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防曬外套會做測試嗎?🧐我會耶!
我穿過他牌的都會癢癢的,明明也是輕薄布料
但卻越穿越熱、而且洗過之後袖口會往上縮
後來穿H&J抗UV防曬外套,果然是國際認證💯✅
UPF 50+的超高防曬係數全波段防強光面料
穿上就降溫的感覺,而且目前為止都沒變黑
好收納也很重要,收起來大概比手機大一點而已
機車廂可以放雨衣、衣服、包包再加安全帽😁
朋友都親自驗證過,群組都揪團了
大家趁優惠趕快揪一波吧!
https://www.lovely.company/uvjacket?tag=SJ_J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Xiaofei小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機車環島是我在台灣最愛的旅程。在機車環島旅程中,重點不再只是你的目的地,道路本身跟駕馭體驗成為了旅程的一部分,一路上刺激著感官神經。儘管這是我第16次機車環島旅行,卻是第一次用vlog紀錄下來。 第一部影片是關於我的準備過程以及行李,下周的影片是我此次耗時9天,歷程1500公里機車環島旅程的三部曲...
機車雨衣收納 在 西瓜甜心 小玉Y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我腿比較長(?)
一般雨衣很難遮到我的腿!!!
就算是穿短褲也整個溼答答🥺💦
最近連續大雨對騎機車的通勤族真的超不友善 555😭
還好有 台灣洋傘行、全台首創永久保固的
*大雨不滲透二代*雨衣
超大空間,背著包包雨衣也不會變短~
胸前內檔片增加隱藏式內袋
可以放手機、鑰匙,超方便
☁️背部高係數反光條-提高夜晚、雨天安全性
☁️袖口-調整設計,不怕雨水跟風灌進去
☁️貼心附收納袋,不穿的時候摺起來放車廂💕
✨清清爽爽✨
小玉168公分穿2XL~給大家參考呦
機車雨衣收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不是外國人都不撐傘?|#為即將到來的雨水做準備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真的」。好吧!或許不是百分之百,但是絕大部分。
有次,剛好要出門時,開始下雨了,我喊著好幸運還沒出門,於是轉頭跟古龍說「帶把傘~」,他瞇著眼說「沒有這東西,等一下就停了。」
「……………………….」
對~我家連把雨傘都沒有是怎樣?🙄
🔥你不知道的 #MIT好物分享~///////////////不撐傘沒關係,有更好的選擇~
👏穿上 USii 優系 #極輕量高透氣風雨衣
古龍一穿後說「要寄給妹妹跟媽媽穿」(也是~因為不打傘的不只你,全家都是/掩面),重點還可以當防護外套穿。 還有 #穿起來很帥穿起來很帥穿起來很帥 #於是乎古龍更心喜,#除了大人款式外也有兒童款
這個真的會顛覆你對雨衣悶熱不透氣的既定印象,可當一般風衣外套穿,適合天氣變化多端的季節,騎摩托車、露營、健行時突然的雨後雷陣雨、毛毛雨,任何天氣劇變的突發狀況都很可以Hold住,整體重量只有157g又好收納,外出活動時可以隨時放進背包裡備用,透氣度經實驗證實是人體排汗速度的3倍,既可防水又排汗,這不同一般雨衣材質,超級快乾,不會黏踢踢(#通常穿雨衣都黏在皮膚上)、也不會臭齁齁,台灣技術、製造安心,
。
#風雨衣採用PE透氣膜+PP不織布的材質,不僅無塑化劑、無塑膠臭味、不會對肌膚產生刺激之外,面料還有通過防護衣材質的國際標準(歐盟EN14126 & 美國 ASTM F1671) ,所以有 防病毒/防血液/防飛沫認證,也可以當做防護外套穿。
㊙️同場加映:『零觸感系列』#透氣輕柔機車雨衣
我其實沒有很喜歡兩截式雨衣,因為 下雨哪有時間穿褲子,所以有入手套頭一件式雨衣,有次面交社團物品,騎到一半下雨,還要拔掉安全帽才能將雨衣穿進去,頓時覺得有脫褲子放屁的感覺,我整個人都濕了,之後穿脫更是麻煩,去超市買東西整件從頭脫掉人又再濕一次,USii機車雨衣好穿好脫/YKK拉鍊,乾爽舒適。
㊙️現在還有 新型的 #隔離夾克
一樣外層防水,極輕量超快乾,防血液、防病毒穿透:通過TTRI財團法人紡織綜合研究所檢測(EN14126 & ASTM F1671),並經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讓大家到賣場、排隊打疫苗,搭乘公車、捷運防護升級,有可拆卸透明面罩,而且 清洗步驟超級簡易,移除透明面罩>放入洗衣袋後放入洗衣機>吊掛陰乾。
◆ 領口加高包覆脖子與下巴,降低接觸外部。
◆ 衣身兩邊大口袋設計,鑰匙、零錢、手機輕鬆收納。
以上 下起雨來,不打傘都沒關係的,防水又防護,出門在外超安心,或許未來我們需要跟病毒一起生存,那麼 就用更舒適的態度與心態去面對~
👉期待解封買起來
✅https://www.usii.tw/shop
✳️結帳輸入優惠碼「TOBY」399折50元 599折100元
#期待地球解封 #我們要穿風雨衣去露營 #穿防護外套回匈牙利懇親
機車雨衣收納 在 Xiaofei小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機車環島是我在台灣最愛的旅程。在機車環島旅程中,重點不再只是你的目的地,道路本身跟駕馭體驗成為了旅程的一部分,一路上刺激著感官神經。儘管這是我第16次機車環島旅行,卻是第一次用vlog紀錄下來。
第一部影片是關於我的準備過程以及行李,下周的影片是我此次耗時9天,歷程1500公里機車環島旅程的三部曲,敬請期待!
