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脂肪為身體內熱量儲存的主要方式,可以分為白色脂肪組織(White fat)和棕色脂肪組織(Brown fat)。
🐷白色脂肪主要存在皮下、腹腔及臟器周圍。
🐷棕色脂肪又稱為嬰兒脂肪,在體內含量較少,是一種代謝型的細胞,可產生熱量,主要位於兩肩胛骨肩及頸部。
🐽🐽🐽大家應該最關心的是:
脂肪細胞成長的兩個黃金時期了!
📝在幼兒期及青少年時期脂肪細胞數量是會增加的!
‼️幼兒期 (1~4歲) 是脂肪細胞數目的增生期
‼️青少年時期 (16~18歲) 脂肪細胞體積的增大期
‼️成年之後,脂肪細胞的數量會維持恆定,但如果把自己吃太胖,脂肪細胞擴大到原本的兩倍時也會分裂而造成脂肪細胞數目增加。
🧚🏻♀️良心呼籲:
🙅🏼♀️在此想呼籲各位家長、阿公阿嬤們別覺得小孩養得白白胖胖很可愛了!你們養的是脂肪細胞呀!!!
🤷🏼還有在青少年時期的同學們,可能因為課業壓力大半夜一直狂吃零食,假日變成沙發馬鈴薯,晚上又和家人吃大餐,自己養大脂肪的體積!
🥺如果你在這兩個時期有肥胖的問題,那以後可能就變成所謂吸空氣也會胖的體質了…
🤦🏻♀️成年之後,男生可能因為下班後應酬大魚大肉,攝取過多熱量;女生可能因為懷孕進補營養過剩,食量大於以前,那也可能將脂肪一分為二…
⭕️⭕️⭕️如果想要把身上的游泳圈、腰邊肉減掉,大家還是好好控制飲食跟好好運動吧!
#體脂肪 #肥胖 #肥胖症 #體脂率 #身體組成 #腰圍 #坐式生活 #慢性疾病 #運動 #訓練 #Bodyfat #obesity #bodyfatrate #bodycomposition #waistcircumference #sittinglife #chronicdisease #exercise #training #whitefat #brownfat
棕色脂肪嬰兒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ports冷知識(二)
說到「脂肪」🍟
你是不是腦袋就浮現一坨黃黃的油脂
然後恨得牙癢癢❓😡
但你知道嗎❓
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會造成肥胖喔❗️
-
🔆「三種脂肪功用大不同⁉」️
🤍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 WAT)
📍佔人體15%-25%不等,主要用來儲存能量,太多時容易造成肥胖。
💛米色脂肪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由白色脂肪轉換,主要用來燃燒熱量、產生能量,經過運動後會轉換成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 BAT)
📍佔人體含量5%不到,分布在鎖骨、頸椎、脊柱,嬰兒出生時含量較高,隨年紀增長而減少。
🔥其實脂肪不分好壞,都是人體的重要組織
🏃🏻♀️而經過運動後,會促進白色脂肪轉換成米色脂肪細胞,幫助你減肥
⚠️會胖,終究是你不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所以不要再錯怪脂肪了!
#sportsyang
#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羊
#athletictrainer
#coach
#headposture
#muscle
#fat
#冷知識
#sports冷知識
#運動傷害
#姿勢矯正
#運動恢復
#運動按摩
#運動疲勞
#運動
#健身
#重訓
#健身房
#脂肪
#肥胖
棕色脂肪嬰兒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還在用精煉油嗎
#你還在吃美味的加工零嘴嗎
#別再讓孩子們吃餅乾巧克力了
重點:縮水甘油基脂肪酸酯(GEs)是加工油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在食用油的精製過程中的除臭步驟中形成,因此幾乎在所有精製食用油中都存在。
思考一下,那所有的精煉油是否都有經過除臭的過程呢?你還要繼續使用精煉油嗎?
參考原文研究報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541-4337.12251
原文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11/21/taiwan-proposed-limit-standard-glycidyl-fatty-acid-esters/
含植物油食品恐藏致癌物,台灣擬納管全亞洲首例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1 日 14:30 | 分類 醫療科技 , 食品科技
近年國際間在含植物油的抹醬、餅乾、巧克力等食品中驗出「縮水甘油」,是人體可能致癌物,引發各國關注。食藥署擬率亞洲之先訂定限量標準,新制最快明年上半年實施。
整起事件起源於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巧克力正名措施,要求成分夠純才可稱巧克力,但規範的僅有純巧克力,市占率高達 90% 以上的含餡、以大量植物油製作的「棕色巧克力」卻不在管理範圍,監察委員認為衛福部法規過於寬鬆,展開調查。
監察委員田秋堇、蔡崇義表示,歐洲食品安全局 2018 年 5 月公告,各類經高溫處理的植物油加工食品經動物實驗發現,可能含有具致癌性的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該物質具基因及致癌性也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可能為人類致癌物」,更針對植物油中縮水甘油訂定 1000 微克 / 千克限量標準,卻不見衛福部訂定任何相關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縮水甘油的致癌疑慮不只發生在巧克力產品,凡是以植物油製作的產品都藏有風險。近年義大利知名巧克力抹醬爆發含縮水甘油疑慮,日本食用油品業者也在一款機能性食用油中發現縮水甘油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出 18 倍,緊急回收所有產品;香港近期檢驗市售人造奶油、抹醬、蛋捲、餅乾等以植物油製作的食品時,也發現縮水甘油蹤跡,顯示國際間逐漸重視此致癌物。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縮水甘油是近幾年才發現新興加工污染物,主要是植物油經過高溫、脫臭、脫酸、脫色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以棕櫚油含量較高,食用後雖然不會造成立即危害,但長期下來仍會增加致癌風險。
廖家鼎說,目前美國、日本都還未訂定相關規範,香港雖檢驗許多產品,但也未訂出相關規範,僅有一向規定較嚴格的歐盟率先訂出規定。
為確保民眾食安,食藥署正研擬相關草案並多次邀集業者開會,廖家鼎指出,草案內容主要比照歐盟規定,將一般食品原料用油的縮水甘油限量訂在 1000 微克 / 千克,嬰幼兒奶粉、副食品的原料油則訂在 500 微克 / 千克。
此外,考量嬰幼兒屬於敏感族群,另針對 1 歲前嬰幼兒食用的「嬰兒配方食品」以及「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的成品訂定更嚴格的標準,粉類食品 50 微克 / 千克、液體類食品 6 微克 / 千克。
廖家鼎說,草案預計明年初展開預告,若順利可望在上半年開始實施,台灣可望成為亞洲首個訂定縮水甘油規定的國家。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相關資料顯示,植物油從「毛油」到「精煉油」的處理過程中,只要處理溫度超過攝氏 200 度就可能形成縮水甘油,且致癌性為 2A 級,也就是動物實驗致癌、人體致癌證據有限,風險仍偏高,盼藉由訂定標準強化食品業者把關,減少致癌污染物生成。
不過,民眾也無需因害怕而完全不攝取油脂。顏宗海說,油脂是人類吸收脂溶性維他命不可或缺的物質,每個人一天的飲食中應有 4 到 6 成為碳水化合物、2 至 3 成油脂、1 至 3 成蛋白質,建議均衡飲食、多吃天然的蔬菜水果,對維持健康更有助益。
(作者:張茗喧;首圖來源:Flickr/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and Speaker CC BY 2.0)
亞當老師分享科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