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季】
嗨!大家,好久不見~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知道最近台灣在疫情變成社區擴散的影響下,大多人都是能在家就在家。剛好最近忙於園藝的我,雙手因為常碰土而洗手,有多處裂傷快變成富貴手的型態,覺得是該有一天稍微休息的時間,剛好也想來更新粉絲團。長達好幾個月沒更新文章,實在有點汗顏。其實平常想分享的事情不嫌少,只是每天要忙的事情也實在不少,變成寫文章的時間都被取捨了,要來學會更妥善平均分配時間才是XD
時間說回來今年初的時候,其實在1/8 - 4/4我們回了一趟台灣。長達快三個月時間,前21天就是在居家檢疫中渡過的,R也因為過去一年都已遠距在家工作模式,所以回台時並沒有影響。我們在居家檢疫結束後,大啖美食、與親友團聚等好不過癮。那時,深深覺得似乎只有台灣的生活模式不受影響,真的很厲害。
雖然對比現在,台灣有部分社區擴散疫情而導致目前自動半封城的狀態,一邊覺得台灣人的向心力很強,邊覺得還是有外送外賣可以叫很方便XD。只是感覺會慢慢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像是更多遠距和數位的工作/教學模式等等,瑞典或其他歐美國家在過去一年多也是歷經了這樣的轉變。
我們在去年十月時,搬到了目前的Villa型態的租屋,是透過R的前同事牽線介紹的。在瑞典,要住到帶有庭院的獨棟房子這樣的型態,通常都是用買的才比較有可能入手;而且在過去一年疫情影響下,瑞典的房市就是透天看漲、公寓或大樓型態下跌,在這種時機能有機會住到,真的是很感恩緣分的安排和房東看對了眼我們。
能住在這樣的房子,可以說是我從小就有的夢想。主要是可以玩園藝,種花花草草、蔬果,來實現「從花園到餐桌」上的目標,所以當初一看到這間房子一眼就愛上。整間都是房東自己親手打造、帶有穩定色調的木製裝潢建築,配有三面圍繞的玻璃落地窗大陽台,四周有兩棵大樹、青綠的草坪和圍籬。周遭的環境也很棒!有約十戶的獨棟透天鄰居,旁邊傍著小河、後面有一片森林可漫步,一公里不遠處就是知名度假海邊勝地。對當前的我們來說,真是無可挑惕。
無獨有偶的,我從前年就開始加入了不少的自給自足社團,像是種菜、種花草、養雞、養各種動物等等,起初是因為覺得有興趣,也想多了解住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們,過著的生活型態是如何?有些人是在市郊租一塊地種起小花園、有的人是在自家陽台或屋頂搭架子,開啟都市迷你小農場、有的人則是買了帶有庭院的房子等等,好多不同型態,才知道原來有麽多人已經深耕這些興趣這麼久了。
剛好碰上2019年疫情爆發,讓更多人從都市出走搬去鄉下或在家時間多,就開始玩起花花草草,也因為這樣的起因,很多人發現這些社團而加入,一段時間內就暴增了不少人。沒想到,剛好在去年十月,我們搬進目前的家,我也能有機會實現小時候的想法和開發這興趣。
附圖是從4月起到現在,一個多月以來我從種籽開始育苗的不同種蔬果小苗們,少部分比較大株的則是跟園藝店或有機小農買的番茄苗們,現在也都長大了不少。從剛開始入門的工具、硬體設備、土壤、種籽和肥料等的購入,過去一年多就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不過也是因為之前功課就做好了,等4月初一回到瑞典,就從好幾間電商下單,很快到貨後就動手開始了。有種一切都準備好,只待時機來臨的感覺。
之後,我想盡量以短篇圖文搭配較常更新的頻率來發新的貼文;畢竟現在天氣變暖和日照變長,植物們都生長得很快呀!感覺才不會一口氣要打的資訊有點多,也不會太偏離主題。
在台灣的大家,都如何妥善利用在家時間呢?想必大家也都花不少時間動腦吧?動手開始做園藝,也是很棒的體驗哦!能透過時間流逝來觀察植物的成長和變化,不僅能美化環境也是很好的陪伴,尤其蔬果又可以自給自足,何樂而不為呢?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Zuker租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改造日常,追蹤Zuker IG ▶ https://zuker.cc/IG 答案在留言! (這間光打掃和整間重新油漆就花了一個禮拜😅) 四維實驗室是以帶灰調的草綠色的「叢林草集」為主題, 營造出令人感到放鬆愜意的居住空間。 牆面上有手繪的花草線條,視覺上希望帶給居住者叢林感; 而房屋的隨處...
