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
▌我們是否因為忙碌、「方便」照顧,忽視父母的需求?
▌我們是否因為「害怕」,而限制父母的能力?
▌若照顧父母有困難,我們是否忘了尋求其他資源、求助相關單位?
因為父母的不適,可能他們說不出來;父母的疼痛,可能不知如何開口;更可能他們的眼淚,總是獨自吞下。
「我相信子女們照顧父母多是基於關愛的,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超出界線,而不自覺,變成了「愛」少一點,但「關」多一點。
子女們不自覺地把老病衰的父母看成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或是乾脆擺起來,當家中太上皇般地讓家中大小事都不入他的耳朵,殊不知「不讓老人家因知道而操煩」的善意,卻也可能變成「不想讓老人家煩惱,所以什麼都不告訴他」的控制。反倒造成家中長輩只能被動地接受子女們為他做的決定,沒辦法參與事前的討論過程,更無法透過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愛惡和心意。」──本書作者 #陳乃菁 醫師
══════════
【專文推薦✍️】
朱為民(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有感推薦❣️】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余尚儒(都蘭診所所長)
林書煒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郭慈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蔡佳芬(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詹鼎正 (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兼新竹醫院機構負責人)
#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8月20日溫暖上市💕
「榮總耳科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米式抓餅 - 很台的台美混血寶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ZacZac - 飛天小柴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問題] 煩請推藨榮總耳鼻喉科醫師- 精華區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臺北榮民總醫院- 耳鼻喉頭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整理 的評價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聊耳鳴黃啟原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20170924 的評價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榮總耳鼻喉科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高雄榮總耳鼻喉科權威醫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榮總耳科推薦 在 高雄榮總耳鼻喉科權威醫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榮總耳科推薦 在 米式抓餅 - 很台的台美混血寶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寶寶真的早點會站會走比較好嗎?
≡※≡※≡※≡※≡※≡※≡※≡※≡※≡※≡※≡※≡※≡※≡※
米寶還在肚子裡時,我就被三方長輩叮嚀一定要讓米寶爬越久越好,特別是學醫的那邊,跟我說了一個理論,在聽的時候都有聽懂可是要我重複講我真的不會講,今天早上在翻書的時候剛好看到這一篇,講的就是當時聽得那個理論,最棒的是我聽得時候是英文,今天早上看到的是中文,就想說分享給你們,這下面都是摘自賴宇凡老師的【瘦孕、順產、讓寶寶吃贏在起跑點】,這本書已經陪伴我兩年了,米寶跟我們實行的根治飲食也是這裡來的~
❝ 很多父母都認為,成長「快」就等於「好」,會站會走也是一樣。因為我們的文化如此,所以很多寶寶都是過早被鼓勵站和走,使用學步車(walker)就是一例。其實,會會走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這些成長的里程碑跳過了「爬」這個階段,那麼很多的腦部成長就也跟著跳過了。