小飛和強叔電動機車環島露營旅
之靈: https://youtu.be/j07N0rLrLK4
之一: https://youtu.be/FOywyFZTnWw
之二: https://youtu.be/MlxRpa7L6QI
之三: https://youtu.be/KkcEd0S0l20
如果想知道我如何準備我的行李以及攜帶物品的詳細清單,可以在下方找到。
我的Gogoro S2 Adventure Tour Edition裝備
後車架
在機車的後車架上,我放了很多易於堆疊但很難裝在袋子裡的長形物品。我在這裡放了兩個帳篷,兩個露營桌和一個睡袋。背部可以容納很多裝備,還有更多管狀物品的空間。
為了防水,我把一個背包防雨罩朝前,另一個面朝後。我們使用兩個防雨罩,以便底部受到保護, 先放後面的防雨罩再放前面的,以防被風吹走。
在防雨罩外面我使用彈力繩來保護它。這些彈力繩多的空間可快速放其他裝備。在彈力帶子下面(在防雨罩外面)我放我的水陸兩用鞋,自拍棒和我想在騎車時晾乾的濕衣服。
防水背包1
在一個袋子裡,我隨身攜帶所有個人物品。這包括溫暖的天氣裝備,冬季外套,雪褲(適合在寒冷或小雨中騎行時穿著),旅行衣 服,泳衣,襪子等。由於台灣北部寒冷多雨,台灣南部炎熱陽光,我們需要為這次旅行提供各種各樣的服裝。這個包還有一個小筆記型電腦,在包的頂部我放了兩個USB行動電源和兩個保鮮盒容器,一個放滿了電線和充電器,另一個放了SD卡和一個固態硬碟)
防水背包2
在第二個袋子裡,當我去健行或溯溪時,我把我想帶的東西放裡面隨身攜帶。這包括我的所有相機裝備,數位單眼相機,小型三腳架,GoPro運動攝影機,以及兩個急救包(一個帶紗布和繃帶,另一個帶常用疾病藥物,如腹瀉),濾水器,緊急保暖毯,隱形眼鏡和水壺。值得慶幸的是,這次旅行沒有人受傷,但急救箱仍然派上用場。我用醫用膠帶修理壞了的相機。
我的健行旅行包準備好就出發去,且裡面沒有太多的非健行的旅行物品,它可以節省從騎車到健行的轉換時間。當我想停下來走上小路時,我的睡墊和一盒gopro配件是我從這個包裡取出的唯一物品。
左馬鞍包
在這個馬鞍包裡,我有額外的溯溪裝備。這包括兩個攀岩頭盔和一根短繩。由於這個包裡還有空間,所以這裡是我放牙刷和盥洗用品,額外的瓦斯罐和額外的冬季夾克的地方。
右馬鞍包
這是我放置其餘露營和烹飪裝備的地方。兩個露營椅都裝在裡面,還有我的鍋具,瓦斯罐和高山爐子,砧板,杯子,刀子和餐具(第一個營地忘了帶筷子,但後來有取得一些),泡麵,鮪魚罐頭,茶包和咖啡包,最後還有露營燈。露營燈放在頂部,以便在我們在天黑後進入露營地時很容易拿取東西。
每個馬鞍包都有一個彈力收納網。我把雨衣和褲子放在其中一個網子下面,另一個網子則是我穿上溯水鞋時可以放靴子。
在座墊下的置物空間:
我在這裡放了一袋食物,番茄,洋蔥,雞蛋和更多的水果和蔬菜。食材用完的時候我會補貨。我還放衛生紙,垃圾袋,一個水瓶,以及我已經把其他袋子打包後遺漏的東西。在這裡,我還會保留一個USB行動電源,並在過程中為相機電池等一些物品充電。
John的Gogoro S2 Adventure裝備
裝設48L的後車置物箱
在這裡,我們放了DJI Phantom 4空拍機,帶充電器的12v10A電池和12v插頭配件,可以在路上為空拍機電池充電,還有一個折疊的防水袋可以帶去健行跟溯溪。空拍機P4太高了,蓋子不能正常關閉,所以我們用背包防雨罩蓋住它,然後用彈力網固定它。
背包:
John帶著一個大型登山背包。他把他所有的寒冷天氣裝備和衣服放在整個背包中。剩下的空間還放露營裝備,如他的睡袋和床墊,另一個濾水器,盥洗用品,額外的行動電源,以及我們帶來的所有相機設備的各種電線和充電器。
為了讓背包防水,放了大的背包防雨套覆蓋,從前面朝後覆蓋,以便它不會被風吹走。這款背包防雨罩還可以固定背包上的所有背帶,使它們不會打結翻轉。
在他的座位置物箱裡,他放了他的騎車手套,雨具,瓶裝水和其他評估輕便的物品,如防曬霜,噴霧劑和太陽眼鏡。
安全帽
我們都使用了全罩安全帽,並在裡面安裝了SENA無線電,以便在騎車時進行通訊交談。安全帽中的無線電使得騎車更加愉快和安全,因為騎車的人可以相互溝通道路狀況,並警告有汽車冒出或其他潛在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