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款我都好心動💓
為什麼 #LV 會這麼誘人(*´∇`*)
---
✅LINE接收美麗快訊➨ http://bit.ly/2lPmsOb
📲APP掌握時尚潮流➨ https://goo.gl/2QZyP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
「棕色英文縮寫」的推薦目錄: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女人我最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閒聊] 堅決反對以顏色英文縮寫+數字的理由- 看板MRT 的評價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紫色英文縮寫的推薦,PTT、YOUTUBE、COOL3C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紫色英文縮寫的推薦,PTT、YOUTUBE、COOL3C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棕色英文縮寫 在 26个常见颜色的英文和发音(26 common color names and ... 的評價
棕色英文縮寫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練健康 說真的】EP07 說真的,冬天減肥更不費力!
跨年大吃大喝,再過三週又要面對家裡滿山滿谷的年菜,讓不少人默默放棄維持身材。
但事實上,冬天能讓你更輕鬆地減肥。
這個原理牽涉到兩種脂肪組織的作用:能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組織(英文縮寫WAT),以及負責燃燒能量的棕色脂肪組織(BAT)。
科學家發現,冷天氣不僅有助增加身體的棕色脂肪,甚至能讓白色脂肪發揮燃燒熱量的效果。
根據雪梨蓋文醫學研究中心(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內分泌學家Paul Lee的研究,相較於攝氏24度的環境,受試者睡在攝氏19度的房間時,棕色脂肪增加了三到四成。
睡在冷一點的房間,就能無痛增加新陳代謝,是不是很神奇?
更厲害的是,因為寒冷而發抖時,搭配中等強度運動,能讓負責儲存熱量的白色脂肪,轉而開始消耗能量。
Paul Lee指出,當人類發抖時,打顫的肌肉和棕色脂肪會各釋出一種賀爾蒙,能夠加速白色脂肪的能量燃燒速率,以產生熱能,這恰好是棕色脂肪的典型作用。
發抖加運動,就能讓白色脂肪從豬隊友,變身成燃燒熱量的好夥伴。趕快選個冷天一起來運動吧!
#圖中臥冰求鯉為高危險動作
#人家是在抓魚不是要運動
#二十四孝你還知道幾孝
#讓練健康陪你安全運動
#科普知識 #新手友善 #女性友善 #長輩友善
--------------------------------------
企劃、撰文:絲編
圖片出處:http://history.sina.com.cn/bk/lszh/2015-04-27/1731119378.shtml
--------------------------------------
棕色英文縮寫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天聽一點 #453】只要懂情緒,你就能懂任何人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僅剩四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自己,平常每一天的情緒,是怎樣起伏變化的?或者是如果以每週為單位,你從禮拜一、禮拜二,一直到禮拜六、禮拜天;你的情緒,如果要畫出一個曲線,它大概會長成什麼樣子?
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一個研究,真是太有趣了!在這邊給你分享哦。有兩位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分別是麥肯.梅西,跟史考特.高德。
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收集了84個國家,大概有240萬名Twitter的用戶,他們所張貼的Twitter的貼文,總共大概有五億則以上。他們希望從這些資料當中,去衡量人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正向的感受」。
比如說像熱情啊、信心啊這些部分;和「負向的感受」,憤怒啊、消沉啊、愧疚啊。那這些「正向」跟「負向」的感受,是怎麼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你聽到這邊,你一定會很好奇,開什麼玩笑!五億則貼文,他要怎樣去一個一個分析?
所以呢,他們自然不是用這種人力、手工的方法,他們是把這些貼文,丟進一個電腦分析程式裡面,而這個程式的英文縮寫叫做LIWC.。中文的翻譯叫做「語文探索與字詞計算」這樣的程式。
這樣的程式,能夠幫助這些研究者,去分析、評估每一個字所傳遞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於是啊,梅西跟高德,他們的研究結果,就刊登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裡面。
而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發現喔,人在清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一致的模式;一般而言,那些正面的情緒,會在上午開始攀升,然後到了下午急遽下降,到傍晚再稍微回升一些。
不管這些發文的人,是北美洲的人士、亞洲的人士、穆斯林、無神論者、黑人
、白人,或棕色皮膚的人,他們都沒有區別,大概都是這個模式。於是呢,在他們的研究結論裡面就寫哦,類似的時間作用模式,橫跨迥然不同的文化和地理位置。
然後,他們進一步也發現,在星期一或星期四的貼文,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基本上週間的日子差別不大,到了週末會有一些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正向的感受」,通常會在禮拜六和禮拜天稍微高一點,可能是因為放假,大家比較放輕鬆。
然後,上午的高峰期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開始的時間,大概會比週間晚兩個小時。這可能是因為多數人在周六、周日,都睡得比較晚的原因;但是整個曲線的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當我讀完這個研究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迴盪著,每一次我在教學的現場當中,就會遇到很多人,皺著眉頭跟我說:「人啊,真的好難懂喔!」、「我真的搞不懂人到底怎麼了?」。
那其實在這些挫折感,跟緊皺的眉頭背後,他沒有先瞭解一個人,只要他身為人類,會有的一些「共同模式」;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一樣,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模式」。
當你先從這種大多數、大樣本的「共同模式」瞭解起之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此作為背景,抽絲剝繭,回到每一個個人,跟每一個個案的個別差異。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所有的動物跟植物的研究裡面,你一定要先知道,這個動物跟植物長在哪裡,而這個環境、背景是如何?
