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4點起床,運動,
準備資料。
7點半送小孩上學,然後上班,
8點40分開始上系統key治療單,
9點開始幫病房的患者治療,
11點都弄完時,我已經很想睡了,
在醫院的圖書館歇會兒,
中午還有一場演講,下午還有門診。
有時會自問為何要把自己弄得這麼累?
答案只有一個,
因為是您們(患者/家屬)的託付。
您們願意信任 #針灸,
所以我才有機會運用針灸協助治療到這些相對比較疑難的重症,
#末期癌
#腎衰竭
#腦脊髓炎
#橫斷性脊髓炎
#視神經脊髓炎DevicDisease
#腦出血急性期
橫斷性脊髓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朋友新冠疫苗該打哪一支?
最近也有遇到香港朋友問我,目前進的三支疫苗:中國科興,AZ,輝瑞/BNT,若可以選的話,該打哪一支?鈞傳媒今日分享香港媒體的這張圖(連結在留言中)
羅一鈞說明:
1.香港疫苗超級比一比,放在第一欄的是效力50.66%的中國科興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還未正式載於科學期刊。
2.在這圖裡AZ「發燒33.6%」是指「有發熱感(英文是feverish)33.6%」,同份AZ報告有另一個欄位「發燒(>38度)」只有7.9%。
3.另外AZ效力70.4%是起初公布的間隔28天,最新結果是兩劑間隔拉長到12週以上,效果就提升到81-82%了。
04b補充說明:
1.輝瑞/BNT打完發燒比例應該是14.2%,注射處腫脹則是10.5%。
2.科興的副作用我找不到是從哪裡出來的,有大德看到請提供我。我在新聞媒體上有看到過敏性休克比例是百萬分之一(根據已施打600萬人的資料)。不知道發燒的比例為何。
3.輝瑞/BNT疫苗的過敏性休克比例目前應該是百萬分之5,這是根據到1月18日前美國已施打994萬人的資料,表上的萬分之11是施打前9天比較早期的資料。
4.香港電台報導,香港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表示,目前近1200萬人已接種科興疫苗,其中有2人罹患「吉巴氏綜合症」,44人罹患顏面神經麻痺,皆低於兩種疾病的背景發病率。
5.面癱是指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一種暫時性的面部癱瘓)。在輝瑞/BNT疫苗兩萬受試者中有4例,莫德納一萬五千受試者有3例,AZ臨床試驗中則沒有看到,但有看到一例橫斷性脊髓炎。科興則在1200萬受試者中有44例顏面神經麻痺。比例上似乎還好。美國英國後續大型疫苗施打的監測中,顏面神經麻痺發生率也沒有異常增加。
6.記得去年打流感疫苗時有兩例格林-巴利症候群嗎?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GBS)是神經學相關的副作用,曾在1976年豬流感疫苗後被認為和當年疫苗相關。科興宣稱1200萬人中發生2例,應該算是可接受的範圍。但這當然值得繼續密切觀察。
7.科星宣稱已經施打這麼多人,但第三期完整報告遲遲不發表,好神秘的疫苗...
