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是在diss台灣嗎?】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7月6日時表示:「美國支持與台灣發展強有力的非官方關係,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完全了解其敏感性。」
新聞報導中提到: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坎貝爾數度提醒,自己要非常小心回答這個問題,並稱「(台海局勢)是個微妙的危險平衡,必須保持的平衡。」同時他也說:「我們確實相信,台灣有權利在和平下生活,我們希望見到台灣扮演其國際角色,尤其是在疫苗以及與這場疫情相關議題領域,他們應該在這方面扮演一角,不應該被國際社會拒絕。」
該怎麼看這段發言呢?這個新聞一出來,我們收到許多讀者的來訊,不少覺得不解,認為難道近來的台美進展難道都是枉然(all for nothing)嗎?當然不是,這幾年來的台美關係升溫、改善都是確確實實地在發生,而且都是以穩健的腳步從各個交流合作層面打破以往限制尋求更緊密的夥伴關係,而非暴然驟進。
大家會有錯愕之感,或許是因為對美國政策立場不夠了解。我們認為,坎貝爾的發言其實就是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重新表述一次而已,即所謂的「維持現狀」,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需要過度解讀。而且該發言脈絡是在講說美國會在東南亞區域加強與中國的競爭力道。
🙏🏻 以上就是我們的結論,以下是很長關於美國政策的說明
▍美國長期立場
首先,我們要了解美國對於台海的核心利益是什麼,那就是所謂的「維持現狀」(status quo):
一方面中國不能使用武力破壞和平,一方面美國「到目前為止」也不希望台灣改變法律地位,因為這很可能會直接導致中共使用武力。對美國來說,當中共使用武力的時候,美國將要付出的成本將是最大的,而且很可能導致美中兩個核武國家的直接衝突,因此自然是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坎貝爾這樣的發言可以把它拿到美國政策圈從去年開始的一連串關於「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的辯論當中來看。要了解這些發言脈絡,必須從美國的「一中政策」以及「戰略模糊」講起:美方從來不明確指出,當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侵略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反應;美方也從來沒有明確講說台灣的法律地位是什麼。
【拜登政府「重回」一中政策?】
https://reurl.cc/eEV4jQ。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https://reurl.cc/EnbMER。
美國的一中政策長期以來都沒有明講說台灣的法律地位問題,過去四十年來,一中政策最大的突破點莫過於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曾經在電視訪問時說道:「台灣非中國一部分」,不過後來國務院馬上澄清美國對台灣主權「沒有立場」(https://reurl.cc/gWnA6p )。而在今年三月間,拜登政府的國防部曾經發出一篇新聞稿解釋印太區域現況(https://reurl.cc/4ab7kL ),裡面說「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份」(Taiwan was never part of China),這是美國行政部門最清楚的一次表態。
其實大家要知道一件事,美國至今仍維持「戰略模糊」策略,其中贊成維持一方的論點之一,就是認為不可以給主張台獨的領導人一個空白的支票,假設將來有這樣子的政治人物來領導台灣,很可能就會讓他們逕自改變台灣的法律地位,造成兩岸衝突,因為他們會覺得「反正美國會來幫忙」。
這樣的觀點對台灣人來說自然是相當不利,因為我們知道,中國的侵略野心不會因為台灣或者美國的看法而有所改變。現在許多主張要把戰略模糊往戰略清晰移動的人們,就是一直在強調說,戰略模糊已經沒辦法嚇阻中國了,也有不少人說台灣的領導者目前是非常溫和的,他們不可能會躁進行動。
我們認為,完全不需要為坎貝爾講的話做出什麼過度的解讀,因為這些只是老調重彈而已。當然,我們會看到很多媒體(尤其統派媒體)或者政客很開心,覺得美國在教訓台灣。事實上這只是複述美國長期的政策立場。
▍台灣目前政策優先事項
話說回來,台灣方面近期對於美國政策圈的許多的表態與溝通,曾經有好幾個看起來可能讓人覺得「怎麼這麼保守」的發言,例如吳釗燮部長曾經在NPR上面講說:「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
這跟所謂台獨議題都是類似的性質,台灣目前官方的態度就是不會逼美國要在所謂一中一台的議題當中表態。
先前我們提到過,台灣目前的外交團隊非常清楚美國政策界對於台海的核心利益想像。例如吳釗燮部長在「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的發言同時,強調說:「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讓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嚇阻中國使用武力,以及在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當中提升防禦能力,對美國來說就是現階段最在意的事情。
在先前的討論當中,我們也曾寫過:我們認為現階段推動台美建交的確不是一個重點,因為台美在許多層面上的交流都還有非常多可以加強的空間。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也認為,「現階段」直接由執政黨來推行會改變台灣法律地位的行動(例如修憲改國號),並不是一件優先工作。
我們認為,台美雙邊關係的「正常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只需要確定雙邊關係是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立即建交(甚至是所謂的台灣獨立)是不切實際的政策目標,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官方現在或許無法推動所謂台灣獨立(還有一個要考量的因素是,修憲必須要有全體立委四分之三出席、四分之三同意,才能送交全民複決。想要推動改國號這類的修憲,首先必須要有85席立委支持才行),但是我們還是得認真地討論我們的國格問題 。台美建交除了並非現階段首要任務之外,還有個重大問題懸而未解: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法上的性質是什麼?而這也牽涉到,台灣「獨立」是怎麼個獨立法?到底什麼是維持現狀?
