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Fu和彼得兔的植物發芽了!
每天最療癒的時刻,就是在窗邊看它們又長大了多少。剛播種的頭幾天,一點動靜也沒有,Peter Fu和孩子們都相當緊張。
突然某一天,Peter Fu的四季豆就突然從土裡冒出頭了!接著彼得兔的蕃茄也冒出頭了!
前面長得很慢,但發芽之後就勢如破竹地往上衝,每天都比前一天高了一點。
蕃茄雖然慢一些,不過也是每天都有進度。反倒是彼得水的橘子跟韭菜,安安靜靜什麼也沒有,所以她很著急,急得都要哭了。
Peter Fu也不知道怎麼辦,只好安慰她:「沒關係啦!那我的四季豆可以跟你一起養,就算是你的植物。」彼得水的心情才稍微好一點,然後跟我一起每天追蹤進度。(不過真的被冷靜的史迪普料中,現在都是他在幫忙澆水~~)
(某個孩子不在的午後,Peter Fu偷偷丟了幾棵四季豆的種子到彼得水的花盆裡。看來韭菜是沒希望了,四季豆倒是很好種,所以想讓彼得水的花盆也有成績。)
四季豆真的是突破天際快,Peter Fu和孩子們現在處在一個「再過一陣子就可以採收,然後馬麻就可以幫我們炒自己種的四季豆來吃」的期待中~
那天Peter Fu跟孩子開玩笑:「說不動我們種的是魔豆,才會長那麼快,等到越長越高,你們可以爬上去看看有沒有巨人。」
彼得水聽完咯咯笑,當然是不相信。
當天晚上他發現自己的花盆有東西發芽,好像是一顆四季豆,很緊張地跑來問我:「把拔,我的花...花...盆裡有一顆四...四...季...豆~~你有幫我種嗎?」
「沒有啊,應該是我的魔豆長腳,自己爬到你的花盆裡吧....」
「真的嗎..............」(怕)
橘子種子發芽可以吃嗎 在 London Walker 倫敦走著-張傑旅行短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i!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好嗎? 已經好久沒有寫文章和大家分享了。因為人在倫敦的我這一個月來只有出過 4 次門,而且都是去距離我家不到 10 分鐘路程的超市,生活很閑淡。沒法去探訪倫敦的好去處,也沒有食記好寫,連我最愛的 Sample Sale 也全都取消了,只剩下一些誠意不足的線上 Sale,不寫也罷。但 Facebook 一直在粉專上提醒我,「Keep in touch with your fans」。所以就想說來分享一下我在倫敦 Lockdown 的生活。
因為我的工作可以 Work from Home,所以週一到五的白天都是在書房裡工作,週末也只有需要採買時才會出門。我的旅行足跡就是臥房、書房、廚房和廁所。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地點,也是我在 Lockdown 之後一部份的生活重心,那就是花園。
我家的花園因為前屋主的關係,種了許多的玫瑰、海芋和風信子; 朋友送的鬱金花在去年冬天埋下了球根,現在春天來到,都到了它們盛開的時節。所以常在午休或是週末時,在花園裡閒逛; 也尋思著要怎麼把花園加入一些我的個人特質。
因為已經有了許多花卉在園中,所以想著種點蔬果,不但有花可賞,還能享受到採收的樂趣。便將平常常吃的蕃茄、腎豆、地瓜、扁豆、辣椒、櫛瓜、梨子、蘋果和橘子的種子留下來,從籽開始種起。
目前蕃茄、腎豆和扁豆發得茂盛,每天看著它一釐一釐地長大,真是心感辛慰。水果類的種籽發芽時間比較久,真是考驗著我的耐心。但最令我不解的是地瓜! 以前在台灣時,地瓜泡個水,沒幾天就枝繁葉茂的,十分張狂。但我在超市買回來的地瓜,已經泡澡了好幾天,只見到幾支根鬚緩緩地變長,卻不見一點長芽的跡象。看來要能大火快炒地瓜葉的日子還久著呢。
現在這個時間點,看著新聞,全球的確診人數、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對於這場世界級災難,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乖乖待在家,不要增加醫護人員的負擔。覺得悶得發慌時,想想自己還能在自家花園採上幾支海芋來插花,可不是已經幸運到要感恩不已了呢?
