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周遭的人解釋梵谷之於我的意義真確是困難非常,有人的反應是那些畫作太通俗了,有人的反應好似眾多一日球迷,因此變得無意主動提起,不願見到自己深愛的人事物被劣質手段消費,越私密的感受放在心裡越是安穩,就像明天即將到來的日子。但一年之中能試圖鬆口談論的日子唯有兩天,一是生日,一是忌日,3 月 30 日正是 Vincent van Gogh 的 167 歲冥誕,毛姆曾說,藝術真正的意義不在模仿自然,而是體現自然,當我們置身兩者跟前時,都會感受到一股無以名狀的強烈能量連結著彼端與自我,從內心深處湧上的感動令人不自覺得開始流淚,梵谷就是第一位讓我真正感受到藝術與心靈之間奇異連結的畫家。
漸漸開始覺得,逝去的種種是最美好且永不變質的存在,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記憶銘刻於心底的形狀。在他 167 歲生日這一天,梵谷《春日花園》畫作於荷蘭一座博物館失竊,其實並不擔心這些下落不明的名畫會消失,沒有人捨得讓真跡流入黑市,它會被好好保存在某處豪宅裡,靜待有朝一日回歸原處,災難或許會跟隨失落的名畫,但愛必然也是,人們對藝術的愛,就像納粹也捨不得炸掉巴黎聖母院,那是唐娜塔特所言塵世之中的輝煌。
但這些思緒,不禁飄回到那段幸福而不自覺的時光裡,曾佇立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盯著《自畫像》、《麥田群鴉》、《黃房子》和《向日葵》一幅又一幅再熟悉不過的真跡,毫無思考餘地,久久無法移開目光,彷彿看得再久一點,再用力一點,心底暗自假想異色瞳孔中的藍天與夜空,就可以跟到天涯海角,跟著一生一世,後來才明白當時感受到的震撼,便是五顏六色的顏料所撐起的人生代價,那與世界為敵的善良與執著讓人淚濕滿襟。
2017 年《梵谷:星夜之謎 Loving Vincent》與 2019 年《梵谷:在永恆之門 At Eternity's Gate》兩部電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加深梵谷於世人心中的重量,油畫線條忽靜忽動,彷彿再現生命力般一筆一劃深深扎根於觀者心底。前者透過有些懸疑的劇情,詢問故事中的主角同時也詢問世人,你這麼想了解他的死,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在這段追尋答案的過程中,在這個圍繞著梵谷的國度裡,引述著梵谷的名言與書信,眼底全是梵谷夢裡的星夜,置身梵谷眼前的世界,直至最後深遠的回望,終於我們理解到,縱使他是一個不容易被理解、長期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憂鬱天才,卻也是一個善良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家。
《梵谷:在永恆之門》選擇以全然不同的觀點表達對這位不朽藝術家的熱愛,導演刻劃了那試圖追求美與藝術之不凡的平凡畫家,在一生最重要的片刻裡、被曲解汙名化的慘澹中,義無反顧日日徜徉於稻浪起浮與土壤芬芳等自然懷抱,揮舞畫筆捕捉光影瞬息萬變,緊握調色盤層疊五感的稍縱即逝,讓觀眾親自體驗那不容於世的生之熱烈。
Julian Schnabel 擅常捕捉動態光影,梵谷終其一生渴求體現陽光壯美,兩者融合一體時,是超越於視覺之上的重現,也是貼近私密深處的描摹。他畫的是眼底的自己,是眼底的景物,是眼底的光影,是眼底的星空,高更說他的作品可貴在帶有思考性、不停堆疊顏料的畫更像雕塑,這才是入骨精髓,如此細微的感受形塑出立體線條,如此深刻的共鳴創造出清晰輪廓,在現實與夢境接縫處他寫下屬於其內在的真實情感震動,許多瞬間,他發自內心振臂疾呼,敞開心扉渴望擁抱自然之美,忘了自己身在何方,忘了自己為何而來,忘了自己有名有姓,面對造物主的偉大,我們如蜉蝣一般渺小又與萬物並肩運行,和其光,同其塵,永恆存在於此時此刻。
電影中更有一段採用黑白手法處理,隨著筆尖精準落下,去除顏色之後依然一筆一畫雕塑出光線流動的狀態,梵谷為什麼自認為天生的畫家?因為他什麼也不會,這幕讓我慶幸,慶幸藝術選擇了他。
洞悉寒冬凜冽,透視稻浪起伏,圍繞紫色雲霧,每個畫面滲透著清醒刺骨的痛楚與洗盡鉛華的真誠,他擁有看遍人世醜陋仍舊相信人世美麗的視線,他保有孤單寂寞卻渴望理解陪伴的溫柔,與生俱來歷盡滄桑卻依然溫暖的至美心靈,儘管生命中的苦難多於喜悅,雨水多於陽光,他始終如一以筆尖的燦爛、胸腔的熱愛,渾然天成透過藝術表達自我,並持續感動百年以後的我們。
梵 谷 星夜 之 謎 劇 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電影之中的謊言與真實 之七:《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