【戰略模糊下,如何思考台美關係?】
https://reurl.cc/R09Vme
【一個「維持現狀」各自表述?台灣人怎麼看自己和中國的關係】
https://reurl.cc/j8mZ7n。
▍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美國1979年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時候,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仍然宣稱代表全中國,因此當時美國是將對中國的「政府承認」轉移到中共身上,亦即由中共政府來代表中國。在當時,在台灣的人們是被視為中國人、且多數自認是中國人(畢竟不自認為中國人的話就會被警總抓走了)。因此,在1972年《上海公報》裡面,美國的立場是:「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特別注意,美國說是認識到,並不是「承認」,而且是以「中國人立場」為出發點,經過這些年之後這個主詞變得很有趣。)
那現在呢?台灣經過1990年代的民主轉型以及修憲,明確定義了我們的治權僅及於自由地區(台澎金馬),而且自從國家統一委員會在1992發出聲明後,就再也沒有官方正式宣稱代表整個中國。即使是經常在演講及接待外賓的場合作如是宣稱的馬前總統,在其執政後,也沒有再以國家機關的名義發布正式宣告說我們代表全中國,僅以總統府刊出總統講稿的方式呈現。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目前「中華民國」的性質跟1978年斷交時,那個強調漢賊不兩立、爭取正統中國的中華民國,顯然已經很不一樣了。
然而,就連我們自己也還沒對「國格」做正式釐清。美國與我國斷交以來,幾乎很少在官方文書裡面提到中華民國,反而不斷提到「台灣」,包括《台灣關係法》也是如此。近來官方文書更出現不少(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直接把台灣稱做國家的情形,例如國防部的印太戰略報告、移民局關於台灣人歸化的規定等等,在這些實踐當中,台灣似乎已經直接和中華民國畫上等號,並逐漸取而代之。
無論如何,我國國格問題勢必嚴正看待,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都必須要有清晰且明確的看法。即使官方在現階段無法推動法理上的獨立,但這些問題都必須要好好地來討論才是。始終採取模糊策略、遊走模擬兩可的灰色地帶,對國家正常化來說,並非長久且健康的辦法。
▍小結
美國「現階段」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立刻改變國家的法律狀態,這是長久以來的事實,我們不用過度解讀。然而,重點在於,我們該怎麼樣尋求突破呢?這就很值得我們來一起思考與討論了。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以及所謂維持現狀的主張,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有些人會說美國不承諾會助台是因為隨時都會放棄台灣,也有些人說美國就是不喜歡台獨份子什麼的,而他們最終結論都會暗示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
我們認為,美國政策圈的確應該要注意一下台灣的這些親中論的擴散程度。以前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
美國現在認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也認為要和台灣維持「unofficial」但又可以有幾乎等同於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樣的「現狀」其實說穿了就是一邊一國,只是我們這邊這國的性質、以及未來要使用的名稱方面,大家仍然繼續討論中。我們也很希望這樣的討論能夠持續進行下去,不管在台灣及美國政策圈都是如此。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同時也有13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濟學人這一個主題出來之後 在台灣出現兩種不同反應 一種就是 I told you so我早就跟你講了 那另外一派就是非常台派的反應 就是這個標題殺人啊沒有啦 台灣沒有那麼不安全 經濟學人國際的流通量大概130萬份 那至少是英語系的重要的人一定看 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要影響台灣啦 他根本不在乎台灣...
「模糊的目的」的推薦目錄:
模糊的目的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
近日台美關係有許多進展,包括衛生部長、國務院次卿訪台,雙雙創下最高層級內閣官員及國務院官員訪台的紀錄,配合一些軍售消息、甚至是蕭美琴在推特上的大使稱號等新聞,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美關係全面正常化,也就是建交的可能性。然而,在此同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電台NPR專訪(https://pse.is/vc3e2) 時說:「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似乎有種在潑冷水的感覺一樣。
.
但其實這整個專訪的重點不只是建交,而是這句:「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https://pse.is/v3ex3) 當中,已經詳細討論了「為何不建交」的問題,那麼這篇我們就繼續來討論第二部份。
.
