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12/19-12/2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法檢大亂鬥 韓檢察總長復職 文在寅道歉
文在寅上台以來積極推動檢調改革,卻也導致法務部與檢察官體系之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尤其今年七月法務部推動改革,企圖取消檢察總長調查指揮權,並將擴大部長的調查指揮對象,引爆檢察總長尹錫悅與法務部長秋美愛的全面衝突。
秋美愛先是於上月大動作以妨礙偵查、濫用偵查指揮權、違反政治中立等理由將尹錫悅停職;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也在上周決議停止尹錫悅職權兩個月,並獲得文在寅的批准,寫下韓國憲政史首例。
不過尹錫悅也火速向法院申請中止執行處分,更在昨日獲首爾行政法院裁定後,在停職8天後正式復職。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始作俑者秋美愛灰頭土臉,更讓力挺她的文在寅聲望重挫。今日文在寅便透過青瓦台發言人表示,雖然遺憾但尊重法院判決,並針對造成國民不便和混亂第二度致歉。
❷ 川普聖誕亂搞還是送幸福? 不顧外界眼光特赦自己人
川普在任期大限之前大動作使用美國憲法賦予總統的特赦權,先於22日特赦20人,再於23日特赦26人。
截至目前,川普在其任內已特赦91人。根據《泰晤士報》報導,在23日前,川普累積特赦的65人當中,便有60人與川普有私交或曾協助川普的政治目的。川普這次運用總統的權力大舉特赦自己人,引發共和黨黨內批評的聲浪,認為川普此舉在亂搞、糟透了。
另一方面,聖誕節前夕被送幸福的人包含:「通俄門」案主要四人、貪汙的挺川議員、2007年在伊拉克殺害14名平民的黑水保全公司的四名警衛、川普的親家公等人,也因此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及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高度關注」。
❸立院爆發日 成年年齡調降至18歲
今天(12/25)立法院院會通過舉國繫心的數個法案,包括將於1月1日正式開放美國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等九項行政命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行政院會在八月中通過的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也在今天三讀通過,並設有兩年緩衝期,定2023年元旦實施。
本次修法可說是牽「一法」而動全身,對於18、19歲青年各種生活中權利多有變動,例如可獨立開戶或擔任公司發起人、董事,另外也可提起民事、行政訴訟,相關主管機關的法規也要配合調整。
另外本次修法也將現行有關婚姻規定中可能牽涉「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併同修法。但選舉、罷免的投票年齡門檻因為憲法規定還停留在20歲,即使經過民法修法,依然未賦予18歲有「公民投票權」的青年「選舉權」。
值得慶幸的是過去考試常寫錯的題目,「18歲是刑法上始有責任能力,並取得飲酒吸菸、考駕照權利的年齡,而非民法規定成年的年齡」,不會一錯再錯了。
#經時事
❶ 英國、歐盟完成脫歐貿易協議
自2016年的脫歐公投至今的脫歐談判,本周四 (24日) 歐盟執委會主席終於宣布,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完成了脫歐協議的最後一哩路。
耗時9個月的這場貿易談判,雙方在捕魚權、競爭規則上一直有著歧見,一度被認為在 12/31 截止日前無法達成協議,走向無協議脫歐的局面。
本次的脫歐貿易協議中,歐盟向英國爭取漁業捕撈權,也將繼續與英國在氣候變化、能源、交通等領域保持合作。這份協議將會送交至英國及歐盟議會批准。首相強生在推特上表示:「協議達成」,歐盟執委會主席也稱歐盟與英國達成了公平協議。
