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生舞台(53)
台灣吃的特產實在太多,朋友聽了不要流口水,現在我就將比較有特色的一一介紹!芒果在台灣被叫(木羨)仔,根據連雅堂先生(連戰的祖父)的講法,芒果是荷蘭人來台灣的時候,從菲律賓帶來種的。鄭成功的時代已經對有徵收芒果稅, 芒果宅就是種芒果的果園,可見在那個時代已經有許多人種芒果。
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歸順清政府,台灣的官員為了討好,將芒果獻給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吃了很不歡喜,不但丟掉認為不好吃,還批示討厭的意思,這份批示還藏在士林故宮博物館的清朝歷史檔案內。
台灣好吃的水果還有橘子(椪柑),原產地本來是新竹縣新埔鎮與彰化縣員林鎮,近年來新埔的碰柑已經越來越少,除了當地人自己種來吃之外,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員林椪柑。
根據新埔人的說法,椪柑是乾隆時代由廣東移過來的,經過改良後變得大又甜,員林鎮的椪柑是新埔運過去的,員林人對這種講法當然是認為不符。
員林、永靖各鄉鎮的世居移民,祖籍都是廣東饒平,就是客家人,經過二百年之後都不會說客家話了,這個地方已經成為本省最大的福佬客的地點。
員林人從鹿港登陸的不少,但是還有一部份,一直到現在清明節還會去新竹縣新埔鎮掃墓,由此可見,椪柑由新埔鎮傳過去並不是無可能。 台南縣麻豆鎮的文旦又香又甜,這個地方是文旦的最佳產地。麻豆鎮還有一個“文旦祖”,是當地最老的一顆文旦樹。根據民間傳說,嘉慶君遊台灣就是為了要吃文旦,日本人佔領台灣以後,就有人將嘉慶君吃的文旦帶到日本跟他們子民說,日本人半信半疑,以為文旦是專門給皇帝吃的,於是台灣總督府就規定每年獻文旦祖的文旦給日本天皇。
既然文旦有文旦祖,荔枝當然也有荔枝祖。朋友你可能都知道楊貴妃最愛吃荔枝,以前每年有九十台馬車載了荔枝到長安,因為路途遙遠,一路上會有許多爛掉,到京城只剩下幾盤可以進貢。算是珍貴之物,台中縣潭子鄉頭家厝林家就有一株荔枝祖,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花崗公園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路。為紀念1911年4月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黃花崗起義中英勇犧牲的七十二位烈士而修建。今日陵園規模宏大,面積十六萬平方米,“東至二望崗,西至廣州模範監獄及永泰村,南至東沙馬路(今先烈路),北至墓後田塘”,莊嚴肅穆,墓園座北向南,孫中山先生題“浩氣長存”四字之牌坊式...
楊永明祖籍 在 陳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凱倫廣播 -來賓孟飛談母親相隔 17年
https://youtu.be/ORienOSUhp4
【還好堅持!否則錯失了精彩動人的孟飛】
如果【孟飛】沒有說出來,我們都以為是他搭了【潘迎紫】的便車演出《神雕俠侶》?
其實不然,原來孟飛在香港拍電影走紅時,與李朝永導演是舊識,導演-通電話錢都沒多談,就飛到臺灣加入周遊在中視製作的8點檔大戲,當年中視總經理款待【孟飛】的午宴,香港的老朋友【潘迎紫】正在樓下拍另一部戲,聞風而來,直接到頂樓貴賓室敲門,門一開 ,孟飛眼睛-亮立馬推薦給周遊,終於找到了『小龍女』最合適的人選。
祖籍山東上海長大的【孟飛】,自幼跟隨叔父習武15歲隻身到廣州,偷渡到香港。(據說最後游泳10個小時到港),途中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放棄,只剩孟飛與關聰到達目的地。70年代19歲考入香港邵氏影業公司,從千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
23歲與姜大衛、狄龍、傅聲、戚冠軍合演《少林五祖》, 這可能是孟飛在邵氏最好的電影。
33歲與潘迎紫 在臺灣合拍電視劇《神雕俠侶》飾楊過,金庸武俠小說虛構人物。當時被認為與潘迎紫是家喻戶曉「螢幕情侶」和潘迎紫因戲成為好友,都有張不老童顏,他開心笑說「老天爺賞飯吃」。
後記:
敲【孟飛大哥的通告】,總因為他的LINE不常開,一兩個月才搞定!中間也因為他不常看Line,我跟他「要歌曲」要的非常辛苦且不好意思!