➤ 本文刊於蘋果日報9/27紙本版,精簡版可見這裡:https://pse.is/vvr44
.
吳部長到底是在跟「誰」講這些?目的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
要了解這個脈絡,必須從美國的「戰略模糊」策略講起:美方從來不明確指出,當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侵略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反應。一直以來,美國維持一系列軍售的承諾,甚至還有一個白宮備忘錄,內容明白寫出軍售原則是賣給台灣的武器等級,視解放軍軍力發展而定。然而,在台灣關係法的規定以及所有行政部門官方立場,其實都沒有改變過,都只有說:美方將嚴重關切破壞和平的行為,並採必要的相應措施。
.
事實上,最近美國政策圈已經出現不少檢討戰略模糊的聲音。主要理由是: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愈來愈強大,且開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戰略模糊已經不足以嚇阻中國了。如果不把事情講清楚,則有可能會造成各方行為者誤判,例如當中國決策者認定美國不會出兵協防,則更有可能發動武力侵略台灣。
.
在政策圈當中,最「大咖」的論戰之一,來自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他是近年來對於中國的態度明顯從主張溫和與交往政策為主,「轉向」到認為必須要用更堅定的手段對付中國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這個轉向真的是非常最近的事!
.
CFR智庫是非常老牌而且很有威望的自由派智庫,最有名的出版刊物就是最頂級的國關外交雜誌《外交事務》。最近該雜誌就推出了一系列對模糊策略的論戰(https://pse.is/v7xlt) ,哈斯等人最主要的論點就是,戰略模糊已經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的擴張野心。
.
另一方面,認為需要繼續戰略模糊的代表是葛來儀。在上面提到的那篇論戰文中,她進一步闡述她所反對的,是美國無條件地做出軍事承諾。因為如果沒有審慎評估美國將對於「怎樣的」威脅向台灣做出承諾,反而會直接讓中國「豁出去」而選擇最直接的動武選項。
.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台灣方面,葛來儀認為,雖然現在蔡總統的政策和行事作風相當穩定,且和美方的默契很好,但是美國無法確認接下來每一個領導者都是如此。事實上,美方的戰略模糊除了嚇阻中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約束台灣不能在追求法理台獨(或其他刺激中國的政策)方面走得太遠,並且把防衛的責任丟給美國。而且,假設美方做出超過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甚至有可能會變成長期對台政策的一部份(像是通過立法),這就失去了調整的彈性。
.
聽來可能不舒服,但這些美國人也只是從美國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對各種情況作推演設想。事實上,每個國家在國際政治方面都是如此計算,非常正常(反過來說,台灣人也該以台灣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
.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美國政策圈就常常在討論說台灣國防預算太低、募兵成效不彰、抵抗中共的決心不夠等問題。他們會有這樣關心的出發點是在於,一旦中共侵台,美國是否必須付出「過高」的代價去協防。這也就是吳釗燮部長專訪內容最重要的部份,強調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和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訊息完完全全就是針對長久以來美國政策界最擔心的部份,也就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量不足。
.
對美國來說,目前的論辯看來,已經奉行許久的戰略模糊政策是有調整的空間,只是,要「清晰到什麼程度」,大家仍然在爭辯當中。台灣方面能做的事情當然就是從各方面加強自身的防衛能量,並且建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讓美國決策者認為台灣是夠份量的盟友。至於建交,現階段看不出對美方實質且立即的好處,所以台灣也表明不會主動爭取。
.
▶ JW部長這部份的回應也非常切合許多建制派學者們、國務院事務官們的普遍看法:認為台美關係當中可以改進增強的面向非常多,不急於建交。
.
我們也認為的確不該這麼急。雙邊關係正常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只需要確定雙邊關係是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立即建交是不切實際的政策目標,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要加強台美關係的各個面向外,也包括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釐清我們自己的國格問題。參閱前面的文章:https://pse.is/un3dk) 。
.
美國維持已久的戰略模糊策略現在正被大量討論中,背後主要是由於中國崛起、美中從同盟關係轉變為競爭關係。不過美國政策圈還有一點是尚未討論到的,那就是這樣的模糊,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認為美國隨時都會放棄台灣,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
.
其實,像馬英九和蘇起等人不斷強調美方不會協防、或者美軍一定會被中國打敗的論點,背後主張往往都是「遠美親中」。以前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
.
以前這些親中派的人們所主張的問題沒有突顯出來,因為先前美國和中國是準同盟關係,一起發大財最重要。但現在美中關係已經完全改變了,變成競爭的關係,那麼這些疑美論者不斷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這樣的主張對台灣來說就會有許多問題了。
.