森鄰綠租屋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房仲買房初體驗(上):從找房到買房,像極了愛情@文/陳泰源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是以房仲身份教民眾怎麼買房,但想想自己若沒有實際的買房經驗且名下沒有不動產,從業多年仍只是個租屋族,對客戶而言似乎少了一點說服力。
而歷經十年奮鬥後,還清負債也存到錢的我終於輪到自己要買房子啦!只是身為「房仲買家」與「一般民眾」在購屋時究竟有何差別?接下來,與大家分享我的購屋初體驗。......↓
【房仲買房,最直接的好處是?】
一般來說,如果有買家透過我(美商ERA)去買同行(住商、中信、台屋、21世紀……等等加盟體系)的物件時,業績算法是將買賣雙方所支付的「總服務費」對拆,再由各自店頭按照公司的獎金制度撥款下來給業務員。
舉例:A買家透過B房仲找房,後來買到C房仲刊登D委賣的物件時,A買家支付的2%加上D賣家支付的4%等於總共6%的服務費,再由B與C房仲對拆業績各3%。
而號稱「省錢達人」的我,當然要去尋找看看有哪家房仲店頭願意將「一個我」切割成「房仲」與「買家」來看待的囉!換句話說就是「房仲陳泰源」帶著「買家陳泰源」去看房子,倘若這樣的模式可行(簡稱「店配」),「買家陳泰源」所支付的服務費,還能回流部分到「房仲陳泰源」身上。
這樣做不僅能替自己省下一半的服務費,也能將業績心安理得報回公司賀成交,所以,我在看房子之前,一定只鎖定願意採「店配模式」合作的房仲公司。
【買房也要看緣分】
之前談到我原本預計在2020年07月28日要買到房子,目標當天就是簽約日,因為那是我從事房仲滿10週年的日子。
一開始,我是直接找屋主談,物件位在中山區的《雷OOO大廈》,因為我就住在這,想說若能買到便能就近管理超方便der!可惜,目前釋出的物件不是格局怪到不知如何規劃?就是陽台加蓋導致與對面大樓超緊鄰(手一伸就摸得到對面住戶的窗戶),整天光線進不來毫無日照可言,雖然還是有出價談,不過屋主一副嫌我出價低的態度還一直強調「快賣掉了!」看我是否會追價?想想算了,沒想到幾個月過去,我都已經買到房子了,他還沒賣掉。
後來,我透過ERA同事出價談文山區景興路的《台大新生活廣場》高樓邊間戶,坦白說,這間是我心目中接近90分滿意的物件,可我出價已是近年來實價登錄第二高,卻只到屋主的實拿價而已(完全沒有服務費),我深信「有錢不怕買不到」於是作罷,事後冷靜思考,我在景美看二輪電影也快二十年了,文山區的市容基本上沒什麼變化,毫無建設題材可言,買在那兒頂多只是置產當存錢,根本不用期待增值,嗯……沒買到也好。
之後,我請21世紀的同行幫我出價談萬華區開封街二段的《開封龍邸》高樓邊間戶,這間房子各方面條件都讓我覺得勉強接受,像是電熱無瓦斯,屋況頗糟,買了一定要花幾十萬整修一番(我非常不喜歡一邊繳房貸還要一邊花錢整修房子,時間很珍貴的!),加上屋主心態接近實價登錄史的最高區間(精裝價),最終因不想被當「盤子」而三度作罷。
接著,我跟台屋下斡旋談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金山惠安》,屋齡縱然40年但公設比低室內使用空間大(現況為1大房2廳)覺得很划算,樓下雖然是酒店看似龍蛇雜處,入口處卻有住商分流之前棟與後棟的動線規劃,陽台看出去的景觀又是公園第一排,尤其一層共用3部電梯,每部都跟貨梯一樣大(放一台大鋼琴都綽綽有餘),公設區域含走道間也都格外乾淨,顯然住戶們在維持社區的單純與整潔有高度共識!可惜屋主想賣天價,遠遠超出實價登錄史上第一高,屋況也是需要重新整修過,於四作罷。
然後,我又看到一間位在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力霸成功大廈》高樓邊間戶,A仲介開發後告訴我「屋主說他根本沒有想賣」,純粹是因為B房仲有進案壓力,所以才簽委託讓B對店長有交代,後來我又委託C房仲再去試探一次,沒想到C直接跟我說那間出行情價是絕對買不到的,想想後便五度作罷。
由於實在是找不到心儀的物件,有出價談的,卻因為屋主的價格心態過高而放棄,最終沒能如願在7月28號買到房子,雖然覺得有些遺憾卻也不再「糾結」這個紀念日,讓我在之後的找房反而理性許多。
【在妥協中讓房子找到你】
我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假如有,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我開始檢討我的購屋需求,之前提過我的買房10要件:
1.要有電梯
2.垃圾處理
3.天然瓦斯
4.不要夾層
5.有管理員
6.兩面採光、廁所開窗
7.至捷運站google顯示步行8分鐘內
8.要有能放洗衣機且能洗衣與曬衣的陽台
9.預算1000萬內全含,包括服務費、契稅、代書規費、屋況整理費等
10.不要五木門牌(林森北路),若是新生北,景觀也不能是高架橋第一排
後來,我捨棄了條件3、7、10,理由是:
1.小坪數用明火的確蠻危險的,洗澡容易冷的話就買台好一點的電熱水器吧!