這個環境、背景當中的動、植物族群,有什麼樣的「共同性」跟「變化」?接下來他們的差異,他們個別、個體,在各自不同環境底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跟效果?
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去做細部的區分。甚至於你才能夠去分辨,哪些訊號是值得你研究的;而哪些訊號,他可能只是某個時空底下的特殊個案,如此而已。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還是覺得「人很難懂」的話,那或許真的有必要,你要幫自己安排一個,真正去學習「人的模式」。
而「人的模式」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這個研究,是從情緒狀態跟每天的週期性,作為研究的開始。那其實只要是人類,當他的情緒有所變化的時候,在他的臉上、在他的表情,都有相對應的「變化模組」。
你也可以把這個視作為「共同的模式」,當你先從這裡瞭解起,自然你對人的判斷,就能夠慢慢的依此而前進。
其實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在『人際回應力』的這一門課,最主要的就是讓你學會,怎樣有效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透過正確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進而給予最適當的人際回應。
所以,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下來,我真的深刻覺得,人並沒有你我覺得的「難懂」,但是,你一定要先懂「他的模式」是什麼,只要是人類都會有這樣的「共通性」。
就好像是你看只要是魚類,只要是任何植物,都有它的「共同性」。先從這裡瞭解起,那麼你就會慢慢的明白,這千變萬化的背後,它的根本脈落跟原因,到底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當中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今年的最後一期,是在12月12號開課,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了你;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攜手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棕色英文縮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自己,平常每一天的情緒,是怎樣起伏變化的?或者是如果以每週為單位,你從禮拜一、禮拜二,一直到禮拜六、禮拜天;你的情緒,如果要畫出一個曲線,它大概會長成什麼樣子?
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一個研究,真是太有趣了!在這邊給你分享哦。有兩位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分別是麥肯.梅西,跟史考特.高德。
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收集了84個國家,大概有240萬名Twitter的用戶,他們所張貼的Twitter的貼文,總共大概有五億則以上。他們希望從這些資料當中,去衡量人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正向的感受」。
比如說像熱情啊、信心啊這些部分;和「負向的感受」,憤怒啊、消沉啊、愧疚啊。那這些「正向」跟「負向」的感受,是怎麼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你聽到這邊,你一定會很好奇,開什麼玩笑!五億則貼文,他要怎樣去一個一個分析?
所以呢,他們自然不是用這種人力、手工的方法,他們是把這些貼文,丟進一個電腦分析程式裡面,而這個程式的英文縮寫叫做LIWC.。中文的翻譯叫做「語文探索與字詞計算」這樣的程式。
這樣的程式,能夠幫助這些研究者,去分析、評估每一個字所傳遞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於是啊,梅西跟高德,他們的研究結果,就刊登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裡面。
而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發現喔,人在清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一致的模式;一般而言,那些正面的情緒,會在上午開始攀升,然後到了下午急遽下降,到傍晚再稍微回升一些。
不管這些發文的人,是北美洲的人士、亞洲的人士、穆斯林、無神論者、黑人
、白人,或棕色皮膚的人,他們都沒有區別,大概都是這個模式。於是呢,在他們的研究結論裡面就寫哦,類似的時間作用模式,橫跨迥然不同的文化和地理位置。
然後,他們進一步也發現,在星期一或星期四的貼文,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基本上週間的日子差別不大,到了週末會有一些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正向的感受」,通常會在禮拜六和禮拜天稍微高一點,可能是因為放假,大家比較放輕鬆。
然後,上午的高峰期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開始的時間,大概會比週間晚兩個小時。這可能是因為多數人在周六、周日,都睡得比較晚的原因;但是整個曲線的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當我讀完這個研究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迴盪著,每一次我在教學的現場當中,就會遇到很多人,皺著眉頭跟我說:「人啊,真的好難懂喔!」、「我真的搞不懂人到底怎麼了?」。
那其實在這些挫折感,跟緊皺的眉頭背後,他沒有先瞭解一個人,只要他身為人類,會有的一些「共同模式」;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一樣,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模式」。
當你先從這種大多數、大樣本的「共同模式」瞭解起之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此作為背景,抽絲剝繭,回到每一個個人,跟每一個個案的個別差異。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所有的動物跟植物的研究裡面,你一定要先知道,這個動物跟植物長在哪裡,而這個環境、背景是如何?
這個環境、背景當中的動、植物族群,有什麼樣的「共同性」跟「變化」?接下來他們的差異,他們個別、個體,在各自不同環境底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跟效果?