而對一般台灣人來說,辨識這些近乎於投降主義的主張,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強自我防衛的課題。尤其,中國對台灣太近,而美國太遠。我們必須要了解美國與中國的更多狀況,才能夠維持自我防衛的信心和決心。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模糊的目的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
近日台美關係有許多進展,包括衛生部長、國務院次卿訪台,雙雙創下最高層級內閣官員及國務院官員訪台的紀錄,配合一些軍售消息、甚至是蕭美琴在推特上的大使稱號等新聞,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美關係全面正常化,也就是建交的可能性。然而,在此同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電台NPR專訪(https://pse.is/vc3e2) 時說:「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似乎有種在潑冷水的感覺一樣。
.
但其實這整個專訪的重點不只是建交,而是這句:「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https://pse.is/v3ex3) 當中,已經詳細討論了「為何不建交」的問題,那麼這篇我們就繼續來討論第二部份。
.
➤ 本文刊於蘋果日報9/27紙本版,精簡版可見這裡:https://pse.is/vvr44
.
吳部長到底是在跟「誰」講這些?目的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
要了解這個脈絡,必須從美國的「戰略模糊」策略講起:美方從來不明確指出,當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侵略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反應。一直以來,美國維持一系列軍售的承諾,甚至還有一個白宮備忘錄,內容明白寫出軍售原則是賣給台灣的武器等級,視解放軍軍力發展而定。然而,在台灣關係法的規定以及所有行政部門官方立場,其實都沒有改變過,都只有說:美方將嚴重關切破壞和平的行為,並採必要的相應措施。
.
事實上,最近美國政策圈已經出現不少檢討戰略模糊的聲音。主要理由是: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愈來愈強大,且開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戰略模糊已經不足以嚇阻中國了。如果不把事情講清楚,則有可能會造成各方行為者誤判,例如當中國決策者認定美國不會出兵協防,則更有可能發動武力侵略台灣。
.
在政策圈當中,最「大咖」的論戰之一,來自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他是近年來對於中國的態度明顯從主張溫和與交往政策為主,「轉向」到認為必須要用更堅定的手段對付中國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這個轉向真的是非常最近的事!
.
CFR智庫是非常老牌而且很有威望的自由派智庫,最有名的出版刊物就是最頂級的國關外交雜誌《外交事務》。最近該雜誌就推出了一系列對模糊策略的論戰(https://pse.is/v7xlt) ,哈斯等人最主要的論點就是,戰略模糊已經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的擴張野心。
.
另一方面,認為需要繼續戰略模糊的代表是葛來儀。在上面提到的那篇論戰文中,她進一步闡述她所反對的,是美國無條件地做出軍事承諾。因為如果沒有審慎評估美國將對於「怎樣的」威脅向台灣做出承諾,反而會直接讓中國「豁出去」而選擇最直接的動武選項。
.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台灣方面,葛來儀認為,雖然現在蔡總統的政策和行事作風相當穩定,且和美方的默契很好,但是美國無法確認接下來每一個領導者都是如此。事實上,美方的戰略模糊除了嚇阻中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約束台灣不能在追求法理台獨(或其他刺激中國的政策)方面走得太遠,並且把防衛的責任丟給美國。而且,假設美方做出超過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甚至有可能會變成長期對台政策的一部份(像是通過立法),這就失去了調整的彈性。
.
聽來可能不舒服,但這些美國人也只是從美國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對各種情況作推演設想。事實上,每個國家在國際政治方面都是如此計算,非常正常(反過來說,台灣人也該以台灣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
.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美國政策圈就常常在討論說台灣國防預算太低、募兵成效不彰、抵抗中共的決心不夠等問題。他們會有這樣關心的出發點是在於,一旦中共侵台,美國是否必須付出「過高」的代價去協防。這也就是吳釗燮部長專訪內容最重要的部份,強調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和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訊息完完全全就是針對長久以來美國政策界最擔心的部份,也就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量不足。
.
對美國來說,目前的論辯看來,已經奉行許久的戰略模糊政策是有調整的空間,只是,要「清晰到什麼程度」,大家仍然在爭辯當中。台灣方面能做的事情當然就是從各方面加強自身的防衛能量,並且建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讓美國決策者認為台灣是夠份量的盟友。至於建交,現階段看不出對美方實質且立即的好處,所以台灣也表明不會主動爭取。
.
▶ JW部長這部份的回應也非常切合許多建制派學者們、國務院事務官們的普遍看法:認為台美關係當中可以改進增強的面向非常多,不急於建交。
.
我們也認為的確不該這麼急。雙邊關係正常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只需要確定雙邊關係是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立即建交是不切實際的政策目標,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要加強台美關係的各個面向外,也包括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釐清我們自己的國格問題。參閱前面的文章:https://pse.is/un3dk) 。
.
