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口中的「先之勞之」,竟然隱藏了管理學中的重點?】#精選書摘
子路問孔子管理之道,孔子說「先之勞之」。「先之」 的意思是,要走在民眾的前面,成為民眾的楷模。好比如果領導者要求大家不要遲到,他自己就要守時。
「勞之」是指讓民眾有事情可做。很多管理者總是親力親為,跟下屬搶著幹,最後自己累得喘不過氣,最終既無法收穫下屬對他的感謝,也無法擁有成就感......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樊登講論語 #論語 #孔子 #管理 #管理學
「樊登講論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心得] 《樊登講論語》冷知識與微心得-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講論語】為什麼講《論語》?讓為人處世變得簡單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講論語】人不能被物化,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讲《论语》 第1期:《学而篇》学而时习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好書試聽】樊登講論語:先進_樊登讀書| 小草遠志服務中心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講論語:先進》 爲什麽30歲的你還活得像個孩子? 按讚 ... 的評價
- 關於樊登講論語 在 [心得] 《繁登講論語》冷知識與微心得PTT推薦book 的評價
樊登講論語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仁者安仁】
孔子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以仁為安身立命之根本。哪怕環境再惡劣,也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這並不可怕。當我們能夠學會求仁,就能真實地體會到生活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恆久的,無論貧富,都不會消散。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樊登講論語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樊登 解讀《論語》】
想到《#論語》,是否就想到考試?或是難懂的文言文?其實,經過歲月的淬鍊,並賦予符合現代的生動解釋和說明,《論語》真的能治天下!
透過現代說書人、創辦「樊登讀書」的樊登解釋第一篇〈學而〉,就能發現光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能對應現代這2本書:《#刻意練習》和《#心態致勝》。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講論語】為什麼講《論語》?讓為人處世變得簡單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总有一本书能解决你生命中某个问题。 樊登 推荐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记得订阅我的频道▷https://is.gd/cjuAXq开启小铃铛接收最新视频 ... ... <看更多>
樊登講論語 在 【樊登講論語】人不能被物化,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樊登推荐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记得订阅我的频道▷https://is.gd/cjuAXq开启小铃铛接收最新视频提醒 # 樊登讲论语 #樊登读书#生命的意义. ... <看更多>
樊登講論語 在 [心得] 《樊登講論語》冷知識與微心得-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樊登講論語:學而
【作者】:樊登
【譯者】: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排版優化原文
Matters|https://tinyurl.com/4avcrxtw
逐字逐句讀完《論語》的一半(上論),但無「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遠大胸襟。只想趕快
從頭再讀一遍,這次要慢讀、精讀,多一點佇足與思考,這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
■ 冷知識
《論語》共 20 篇,後人以每篇第一章正文的前兩、三字作為篇名。
例如下圖(見原文),是我們中學時很熟悉的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論語》以〈學而〉為首。
你知道在《論語》中,除了孔子以外,還有誰被稱作「子」嗎?
答案是有子和曾子,其它學生都直呼其名。故有人懷疑《論語》是有若和曾參(對,就是
「臥冰求鯉」的曾參)的學生所編纂,學生才會尊稱自己的老師為「子」。
■ 微心得
除非你天生神力,不然並不建議生啃《論語》,稍後會提到原因;我是透過《樊登講論語
》系列來一窺堂奧,書中融入了樊老師的註釋與評析,超厚的,分兩冊。
真的需要「引路人」來幫我們解密,理由有二:
《論語》沒有逗號和句號,標點符號是後人所添加,在解讀時,有時因為斷句不同,理解
也不一樣;就算斷句相同,其解釋常有諸多門派,意見歧異,很希望有人站出來統整這些
說法。此乃其一。
《論語》中不少假借修辭,像是前面提到的不亦「説」乎,若無人提點,甚難與「悅」聯
想在一塊兒;更見錯字,估計是前人的手抄筆誤,也得有人糾正。此乃其二。
我覺得《樊登講論語》做得很理想的是,如有歧見,會先列出各家派別不同的觀點;但也
根據理解,給定一個作者本人的偏好,並交代其脈絡,這是樊「子」對讀者們的體貼。
樊子也強調,我們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和解釋就好,最重要的是能否將書中的智慧變成
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變成口頭禪,琅琅上口,卻不一定進到了心坎裡。
■ 一個釋例作結
文末舉〈雍也〉篇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作為釋例,呼應前開種種。
首先,知就是「智」,這假借相信大家必不陌生。這句話機械式翻譯(機翻)起來非常直
觀:「智慧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
學生時期讀到這段,不求甚解,反正掌握住單詞的意思就交差完事。但仔細思索,喜歡水
和山,到底跟智和仁有什麼關係呢?國文老師也說不清,因為只能循著課本這「正規教材
」 呢!
然樊子看到一個註解,如果改變一下斷句,變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就說得通了
。引用書中的詮釋如下:
一個追求智慧的人,把智慧作為第一要義,這種人的快樂像水一樣,是流動的、活潑的、
靈動的;一個仁厚的人,他忠厚、包容、博大,他的快樂像山一樣,如如不動。
▍智與仁,水和山,動與不動,是一種互為印證的關係。
如果沒有山,襯托不出水的搖曳。如果沒有水,顯示不出山的厚重;智慧的人喜歡變革、
訴諸行動,尋求多元的快樂;仁厚的人喜歡守成、安靜自處,能夠擁有長久的滿足。
讀到這裡,豁然開朗,多麽美好的一幅山水畫面!
雖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孔老夫子的原意,但總歸那一句話:最重要的是找到對自己的裨益,
將書中智慧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快來一起讀《論語》吧!
--
閱讀筆耕|一週一耕,佐以心智圖耘襯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72.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8350645.A.3E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