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OUTSY防水野餐墊
坦白說,平常出門露營用到野餐墊的機會並不多,反倒是睡車上時會做為鋪床的必要裝備,再來就是浮潛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手邊原有的小車車野餐墊在慘糟楊媽媽誤放荷蘭鍋而燒破一個大洞後似乎有更新的必要,於是看那個破洞不順眼的朋友就在這次小琉球行前贊助了兩片野餐墊應急,正好讓我們在這次拜訪綠蠵龜時派上用場。
從規格上可以得知,每塊野餐墊展開有180X140 CM,實際在海邊的使用上大約可以坐4-5人,但我們是拿來放裝備居多,令人滿意的是折合收納後的尺寸只有10X30 CM,加上收折的方式也很簡單,所以用完就是直接被我塞在後座車門旁的收納槽不下車,有需要時就可直接到車上拿來用。
將帶有海水的浮潛裝備放在上面時,明顯可以發現滴下的海水在野餐墊表面因撥水效果形成水珠滑動,所以可以快速抖落水份,一般來說,撥水效果不是永久性的,會隨著洗滌的次數而漸漸消失,而這個野餐墊標榜可用洗衣機清洗,清洗多次後的撥水效果則有待時間來驗證。
大部分的「撥水加工」是在布料在完成染整步驟後,再將布料通過浸泡通過疏水性化學溶劑,而這種「疏水性溶劑」也就是所謂的「撥水劑」,會在布料的纖維周圍形成一層看不見的保護層。有了這層保護層,可以讓布料短暫性的阻擋雨水,也不容易沾附髒汙,雨水在布料表面的時候形成水珠狀(類似荷葉上的露珠),水珠會直接滑過布料表層,而不是直接滲入纖維中,輕輕一撥,便可抖落雨水。但畢竟撥水效果並非防水,雨水在經過時間和壓力後還是會穿透布料。所以撥水效果和防水效果千萬不可以混為一談!所謂防撥水,其實是兩種功能。(資料來源/ACOTEX布料指南)
除了在海邊使用外,本週到基哥那裡露營睡車上時,我們一樣把這塊野餐墊拿來鋪在紙箱(流浪漢風格)上當作防磨損及防寒層,180X140 CM的尺寸恰恰符合我們所設定的車床尺寸,放上充氣睡墊後也剛好,未來應該就是我們的車床必備裝備啦。
其他可以應用的方式還有當作帳篷的地布或是客廳帳的內墊使用,總之一物要多用才能突顯它的價值。至於什麼時候會拿這塊野餐墊真的去草地上野餐,感受一下浪漫的午後時光?這…就要看緣份了。
http://blog.xuite.net/daimixer/sleepoutside/401699137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在 睡外面,露營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UNRV白金廚房
露營煮東西的行為其實是很有趣的,從簡陋隨意到方便好用,像極了露營活動一直以來的演化進程,不斷推陳出新的裝備讓露營更加舒適,卻也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抹去了早期一些露營所伴隨的克難回憶。
如同我們家第一次出門露營時,沒有桌子,就拿了車後廂行李室的木隔板墊著備胎就開始烹煮,簡陋至極,卻是一輩子忘不了的趣味。後來還經歷了使用蛋捲桌烹煮的時期,直到這幾年入手了白金廚房,才讓餐桌和廚房正式分工,也大幅提升了在露營區炊煮的便利性。但若是想野營或是輕裝出門,簡單的小鋼桌卻又成了不麻煩的首選。因此事先了解搭營的環境和所需再選擇適合的裝備,反而變成了露營多年後的必要能力。
裝備應用豐儉由人,實用有效率就是最理想的結果。
從UNRV白金廚房的規格來看,主體分為兩大部份,包括桌板、網架、大理石料理板一包,而骨架則又另外一包,重量也不輕,約8.4kg。因此這套廚房真的比較建議是在露營區內使用,因為搭設與收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若是要搶時間的野營或輕裝移動式露營就較為不適合。
白金廚房的設計在於區分了兩大平台,一是放置燃燒熱源的大理石料理板(我們使用岩谷4.1KW卡式爐)、另一塊較大的則為流理台,可以放置廚房的相關物品。桌板下方的網架則可以自行決定應用方式,雖然全上可以增加收納空間,但我們則是評估其耐重性不強,所以會在下方放置小鋼桌或是折疊架,用以放置荷蘭鍋等較重的物品,變化組合運用的空間很大,確實也讓楊媽媽可以更輕鬆地烹煮每一道戶外的料理。
不過這款白金廚房仍有美中不足之處,在使用上不得不自己做一些改良來因應。首先是放置大理石板的兩根鋁合金橫桿支架的邊角過於銳利,不一小心就會刮傷手部,於是就拿了指甲刀將其挫成圓角以減少意外發生。另外也在與大理石板接觸處貼上防滑泡棉,讓大理石板可以更穩定不滑動,也避免發出刺耳的金屬聲。
另一個問題則是在鋁塑桌板,因為只單靠桌板的兩側長邊與骨架支撐,用了幾次就發現桌板的中間會有下凹的現象,所以特別商請鬼燈大師去訂做適合尺寸的鐵條,然後用攻牙螺絲鑽孔後再鎖在桌板的內面用以增加強度。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幅提升桌板的耐重度和平整度,也可以延長這個好用裝備的使用壽命了!(感謝鬼燈!!)