或許,是被我契而不捨的精神感動了?最後也配合得非常OK。
果不其然進到了錄音室,音樂-起他所有的回憶湧上心頭,每一段歌曲給我們的故事,都超出我想像中的精彩 ;甚至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小插曲都在我們的訪談中、令人驚喜!我真是替聽眾開心啊!
孟飛大哥的通告雖然辛苦,過程中也不見得好受,一度我差點想放棄;因為不想再麻煩他…
可是沒想到錄出來的效果,卻是四個字來形容【精彩動人】就在 今天11月28號星期三早上10點到12點,FM96點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嘠巴輕鬆BAR】
節目要為你推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俠明星孟飛】。
精彩的現場影音畫面搶先播出
陳凱倫廣播 -凱倫老師說故事 w/孟飛
https://youtu.be/338LgqNVYo0
楊永明祖籍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諺語之美(九十)
說到吃,可能有許多人感覺有興趣,台灣吃的特產實在太多,朋友聽了不要流口水,現在我就將比較有特色的一一介紹!
芒果在台灣被叫(木羨)仔,根據連雅堂先生(連戰的祖父)的講法,芒果是荷蘭人來台灣的時候,從菲律賓帶來種的。鄭成功\的時代已經對有徵收芒果稅, 芒果宅就是種芒果的果園,可見在那個時代本省已經有許多人種芒果。
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歸順清政府,台灣的官員為了討好,將芒果獻給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吃了很不歡喜,不但丟掉認為不好吃,還批示討厭的意思,這份批示還藏在士林故宮博物館的清朝歷史檔案內。
台灣好吃的水果還有橘子(椪柑),原產地本來是新竹縣新埔鎮與彰化縣員林鎮,近年來新埔的碰柑已經越來越少,除了當地人自己種來吃之外,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員林椪柑。 根據新埔人的說法,椪柑是乾隆時代由廣東移過來的,經過改良後變得大又甜,員林鎮的椪柑是新埔運過去的,員林人對這種講法當然是認為不符。
員林、永靖各鄉鎮的世居移民,祖籍都是廣東饒平,就是客家人,經過二百年之後都不會說客家話了,這個地方已經成為本省最大的福佬客的地點。員林人從鹿港登陸的不少,但是還有一部份,一直到現在清明節還會去新竹縣新埔鎮掃墓,由此可見,椪柑由新埔鎮傳過去並不是無可能。
台南縣麻豆鎮的文旦又香又甜,這個地方是文旦的最佳產地。麻豆鎮還有一個“文旦祖”,是當地最老的一顆文旦樹。根據民間傳說,嘉慶君遊台灣就是為了要吃文旦,日本人佔領台灣以後,就有人將嘉慶君吃的文旦帶到日本跟他們子民說,日本人半信半疑,以為文旦是專門給皇帝吃的,於是台灣總督府就規定每年獻文旦祖的文旦給日本天皇。
既然文旦有文旦祖,荔枝當然也有荔枝祖。朋友你可能都知道楊貴妃最愛吃荔枝,以前每年有九十台馬車載了荔枝到長安,因為路途遙遠,一路上會有許多爛掉,到京城只剩下幾盤可以進貢。算是珍貴之物,台中縣潭子鄉頭家厝林家就有一株荔枝祖,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南台灣名貴的海產很多,但是便宜又好吃的就是土托魚,照民間的傳說,清朝時代有一次福建的都督來台灣視察,台南人獻這種魚給他吃,都督吃了稱讚不已!