美國維持已久的戰略模糊策略現在正被大量討論中,背後主要是由於中國崛起、美中從同盟關係轉變為競爭關係。不過美國政策圈還有一點是尚未討論到的,那就是這樣的模糊,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認為美國隨時都會放棄台灣,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
.
其實,像馬英九和蘇起等人不斷強調美方不會協防、或者美軍一定會被中國打敗的論點,背後主張往往都是「遠美親中」。以前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
.
以前這些親中派的人們所主張的問題沒有突顯出來,因為先前美國和中國是準同盟關係,一起發大財最重要。但現在美中關係已經完全改變了,變成競爭的關係,那麼這些疑美論者不斷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這樣的主張對台灣來說就會有許多問題了。
.
而對一般台灣人來說,辨識這些近乎於投降主義的主張,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強自我防衛的課題。尤其,中國對台灣太近,而美國太遠。我們必須要了解美國與中國的更多狀況,才能夠維持自我防衛的信心和決心。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模糊的目的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學人這一個主題出來之後
在台灣出現兩種不同反應
一種就是 I told you so我早就跟你講了
那另外一派就是非常台派的反應
就是這個標題殺人啊沒有啦
台灣沒有那麼不安全
經濟學人國際的流通量大概130萬份
那至少是英語系的重要的人一定看
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要影響台灣啦
他根本不在乎台灣怎麼想
他是要影響美國的看法
因為美國拜登1月20號上任之後
已經100天了喔
他說大概6月
6月他國防部要出一個
軍事戰略報告針對中國的
那你可以看到經濟學人就認為
拜登一直舉棋不定
因為經濟學人這個文章
要配合外交事務季刊那篇文章
要合在一起讀這樣才會看得比較準確
那個外交事務季刊那個是直接把棄台論重提
就是意思是說美國不要打一個6千英里之外的戰爭
我們既然一切回美國生產
那幹嘛去在人家門口
你跟人家打仗就划不來不值得不支持
經濟學人就是
他就是在講說美國如果在軍事上
或者是對台灣的態度一直這麼模模糊糊
這樣呼攏呼攏
那事實上未來的情勢是越來越險峻
那他講到幾個部分嘛
第一個就是中國對台灣的部分
就是軍力差距越拉越大
實際上中國的軍事預算可能是接近4千億左右
也就大概是約莫是目前的兩倍到三倍
是美國的三分之二 差不多
所以就是說不要低估他
那他的軍事預算向來大概就台灣的十六倍
十六倍
那所以這個軍力差距是越拉越大
第一個當中國對台灣問題
他認為要解決
大家都認為2022到2027就是危險期間
就是說從2022到2027可能兩岸的軍事差距
會讓中國認為他做出軍事冒進
那代價他可以承受
那第二個就是當中國的軍力在崛起
那美國要介入台灣就第一島鏈來幫助台灣
他的代價也會越來越大 是
他講了這個問題的現實兩難之處
他就說他說美國你現在如果真的要介入第一島鏈
坦白說你如果真的兩岸發生軍事衝突
你如果不把中國的陸基的雷達跟陸基的飛彈摧毀
你美國的軍艦
根本沒有辦法進第一島鏈
因為會馬上就被打沉 會被打掉嘛對不對
這個很現實嘛 然後這個
可是你如果去打
因為你如果真的要幫台灣
你勢必要處理陸基的中國沿岸的陸基的雷達跟飛彈
可是你只要打了你就是宣戰
尤其是那是人家的領土
對對對那是海外那是公海
所以經濟學人就問了這個問題就是說
那這個事實上就是外交季刊
另外那個人
外交事務季刊他也是提到這個問題
他說你勢必要做這個動作
那你跟中國宣戰打起來那個代價你想清楚了嗎
你計算好了嗎 對對對對 你能夠承擔嗎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
事實上美國就要想
我覺得經濟學人就是發出這個問題啦
就是說你現在還在搞戰略模糊
那這樣拖下去的結果就是使得你
2022之後越來越處於被動
而且根本就不敢表態了嘛
因為人家越來越大
所以簡單來說經濟學人這個立場
跟之前講的棄台論的立場 不一樣
算是是鷹派嗎
那個經濟學人是比較偏鷹派
他就認為你這個時候
就要趁你還領先的時候要表態
早做決定 要明確化
為什麼現在我們說會有經濟學人這種鷹派的言論出來
他說你要及早站起來表示強硬
我覺得真正還是扯到那個過程
你去想一想以美國來講
美國把菅義偉日本人的首相
拉到美國去搞了一個聯合聲明對不對 對