❷ 整肅馬雲?中國對阿里巴巴祭出反壟斷調查
在聖誕夜收到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調查,2021年的到來或許救不了馬雲。就在11/3,馬雲的螞蟻集團才被中國監管單位盯上,因小額貸款法規,臨時被暫緩上市。
然而風波持續延燒,螞蟻的個人小額信貸「花唄」以高槓桿與聯合貸款擴大服務,成為中國保守金融體系的眼中釘、更被視為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的禍首,致其近日下調年輕人用戶的借貸額度。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這次阿里巴巴是因為涉嫌實施「二選一」等壟斷行為而被立案調查。所謂「二選一」,是要求平台商戶在簽訂合作關係時,需要同時放棄與特定對手合作。
根據人民日報,「壟斷是市場經濟的大敵」,此次調查是為了實現平台經濟更有「規範、活力」,避免大型網路平台企業濫用市場優勢(但卻還沒對騰訊開刀)。
反壟斷專家Scott Yu表示,這是中國第一次對網路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阿里巴巴可能面臨年銷售額10%的罰款。自從11月初中國官方的攻勢開始後,阿里巴巴的市值跌幅已達17%,蒸發約1400億美金。
❸勞動基金11月賺2400億 估12月收益更好
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今指出,勞動基金11月單月收益數2400億元,今年截至11月累計也有1900億元,預估12月收益情況會比11月更好,今年累積將是正收益。她對明年的金融市場環境也抱持樂觀。
今年前10個月的金融環境大起大落,前3季市場震盪,直到疫苗出現後對市場起了很大的安定作用,才在第4季有回穩跡象,尤其資金仍然寬鬆,因此第4季帶來一些希望,表現還算不錯,看起來態勢可持續到明年,期待疫苗明年發揮更大效果,讓疲軟已久的經濟恢復正常。
至於外界質疑勞動基金收益不如大盤,劉麗茹強調,今年1到11月台股大盤上漲14.38%,勞動基金國內達18.09%。自營部位更達24.74 %的操作報酬率,表現真的不會太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檢察 官 考試 題目 在 彭文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地檢署蔡英文告妨害名譽案 彭文正教授答辯狀全文
被告彭文正詆毀國家元首,誑稱蔡英文於1984年未完成並繳交博士論文云云;其間蔡英文先後提出了五個不同的博士論文題目以昭公信,被告不以為然;告訴人蔡英文旋即提出與Mr. Michael Elliott合著,並含444個錯字之黑皮精裝博士論文一冊,被告視若無睹;蔡英文又指稱其2年獲得1.5個博士學位,被告仍不採信;總統府發言人且提出蔡英文之就學學生紀錄表,並表示因為太過優秀以至於免註冊免繳學費,被告依然不採信;發言人同時亦提出蔡英文之口試通過通知函及博士學位取得通知函,這兩份文件因為匆忙之故無人簽名,被告彭文正竟然不體諒;告訴人蔡英文總統宵旰憂勤無暇理會被告持續之騷擾,復指示證人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代為釐清,教育部高教司長於2019年7月19日,拿出一本蔡英文於2019年完成之黑皮精裝論文,證明蔡英文女士曾經以此博士論文於1984年間申請升等政大副教授,被告仍然不願相信;此外,被告竟然於2019年10月19日前往英國倫敦大學,親自查訪總圖書館及高等法律研究院圖書館之圖書館員;這還不夠,被告又親自翻閱蔡英文女士1984年畢業之同班同學Dr. Jose Monlina之博士論文兩相比對;尤有甚者,被告於倫敦其間,還召開了一場國際記者會,將其蒐證結果昭告媒體,對泱泱大國中華民國元首之不敬,莫此為甚。
