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新秀設計獎✨ 年度得獎名單揭曉!
今年收到 66 校 144 系、共 5,952件 作品報名參賽,812 件進入決審,最後選出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9 件
🏅金點新秀設計獎 45 件
🌳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 3件
🎖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 56 件
「金點新秀設計獎」搭配「新一代設計展」,是發掘台灣新銳設計人才的指標性獎賽,其中最受矚目的「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是各類作品中獲得專業評審團最高評價之作品,每件可獲得10萬元獎金。
「#2021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得獎名單如下:
🔸產品設計類:急救充氣擔架(吳郁心,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工藝設計類:个亇(朱德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時尚設計類:全球性警報-W(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數位影像設計類:交戰(董恆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數位互動設計類:你是一隻胖倉鼠(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傳達設計類: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空間設計類:虎井嶼/新地景(倪貫倫、吳朝欽,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社會設計類: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產學合作設計類:FS BEAST(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再度攜手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設立「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共同鼓勵學生重視環境、永續發展等議題。報名採各校系推薦制,在初審階段共選出 31 件入圍作品,再經決審評選出 3 名特別獎得主,各可獲得 2 萬元獎金。
「#2021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名單如下:
♻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徐廣澤、林子翔,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迴紋封箱器(許芳萍、賴謙忱,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台灣優良設計協會辦理的「#2021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今年共 46 家國內知名企業及單位擔任評審,在 507 件晉級決審之作品中,選出55件得獎作品,各可獲得 1 萬元獎金。
另選出 1 件「優設銀獎」,由乾唐軒美術工藝股份有限公司、緯和有限公司、宏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獎金 2 萬元,得獎作品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的「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此作品同時也是「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社會設計類得主。
#特別感謝評審團
今年評審團創下歷年之最,評審總人數多達61位。各類別召集人分別為Atelier AGI 創辦人李政宜(產品設計類)、究方社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方序中(傳達設計類)、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數位影像設計類)、叁式有限公司總監曾煒傑(數位互動設計類)、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空間設計類)、豪華朗機工藝術家&共同創辦人張耿華(工藝設計類)、《GQ》總編輯杜祖業(時尚設計類)、5% Design Action執行長楊振甫(社會設計類)、竅門設計主持設計師王俊隆(產學合作設計類)及PlanB共同創辦人游適任(循環設計特別獎)等,齊力發掘台灣設計新秀。
最後,再次恭喜各位得獎的同學,金點新秀設計獎,我們明年見!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jwDRd0
樹 德 科技大學 評價 在 應曉薇祝您幸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3月23日去世,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新聞。為此,BBC中文網特別邀請了多位海內外年輕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位「新加坡之父」的了解及評價。
李的歷史定位
多數受訪者給予李光耀較高的評價和定位,在談到他的時候透露出對他的敬重,並讚揚他的獨特政治視角和治國理念。來自中國山東經濟學院的丁曉陽 表示,「徬徨與掙扎,果決與洞見。李光耀先生是一位巨人,千古流芳。他的思維很值得學習。現在這個時代知識太多,我們應該注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視野 。」
新加坡 James Cook 大學的 Sarah感嘆說,「你們說他是大獨裁者,我所看到的事實是人們發自內心尊敬信任他,『國父』不是徒有虛名。」 而就讀於中國河南鄭州科技大學的常宏揚認為他是一個有主見、政治手段比較強硬、不易妥協的領導人。她表示李光耀注重國民精神文明和道德修養。對於亞洲經濟有不可磨滅的推動力。」
就讀於中國中央財經大學的楊瑞金則認為,「李光耀是Utilitarian (功利主義者),他要的是大多數人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教育良好、住房醫療有保障…為了達到這些物質的目標,他鐵腕地犧牲了他認為的、人們不那麼重要的一些權利。」
對新加坡的影響
多位來自新加坡的年輕人談到了李光耀對新加坡的貢獻,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欣佩表示,「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感謝你奉獻一生給我們,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質量,為我們創造了未來。」
而新加坡理工學院的王佩寧則認為,「李光耀先生是受國人乃至世人尊重的。他是一位擁有獨特視角的偉大的領袖。通過他的奉獻和努力,他把新加坡從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轉變成了一個第一世界國家。」
不過,在一片稱讚聲中,也有對李光耀的作用提出質疑的聲音。來自新加坡理工學院的一名印尼裔學生Yahazld Samad表示,「我不否認李光耀對新加坡做出的貢獻,但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全歸功於他一個人。 其他領袖像David Marshall, Devan Nair, Eddie Barker, Goh Keng Swee, Lim Kim San 和 Ong Pang Boon 也對建設新加坡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遺憾的是很少有人了解這些偉人。沒有他們李光耀也不會取得這樣大的成功。課本總是把李光耀描述成一位成功的領袖,可是我們要睜大眼睛看看現在還有很多新加坡人在掙扎中生存。」
對亞洲的影響
作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李光耀對新加坡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海內外青年又是怎樣評價李光耀創造的『新加坡模式』對亞洲其他國家所帶來的影響?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朱微認為,「在新加坡獨立出去之後,他帶領新加坡大力發展經濟,從一個彈丸之地發展成在國際上有很高聲譽的國家。新加坡的模式是無法輕易複製的,這也給整個亞洲樹立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榜樣。」
至於李光耀與中國的關係,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謝方舟表示,「作為華人,他自然對中國的外交關係發展相對積極。但對於自己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自然關注自己國家的利益,在積極外交的同時也保持對中國的謹慎態度。」
來自中國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張劍偉 則表示:「不太明白中國人對李光耀的情感從何而來,他對中國大陸一直是敵視的,新加坡遲至1992年才和台灣斷交,當然作為政治家,不論他親美、親台還是遏制大陸都是出於自己國家利益考慮,無可厚非。」
對世界的影響
在英國杜倫大學讀書的新加坡學生Nicole Ang認為,李光耀治理國家的方法也給全世界帶來了經濟增長,他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世界港口,在使新加坡變富裕的同時,也給世界各地的商人提供了更多商機。在他開放的經濟政策下,不同國家的人才才有機會來新加坡從事不同的職業。
同樣就讀於英國杜倫大學的周睿哲則表示,「世人對李光耀的褒貶都是受政治立場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政治方面的褒貶並不能去判斷他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拋開國際輿論,就他在本國做的事情來看李光耀是一個目光比較遠大,同時具有戰略政治抱負的人。因為他實現了新加坡從一個非政治化,混亂無序的國家變成一個獨裁模式的國家。又從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轉變為現在制度化的國家。在世界政壇中獨樹一幟,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居功志偉,功成身退。」
(撰稿:孔馨嬰 崔雅儀 責編: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