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
#博客來選書
📗 殺人者的記憶法 살인자의 기억법
作者:金英夏 김영하
譯者:盧鴻金
繪者:楊忠銘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出版日期:2018/10/08
定價:310元
📗 勞燕
作者:張翎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0/02
定價:450元
📗 故事書:楊富閔(果袋限定)套書(福地福人居+三合院靈光乍現)
作者:楊富閔
出版社:九歌文學國度
出版日期:2018/10/01
定價:640元
📗 設計聖殿:從HP、Apple、Amazon、Google到Facebook,翻轉創意思維和科技未來的矽谷設計史 Make It New: The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Design
作者:貝瑞‧凱茲 Barry M. Katz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8/09/29
定價:580元
📗 征服自然:二百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與近現代德國的形成 The Conquest of Nature: Water, Landscap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Germany
作者:大衛.布拉克伯恩 David Blackbourn
譯者:胡宗香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8/10/10
定價:590元
📗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2:性愛與溝通、性表現、性犯罪與性產業 Human Sexuality: D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Vol. 2
作者:威廉.亞伯, 芭芭拉.薩雅德 William L. Yarber, Barbara W. Sayad
譯者:林哲安
出版社: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出版日期:2018/10/03
定價:600元
📗 進擊的大學:日本近畿大學親授大逆轉的戰略廣告術
作者:世耕石弘
譯者: 黃薇嬪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
出版日期:2018/09/27
定價:320元
📗 漫符圖譜:日本最古老漫畫教你這樣看漫畫 ギガタウン漫符図譜
作者:河野史代 こうの史代
譯者:蘇暐婷
出版社:木馬文化-熱門好書搶讀團
出版日期:2018/10/03
定價:300元
📗 骨之旅:從海洋到陸地,看見人類與萬物的演化關係 ながいながい骨の旅
作者:松田素子
譯者:李彥樺
繪者:川上和生
出版社:小熊出版 Little Bear Books
出版日期:2018/10/10
定價:350元
📗 媳婦的辭職信:在婚姻裡我選擇不當媳婦,勇敢抛下婆家束縛後,奇蹟竟一一出現 며느리 사표
作者:金英朱
譯者:劉小妮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09/27
定價:320元
📗 地球毀滅記:五次生物大滅絕,誰是真凶? The ends of the world:Volcanic Apocalypses, Lethal Oceans, and Our Quest to Understand Earth’s Past Mass Extinctions
作者:彼得‧博恩藍 Peter Brannen
譯者:張毅瑄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9/28
定價:450元
楊富閔facebook 在 伊格言|the novel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崇凱 說:
給北京新京報的回覆:
1、 为什么会想要做这样一个专题,介绍这些年轻的作家?
台灣的文學書市非常關心外國文學的最新動態,所以當2010年美國老牌人文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評選出20位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美國小說家專輯時,除了介紹美國文學即將迎來的成熟世代,也等於是給了出版商一份出價購買新人新作的推薦名單。同樣在2010年,英國的老牌文學雜誌《葛蘭達》(Granta)又提出22位最棒的年輕西班牙語小說家名單,後續在西語文學界也引起相當多迴響。後來作了功課,才知道最早操作這樣專輯的始祖正是《葛蘭達》,他們在1983年第一次提出「最佳不列顛青年小說家」名單。於是我們想,或許可以來作一個類似的專輯,介紹目前最值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
2、本次的挑选标准是怎样的?你认为是否囊括了当下有潜质的华语文学作家?
這個專輯在籌備徵詢的過程中,剛好在2011年底知道《人民文學》透過非常龐大的投票機制選出了「未來大家」20位,概念應是與《紐約客》和《葛蘭達》相同,都是評選出40歲以下的優秀小說家。這份名單提供我們許多徵詢方向的便利,但唯一可惜的是,「未來大家」幾乎只有中國大陸境內的小說家,不包括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及海外以華文書寫的小說家。所以我們在挑選標準上,除了徵詢許多兩岸三地的出版社、作家、學者和編輯,希望可以盡量涵容中國、台灣、香港及馬華等地。我們提出來的名單以1972年為上限(最年長的是1972年生的甘耀明和王聰威,最年輕的是1987年生的楊富閔),肯定存在著爭議和討論空間,因為我們不是在武斷地決定誰「最棒」或「最優秀」,而是「最值得期待」。或許可以視為我們描繪這一群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之嘗試。這批青年小說家截至目前為止所展現的,除了已完成的秀異作品,還散發著某些並不容易清楚描述,甚至略帶幽微的光度而無法一目了然。那曖曖之光,又讓人帶著無比激動的期待,忍不住要猜想「他們的下一部會端出什麼驚人的小說」。在這個當下,我們的確覺得作了最艱難也最恰當的選擇。
3、在策划这个专题的时候,希望文章里体现出的是什么?
