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在台北,如果要很輕鬆的動動手指買菜的話就是厚生市集了。除了當天買當天送的方便吸引人之外,一直是他們的忠實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他們 #不賣進囗的、#不賣非當季的 理念。雖然很多時候不能一次買齊所有東西,但是這也是磨練自己想出替代食材和新菜色的好時機💪。
對的路不一定好走,請支持他們。
{備註,這不是業配文,我也沒有拿到什麼酬勞好處,只是單純分享}
「#不賣進口的」、「#不賣非當季的」,你認為,厚生市集說出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A) 代表 怎麼買都一定是台灣本土當季菜
B) 代表 不必擔心來路不明的高風險產品
C) 代表 每次想吃什麼都買不到(疑?!)
D) 代表 只要再來幾個颱風,大家就要斷糧了(大驚)
先想著您心裡的答案,我們一邊來看看不少朋友提出疑問,為什麼「常見」的食材,在厚生市集都找不到?
👸🏻「洋蔥很少看到,為什麼呢?」
👵🏼「最近都沒有蒜頭、番茄、洋蔥。」
🙋🏼「洋蔥番茄是煮菜常搭配,希望您能找到當地的小農!」
🙍🏻「蒜頭跟洋蔥是家庭料理的常備食材,可是礙於一些地域或交通限制因素,厚生市集沒賣或很少賣,這讓我感覺不夠便利。」
👨🏽「建議可以增加常食用的品項,如馬鈴薯,香菜」
👰🏼「希望能有更多生菜類的選擇,綠捲葉、奶油生菜、各式萵苣等等等。」
很感激這些朋友,明確地告訴我們希望新增哪些食材。
但其實這些蔬果都有長期穩定合作的農友:
雲林水林陳爸媽無毒種植的洋蔥(3月)、蒜頭(4月)每年曬乾後直送厚生集貨站,
新竹寶山的溫室牛番茄(11-6月),還有尖石部落的自然農法黑柿番茄(6-7月)、台中王班長的紅白雙色馬鈴薯(12-3月)、桃園大溪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萵苣(11-5月),從林口到造橋圓的尖的高麗菜(11-5月)、雲林新安農場的香菜、綠花椰、白花椰、有時還會出現黃金花椰(11-4月),
這些東西都會瘋狂地佔據我們的貨架,讓你動動手指,就送到家門口!
只不過,
不是現在(逃)
或許是飲食西化不可避免的結果,我們突然想吃的、食譜常見的,往往都是溫帶地區的作物。在僅僅幾十年前,它們其實並不屬於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但幸好,在這個南北四季地形氣候迴異的島上,它們全都種得出來(這就是台灣厲害的地方),但產季大多集中在冬春。
季節一過,來自加拿大、南美、西班牙、中國的貨櫃就會無縫接軌地抵達台灣,讓超市、賣場、菜攤可以時時刻刻備著它們,以免消費者抱怨:『想買的東西都沒有!』
然而,當我們說要追求100%可溯源的食材時,這些在本地缺貨時大受歡迎的舶來品,根本不會成為我們的選項。
在大部份時候,我們會充滿自信地告訴你:沒有進口蔬果又怎樣?
是啦,我們夏天種不出這些東西,但是這座島上的夏天可比這些國家精彩太多了!
夏天沒有洋蔥,但我們有香椿、紫蘇、九層塔;
夏天沒有馬鈴薯,但我們有地瓜、菱角、蓮藕;
夏天沒有萵苣,但小黃瓜、芽菜、馬齒莧都能組合出新鮮清爽的沙拉;
夏天沒有高麗菜、花椰菜,但是夏天的葉菜長得又多又快又嫩又好吃;
夏天沒有橘子、蘋果,
但我們有上百種香甜得讓人連手指也要吸乾淨的熱帶水果!
(而且錯過夏天就沒有了)
何必大老遠買來經過保鮮處理長途運輸的蔬果、或是藥物濫用惡名昭彰的廉價養殖品?
你可以了解生產者,你可以了解身邊的環境,你可以了解更好的做法,
只要你夠了解它,「季節」帶給料理人的永遠不是限制,而是無限可能!
除了今年。
對,就是2016年。
原本可以乾燥保存、賣到10月的蒜頭,在今年1月的 #寒害 之下夭折,洋蔥只來了兩籃,芒果不開花,龍眼沒蜜採,水林泰平花生系列產品更因為南台灣異常暴雨,春收後的土豆無法曬乾製作。密集高溫的夏天讓牛擠不出奶、雞生不出蛋。
然後,2天前,壟罩全台的巨型颱風把整座島削過,南北露天蔬菜、果樹、網室、屋頂無一倖免。農友們的LINE一個一個傳來,說「歹勢,沒菜了,現在重種要等11月。」
或許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自信地說:「這個島上什麼都不缺」
但我們很榮幸一起承擔這座島上什麼都沒有的時刻。
因為,當我們說出「不賣進口的」、「不賣非當季的」,意思就是這個傻瓜平台要違背大部份消費者的需求,架上的庫存永遠保持浮動,跟著季節浮動,也跟著天災浮動,跟著生產者面對的所有挑戰一起浮動。
或許這樣「很不方便」,但坦白說,除此之外的一切(親自去產地幫大家挑選食材來源、當日訂當日到、滿499免運費送到家等等),都是為了要方便到讓你無法拒絕吃當地當季這件事。
感謝大家面對這麼囉嗦的平台,依舊願意再次打開厚生市集的菜架。
它可能玲瑯滿目,也可能寥寥無幾,無論它長什麼樣子,至少,它和這片土地上的生產者眼中所見,是同一片景象(笑)。
也就是這個景象:www.farm-direct.com.tw
#一籃洋蔥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