此外,被告追究1980年代蔡英文同學在倫敦大學求學經歷也就罷了,竟然得寸進尺,意圖窺探蔡英文教授在台灣的任教經過,明知所有與蔡英文教授相關之東吳大學及政治大學聘任資料都已經配合修改並封存到2049年12月31日,蔡英文總統甚且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前往考試院任秘書長處理善後,被告彭文正仍然窮盡各種手段刺探蔡英文教授在1983到1992年間的任教和升等過程,實屬冥頑不靈、惡習不改。
被告彭文正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及大眾傳播學博士,雖無1.5個博士學位,但亦曾經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及所長主任前後長達二十年,指導碩博士論文超過一百篇,不可能不知道博士學位相關規範,竟仍以蔡英文沒有畢業論文云云,連續詆毀國家元首。
被告於總統府發言人召開記者會說明之後,仍然不知收斂,於全國最勇敢之政論節目「政經關不了」中,天天抨擊蔡英文女士沒論文、假博士云云,至今超過450集,從無一天間斷;開播至今一年半期間,共累計8600萬人次收看,觸及全球6.6億人口,影響蔡英文名譽甚鉅。
「政經關不了」節目中竟然無視於司法素來為政治服務之生態,仍不斷挑戰司法,起底司法官為政治服務的優良事蹟;尤有甚者,該節目又有憑有據,致使21萬粉絲深信不疑,隨後被告又將節目內容濃縮翻譯成英文版,提供海外電視播放;除此之外,被告還不惜斥鉅資聘請英國律師在英國興訟,狀告國家元首。
被告彭文正明知告訴人證據皆已湮滅,仍然夸夸而談,跟不上證據的發展,又煽惑兩位素孚眾望的優秀律師為其辯護。被告身為知識份子,還擔任過第一屆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委員兼發言人,2013年承辦過檢察總長黃世銘和檢察長陳守煌洩密關說相關案件,理當暗熟法律實務,竟然於2019年11月12日隻身前往北檢投案,又打電話查詢告訴人姓名並請求開庭審理未果,無視於檢察官黃偉奔波忙碌於政治司法案件;對於書記官未必起訴之暗示,竟不知感恩、不識好歹,簡直自不量力,膽大包天。
基於以上羅列之積極犯意及變本加厲之犯後態度,請檢察官具體求處死刑,以昭炯戒,以彰國法。
彭文正
2020/10/14
檢察 官 考試 題目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堅守憲政秩序權力分立 民進黨修正違憲監察法】
主席,各位列席官員,我剛剛聽秘書長對於本案的看法,他表示反對,這是一個憲政的問題,一個違憲的問題,我想雖然你已經將離開這個位子,你要了解監察院的施行細則,你們都已經把這個內容刪掉了,所以你大可不必在這裡做這種無謂的捍衛。
我為什麼這樣講呢?大家都記得,去年12月10號,在中華民國憲政史上、立法史上都是重要的日子,那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40周年的日子,那天民進黨黨團提案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以及「考試院組織法」,在還沒有修憲以前,我們都知道民進黨長期以來都主張廢除考監兩院,但修憲是超高門檻,所以民進黨過去一直都在國家憲政體制以及轉型正義上面做很大努力。
又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從黨外時期,本席黨外時期就加入反對運動,我們看到從黨外時期、乃至於民進黨成立、解除戒嚴,我們都在從事一個整個憲政體制、國家法律以及法治國,要如何解除戒嚴、解除威權體制的問題,這是一個歷史上,臺灣人在整個過程中,三代臺灣人在努力的,我們看到了解除戒嚴,我們看到了開放探親,也看到黨禁、報禁的解除,乃至於我們也看到在上一屆處理「促轉條例」、「不當黨產」以及「政治檔案法」等等,也就是說,這個國家一直要邁向法治國,回到一個憲政體制的憲法秩序上,所以這個題目是一個憲法的題目。
那為什麼這樣講呢?到目前為止,我們立法院也要修憲,這個禮拜,立法院朝野協商成立修憲委員會,那我們知道臨時會的時候,監察委員以及考試委員同意權馬上要行使,在還沒能夠修憲廢除考監兩院以前,當然在憲政體制上我們要遵守這套秩度繼續存在,那現在我們委員都要來改了,我持平而論,秘書長,在過去這麼長時間以來跟你接觸,當然我要告訴你,最後的頑強、最後的抵抗是沒有用的!