我們的大腦神經連結感覺與運動神經元(sensory and motor neuron),也就是說,大腦會被感官—聽、看、觸碰、聞—刺激,大腦也同時會在我們肢體活動時被刺激。所以,不是只有思想在左右動作,其實感官與肢體活動也能回頭左右大腦的組建。這就是為什麼,肢體活動其實與學習是不分離的。
在所有的肢體活動中,爬行這個動作對寶寶來說特別地重要,因為他是一種身體兩側手腳的交互交叉動作(cross lateral movement)。寶寶在爬之前,是同側肢體聯合動作(homolateral),這時左腦控制左邊的身體;而右腦控制右邊的身體。如果這時的寶寶會走路,那他走路起來就會同手同腳。爬是兩側手腳交互交叉的動作,能啟動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胼胝體是橫越左右兩邊大腦的神經路徑,它能連結兩邊的大腦,讓兩邊的大腦互通訊息,我們左右兩邊的身體與所有感官才能夠協調。例如,我們的雙眼視覺(binocular vision)以及雙耳聽力(binaural hearing),就是在這時開始打下基礎的。如果身體兩邊的協調性沒有建立,那麼將來寶寶就可能產生許多症狀,如:
⒈肢體活動協調出問題(如眼手不協調)
⒉學習閱讀有障礙
⒊學習障礙(如讀寫障礙[dyslexia],字會看反或寫反)
⒋動作笨拙,總是撞傷、擦傷
⒌口吃(stuttering)
手眼協調(hand-eye coordination)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在抄筆記及閱讀時,都需要用到它。當手眼協調出問題時,孩子可能會來不及抄筆記,或因為閱讀很困難,而不喜歡閱讀。
所以,寶寶成長快不等於好,就像速食通常缺乏營養元素一樣,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用意。因此,家長不要鼓勵寶寶跳過應有的成長步驟,給予寶寶充分的時間,讓他自己探索、練習,鼓勵他紮實的學習每一步,精通後才轉換階段。
建議方案:
不使用學步車—不使用學步車,在寶寶開始爬後,把家裡得地清理乾淨,或買軟墊讓他自由爬行,到處探索。❞
看完了以後有沒有覺得如果還沒開始走路的話快爬!已經開始走路了也沒關係啦,還是有很多體能課可以讓孩子訓練肢體的發展呀!我是爬太久了有點擔心米寶到底是不是落後,不過很多媽媽訊息我說他們的孩子也是一歲多了才開始真正會走,聽了好心安,謝謝你們🥺
在這裡要再說一下我之前帶米寶去榮總看他的三隻腳爬行的經驗,鼓勵各位覺得自己的寶貝爬的好像哪裡怪怪的媽媽可以去一趟榮總找幫米寶復健的老師。
其實我一開始根本不覺得他三隻腳爬行有什麼奇怪,問了很多人都說正常;小兒科醫師們、幼兒教室老師、各種促進幼兒發展的地方我都去了,那個時候花了好一段時間想要解決他的爬行的動作問題,但是最常聽到的還是「爬行有很多種,這樣正常啊,很多小孩都這樣,以後也還是會走路啊」,確實也真的看了很多寶寶這樣爬(還有用屁股爬的🤣),也很多媽媽分享他們的小孩也都是這樣爬,所以我問了一段時間後也覺得這沒有什麼啊,很正常啊😆 直到後來遇到貴人,去了榮總找他們小兒復健的頭,她超溫柔又風趣的幫米寶評估、做檢查、用遊戲做復健,在那邊看到好多看起來根本沒事的小寶寶也在透過遊戲讓肢體動作更協調、更正確。我想,做媽媽的沒有一個人會想聽到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也會恐懼要是是很嚴重的問題怎麼辦,所以當我發現這只是個小問題,靠老師教的復健方式,在家裡做了一個月不到就正常爬行了的時候真的好開心,也好感謝身邊有貴人的幫忙,現在我要繼續煩惱下一個問題了,就是米寶爬的時候搖頭晃腦的到底正不正常🤔
照片是 @raihan.photos 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IG,是個非常非常棒的攝影師,我們拍全家福的時候是超放鬆、超愉快的經驗,推薦給大家,之後我再打一篇分享我們的拍照經驗
≡※≡※≡※≡※≡※≡※≡※≡※≡※≡※≡※≡※≡※≡※≡※
#新手媽媽 #媽媽日常 #育兒 #媽媽視角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育児 #育児日記 #赤ちゃんのいる生活 #赤ちゃん #ベビー #米寶成長日記 #抓餅寶寶
榮總耳科推薦 在 ZacZac - 飛天小柴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小柴克的一封周歲信
兒子,今天是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第365天,#感謝老天讓你成為了我們的孩子,你是這麼這麼這麼的得人疼(至少 #媽媽我是真的好喜歡你,不管媽媽有多累,光你一個笑容足以),而這一年中我們一家三口彼此互相磨合中,也在逐漸成長中。