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去做細部的區分。甚至於你才能夠去分辨,哪些訊號是值得你研究的;而哪些訊號,他可能只是某個時空底下的特殊個案,如此而已。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還是覺得「人很難懂」的話,那或許真的有必要,你要幫自己安排一個,真正去學習「人的模式」。
而「人的模式」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這個研究,是從情緒狀態跟每天的週期性,作為研究的開始。那其實只要是人類,當他的情緒有所變化的時候,在他的臉上、在他的表情,都有相對應的「變化模組」。
你也可以把這個視作為「共同的模式」,當你先從這裡瞭解起,自然你對人的判斷,就能夠慢慢的依此而前進。
其實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在『人際回應力』的這一門課,最主要的就是讓你學會,怎樣有效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透過正確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進而給予最適當的人際回應。
所以,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下來,我真的深刻覺得,人並沒有你我覺得的「難懂」,但是,你一定要先懂「他的模式」是什麼,只要是人類都會有這樣的「共通性」。
就好像是你看只要是魚類,只要是任何植物,都有它的「共同性」。先從這裡瞭解起,那麼你就會慢慢的明白,這千變萬化的背後,它的根本脈落跟原因,到底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當中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今年的最後一期,是在12月12號開課,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了你;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攜手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棕色英文縮寫 在 [閒聊] 堅決反對以顏色英文縮寫+數字的理由- 看板MRT 的推薦與評價
反對使用顏色英文縮寫+數字做為車站代碼
原因非常簡潔易懂,自認這些理由都不成立的請自行想出更有力的理由來反駁
1.各國使用羅馬字母+數字的地鐵,是路線名稱字首而非顏色英文縮寫
市府列出來的各國案例,只有高雄是用顏色英文縮寫
其餘各國都是路線名稱縮寫
如大阪御堂筋線 "M"idosuji
東京副都心線 "F"ukutoshin
新加坡南北線 "N"orth-"S"outh
華盛頓地鐵藍線 "BL"ue (注意!華盛頓地鐵的顏色同時也是路線正式名稱!
罕有以"純路線顏色"做為車站代號的案例
(機場捷運的A好歹是Airport的縮寫!
2."英文"顏色縮寫完全未考量非英文人士,沒有宏觀的國際觀,眼中只有英文
羅馬字母寫法雖全世界通用,然而顏色代碼卻是由"英文"縮寫而來
請注意1.裡面舉的例子都是當地語言路線名的縮寫
因為對看不懂英文的人來說Brown等同於那個路線名稱
就算不知道Brown是棕色也無所謂,可以以BR對應到Brown
外國人也不用知道Tozai原來是指日文的"東和西"
可以直接以T對應到該路線名稱的Tozai
然而台北的做法是要認懂BR一定要知道棕色的英文是Brown,因為路線名並不叫Brown
外國人看BR卻要對照Wenhu,還要對照數字1
這種縮寫對非英文人士非常不友善,失去真正國際化的意義
完全透露出台灣英文至上,絲毫未考慮來台外國人的多元化
3.罕用的顏色英文縮寫徒增識別困難
隨著路線一一開通,基礎顏色已經幾乎用盡
從紅R、橙O、黃Y、綠G、藍BR、棕BL、紫(還不是P而是A!
接下來萬大線是LG、民生汐止線是SB、三鶯線是LB
安坑輕軌呢?淡海輕軌呢?(安坑用K是啥意思?
你看LG能知道是Light Green? Light Green跟Green又哪裡不一樣?
看SB能知道是Sky Blue? 跟Blue哪裡不一樣? 不會跟BL的顏色搞混?
跟三鶯線的LB又怎麼分?
你說的藍不是藍你說的綠不是綠 這種編號更是對非英文人士的大挑戰
隨著路線增加只是徒增溝通困難,完全沒辨識效果可言
4.已有數字編號又再增加顏色編號,多此一舉,加深辨識困難
如前述,即使是華盛頓地鐵,RD的正式名稱就是Red Line SV的正式名稱就是Silver Line
可說是正式路線名稱縮寫而非純顏色縮寫
即使不懂英文的人要對照RD=Red SV=Silver也很容易
然而台北捷運好不容易改變了以往一個路線一堆名稱的毛病
增加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做為識別 連轉乘都只廣播Line X
卻反其道而行增加了對乘客而言本來就不存在的"英文顏色縮寫"
結果外國人要認車站,要認
BR=Line 1 R=Line 2 G=Line 3 O=Line 4 BL=Line 5 Y=Line 6
英文顏色縮寫跟路線編號之間毫無邏輯可言
更何況非英文人士還要先知道BR=Brown=Line1 是考數學公式嗎?
當外國人看到一個編號BR01 結果路線圖寫的是Line1 請問要從何找起? 邏輯何在?
以上歡迎反駁,看你有什麼更好的理由支持英文顏色縮寫
另外我更堅決反對使用現有捷運局工程編碼
不連貫、無邏輯、跳號、乘客端從來沒有看過用過這套編號等理由前面已經各板友都了
員工內部方不方便作業,跟是否有利乘客辨識完全是兩碼子事
不能因為內部作業方便,就把原本毫無章法的工程編號拿來叫乘客使用,那叫傲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222.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49063331.A.52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