2.只要在台北市區,縱然至最近的捷運站步行超過8分鐘,生活機能也不會差。
3.我承認明水路聽起來就是比較高級,但門牌不過就是名稱而已又何必太在意?
當我將購屋需求重新調整與放寬後,又接續在市場上重新找了一輪,終於找到了一間「林森北路」門牌,社區名叫《千OO》的房子,於是與刊登廣告的房仲聯繫並預約看屋接著展開後續的洽談,最終讓我買到我人生的第一間房子!
只是,關於這間房子的各方面條件與我當時設定的有何不同?我又做了哪些妥協呢?
【一體兩面,缺點的背後是優點】
坦白說,一開始這間房子我並不喜歡,一來是我對「林森北路」門牌有既定的負面印象,二來是管理費1坪150元頗貴,三是公設比36%不太能接受(我希望低於33%),第四個最讓我抗拒的是三角梯形格局。
於是,我試著逆向思考說服自己……↓
門牌:不過是個名稱,何況地點並非處在燈紅酒綠的條通內,縱然至捷運中山及雙連站google說走路要10~12分鐘(比我當初設定的8分鐘內多了2~4分鐘),但生活機能仍相當成熟,走到最近的大公園及全聯福利中心皆不用2分鐘,環境熱鬧卻不複雜。
管理費與高公設比:這一切皆因社區戶數少,通常,十個小套房社區中有八個單層戶數超過10戶以上(有些甚至超過20戶!),因此,小坪數還能規劃單層僅6戶相對單純許多,而建商當初規劃時也是為了要符合消防法規(八樓以上雙梯,十一樓以上需設置排煙室)才導致公設比被拉高,這都是為了讓大家住得更安心,反而是優勢啊!
格局:主要是因為《千OO》的建物結構採「SC」的關係才導致邊間戶呈現三角梯型,要知道,SC除了比較耐震,在眾多小套房社區中採鋼骨結構的,極少!而先天格局的缺陷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裝修解決,或是利用家具/電的擺設讓室內動線看起來依舊順暢。
更重要的是「廁所開窗」,一般小套房社區只有邊間戶才有機會,《千OO》也是,雖然夾在中間的戶型格局方正但卻只有單面採光(空氣不流通)且廁所無窗(容易發霉),因此拿格局換通風及採光,絕對是划算的取捨啊!
就這樣,想著想著,也就接受了。
【人在找房子,房子也在找人】
的確,無謂的「728從業十週年紀念日」無須過份堅持,找到好房也必須搭配心態好的賣家。
看了一輪房子之後,突然覺得買房跟談戀愛有點像,在找房(心上人)的過程中,有時自己看不上眼(不是我的菜),有時看上了卻買不起(覺得對方高不可攀),有時單看「照騙」會錯意(誤以為適合自己),看了現場(約會碰面)才發現浪費時間,有時你喜歡這間房子(認定交往對象),偏偏屋主(愛人的父母)看不上你(嫌棄嫁妝太少)或惜售(覺得你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怕你糟蹋他的孩子)而反對這樁喜事。最終,買到並長久居住的房子(與你結婚並白頭偕老的另一伴),往往不是你最愛的,卻是你越看越順眼的。
或許,對首購族來說「先求有,再求好」才是上策,如同初戀者先試著跨出交往的第一步,相處過後覺得適合彼此再論及終身。只是萬萬沒想到,我人生的第一間房子竟然是一開始相當排斥的「林森北路」門牌,只能說一切都是緣分啊!