然後菅義偉一回到日本
4月28號就通過RCEP你這是幹嘛
就加入RCEP 是嘛
那請問你在幹嘛
就是表面上應付一下老大哥
但實質上商業還是很重要
那你有什麼好抱怨我美國
所以我就說嘛
我就說到時候我們所講說美國在亞洲的credibility
威信會下降
誰來指責這件事 請問你
沒有人可以指責了
我是覺得美國目前他要對中國做強硬的表態
時間跟機會還是有的啦
可是拜登真的要走這樣的路嗎
但我要問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Antony Blinken最近要開始到處飛
然後拜登也想要去歐洲
請問他們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要拉結盟
布林肯是幫拜登的6月11日12日要去搞G7先做鋪路
等於先去踏勘就對了 對對對對對對
那我覺得有幾個議題可能就是他要搞的啦
第一個就是對新疆
新疆想要大家統一出來都說這是
他還是要新疆跟香港
我認為新疆跟香港他還是要搞啦
但是這兩個都動不了啊百分之百動不了
所以就要從這邊連帶出來就是
要不要抵制冬奧這種議題 對啊
但是他這個東西也要攤在G7裡面談喔 是
G7...因為沒有歐洲真的搞不來
不是沒有歐洲你一下子少了幾十個國家去抵制
美國不願意單幹
他連抵制這種事都不要單幹
然後還有第二個就是要鞏固半導體供應鏈
包括對華為的抵制
那坦白講這個時候去剛好是德國的尷尬時間
因為德國9月要選舉 對
那目前到底是Laschet那個基民黨
基民黨或者是綠黨
哪一個人會變成多數聯盟現在看不出來 不知道
那如果是綠黨那個變成多數聯盟
那德國就要轉彎
對就往另外一邊轉以前親中
現在要往完全另外一邊轉
所以現在看不出來
所以我認為反正拜登就去那邊
表達一下想法大概就這樣
我覺得歐洲會逐漸發展出他的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
即使有時候跟美國一樣
也不是說配合美國是我們剛好重疊
我們剛好重疊
也就是他不是同盟關係他是利益共生關係 對對對對
就有時候是跟你利益一致 對
有時候也會跟中國利益一致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模糊的目的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高端感覺簡直是作文大師啊,每次看他們發重訊就是各種模糊文字暗示釣魚,這次又要請生技臨床實驗專家顧問背景的黃醫師來破解其中話術啦!ft.精神科醫師 #黃偉俐
先說說昨天的時中語錄吧,讓人感到震驚,強辯又沒有道理是怎麼搞的啊?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立委賴香伶今(22)日在立法院表示,當初東洋要採購BNT,政府是否因意識形態而錯失機會, #陳時中 則反嗆,東洋採購BNT是談判沒有成功,現在當然可以說要買3千萬劑BNT,但去年9月BNT才進入第二期準備第三期試驗,「當時誰敢說敢買?」強調政府絕對沒有意識形態或阻止。對於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有網友在《PTT》翻出2020年8月12日的媒體報導指出,2020年7月29日,英國宣布向BNT預訂3000萬劑,2020年7月31日,包括美國宣布向BNT預訂1億劑,日本宣布購買1.2億劑,歐盟也宣布購買2億劑,2020年8月上旬,加拿大與已BNT簽約2000萬劑,質疑陳時中為何一直在說謊?】但是時中,台灣的高端你連二期都沒做完,也是買了ㄟ,這種雙重標準是怎麼搞得啊?而且全世界早搶是種冒險,你連世界都有穩定疫苗的晚搶也要冒險,這科學標準是甚麼?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 #高端 表示,將依歐盟EMA科學諮詢結論建議,儘快向EMA提出COVID-19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申請。至於目前於巴拉圭執行的臨床試驗,為另一獨立免疫橋椄第三期臨床試驗,其目的為取得當地臨床資料以進入中南美洲市場。高端指出,今年6月由全球主要國家法規單位所組成的「ICMRA國際藥物監管機構聯盟」,已於會議中達成以免疫橋接進行臨床試驗設計的目標共識。】高端的新聞稿內容是寫獲得正面回應,依照建議提出申請,結果中央社的標就寫已經獲得同意,孩子,正面回應和同意一樣嗎?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在歐盟和世界各國都要做三期實驗,為什麼高端在寶島母國台灣二期期中都還沒有做完,台灣偉大的魏福不就同意緊急授權eua了咧,這麼低的標準怎麼全世界不敢跟上呢?