知道嗎?
在還沒生出你時,媽媽是一個十足的工作狂,萬事以工作為主,所以完全無法想像 #現在佔據心中的是你;小孩的絕緣體,頂多只是玩一下而已,因為媽媽不喜歡愛哭、愛鬧且骯髒的小孩,畢業我有輕微的潔癖,所以根本無法想像我會心 #甘情願的為你把屎把尿,重點今天你居然尿了我一身的尿,臭小鬼,但媽媽還是淡定的把你身體洗好交給阿嬤吹髮後趕緊去洗個澡。以上這些都是在我還沒真正擁有你之前都無法理解與想像的世界。
就算懷上了你,媽媽去婦產科定期檢查時只會問「寶寶ok嗎?」,醫生就會跟我說正常、健康,然後我就沒問題了,醫生還問我妳沒有其他問題了嗎?,媽媽就會笑著回答「沒有耶~寶寶健康就沒問題啦」,然後醫生就說我的心態很健康,這樣對寶寶的胎教是好的,現在回想起來,小柴克會這麼愛笑或許真的是因為原因吧,誤打誤撞🤣
而快生下你之前,旁邊的姨姨們都很擔心,擔心媽媽居然不會準備待產包,那之後怎麼照顧你,我也好擔心我會不會是一個沒有愛的媽媽,但事實證明,#孩子在媽媽的眼中心中永遠是好看的優秀的,#我承認我愛上了你這個迷人的小傢伙❤️
111天你會翻身
5個月會坐
6個月會爬、會叫爸爸
7個月知道媽媽在叩叩叩門你就會拉門把開門
好多好多的第一次紀錄,媽媽要翻日記才會記得,但媽媽知道大約6個月開始你開始展現驚人的學習力,你會拍手、洗手、甩乾、打電話會喂、拜託、恭喜發財、不要、套圈圈、推手推車會抬起來轉彎再繼續走路、會爬墻、會找出媽媽指定的物品、會收玩具、會自己從高高的床屁屁轉身下床、會爬給媽媽追、會跟媽媽玩躲貓貓等等等,好多好多你會的東西,雖然這些都只是一點點🤏的事,但對於人生只開始了365天的你真的好棒好棒,這些影片、照片、日記媽媽都有幫你記錄著,#未來這些的點點滴滴媽媽會跟你一起分享的~
啊!還有還有有一次媽媽因為人不太舒服哭了,你居然會把自己的頭跟我的頭靠在一起,然後彎下身鑽進我的懷抱裡撒嬌,我以為是錯覺,#沒想到你真的只要看到我無精打采時就會過來用你的方式安慰我,雖然很笨拙,但媽媽的心滿滿的暖意,謝謝你寶貝❤️
還有媽媽假裝哭的時候,你會拿奶瓶餵我喝奶,還會說「啊~」,嘴巴做出嘛嘛嘛的吃飯動作,超級無敵可愛~
這一年來媽媽一會想起來,就會有說不完關於你的故事,#媽媽徹底變成了兒子奴,但我願意~
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特地幫你量身訂製了一套古裝,而場地是在貝兒絲親子樂園,我們包下這裡來舉辦你的抓周活動,會辦在這的原因,#單純只是想邀請孩子們去樂園玩,同時也 #讓爸媽們可以透透氣,活動過程媽媽看到所有賓客都有自己喜歡待的地方,他們的臉上是開心的,手機裡或多或少都有小柴克的照片,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全部包,這點真的很棒,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抓周地點,我還是會選擇貝兒絲親子樂園,推薦+1👍
接下來到了重頭戲,一開始你抽到的籤是 #人見人愛,後來媽媽跟阿嬤看完所有的籤發現果然這隻籤好符合你~而抓周呢,你一開始抓了一隻 #筆,不過大家一致認為這隻筆你只是因為它很近隨手拿的,第二個跟第三個就很有目的抓了 #尺 跟 #金元寶,而且是拿了尺去戳金元寶🤣,這個金元寶你玩了最久,因為它是兩截式的金元寶(有蓋子),大家都在等你是否要這個當你抓周的第三樣物品,可是你居然在舞台上玩起來想把金元寶的蓋子蓋好的遊戲,總之~這些都只是趣味活動,爸爸媽媽只希望你可以 #一生平安健康_快快樂樂的長大,不求你有高智商、高學歷或有多厲害,#只願你品格高尚_品行端正,哈哈哈,這好像好難吼,反正就是 #要當一個正向且熱情的善人👍
今天的照片跟影片之後會一起放上來給大家欣賞,先給大家看兩張看看吧,一張會放在留言裡唷~
而歡樂了3小時之後,媽媽晚上又來榮總報到了,去年跟今年的1/10媽媽都在醫院度過耶,前年是因為要生下你,今年是因為懷孕時乾癬爆發,長期癢到爆炸,所以必須要控制一下發炎狀況~雖然現在只有一個人在醫院裡,但媽媽打著這篇文章時都好開心,兒子~生日快樂,#我愛你❤️
#zaczac飛天小柴克1y
(這邊是分享柴克媽懷孕的心路歷程,如果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過喔)
以下這篇是2020年12月17日的個人日記
乾癬,是個慢性的免疫系統疾病,這是個無法完全根治的疾免疫問題,只能好好的與它相處,長期吃慢性處方籤的我,在懷孕時,醫生說乾癬會大爆發,我不引以為意,我停了吃藥跟擦藥,沒想到我全身的肌膚開始癢到爆炸,每天醒來床單幾乎都是被我抓破皮的血跡,老實說那種癢真的像千萬隻螞蟻在咬妳的感覺