一樣附上使用影片,讓不上手的露友們當作參考囉。
http://blog.xuite.net/daimixer/sleepoutside/353197377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在 睡外面,露營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NUIT努特充氣床
我們家出門露營有睡墊可以睡這件事,可以回溯到2008那一年,因為每個人莫名其妙多了3600元的消費券(*-*),所以才拿去買了一些裝備,包括第一次入手的Camping Ace自動充氣睡墊,那時才發現原來戶外的睡眠可以進入一個舒適的進化階段(好呆啊…><)。而兩張充氣睡墊也很爭氣地讓我們使用了近5年後才陸續病入膏肓且回天乏術,後來才陸續更換了兩個新的100 mountain自動充氣睡墊。
除了充氣睡墊外,身邊不少朋友是選擇使用充氣床,像是歡樂時光或露營達人系列,不過當時都沒有考慮,主因是在於尺寸,因為我們的其中一頂帳是迪卡儂的QUECHUA兩秒帳,空間只有180X210cm,這樣的空間連歡樂時光M號(195x155cm)都無法照想要方向和空間來放置,加上我們只有兩個人,索性就不考慮入手,而是繼續使用手邊的充氣睡墊。直到這次入手NUIT努特的充氣床,才讓我們的2秒帳有了尺寸較為合適的床可以使用。
從尺寸來看,158x188cm的大小明顯比歡樂時光小了一些,在2秒帳內的放置經過實際使用發現充氣床的長邊也真的是剛剛好卡緊兩端透氣窗,而寬邊距離入口處大約還有近50公分的餘裕,可以當做進入帳內的緩衝,也可以拿來放置行李,可以說是完全利用了小帳的所有空間,這時就慶幸我們家還好只有兩個人。
和原有的自動充氣睡墊相比,充氣床的優點在於厚度及寬度,先說厚度,充氣床的厚度大約可達15cm(充氣睡墊約10cm),加上獨立筒的設計,可以避免因為翻身而對同床者造成的搖晃暈船現象;至於寬度達158cm也比兩張充氣睡墊加起來的寬度還寬(單張約74cm、兩張約148cm),這多出來的10cm就讓楊媽媽覺得滿意且好睡,因為翻身的時候雙手不會有掉出床外的感覺。另外值得開心的是,充氣床收納起來空間明顯比兩個自動充氣睡墊小了許多,對於裝備收納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但重量則是相去不遠,充氣床約4.8kg,而兩張充氣睡墊則約5kg。
至於充氣和洩氣的使用方式,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介紹,建議可以入手電動打氣機來加速充氣時間,萬一沒有電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內建的幫浦來充氣。但就朋友使用的經驗建議,可以先用打氣機打飽,睡前再視狀況加以手動打氣補強,以達到最佳的睡眠效果。
至於好不好睡,真的依個人的習慣而有所不同,像我們家經過一夜測試,楊媽媽睡到即便醒了還依然躺在帳內賴床;而我則是還在培養跟充氣床的感情,一下子換太好的床反而有些適應不良啊!(鄉下的勞碌命?)不過相信隨著習慣之後,就可以享受充氣床帶來的另一種進化體驗了。
補充說明:朋友也提醒,因為充氣床內都是空氣,在冬季低溫時容易造成氣體低溫帶走背部溫度的情況,建議在床面再加上一條薄毯,就可以降低類似的狀況發生。冬季將至,屆時我們也可以測試是否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http://blog.xuite.net/daimixer/sleepoutside/340735345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在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INTEX充氣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INTEX充氣枕. 4.5K views 7 years ago. 睡外面露營社Sleepoutside Camp. 睡外面露營社Sleepoutside Camp. 164 subscribers. ... <看更多>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在 睡外面,露營社-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Coleman盧美爾燭燈 ... 的推薦與評價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Coleman盧美爾燭燈大多數的露友在營區都會使用電燈,一來營區有供電、再者電燈很方便一插就亮。不過有些露友則是標準的放火班,出門在外一定要點個 ... ... <看更多>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在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摺疊置物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 】摺疊置物架. 2.2K views 7 years ago. 睡外面露營社Sleepoutside Camp. 睡外面露營社Sleepoutside Camp. 165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