64年,但從英屬到「英化」,馬來西亞房屋、街道名和早餐,甚至教育和交通,處處留有英國影子。從小學的也是英語不是美語,自然而然對英國有種難以言喻的嚮往,大概有點類似台灣的親日情懷吧!
還記得七月炎熱的夏風,倫敦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濃的文青氣息,路上都是高大茂盛的梧桐樹。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旗幟飄揚,街道上隨興的人們談笑著沐浴在一片風光明媚中,走在人群中的我也踏著歡快的步伐,坐著巴士搭著地鐵走遍整個城市。
橫跨泰晤士河的倫敦塔橋上,賣手工耳環、手環的男人,一雙巧手把細細的銀線變出各種有我英文名字的耳環、手環。接過來的那瞬間,眼睛笑得快瞇成一條月兒彎,指頭彷彿還殘留著當時將其掛在耳垂的觸感,手環上的每一吋皮膚也都享受著倫敦的陽光。
地鐵站擺放的鋼琴隨時都有隱世高手上去表演一曲,衣冠楚楚的上班族,你根本不會想到提著公事包的手竟然在琴鍵上幻化成跳舞的仙子,施展的神奇魔力讓人聽得捨不得離開。
手上握著好不容易搶到的《Phantom of the opera》的票,連晚餐都不吃就往倫敦西區劇院奔去。坐在劇院的經典水晶吊燈下,親耳聽到《All I ask of you》的當下,溫熱的淚從眼眶流下,流過臉龐,掛在下巴。當下男聲還剛好唱到Let me be your freedom, Let daylight dry your tears,如電流竄過胸口的那份悸動我至今依然無法忘記。
但受到Covid-19的衝擊,製片麥金塔在去年2020/07/28 宣布《歌劇魅影》將永久停止全國巡演,在不斷演出了34個年頭之後,這部經典音樂劇將退下這裡的舞台,到倫敦女王陛下劇院觀賞《歌劇魅影》將成為歷史回憶。以後去倫敦也無法重溫現場的溫度了,只能將2018年七月那份感動永遠存放在胸口溫熱的所在。
想你了,倫敦。
#英國
#倫敦
#旅行
#記憶
#fun
#trip
#travel
#london
#memories
#phantomoftheopera
梧桐河英文 在 呂孫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蔡英文主席在臉書上提到說,她很喜歡經過浪漫臺三線,順道去看看老朋友和拜訪更多的客庄。
孫綾想起小時候學唱過的客家歌-天公啊落水,孫綾的幾個客家朋友說,小時候客庄真的就像歌詞一樣,戴頂笠,灌溉河水清澈,小魚游阿游,朋友也說,客家人的隱性特質,是很多年輕人離鄉背井隱藏在社會裡,出外打拼,努力學說閩南語。孫綾想起是否在淡水、八里、林口或更多的地方,也有這樣出外離家鄉打拼,或者娶嫁至外地的客家人?
新北古早即是台灣客家先民墾地,百年前客家從石門、三芝、淡水、八里登陸,開始了辛苦的開墾歷史,蔡英文主席說,希望可以串起臺三線的客庄,變成一顆顆的珍珠;不只臺三線,孫綾也想讓新北,變成一顆顆的珍珠,珍貴的客家文化應當更多的保存起來,客家文化的美麗與價值,需要世世代代的傳承。
客家梧桐花小英,暗夜睡目。
梧桐河英文 在 八輩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廣傳!!!!!!請幫手!!!!!!!
[ 請廣傳 ! ]
請反對新界東北環評報告 Please OBJECT to NENT EIA Report
馬寶寶社區農場呼籲大家向環保署提交意見,反對通過新界東北環評報告,可參考的理據如下。
**請加入個人意見或使用個人字眼,否則重覆意見可能會被當成「一份意見」。
請電郵往環保署 eiaocomment@epd.gov.hk,
截止日期為2012年8月3日 (星期六,明天!)。
---------------------------------------------------
致 : 環境諮詢委員會 eiaocomment@epd.gov.hk
由 : ( your name 電郵 )
主旨 : 反對東北發展環評報告
我反對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
計劃將毀滅數以千計村民的家園,亦對新界北鄉郊環境造成不能彌補的破壞。
我要求環境諮詢委員會否決新界東北環評報告。以下提出幾點理據:
1. 發展項目將摧毀超過五十公頃的農地,破壞香港僅有的農業及社區農業模式,降低本土蔬菜自給率,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2. 受發展影響的梧桐河曲,環團證實住有稀有淡水魚「高體鰟鲏」,而報告未有提及,反映環評報告不盡不實;
3. 據報告指出,古洞北馬草隴地區是中華鱉及珍稀的金錢龜的活動地帶,工程將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4. 環評報告發現古洞北地底的砷含量極高,部份更離地表相當接近,根本不適宜進行大型的開發工程,若勉強進行,只會危害工人和居民的健康;
5. 反對環評條例沒要求申請人進行「社會影響評估」,工程完全忽視在此地建家立業逾半世紀的村民狀況,將村民家園毀於一旦;
6. 新界東北計劃將製造大量廢料和垃圾,以及建成後每天製造 270 公噸垃圾,對現有處理廢物設施帶來沉重負擔;
7. 就程序公義而言,整個環評報告並沒有中文版本,排除了不懂英文的香港人,以致他們的公民權受到不應有的歧視。
8. 東北環評諮詢,竟與落馬洲河套區發展環評之諮詢期重叠。兩個工程息息相關,若然同時動工,勢必加倍破壞生態,局方必須全面審視。
**9.請加入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