8.要注意的是在疫苗大量施打下,若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都要去釐清他和疫苗本身的因果關係。這我們在去年施打流感疫苗時經歷過一次了。只要沒有超過原本疾病自然的發生率,都不需要太擔心。
橫斷性脊髓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Z疫苗解讀難產,昨天晚上看了一晚幾乎沒睡,早上就接受兩個採訪所以沒時間完成@@ 不過大家可以先看這篇早上ETtoday健康雲記者佳蓉的訪問。我不會擔心AZ疫苗沒有效,我對他還是有信心的,我只是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施打比較好....證據還不夠完整。
-------------------
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公布第一批疫苗配送名單,台灣也在其中,會從5~8個非會員國中分配130萬劑AZ疫苗,取得疫苗時間在2月至6月間。
對此,長期關注牛津AZ疫苗研發的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抱持「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看待,並列舉AZ疫苗在研究發表過程中有著種種不透明以及臨床試驗的不嚴謹。雖不會懷疑其有效性,但直言有些急就章的味道。
根據COVAX3日公布第一批疫苗配送名單,亞洲國家包括南韓、印度、印尼等國,卻沒有見到台灣名稱,指揮中心4日傍晚宣布「我國將獲配」,名單中分配給Non-UN member states的1,303,200劑AstraZeneca疫苗,即包含台灣與其他非聯合國會員獲配數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預估最快本月可以配送,到貨後需1週準備時間即可開打。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AZ疫苗聲稱不以賺錢為目的,以最便宜價格提供全球使用,且還授權予各國製造,再加上不需冷鏈技術,對比另外2家臨床試驗跑最快、價格較高的輝瑞、莫德納疫苗,成本相對較低,AZ疫苗若效果好、安全性高,可說是「全世界之福」。
對於全球投予期待迫切希望能解決問題的新冠疫苗,林氏璧坦言,「比較失望的是整個AZ團隊在臨床試驗結果發表上很不透明」,相較於由美國FDA批准的輝瑞及莫德納疫苗,臨床研究人數上3~4萬人,詳細結果先公佈上網,並直播8小時開會過程,最後由專家記名投票;而相較之下,AZ疫苗由英國法規單位於12月底通過緊急授權的過程就非常不透明。
最讓林氏璧困擾的是,直到現在仍搞不懂AZ疫苗該如何施打才是最好的,從原先有個半劑量組,到最後推翻原本結論建議全劑量間隔4~12週施打第二劑,「都已經緊急授權了,還神神秘秘不公佈資料?」每回資料提供如同擠牙膏,更在去年9月出現令人擔心的副作用-橫斷性脊髓炎,一度讓全球臨床試驗中止,「神經學相關副作用是大家不希望在疫苗臨床試驗上看到,是很嚴重的副作用,每1、2萬人中若出現1個,就足以令人擔憂。這副作用也值得繼續關注是否會繼續發生」
林氏璧接著說,AZ疫苗最早初步結果為半劑量效力可達90%、全劑量組為62%,兩者合計為保護效果70%,後來被證實「半劑量組」是不小心做出來的,引發科學界譁然,「怎麼在嚴謹的臨床試驗發生這種事?」後來亡羊補牢,改變計劃書多一個半劑量組,「沒有看過這樣的臨床試驗,非常妙。」
讓林氏璧感覺更詭異的是,AZ疫苗初期臨床試驗只希望打一劑,但後來看抗體資料才決定改為施打兩劑,陸續召回已經施打完第一劑的受測者,使得兩劑施打間隔從4~12週分散得非常廣。一般而言,受測者應在同條件下與對照組相比,以獲得科學統計上可信服之結果,比方說輝瑞就是相隔21天、莫德納就是相隔28天施打第二劑。
但AZ疫苗這樣做出來相隔4~12週,且又分做半劑量、全劑量,等於是又分成了好幾組!一開始公布的人數就只有一萬多人的資料,再去分為好幾組,那就更難以下出科學上讓人信服的結論了。這與輝瑞、莫德納3~4萬人的大型資料相去甚遠。
2月2日牛津大學公布最新資料,說第一劑打完保護力達76%可維持至少90天。隔12週再打第二劑,保護力可達82.4%,不過若隔6周就打第二劑,保護力反而會降到54.9%。因此目前資料支持英國政府第二劑可以相隔3個月施打的政策。
不過到目前為止,下這樣的結論可能還是會讓科學家有疑慮,因為大於12週施打的人數僅有兩千多人,且是免疫力較好的年輕人族群。
林氏璧指出,歐盟1月底通過AZ疫苗授權,但德國、法國認為對65歲以上族群保護力恐不足,瑞士更是直接拒絕給予緊急授權,認為臨床試驗資料不夠齊全。
回頭看近幾個月AZ疫苗的研發過程,「給我感覺有些急就章」,在科學上不夠嚴謹,還需要累積更充足的證據。他雖對該支疫苗抱持樂觀態度,至少確定證明了可以有效防止重症,但可能還是要等全部臨床試驗的資料出來,還有AZ於美國進行的4萬人臨床試驗結果於2月底出來,科學上的證據才會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