八天前側翼塔綠斑忽然之間士氣大振,好像覺得高端成為世界最高端一樣,因為他們發現有國際媒體說高端獲得了大家最討厭的who贊助,要在哥倫比亞做臨床三期實驗啦!聽起來是個超好的消息啊!可是結果一到查證的時候,高端說他不清楚?!被贊助的人這麼好的消息為什麼不清楚啊!根據中央社引述公開資訊站的報導:【外傳台灣高端疫苗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候選疫苗廠商名單後,將透過WHO贊助的疫苗試驗計畫,在哥倫比亞進行臨床試驗。高端今天表示,目前消息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在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高端疫苗今天在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指出,媒體報導是引用自國外媒體,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這中間到底有甚麼詭異之處?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 #李秉穎 今(15)日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指出,目前世界上可看到研究報告包括AZ混打BNT或AZ混打莫德納,但其他組合還未有正式研究,雖然部分國家也有在做其他廠牌疫苗的混打研究,但問題是高端是台灣做的,所以在國外不會有混打研究,因此想混打高端,必須要在國內做。李秉穎說,台大醫院經過研究倫理委員會通過,開始招募 #莫德納混打高端 的受試者,再過2至3個月才會有初步的結果,利用免疫橋接的方式來判斷,比較原來打兩劑AZ或打兩劑高端,評估免疫力好不好、安全性如何,才可以考慮緊急授權,混打也算一種緊急授權,需要3個月的時間,「沒有實證的根據下,沒有建議現在就要混打」。李秉穎說,許多新聞報導稱因為等不到莫德納,才要做混打高端的研究,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李秉穎表示,不管疫苗有沒有延遲問題,本來就有這樣的研究計畫,所以授權的疫苗,不管國內或國外廠牌,都會考慮去做混打的研究,並非有其他因素才考慮做混打,直呼「新聞報導有點怪怪的」。】相信坊間都很清楚,秉穎一開口,謊話跟著來,所以他講的好像天花亂墜,卻沒有解釋為什麼一個全世界只有台灣接受的疫苗對於重視期刊發表的台灣學界來說,竟然有人搶著做混打高端的人體實驗,而且還是在高端已經施打幾十萬劑,根本沒有稀缺問題的時候提出,黃醫師要告訴我們到底是為了甚麼啊???
再來要來討論青少年施打BNT的狀況,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校園接種BNT傳出多起暈針不適 彰化2高中生臨時請假不打了】這到底是甚麼狀況呢?
還有一件事,我都不知道科學界的人會認為一個疫苗能不能被其他國家接受,是用談出來的,是說故事比賽嗎,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你以為我在開玩笑嗎?根據ettoday的報導:【林氏璧說,比方說中華民國護照,可以去200多國免簽證,這是談出來的嘛,雖然中華民國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我不知道高端會不會真的順利拿到認證,這是現在還要努力的事,我覺得它是可以去談的。」林氏璧表示,「比方說我們很常進出、比較友好的國家,像是美國、日本,直接去談可不可以認證我們的高端疫苗,我不覺得這是做不到的事。」】所以林氏璧覺得科學證據可以用外交洽談方式談出來,跟護照一樣,那科學幹嘛做實驗,直接派謝長廷跟日本談就好啦,他那麼會說話,我們相信他。喔,順帶一提,甚麼時候我國護照有兩百多國免簽我都不知道了,是不是林氏璧也是自己用嘴多加上一百多國呢?不能免簽你要負責嗎?根據最新中華民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共有111個國家及地區給予中華民國護照免簽證待遇,其中亞太地區22個、亞西地區1個、美洲地區40個、歐洲地區44個、非洲地區4個。更包括有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美國、英國、韓國等這些熱門旅遊地。】我國護照的免簽國家數忽然變成兩百多國ㄟ,這消息比疫苗還要讓我覺得高興啊。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5: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23:00 疫苗購買政策
30: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39:00 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
54:00 高端爭議/歐盟EMA
01:11:00 高端疫苗能不能進美國可以用談的?
01:29:00 高端疫苗對台灣整體運作的影響
01:32:00 黃偉俐:陳時中.食藥署歡迎告我

模糊的目的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本是為了僅此一次的閃耀調整而成的決戰英靈,因為某種理由換上泳裝,神秘進化成享受夏季的魔神形態。
別名『泳裝魔‧沖田總司Alter‧Natives'。
話說在她身旁的這位,是誰啊?難道是迷路的小孩?
身高/體重:156cm・42kg(第1、2再臨)
163cm・51kg(第3再臨)
出典:Fate/Grand Order
地域:日本
屬性:中立・中庸 性別:女性
「煉獄變成人形態時將部分靈基分給了它,所以和平常相比輕了一點小了一點。順帶一提煉獄的數據如下!」
身高/體重:83cm・13kg(第1、2再臨)
??cm・??kg(第3再臨)
出典:Fate/Grand Order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善 性別:?