橘子種子發芽可以吃嗎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鬧市旁一隅清涼地,週末與老師登象山記〉
老師住在101附近,我們相約週六早上爬象山。為避開人潮,只好一大早起床搭乘捷運前往象山站。
作為慣性熬夜的大學生之一,我的生物鐘比世界教科文組織標準延後了好幾個小時,平時這時候我還在家爬枕頭山,如今卻和早高峰上班族擠在罐頭魚一般的車廂,倚著扶手柱搖搖晃晃中竟站著瞇了過去⋯
#象山公園#
電梯升到象山站二號捷運出口,一片寧靜祥和景象,比起一公里外鋼筋水泥縱橫交錯的氣派一零一,這兒有泥土混雜青草香,有陽光斜照鳥語花香,風吹過,樹葉漱漱地響,一切是那麼溫馴藹和:一位穿飄逸青衣的白髮阿公站在空地的正中央氣運丹田,竹節麻質的寬大袖口隨著招式來回推蕩,如影隨形。
旁邊手持太極劍的三人團「一舞劍器動四方」,和泥紅墨綠的籃球場上快速摩擦腳跟的灌籃高手動靜結合,倒也相映成趣。
遠遠地就看到一位馬尾辮阿姨和她的三隻鸚鵡,鸚鵡毛髮光澤青翠欲滴,眼睛溜溜地轉。阿姨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我問它們會阿彌陀佛嗎?她說會啊!它們還會說好多話呢!誰知他們就是不賞臉,花都等謝了,不理人,看來它深諳「佛渡有緣人」的道啊。
其中一隻撲騰到我肩上來,翅膀張開的樣子像極了調皮傲氣的舞孃炫耀自己的錦繡裙擺,阿姨鄭重其事道:「這隻是孩子喔!」原來這是一家三鳥微服出巡呢,加上阿姨本尊,是三代同堂。還真是第一次見如此「鳥組合」咧⋯
#登山#
老師說這是最難爬的前二十分鐘,指示地圖上寫著「一線天」,抬頭一看,果然,一條步道直入深林,像要通往綠野仙境。
爬象山對我來說並不艱難,所需時間也不長,即使半爬半歇外加觀光拍照,兩個小時也足夠了。
行山過程的一點一滴卻都讓樂在其中,步道石階旁有很多立著很多標語牌,每隔百階就有一塊,如「心懷善念,未行好事,福神已降臨。心懷叵測,未做惡事,災星已隨身。」再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再如「我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這樣的智慧法語,讓我們在爬山過程中一邊抒解身體壓力,一邊洗滌心靈,可謂是性靈的雙重提升!
爬上半山腰,在攝影平台前駐足,台北真是被山巒環抱的城市,雲夢之澤,風水寶地啊。「你看,那就是大象鼻子!」老師說道,只見右手邊一座綠色的山脈長長窄窄地伸進居民區,我端詳良久,其實喔,因樹木繁茂參差不齊,樹枝四仰八叉,那山看起來愈發像一頭墨綠色的合嘴鱷魚,眼睛溜溜地潛伏在河岸伺機而動!
#象山萬象#
六巨石橫陷在泥沙中,像是神仙創造天地時遺漏的材料,菲律賓小哥踩在石頭最高處,開直播介紹高聳入雲的101大樓。
遊客或蹲在地上,或手扶欄杆,架起手機拍攝遠處風光。穿著背心的叔叔在原地繞圈圈,一定是在修煉某門曠世氣功。穿著時髦運動套裝的金髮女郎輕快地超越我們。老師說外國遊客很喜歡來這邊,很多旅行社選擇駐紮山腳下,101旁邊那座酒店,是當年撒切爾夫人來休憩過的驛站。
一位叔叔著長褲長衫戴袖套,雙肩包、登山杖、遮陽帽一應俱足,全副武裝。他的左肩掛著一隻「出入平安」鈴鐺,長長地吊下來,「叔叔我可以搖搖嗎?」我扯動穗子,鈴鐺隨之碰撞出清脆的聲音。
叔叔斜挎大水壺,扁扁的像一本書,原來盛酒用的,連廣告都還沒撕下來,由穿著長袍的蒙古歌手代言,他說:「這個就是就央視的那個節目⋯」老師介紹我不是台灣人,叔叔便好熱情地說歡迎你!後來在山上遇到其他遊客,我也跑去跟人家說歡迎你!看來我已經把自己當半個台灣人了!