我們參考《紐約客》和《葛蘭達》的專輯作法,發現他們提出一份名單,小說家們排排站,每人刊登一篇作品,專輯就這麼結束了。他們幾乎沒提到如何評選、評選標準何在的問題,甚至也沒有相關的專文分析或評論。或許英美的文學出版比較成熟,加上作家經紀制度行之久遠,後續的討論及效應自然就會發揮出來。例如2010年《紐約客》所選的20位小說家,其中最年輕的Tea Obreht甚至還沒出版任何著作,可是等到她隔年推出首部小說《老虎的妻子》(The Tiger’s Wife),馬上獲得非常熱烈的迴響。
所以我們的辦法是:找對該小說家作品熟悉的撰稿者,最好自己本身也是創作者或研究者,側寫20位小說家(很可能,這其中的撰寫者會有好幾人在十年後成為下份名單中的小說家)。另外,找專人撰寫40歲以下小說家的書寫趨勢觀察、討論大西洋兩岸製作這個專輯的始祖《紐約客》和《葛蘭達》、台灣及中國文學出版觀察以及概述這些年輕小說家的崛起、經營和生活方式。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讓讀者可以對這批小說家有最深入淺出的認識,繼而真的去閱讀他們的作品,持續地關注他們,耐心地見證他們的卓然成家。
4、通过这样的专题,你们对两岸三地的华语年轻作家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
坦白說,華語文學的範圍真的非常廣闊,甚至不能只包括以漢語書寫的大多數作品。光是在台灣,就有以閩南語、客語的方言書寫嘗試,有些還以字母拼音來書寫。相信其他區域也會有類似的書寫狀況。現在看來,即使大多數小說作品運用的是同一種書面語言,各地華語語言的操演上,還是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例如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作者的敘述口氣或腔調,依然是一眼就可以辨識出來。而在書寫主題上,這批40歲以下的年輕小說家似乎多半都不太寫過去很主流的大敘事小說,而比較善於經營碎片化、個人化的現代生活經驗。
5、专题出来后反响如何?
其實我們雜誌每期都會有「下期預告」,四月號出刊時就馬上有讀者在臉書(facebook,可類比於大陸讀者比較熟悉的微博)上表達許多意見。爭議之處除了談這份名單有誰沒入選,也有談入選小說家的區域比例及男女比例,還有質疑這份名單的代表性,甚至有人覺得這是某種程度的「文學收編」。或許這些爭論要到十年後才能有比較清楚的答案。此外,因為這個專輯,我們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合辦互動座談會,也將於5月27號在台北登場,10位入選的台灣小說家,將會出席與讀者直接面對面交流。至於大陸讀者,可能再過不久就可以在豆瓣閱讀網上看到這次的專輯全文。
6、你个人有没有从专题操作中发现一些有实力的年轻作家?比如说?
因為製作這個專輯,我想盡辦法蒐羅到可見的大陸70後小說家作品,其中阿乙是最多長輩及朋友推薦的小說家。我自己讀了他全部可見著作,果然名不虛傳。其他像是這次未在名單內的路內、徐則臣或盛可以等,就我閱讀所及,也都是蠻有想法的小說家。我比較熟悉的台灣這邊,可能要以甘耀明、童偉格、王聰威、伊格言、高翊峰的成績最為突出,他們全部都交出了高度風格化、非常驚人的長篇小說,未來幾年可望還能讀到他們更具爆炸性的作品。香港風格獨具的韓麗珠,最近也剛在中國大陸推出長篇小說《縫身》簡體版,算是香港目前評價最高的年輕小說家。
至於此次兩位台灣最年輕的小說家,陳栢青與楊富閔都只出版了一本小說,但後勢看漲:陳栢青在小說書寫技藝的演練上展現了不可思議的想像力,在形式及主題都有很強的實驗性;楊富閔雜糅古雅閩南語與新潮用語,展現極高的語言彈性,也頗值得期待。另外,專輯內撰寫小說家側寫的賴志穎、鄭政恆、朱宥勳、神小風、江凌青、盛浩偉等,也都是極具潛力的台港80後年輕作家。
7、如果对如今华语文学40岁以下的年轻书写者做一整体评价的话,你觉得他们的整体实力如何?
這些年輕書寫者幾乎都是在外國大師及當代華語文學大師的作品洗禮下成長的,整體實力非常不錯,至少文學技巧層面及視野都在一定的水準上,不過也可能因為整體水準提升,現階段不容易有太多個別的人跳出來,暫時位居領先群的一小撮人在這場拉力賽的時間淘洗下不見得可以一直維持優勢。而這也是在時間試煉中,見證這些作家成長歷程的有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