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渾身散發著濃濃的憂鬱氣息的皮卡丘...
除了繃帶之外,
我還有認真的在牠的下巴上戳了很多鬍渣...
而眼睛也故意不加亮點.
看起來就更加失魂落魄了😂
大家猜的出今天的皮卡丘在模仿誰嗎?🙈
#世界名畫
#名畫皮卡丘
==============
《耳朵綁上繃帶的自畫像》梵谷(Van Gogh)
梵谷這幅著名的《耳朵綁上繃帶的自畫像》是梵谷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
1888年,梵谷赴南法旅居時,高更隨後10月到訪與梵谷同住。為了迎接高更的到訪,梵谷創作一系列向日葵作品來布置高更的房間。
但高更到了南法後,卻只住了兩個月,就因彼此不合憤而離梵谷。隨後梵谷於12月23拿起剃刀,割下自己的耳朵,並被送進精神病院。2年後梵谷自殺身亡。
〈耳朵綁上繃帶的自畫像〉以黃綠色調為主,描繪梵谷在南法工作室黃屋裡,頭戴毛帽、身穿綠色大衣、耳朵上綁著耳朵割掉後纏上的繃帶、身後擺著畫架、掛上一張日本浮世繪。
#foodart #toastart #kidsfood #characterfood #kanaの烘焙小廚房 #梵谷 #梵谷到我家 #耳朵綁上繃帶的自畫像
#家有小學生之早餐吃什麼 #造型吐司 #寶可夢 #Pokemon ##pokemonfood #pica #picachi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
梵高向日葵日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湯家驊亂丟書包》
今早看到湯家驊facebook(附圖節錄開首文字及油畫),幾乎連口中的咖啡也噴了出來……
他首先炫耀自己仍然可以和幾位領事吃飯(很多人已經不敢接觸外國勢力),話鋒一轉,說自己很喜歡去日本,因為喜歡吃魚生(真係笑死朕,我上星期才品嚐了兩板日本空運海膽,難道喜歡飲法國紅酒就要飛去巴黎?)
但最最可笑的,就是他扮藝術大師唬嚇那群無知followers!
他竟然說意大利畫家Caravaggio其中一幅作品(下圖)名叫《徬徨埃及中》,構圖把生老病死融於油畫上……真令人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首先,這幅油畫屬於一個系列, 就如「三王來朝」、「耶穌復活」…… 嚴格來說並不如達芬奇的《蒙羅麗莎》 或梵高的《向日葵》般有「專有名稱」。
圖中的畫作系列,意大利文是“Riposo durante la fuga in Egitto”( 英文: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西班牙文:Descanso en la huida a Egipto), 如果我要翻譯做中文,就是《往埃及途中的寧靜》,什麼《徬徨埃及中》,真是笑死街坊!
文藝復興時代還有很多畫家都有同名作品,隨便google “ 荷蘭畫家Gerard David ,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又或者比利時畫家 “Joachim Patinir,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就會出現無數類似畫作,當中還包括很多其他義大利畫家例如Carlo Saraceni ……
十一哥在油畫前坐了大半天,只能牛頭不搭馬嘴「悟出生老病死」這句既保險又安全的行貨評語,等於看了齊白石的「蝦」,悟出了生老病死、 看了徐悲鴻的「馬」,悟出了生老病死……
讓我這個藝術layman替湯家驊上一堂藝術課吧。
這一系列“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的畫作,主題是描述聖母和聖嬰逃往埃及中途休息的故事,背景通常有棕櫚樹或橄欖樹,亦有畫家選用棗樹,遠處一隻悠閒小驢低頭吃草….…部分(如附圖Caravaggio 作品)更加有上帝派遣天使前來奏樂的融和畫面,在在就是要突顯出那片寧靜和安詳……
狗屁不通的「徬徨埃及中」?
哈哈哈哈哈!
亂丟書包湊巧丟到我面前,算你湯家驊今天倒霉。
(後記: 中文詞彙, 在生的人通常會說「回顧半生」或者「回顧大半生」,只有蓋棺定論,訃聞才會說「回顧一生」)
梵高向日葵日本 在 梵高爸爸 心靈藝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梵高爸爸 網上小學課程]梵高向日葵🌻
|NGO|到校服務|小學|幼稚園|
課程查詢Whatsapp 📲 +852 65389127
🔻🔻🔻🔻🔻🔻🔻🔻🔻🔻🔻🔻🔻🔻
網上恒常班課程‼️只限以下時間‼️
📌 #幼兒創意啟蒙班 (K1-K3)
( 課程特色:https://bit.ly/3ub7hzo )
星期二 3-4:15pm
星期三1:30-2:45pm
星期六10-11:15am
星期日 10-11:15am 🈵
📌 #小學綜合畫班 (P1~P3)
星期二4:30-5:45pm 🈵
星期三4:30-5:45pm 🈵
星期日 11:30am-12:45pm 🈵
歡迎查詢報名
Whatsapp 📲 +852 65389127
Inbox 📩 http://m.me/franconewpapa
>>>>>>> ✮ 梵高爸爸 心靈藝術 ✮ <<<<<<<
#總店!5月7日起試業!
🚪 屯門海榮路22號屯門中央廣場19樓22室
🕐 星期一至五11am~7pm;星期六10am~6pm
📞 +852 6538 9127
📩 http://m.me/franconewpapa
======== 梵高爸爸 ※ 藝術創作資歷 ========
* 香港電台CIBS節目《藝趣奇兵》負責人及主持
* 藝術治療應用認可執行師、日本Art Plus One酒精墨藝術認證導師、日本繪本故事導師、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
* 比賽評委:全港首屆網上英文及普通話演講大賽(繪畫評委)、屯門閱讀節明信片設計比賽
* 傳媒訪問:東周刊、荷花雜誌、Parents Daily、Family ESDlife
* 合作機構:PMQ、HKTVmall 直播、香港心理衞生會、聖雅各福群會、救世軍 (不能盡錄)
* GASCA傑出藝術導師大獎
* KOOL教育界男網紅獎
* 畢業於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 10年視藝導師經驗,先後開設創意繪本工作坊、和諧粉彩心靈療癒工作坊、幼兒及小學綜合畫班、輕黏土班、表達藝術工作坊
👇🏻 𝐒𝐔𝐁𝐒𝐂𝐑𝐈𝐁𝐄 𝚈𝚘𝚞𝚃𝚞𝚋𝚎 𝙲𝚑𝚊𝚗𝚗𝚎𝚕 👇🏻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AoZHNecNNqgzOcz8J6i0rg
#梵高爸爸 #湯丸仔 #爸爸 #blogger #網紅 #視藝導師 #slasher #小學畫班 #畫班 #和諧粉彩 #nagomiart #情緒健康 #身心靈 #幼兒畫班 #暑期班 #興趣班
梵高向日葵日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