對於這屆的監察委員,至少他們完成了一個功能,過去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國民黨利用國會多數暴力,讓監察院三年多沒有監察委員,然後馬英九提了監察委員,監察院長就是王建煊,那段時期是監察院最黑暗的時代,那時候最嚴重,對於本屆張博雅院長以降的監察委員,在這裡也要做一個歷史的功過評斷,至少她掃除過去陰霾,至少監察院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軌道上面去,這點對於本屆的監察委員來講的話,當然即將換屆,未來監察院長是誰,當然我們尊重提名,監察委員是誰,我們也尊重,但是一定是有新的有舊的,那我不知道秘書長你會不會留任,但是我現在很誠懇地講,歷史是會看待這一刻的。
對你剛才的發言,那我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看法呢?我們上會期的時候,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以及「監察院組織法」,但是那時候附帶決議,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附帶決議有提到,監察法半年內要送進來,對不對?那對於監察院職權行使法,我是覺得容後討論,但監察法是不是要送進來了,你們昨天有送到立法院來了,對不對?你們昨天送進來的,居然沒有這第十七條,你送的總共有幾條,第一個,為了人權委員會的成立,當然就是第一條,然後一個章名,從三十條之一到三十條之九,全部在規範人權委員會如何行使,最後一條,三十二條,就是在規範施行日期而已,我看到你們送進來的,今天已經進到立法院來了,你的「監察法」裡面,並沒有把十七條刪掉,而是著墨在人權委員會的職權如何行使上面,那這個人權委員會行使跟你送進來的「監察法」,立法院未來會怎麼改,那是一回事情,我想是很難照單全收的,不可能照單全收,因為各黨各派一定有不同的意見跟看法。
今天回到我們為什麼要提「監察法」十七條的廢止,這是一個憲政體制,照道理,總統必須要出面的,憲法第四十四條的院際調解權,因為監察院成立一個「監察法」,在民國37年的「監察法」上面,就是公懲會在彈劾案,你們是檢察機關,公懲會是法院,檢察機關送到法院的案子,法院三個月沒有處理,你們要把法官找來質詢,這個很奇怪,然後在42年改成「質問」,那我現在告訴你,監察院已經早就不是民意機關了,民國81年以後,監察院不是民意機關了,現在唯一能夠修憲的就是立法院而已,所以才有職權行使法,所以我認為你在現在這個時刻,對這個事情,不要在一個違憲的理論上去發言。
為什麼我說是違憲理論的發言呢?這個法民國37年去改成,檢察官可以把法官叫來質詢,這違反憲法第七十七條,公務人員懲戒是屬於公懲會的,到42年把質詢改成質問,然後假如認為不對的話,還用「監察法」第六條和第十九條去處理,監察法第六條是什麼?是彈劾耶,是檢察官彈劾法官!第十九條是什麼?還有起訴處分耶!那這方面第十九條,大家都很清楚,還可以把他停職,也可以糾舉,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違憲架構。
所以今天我們為什麼要把這個法,把十七條修掉,在這個會期快要結束以前,這歷史的糾葛,乃是二十多年前一直存在的問題,監察院為了這個法去釋憲,大法官都一直議而不釋,擺了很久,說實在四月二十幾號的時候,自由時報做了整篇,說那現任大法官呂太郎,在當司法院秘書長的時候,就這個事情和石木欽鬧起來了,那鬧起來之後,石木欽說他去關說,呂太郎秘書長那時候就說請監察院這個案子撤了就好了,假如之後有需要,他就會馬上釋憲,那這個事情不必這麼複雜,「監察法」第十七條此時此刻在這裡修掉,這二十幾年來的糾葛全部不見了,照道理,這個放二十幾年了,要總統出來行使憲法四十四條院際調解權,這院際的問題,還有司法院內部的問題,但不必這麼複雜,這個這樣擺了二十幾年,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民主進步黨黨團為什麼要提出,要提出就是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我認為,第一個,這個「監察法」第十七條違反權力分立原則,這就涉及違憲了,監察院做監察院的事情,司法院做司法院的事情,立法院作立法院的事情,這是一個最淺顯的權力分立原則,沒有檢察機關可以去干涉司法機關的,你這個還提起送公懲會,本來就是一個檢察機關,這已經逾越了對司法權制衡的界線,也就干涉到司法審判,本席今天是站在這個憲政體制理論上面,以及整個事情擺了這麼久,歷史的問題應該予以解決,這是民進黨黨團今天提出很簡單一條修正案,未來「監察法」怎麼修,我知道你們也送來了,你們送來總共十二條,條文當然有待我們立法委員怎麼看待,因為要形成一個新的運作,人權委員會要開始運作,那未來總統同意權會送誰,就等同意權行使在處理,臨時會上會來處理。
秘書長,我很抱歉,今天用我平常比較不喜歡對你的態度,來對你做一個糾舉和糾正,這是一個憲政體制的問題,不要做違憲的言論,我們要把違憲的制度、違憲的法條修掉,我不知道張博雅院長今天怎麼會交代你來做這樣的說法,這何其可惜啊,至少本屆的監察院有張博雅院長領軍,雖然他當初差一票就沒有過,但至少把王建煊那個時代的陰霾掃除掉,監察院終於比較正常了,我們希望現在整個國家是一個往正常方向一直邁進,這是本席代表民進黨黨團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