於是後來將這種叫做都督魚,都督魚後來走音變成土拖魚。 台南的擔仔麵最有名,店舖在台南西門的度小月是大房,中正路的度小月是二房,清朝時代西門路以西還是海,現在的台南西羅殿風神廟前,過去是碼頭,有一批姓郭的泉州人在這個所地方做苦力,每年颱風季節若到,唐山船無法過來,這些人就挑著擔仔賣麵,希望度過生意清淡小月,所以台南擔仔麵是做度小月,到現在姓郭的人不住在這個地方。
西羅殿供奉郭勝王也就是廣澤尊王,姓郭的人認定郭勝王是他們的祖先,到現在為止,西羅店迎神時,只准姓郭的抬神轎,這個慣例已經傳百餘年了。
楊永明祖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花崗公園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路。為紀念1911年4月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黃花崗起義中英勇犧牲的七十二位烈士而修建。今日陵園規模宏大,面積十六萬平方米,“東至二望崗,西至廣州模範監獄及永泰村,南至東沙馬路(今先烈路),北至墓後田塘”,莊嚴肅穆,墓園座北向南,孫中山先生題“浩氣長存”四字之牌坊式大門氣魄雄偉,經墓道到烈士墓,墓後有記功坊。
楊仙逸(1891年-1923年9月20日),祖籍廣東香山北台村。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先後就讀於夏威夷大學及加利福尼亞州哈裡大學機械專業。畢業後,為響應孫中山「航空救國」號召,再入紐約迦彌斯航空大學,精研飛機製造與駕駛技術,成績優異,獲萬國飛行會陸飛行執照。1917年楊發起組成飛機隊,攜機回廣州參加護法戰爭,被孫中山任命為飛機隊隊長。1922年赴美洲向華僑募捐,購買飛機12架,包括其父楊著昆捐獻的4架。民國12年(1923年)3月1日,孫中山從上海返回廣州成立新政權,稱大元帥府,任命楊仙逸為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兼任新創辦的廣東飛機製造廠廠長。因經費不足,航空局於是利用航空局的紅屋(今沿江東路421號)作為飛機製造廠,自行研製飛機。同年7月製成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以「樂士文」(Rosamonde,宋慶齡的英文名)命名的第一架軍用飛機,正式試航及命名典禮在大沙頭機場舉行。孫中山為表彰他的卓越功勳,親筆書寫「志在沖天」的橫幅贈送給他,現存廣東省博物館。他後來曾多次指揮和駕駛飛機參加與平定軍閥叛亂。是年秋,率飛機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1923年9月,陳炯明在惠州發動叛亂。孫中山派大軍討伐,楊仙逸亦參與作戰,在博羅梅湖白沙堆前線,楊仙逸建議從水路進攻,以摧毀惠州城垣。9月20日前往檢查水雷改裝炸彈時,因意外爆炸而殉難,時年32歲。隨即,孫中山在大元帥府下撫恤令,並追認楊仙逸烈士為陸軍中將,決定對其進行厚葬。為紀念楊仙逸,現於中山市石岐區南下,有楊仙逸中學以其名紀念,該校以電腦教育而知名。楊仙逸遺體原葬於廣州黃花崗之東三望崗(現黃花崗公園),墓碑是孫中山手書的「楊仙逸先生之墓」七個大字,墓道拱門上放著一飛機模型,象徵烈士生平事業和沖天壯志。1927年,廣東省政府重修烈士墓。碑文如下:
“ 中將諱仙逸,字學華,號鐵庵,中山縣籍,太平洋夏威夷同盟會黨員,年十八,曾先後畢業於意賀蘭小學、夏威夷大學、美洲卡利科彌省哈厘大學機械專科、茄彌時大學航空科。民國七年應孫總理命旋滬助理戎機,民八入閩,組織飛機隊,充總指揮。民九駕機回粵討逆,炸觀音山。旋復充總統府侍從武官楊仙逸碑文,羅致同志數十人資助赴美,入航空專門學校畢業,今粵東航空人材之盛,多半由其手造。民十一長航空局親制樂士文飛機,井然成隊。民十二東征,秋九月二十日,在博羅之梅湖檢閱水雷,爆發,不幸與謝、蘇、吳、馬四同志共殉國難,年三十有二。帥令追贈陸軍中將葬於黃花崗之東三望崗之原。航空處同學聯請廣東省政府令發國帑諮送革命紀念會會同飛機師楊官宇等將其生平事蹟大概勒之金石,重建碑墓,俾與黃花崗諸先烈永誌不朽。中華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五日 廣東省政府立 ”
1979年,因時任副委員長的宋慶齡的要求,廣東省和廣州市當局撥出專款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右側,鄧仲元烈士墓之後,按照原貌修復。並將和楊仙逸一起犧牲的四烈士葬在楊仙逸烈士墓之側。1920年代初立楊仙逸墓時,其家人以廣州之墓遠隔家鄉,子孫祭掃不便,經航空局同事的協助,由烈士之長兄楊光霖和岳丈程友彝老先生等把楊仙逸之遺體運回中山新村安葬,故有現今中山市環城新村蟛蜞頭山之墓。楊仙逸在黃花崗內的墓,為廣州市的一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公佈時間為1983年8月,歷史年代為192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eTRx2xmD1M/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k0Yqfqp28eM6fsi-GlKI6M3c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