荷蘭畫家 Vincent van Gogh 不被理解的一生就是眾人自行曲解之下的假象,認為他是天才、是瘋子、精神異常、情緒不穩、妄想自殘,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一途,從 28 歲左右才開始繪畫,37 歲就終結了戲劇性的一生,生前只賣出過一張畫作,卻在這十年間畫出超過兩千幅的作品,這個世界卻從未真正理解他孤獨的內心世界與背負的掙扎苦痛,《梵谷:星夜之謎》正巧妙了利用了大眾只看見表面的心態,從旁觀者角度重新詮釋旁人看不見的眼底星空。
《梵谷:星夜之謎》是世界上第一部油畫動畫,由英國和波蘭一起合作,千挑萬選出 115 位的畫家,展開為期三週的密集嚴格訓練,一筆一畫在帆布上繪製而成,Dorota Kobiela 和 Hugh Welchman 兩位導演根據 800 封梵谷親筆信、120 幅畫作勾勒出這位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美麗而哀傷的生前故事。在梵谷自殺身亡的消息傳出後,曾與他有所私交的郵差 Joseph Roulin 發現手上一封生前梵谷寄給弟弟 Theo 的信件被退回,無論內容寫了什麼,於公於私都盼能完成此項任務,因此交付給自己的兒子 Armand,希望將這封信親自送至 Theo 手上。
一開始,年紀輕輕的 Armand 心裡對於父親的囑託相當排斥,不只幫一位死人送信毫無意義,更因為對他而言、對世人而言,梵谷就是一位情緒古怪、精神不穩、性格軟弱的瘋子,曾經割下一隻耳朵當作禮物送給歡場女子,嚇得一屋子的女生花容失色,接著又被送入精神病院,卻在出院六週後選擇輕生,這樣的結局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努力活久一點,你會知道再堅強的人都有可能被生活擊潰。」
Live longer, you'll see. Life can even bring down the strong.
踩在梵谷曾經踏過的路上,住在梵谷曾經下榻的旅店,也和與梵谷來往的朋友交談,過去 Armand 從來沒有真心了解過梵谷,卻在追隨足跡的過程裡與形體已逝的他產生一種如同友情般的精神連結,想像他在門口作畫、在房裡獨處、在河畔划船、在稻田中迷惘,彷彿聽聞的越多就越認識這個討喜的畫家,也越來越不明白他為何會這麼快走到人生終點。油畫的線條忽靜忽動、忽近忽遠,不像現今電影清晰的畫面能從臉部線條觀察到人物心境變化,卻以一種朦朧之美若有似無的讓觀眾自行捉摸角色的情感流動,彷彿欣賞藝術品一樣由觀眾主觀的感受試著各自解讀。
猶如追查一件懸案,他所聽到的說法各自表述,然而繞了一大圈,或許我們的思考方向都錯了,梵谷縱然是個不容易被理解、長期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憂鬱天才,卻也是位善良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家。原因在於,你這麼想了解他的死,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故事具備多少真實性已不再重要,當我們連他的人生都不了解時,追查出他死亡的真相也沒有任何意義。
梵谷有幸能擁有一位如此愛他、為他著想的弟弟,不惜支付所有醫療費用與昂貴畫材,成就了梵谷之所以為梵谷的最大原因。無論是他殺或自殺,一個善良的人選擇自我終結,不見得只為自己,而是為所愛之人的生命換得解脫。偉大的人不容易被理解,但紀伯倫說他們都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梵谷可以容忍鎮上孩子的欺凌,依然天天準時待著畫具出門,卻不願看見摯愛的弟弟為了自己而陷入掙扎。
在這個圍繞著梵谷的國度裡,引述著梵谷的名言與書信,眼底全是梵谷夢裡的星空,置身梵谷眼前的美景,最後深遠的回望流露的是最真摯的無盡悲傷與生命焰火,耳邊伴隨著 Starry Starry Night 再熟悉不過的旋律,動人如昔,在那一瞬間,我們全然感受到他的生之熱烈,也明白死亡賦予他的真正意義,因為死亡並非永逝,生者猶在時,逝者及永存。
▍活動資訊:
【詩和電影裡的謊與真相 新竹場】
講者:劉定騫 X Kristin 對談
時間:3/23 14:00
地點:一想一響 ReEcho Coffee(新竹市民生路58巷8號)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A4exZ
【電影裡的謊言與真實 台北場】
講者:Kristin X 劉定騫 對談
時間:4/14 16:00
地點:Craft Young 啤酒吧(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89-10號)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80Zdo
梵 谷 星夜 之 謎 劇 迷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電影之中的謊言與真實 之七:《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