我們一路上看到好多在市區見不到的植物,金粟蘭的綠果子日照下泛著綠光,通透莞爾,前有桂花「玉顆珊珊下月輪」,今有草珊瑚「翠珠珊珊上山坡」。
更有鳳凰展翅般的蛺蝶花,狡黠的細葉姑婆芋,迷幻魅惑的秋海棠,蠢蠢欲動的欒樹種子,紫星指天的長穗木,發在樹耳上的白蘑菇⋯那橙色的燈籠果,讓想象中橘子汽水的香氣撲鼻而來,老師見我興致盎然,神秘地說:注意喔,這個吃了可是會增加「一甲子功力」,小時候看武俠小說裡都是這麼寫的。
山裡的小動物因吸收宇宙天地之精華,自然骨骼清奇,個頭非凡:巴掌大的蜘蛛早早選好位置結網等著看跨年的煙火,橙色大肚子的蒼蠅步履蹣跚,胖得走不動,瘋狂舞動觸鬚接受來自對它胡亂猜想的遊人的一切生理訊號。隱在葉間的嫩綠色幼蛾像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指甲蓋大小的螞蟻加速逃離。
#山頂健身房#
繞過永春亭下階梯,竟別有洞天,是一方木頭搭建的小空間,大理石桌上擺放著呼拉圈、銹盡了的槓鈴、地面上有三隻黑色的大輪胎,四分之一砌進水泥裡固定穩妥,便成了做仰臥起坐和下腰的腹肌板,旁邊有幾座年久失修的健身設備,單雙槓,太極揉推器,背部按摩器,三五個大叔阿北在這裡施展身段,「砰砰」拍打胸背放鬆肌肉,一邊扎馬步,一邊聽廣播,不亦樂乎。
雖然一切原始又簡陋,可是比起都市費用高昂、密不透風的健身房,這裡實在是可愛得過分,空氣清新,樹木蔥蘢,花草如蓋,蟬鳥共鳴⋯
#晨間感動#
八點半登頂,於逸賢亭前端站立,整座台北在眼前鋪展開來,老師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101)層樓。」我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想了一下說:「但在台灣說一覽眾山小不是很好。會變成三小。」
一位戴著鴨舌帽的叔叔翻出欄桿,發心剪裁擋住觀景平台視野的雜草。角落有兩把貼著「逸賢亭志工專用」標籤的竹掃帚,颱風過境後沿路堆滿枯黃的落葉,行人無處下腳,都是志工默默幫忙清理。
途中眼見樹木的幼苗在保護區內抽枝發芽,豆科目花草被裝在養分充足的箱子裡重點培養,都是志工的不留名善行。戴著草帽的阿姨下山時手上提著一袋子寶特瓶,定是登山時順手拾的。
回程遊人增多,爭先恐後奔跑的是附近國小的孩子們,他們分成幾人小組,比賽誰跑第一,老師在後面攔也攔不住,只好叮嚀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孩子們為四獸山到底像黑熊還是老虎決一勝負,那認真的模樣叫人忍俊不禁。孩童的無憂嬉戲和蓬勃朝氣,喚醒了一整座山頭,更把我們心中的希望燃起⋯
#大隱隱於市#
早起的好處就是一天變長了很多。忙了很多事再看手錶,喔居然也才十點鐘,每到這時我都感覺異常驚喜,有種佔了生命的便宜的快感。
下山後我們到新四海豆漿店喝豆漿,「這是非轉基因大豆的喔!」老闆對自己的產品很有自信。
老師說遊客來到台灣,都要去日月潭,去阿里山,其實最美的風景就在眼前,就在鬧世一隅。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抬起頭來,將視線轉一個彎,或許就能找到生命的出口。
人生走過接近七十年光景的老師說:誰能想到呢,最繁華的商業中心101旁邊就是這樣一片清涼地。人生尋覓數十載,驀然回首卻發現真正的無價之寶是身體健康,是呼吸新鮮空氣,是和家人共同登頂的幸福。大隱隱於市,煩惱轉念變成菩提,莫過如是也。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