買到房子固然是喜事一樁,接踵而來的問題都是新的學習。在之後的簽約到交屋,以及申請房屋貸款的部分我是如何與銀行交手?銀行最終提供了我哪些方案?這又是另一則故事了……。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森鄰綠租屋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號 吳佩蓉主張 【小資進駐、服務加值;街市活絡、城區復甦】
加速讓市區售、租(素珠)退散
在台北生活那幾年,我租屋的地方都離捷運東門站不遠,每天騎腳踏車通勤,上下班都會經過那裏。
去過鼎泰豐總店的朋友應該有印象,門外騎樓到人行道上,總是擠滿觀光客,等著叫號進門品嘗。寒流來時,店家還會窩心地準備大型暖爐,讓客人可以取暖。
永康街的美食店林立,除了鼎泰豐,包括高記、誠記、喫飯食堂、度小月、大來小店、永康牛肉麵、徐羅伐等等知名店家,台菜和異國料理任君選擇,甚至可以買張天津蔥抓餅、一杯飲料,坐在公園裡細嚼慢嚥,還有些遊客,兩三人合端著外帶的芒果冰,坐在長椅上暢快大啖,一臉滿足。
此區的氛圍,熱鬧中帶著恬靜,漫步其間,巷弄裡不乏令人驚喜的各式小店或咖啡館。若覺街道侷促,可以再往大安森林公園,大約5分鐘的步行距離即可抵達。
高雄有沒有類似的地方?能不能打造這樣的環境?其實中央公園四周區塊非常適合,鄰近大立、大統、漢神、新崛江,又有捷運站,各方面的條件都不輸給永康商圈。
鼎泰豐總店的隔壁是金石堂書店,過去幾年,受惠於鄰居漫溢的人潮,等待用餐的人會先到書店裡逛逛。一開始,書店在一樓展示文創商品和伴手禮區,創造收益,大約是前年吧,他們索性拆掉大門,成為半開放式空間,店門賣起特色冰淇淋,大賺觀光財。
佩蓉提出的「小資進駐、服務加值;街市活絡、城區復甦」,概念的初始就是永康街。鼎泰豐不賣科技商品,但他們充分運用科技,改善流程;他們給員工的薪水,超過一般的餐飲服務業,顯見,低薪並不是企業賺錢的必要方式。鼎泰豐走向國際,也讓國際走進店內,這就是台灣飲食文化的軟實力。
在選舉經費有限下,無法讓印製較多的文宣品,只能多運用社群媒體宣傳,懇請好友們,最後一周,幫忙多拉票,讓在地的囡仔能夠為家鄉好好拚搏,讓第六選區重新翻轉,恢復往日榮光。
我們手中這一票,能讓高雄更好。
#改革,更要以身作則
#關鍵時刻
#正直發言
#不分藍綠
您的新選擇
【吳佩蓉—高雄市第6選區(鼓山區、鹽埕區、前金區、 新興區、苓雅區)立委候選人】
學歷
前金幼稚園、前金國小、七賢國中、鳳山高中、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畢。
經歷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助理、高雄市政府研考會企劃員、行政院新聞局行政專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研究員、立法院法案助理、促轉會副研究員。
#鼎泰豐
#永康街
#金石堂
#新崛江
#百貨公司
#中央公園
森鄰綠租屋 在 Zuker租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改造日常,追蹤Zuker IG ▶ https://zuker.cc/IG
答案在留言!
(這間光打掃和整間重新油漆就花了一個禮拜😅)
四維實驗室是以帶灰調的草綠色的「叢林草集」為主題,
營造出令人感到放鬆愜意的居住空間。
牆面上有手繪的花草線條,視覺上希望帶給居住者叢林感;
而房屋的隨處角落皆可發現手作乾燥花點綴空間,
沏上一壺花草茶,卸下平日的勞累,家的感覺如此放鬆。
客廳使用了鮮黃色的小物件,使空間添加一些活力感,
而廚房是鮮黃色的櫥櫃,暖色系讓人食慾大開,飯吃得更香。
來看看我們是怎麼改造的吧🌟
────────────────────────
喜歡 #四維實驗室 的朋友們,現有空房出租中🤗
快揪好友們一起來租🔎https://zuker.cc/Siwei_Lab/YT
🔹格局
3房1廳1衛,有廚房可開伙
🔹交通
步行6分鐘即到捷運大安站,
步行13分到忠孝敦化站,近東區商圈,可到誠品及多家百貨公司。
位於多條幹道交錯處,公車站牌多,交通十分便利。
步行15分鐘可到達大安森林公園,騎YouBike 7分鐘就可達,
輕鬆就可到公園散步、運動,
在忙碌的台北市中心享受愜意的生活步調。
🔹周遭環境
鄰近多間學校,多家大型醫院,知名餐廳、各式料理餐廳林立,
想逛夜市,步行20分內可抵達。
不想吃外食,步行5分鐘就到信維市場,新鮮食材輕鬆買。
四維實驗室地處四通八達,但位於靜巷,集所有生活機能於一室!
🔹想了解更多資訊請到臉書私訊詢問
https://zuker.cc/Facebook/FYT
────────────────────────
🔔每周三 19:00 準時更新影片,記得訂閱開通知!
🔸想看更多影片?
訂閱Zuker ▶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想找房?
點Zuker官網 ▶ http://zuker.com.tw
🔸想線上預約看房?
找Zuker臉書 ▶ https://zuker.cc/Facebook/FYT
────────────────────────
📩業務洽談:zuker@zuker.com.tw
────────────────────────
#租客大改造 #拯救舊屋 #訂閱頻道開鈴鐺收通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pU0qtKw8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