「劍形態時將伴隨主人的狀態改變大小,並不固定。等等,劍形態是啥!?不管怎麼想,這個人形態才是異常的!」
她本是沖田總司的別側面,為了行使抑制力改變,調整過靈基後形成的極為特殊的英靈。但是,這次的戰場定在了南國之島的度假勝地,於是再次重組了。
總之,轉型成了從基本數據,到外裝和武器都經歷新模組重制的新英靈。
硬要說的話,大概是魔神桑玖式那種。
雖說這就是所謂的泳裝版了,但依靠原本的適性職階Saber顯現。第三再臨則是以單槍匹馬導致戰線完全崩盤為目的的超強力型殲滅形態。
也是英年早逝的沖田總司,可能抵達的末路泳裝版。
───不對不對,這是在看什麼啊,我的主人。
○單獨行動:A
身為抑止力的守護者‧泳裝版,在暑假可以單獨行動。目標已調整為可在絕望的情況下出現在海灘,一人殲滅目標,或者湮滅逃亡者,因此此技能是高等級。
○對魔力:A
因外裝本身是專門為Saber職階使用重組的,所以擁有原本的沖田無法匹及的對魔力。病弱? 那種東西已經扔到老家去了。喜歡的鉋冰糖漿口味是「藍色夏威夷」。煉獄醬喜歡的是威嚴滿滿的草莓牛奶。
順帶一提煉獄經常打瞌睡哦,可愛哦。
我的話怎麼打瞌睡都不可愛吧?話說,這無比難用的靈基到底怎麼回事!
○魔劍:B++
沖田Alter抵達的劍之極境。長時間永不停歇的戰鬥後累積下來的,悠久無敗的劍持有的術理。
處於既算完成又不算完成的模糊理念。從名為沖田總司的光輝走到遙遠彼方的成果。
○煉獄:B
給予專屬裝備『煉獄』綜合戰鬥操作系統。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更接近於支援用輔助系統。
總之,雖然好處多多,但作為關鍵的主人總是漏掉它的話,所以沒有發揮完全的效果。
○日月:A
收束一切光發出漆黑的光芒,魔Saber專用概念禮裝。有著日盾和月鎧之,可發揮不同次元的防禦力。
『絕剱・無穹一閃』
等級:A+ 種類:對界寶具
範圍:1~9 最大捕捉:12
超越日月的光芒,照亮塵剎,開闢蒼之峽間。
超級日月光穿透虛空,劈開無窮之空的超絕魔劍一閃。具備斬斷一切使其回歸無盡的概念之寶具。
在靈基不安定的狀態下釋放比較困難,所以(在靈基第1、第2時)只能短暫維持本體模樣。
為此,在煉獄獨立行動時的靈基第1、第2中,二人會友好地手牽手完成寶具動作,這點真是可愛極了!
───不對,這種事怎樣都好啦。
順帶一提煉獄的基本人格(說是人格真的好嗎有點微妙吧)是雄劍。煉獄醬狀態下持有的短劍是表面化形。因此,原本支援時是能讓人聯想到男子漢的威風凜凜的帥哥聲線……不過在煉獄醬狀態下是非常可愛的語音。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我!
───嘿嘿,非常可愛喲、煉獄。
此狀態下的魔神人·沖田總司,也就是沖田Alter,因為切離了少許後述靈基的原因,處於長期消耗戰之前絕無僅有的,但也有可能存在過的樣子(決してあり得ない、あり得たかもしれない姿)。所以,和原來的沖田Alter比起來,感情與情緒變得更加豐富了。這或許只是夏季大海的魔力影響吧。
……於是,如你所見的那樣,本次靈基重組分成了兩人,但這其實是身為武器的煉獄切離了沖田Alter的一部分靈基與自身融合了,成為獨立的靈基行動。
煉獄原本是沖田Alter暴走時,封印她那過於強大的力量,消滅本體的安全裝置,准確來說是自爆裝置。
但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共同作戰後煉獄獲得了自我,身為滅殺沖田Alter裝置的自己應當被抹消的想法在無意中生成。
這就是煉獄在本次召喚時表層化,把自爆用的靈基從沖田Alter當中切離分化,以小沖田Alter的形象現界的原因。
―――我會趁此機會消失,這麼做的話,主人或許能逃離這無聊的命運了。
本該是這樣的,為何主人要繼續使用我呢?
啊,這樣啊,是這樣啊。即便身處那漫長,永恆,不斷進行著無計可施戰斗的命運當中,她也在那無穹之空下……
沒錯……
雖然是漫長,永久的時光,但我一直……
―――都很開心。
#FGO #沖田總司

模糊的目的 在 從模糊進入清晰?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時候未到,當有人要殺耶穌的時候,祂還是選擇逃跑(約八59)。可見十架之路是主耶穌為了「救贖」而走的道路,而不是一條「送死」之路。 主來世上的目的就是將世人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