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凝固在土瓜灣】
土瓜灣因為毗鄰啟德舊機場,雖然是香港最大的貧窮舊區,六十年不變的風貌。
土瓜灣的舊樓,結構間隔有序,線條構圖,時間沖積,自成一類亞洲城市再無的獨特「舊城美學」。如許多橫街,這是戰前廣州風格的「走馬騎樓」唐樓後的一代,帶有德國包豪斯風格(Bauhaus)五層的民居樓宇,戰後第一批興建,與現代的屏風高樓相疊,仰觀形成「一線天」的奇景,外國人也一度好奇。
今日香港的樓廈,街上的大門早已裝上鐵閘,大廈都有保安管理處。土瓜灣馬頭圍道一帶,樓下對街的大門可以自由進出。六十年代的香港雖然多窮人,治安不靖,但這種四五層高的民居卻不愁遭到行劫。
而且,當時香港有許多實業,馬頭圍道的地舖上有大量那時留下來的小型木廠,香港男子步入中年,還有許多自食其力的工作可做,不像今日,新移民充斥,大量男子到了中年,無所事事,香港建築向高空發展,地產當道,會所和停車場等增加,保安和看更行業膨脹。
土瓜灣凝固了六十年代的時空。舊簷蓬上的流浪貓、䁁衣架上肆無忌憚的內衣褲、狹短的樓梯和信箱。一些路牌還剩下殖民地早年英文在上、中文街名楷書體在下的長短形狀。
雖然是舊區,但據說發展潛力巨大。土瓜灣漸成另一個「九龍城寨II」,唯傳奇風味稍遜。
這片地方,一向為香港本土下一代遺忘,有如家中一個老人,你拚搏的戰場在外,長期不會回家看望她,但過年的時候你偶回家,發現老祖母呆坐一角,她已經九十了。
土瓜灣大變遷在即,香江百年所餘無幾的另一章行將融入歷史。過年之後,情人節那天,我路過此區,與一隻凝坐入定的老貓對視片刻。牠退身消失了,留下一閃艱老而茫然的目光,那一閃沉重而虛逸的空明,就叫做歲月。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