荷蘭畫家 Vincent van Gogh 不被理解的一生就是眾人自行曲解之下的假象,認為他是天才、是瘋子、精神異常、情緒不穩、妄想自殘,最終走上自我毀滅一途,從 28 歲左右才開始繪畫,37 歲就終結了戲劇性的一生,生前只賣出過一張畫作,卻在這十年間畫出超過兩千幅的作品,這個世界卻從未真正理解他孤獨的內心世界與背負的掙扎苦痛,《梵谷:星夜之謎》正巧妙了利用了大眾只看見表面的心態,從旁觀者角度重新詮釋旁人看不見的眼底星空。
《梵谷:星夜之謎》是世界上第一部油畫動畫,由英國和波蘭一起合作,千挑萬選出 115 位的畫家,展開為期三週的密集嚴格訓練,一筆一畫在帆布上繪製而成,Dorota Kobiela 和 Hugh Welchman 兩位導演根據 800 封梵谷親筆信、120 幅畫作勾勒出這位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美麗而哀傷的生前故事。在梵谷自殺身亡的消息傳出後,曾與他有所私交的郵差 Joseph Roulin 發現手上一封生前梵谷寄給弟弟 Theo 的信件被退回,無論內容寫了什麼,於公於私都盼能完成此項任務,因此交付給自己的兒子 Armand,希望將這封信親自送至 Theo 手上。
一開始,年紀輕輕的 Armand 心裡對於父親的囑託相當排斥,不只幫一位死人送信毫無意義,更因為對他而言、對世人而言,梵谷就是一位情緒古怪、精神不穩、性格軟弱的瘋子,曾經割下一隻耳朵當作禮物送給歡場女子,嚇得一屋子的女生花容失色,接著又被送入精神病院,卻在出院六週後選擇輕生,這樣的結局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努力活久一點,你會知道再堅強的人都有可能被生活擊潰。」
Live longer, you'll see. Life can even bring down the strong.
踩在梵谷曾經踏過的路上,住在梵谷曾經下榻的旅店,也和與梵谷來往的朋友交談,過去 Armand 從來沒有真心了解過梵谷,卻在追隨足跡的過程裡與形體已逝的他產生一種如同友情般的精神連結,想像他在門口作畫、在房裡獨處、在河畔划船、在稻田中迷惘,彷彿聽聞的越多就越認識這個討喜的畫家,也越來越不明白他為何會這麼快走到人生終點。油畫的線條忽靜忽動、忽近忽遠,不像現今電影清晰的畫面能從臉部線條觀察到人物心境變化,卻以一種朦朧之美若有似無的讓觀眾自行捉摸角色的情感流動,彷彿欣賞藝術品一樣由觀眾主觀的感受試著各自解讀。
猶如追查一件懸案,他所聽到的說法各自表述,然而繞了一大圈,或許我們的思考方向都錯了,梵谷縱然是個不容易被理解、長期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憂鬱天才,卻也是位善良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家。原因在於,你這麼想了解他的死,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故事具備多少真實性已不再重要,當我們連他的人生都不了解時,追查出他死亡的真相也沒有任何意義。
梵谷有幸能擁有一位如此愛他、為他著想的弟弟,不惜支付所有醫療費用與昂貴畫材,成就了梵谷之所以為梵谷的最大原因。無論是他殺或自殺,一個善良的人選擇自我終結,不見得只為自己,而是為所愛之人的生命換得解脫。偉大的人不容易被理解,但紀伯倫說他們都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梵谷可以容忍鎮上孩子的欺凌,依然天天準時待著畫具出門,卻不願看見摯愛的弟弟為了自己而陷入掙扎。
在這個圍繞著梵谷的國度裡,引述著梵谷的名言與書信,眼底全是梵谷夢裡的星空,置身梵谷眼前的美景,最後深遠的回望流露的是最真摯的無盡悲傷與生命焰火,耳邊伴隨著 Starry Starry Night 再熟悉不過的旋律,動人如昔,在那一瞬間,我們全然感受到他的生之熱烈,也明白死亡賦予他的真正意義,因為死亡並非永逝,生者猶在時,逝者及永存。
▍活動資訊:
【詩和電影裡的謊與真相 新竹場】
講者:劉定騫 X Kristin 對談
時間:3/23 14:00
地點:一想一響 ReEcho Coffee(新竹市民生路58巷8號)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A4exZ
【電影裡的謊言與真實 台北場】
講者:Kristin X 劉定騫 對談
時間:4/14 16:00
地點:Craft Young 啤酒吧(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89-10號)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80Z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