好不容易等到生產完,醫生說需要打生物製劑讓我身體發炎指數下降,而婆婆認為我在哺乳不可以亂打藥或吃藥,讓我停止補餵母乳,但為了增強寶寶的免疫力等,(那時我直接把免疫力跟我的乾癬自動連線,不想讓寶寶跟我一樣經歷免疫系統方面的不舒服),但乳房科醫生說我已經乳腺炎2次,身體發炎指數偏高建議我可以吃退奶藥,於是補餵母奶時間在7個多月畫下句點,結果當兒子喝完最後一袋母乳的隔幾天就迎來他人生第一次的感冒,他想要尋求我的奶來得到安撫,但我已經開始吃乾癬的藥,只能抱著他兩人一起哭,心真的好疼,因為我雖然吃了退奶藥,其實還是可以擠出奶,但這個母奶是不可以給寶寶喝的
懷孕癢了5個月+補餵母乳癢了7個月+做檢查排病房癢了4個月 = 我前前後後癢了快1年4個月,在上個星期天打了2針300cc的可善挺,隔天身體的癢立即得到了改善,終於我醒來時的床單是乾淨的,很開心
可善挺,免疫乾癬生物製劑
雖然身體是不癢了,可是嘴破、喉嚨痛,然後一直感覺自己很不舒服,畏寒頭暈,整個人提不起勁,問了醫生說是副作用,開了藥給我,但症狀一樣持續著
直到今天下午整個人幾乎呈虛脫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開了暖氣一樣覺得好冷好冷,無法解釋的不舒服,以前沒有這樣過,總之就是極度的不舒服,到了傍晚狂吐,以為是感冒,於是跑去給耳鼻喉醫生看,醫生說這是可善挺的副作用,(兩個醫生都這麼說),只能開藥緩解,但無法完全得到改善的舒服,並讓我一定要小心不可感冒噗啦噗啦的一堆,我滿腦只浮現這種不舒服還會持續下去⋯
總之明年1月10日幫兒子慶生完,傍晚又要住院打可善挺,隔天出院,後天複診,結論就是我連續2年都在醫院度過之希望身體發炎指數可以趕快抑制下來,拜託拜託我的身體
為了讓乾癬不繼續癢下去,我會穿短褲短袖之類的,(就跟異味性皮膚炎一樣不能太熱會癢,然後再抓再發炎),所以如果妳們有看到我的雙腿雙手有很多的抓痕與疤請不要害怕、擔心與慰問,因為這都是我自己抓出來的,傷口會好的,至於疤痕我會努力消除它,相信有一天我會恢復的
乾癬,勿吃任何的補藥,包含薑母鴨、羊肉爐以及生完小孩要吃的補藥,所以我生完小孩就沒吃補身體的藥,我想有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我的腰有時候呈現無法伸直,而且會非常的痠痛,老公就會很貼心的幫我按摩
老公說了讓我很感動的話:「老婆,雖然我很想讓兒子有個弟弟或妹妹,因為之後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的家人,我們發生問題了,小孩子們可以一起討論與面對,但我知道妳為了生兒子真的很辛苦,我看妳這麼不舒服,我也很難過,所以我們就好好養育兒子一個人就好,等妳身體準備好了,我們再努力也沒問題」
不要再跟我說什麼再生一個啦,很抱歉,我們夫妻也想,但因為目前我的身體狀況不允許,所以不要再跟我說什麼再生一個啦,謝謝
榮總耳科推薦 在 臺北榮民總醫院- 耳鼻喉頭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整理 的推薦與評價
王懋哲醫師表示:「坊間耳鼻喉科診所多看感冒,但在大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就像外科醫師一樣,需要手術處理的疑難雜症」。以本院耳科而言,所有主治醫師都 ... ... <看更多>
榮總耳科推薦 在 [問題] 煩請推藨榮總耳鼻喉科醫師- 精華區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7月初發現,舌下長了一顆像肉廇的東西~
本身很討厭看醫生,不喜歡走進診所、大醫院的感覺,
總之~~就是膽小。
拖了2個多月,這幾天發現好像有變大的趨勢,
所以剛去附近的耳鼻喉科看了診~~
醫生說他沒看過這種狀況,
看起來像是增生組織,然後上面有點小破洞,
因為這2個多月來,那肉廇似的東西不痛不癢,
所以我也就駝鳥心態不去理它,
這幾天感覺似乎變大,因為有點異物感了~~
醫生說他不認為是很不好的東西,(因為我問會不會是很重的病?)
但他也沒見過,所以說可以再找另一位耳鼻喉科的醫生看,
聽聽兩造的說法是否相似?或是........
另外建議我也可去大醫院看診,若積極的話...可處理掉
若是很不願意做手術處理,那就2、3週或一個月回診觀察那“增生組織"的狀況~
那不是應該長出來的東西,
我雖心裡也想快點處理掉,(畢竟2個多月了也沒消)
但膽小的心裡還是很害怕~~
光想到大醫院門診得排多次,
動手術即便是小手術,還要打麻針那些.....
光想就頭皮發麻~~~~~
不過還是想請版友們是否有建議榮總的耳鼻喉科醫生不錯的?
以專門喉科為主(剛的醫生說的),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9.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11032922.A.C33.html
謝謝以上大大~
※ 編輯: kelven0827 (219.68.9.90), 09/19/2014 13:05: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