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
To be, or not to be ?
是否應該行使BNO而移民英國,對於大部份香港人,由第一日我都堅持: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慎重,也不可以簡單的黑白二分,yes 或no。
因為在香港的一切幾乎連根拔起。要考慮的問題四大範疇:
1,經濟:其中又分以下兩項:
a, 居住的選擇 — 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地區,租住還是置業。
b, 就業與否 — 而就業是否與自己在香港的技能銜接。如果不可以,是否願意暫時或長期接受基層工作。
2,子女教育:包括選擇學校 — 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英國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學校的地點與移民父母的住處有何關連。
3,交稅、物價指數、醫療事宜。
4,與美加澳洲相比,移民英國不同。英國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英語的表達方式,如何與英國主流人口融和相處,文明精神之道,如何遊走在中西文化之間做一個自由世界的全球化華人公民。
因為自香港開埠以來,香港人與英國發生移民長期居住關係,只有六十年代的新界原居民和壟斷英國教育經濟資料的官場政務官和所謂「中環精英」。香港一般平民家庭從來未曾與英國突然要發生廣泛深入的接觸。大家沒有準備,而且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產生「BNO恐慌性歸英」。
一年來英港兩地有些地產計劃,向香港人推售樓宇,而英國的地理文化,複雜多變。多達七八家涉及多個地區賞臉請我做代言,有許多市民慕名來詢問移民英國的許多問題。我個別細談之下,發現有的人第一步走錯了路。尤其置業所及的上述的1a和1b,有人的起點不能說不對,以我自己的經驗判斷,這樣一家大小第一次搬過去,如此起跑線,大有隱憂,將來肯定會引起挫折。
看見那許多焦慮的表情,問我的許多問題,有的我能解答,有的因為我離開英國太久,無法確定。因此我覺得這是一份重大的責任,我不可以自己沒有實地考察過,就向香港人毫無保留的推介。因為購物有所謂Buyer’s regret ,據統計有一半人付了錢買一件產品,回家後感到自己一時衝動而後悔。有Buyer’s regret 的第一類產品就是DVD音樂影碟,然後是時裝。BNO須時五年,對於每個人都是大轉型,更要防止將來任何Regret。
所以我不可以因為香港氣氛惡化盲目鼓吹BNO人士每一個快去英國,呼叫「早走早着」。大多數BNO人士並非從事廣播、傳媒、教育或民主運動等敏感事業,他們為了子女的教育前途,更要將居住和教育一併來考慮,這樣就會令每個人的方程式都更為多樣。像馬克思說的:不要讓資本家壟斷生產資料。移民英國既然已經BNO平權,也不能讓少數殖民地精英包括「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在英國」—-為什麼她快樂?因為她有政治特權—-來壟斷資料,對於香港人,英國生活之得失,必須如實平等開放。
因為香港政治環境出現太平洋戰爭結束以來從未所見的巨大震盪,移民或難民,實為一缐之差。BNO定居英國,一方面可以是一個感性和政治的決定。作出了決定之後,卻必須以理性和經濟的態度計算,不要令在政治上仇恨你的自由價值觀的人攻擊笑話。
但香港人的性格一般很急,而且政治上的決定有時很衝動。條條大路通羅馬,凡事不是非黑即白,例如由香港飛英國,不止坐國泰直航一種方式,不必午夜擠擁在一個櫃檯和機艙裏渲染所謂難民悲情。例如我這次去倫敦搭新加坡航空,經星洲轉機,飛機空艙而座位舒適,新加坡轉機,旅程長一點,由虛無縹緲而腳踏實地,反而有足夠時間計劃思考。
轉機時彰義機場完全空無一人,令人感到這場全球化瘟疫的效應,一瞬間人潮都在外面,寧靜無邊,集中思緒,有如長途游泳,令人前世今生,冷靜再冷靜。
移民是第二次投胎,而投胎的父母不由你選,但移民的國家和地區你可以。若帶同子女,還是你攜同幼年的子女再選擇一次。既然在感性和政治上已經決定,則在理性和經濟上,身為香港人,如果能幫忙我一定幫。其中必以真相、真話、真確為底缐,英國的好處我固然會講,英國的壞處,也一樣會講,希望香港人不論去留,對於這個前宗主國之千面都多一點了解。
為什麼要這樣做?不因為英國,只因為縱有恩怨無限,香港有許多我珍敬的人,有的還活着,許多前輩教過我智慧的已經不在了,香港是生養我前半生的地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老王愛說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抄底對帳單又來了!原油暴漲七成,一小時快撈5500美金!全球股市突破橫盤,台股漲到無法無天?Adidas、Starbucks財報慘兮兮,黑暗總會過去?2020/04/30【老王不只三分鐘】 00:42 美股持續創高,還是積極看多嗎? 04:02 美國科技股財報真的都表現不錯,我們可以給科技股指數更...
「櫃檯指數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心得] 台灣股市的ETF指數投資- 看板Foreign_Inv 的評價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櫃檯指數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份股比重 - 首都客運 ... 的評價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做現股當沖究竟要參考台指期或是櫃買指數(OTC)?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什麼是加權指數?你真的知道台股上萬六的意義嗎?【理財hen ... 的評價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看到新聞評論破口為「傳統市場」,老實說這件事應該是原本就知道的事實,但我覺得這件事並不需要過度去批判,傳統市場的問題是政府需要解決,不要全部都怪罪到攤販上面,這樣的做法只是將所有的錯誤擠壓在弱勢身上。
我不喜歡多去評論除了金融交易以外的事情,但這樣的角度去評論我無法接受,站在攤販的立場來說,要他們從早到晚戴口罩是非常辛苦的,不是每個人都在市場工作過,但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下著雨濕黏的此刻,臉上帶口罩對他們來說很辛苦,在傳統市場工作並不是在辦公室吹冷氣這麼舒服,幾乎是工作時間幾個小時身體都是濕黏的,有些攤販甚至臉上會起疹子,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們多數也願意配合,至少我看到的都有戴,但你要他們完全不去擺攤,這不是你我能決定的,這是政府的政策。
-
以前的傳統市場的攤販是採先佔先贏的方式,你只要在這邊擺久了自然而然這位置就是你的,所以搶位置是要靠智慧跟人脈,後來的市場改要加入工會繳租金,政府真的要讓傳統市場不成為真正的破口,把各大傳統市場的工會名冊拿出來,一一輔助並嚴格規定禁止擺攤,可以每個月輔助20000元,但只要偷擺攤被抓到罰25000元,我相信多數攤販都願意配合,這樣的輔助方式真的會比政府發給企業幾千萬幾億還夠防疫,我很樂見這件事的發生,讓市場一些為了養家活口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家裡吹冷氣打電動看Neflix一起耍廢救台灣。
-
至於紓困金主要民眾能接觸為兩類,10萬與50萬的紓困方案但都是「貸款」,你給這些攤販也沒用,只要理性的民眾都不會去借,因為這個錢是要還的,在第二年開始都有利息,到時候只是讓八大官股銀行端認列更多的呆帳,最後還是全民買單,那如果企業呢?
我很幸運剛好有認識公司的高層,因為是高階主管去年他原本要減薪,後來政府給了有條件的輔助紓困金,結果公司並沒有減薪,獎金也照拿,而該公司去年營收創新高,股價創新高,輔助金也創新高,這樣的輔助就有那麼一點怪怪的,下禮拜紓困特別預算4.0總額預計提列至6300億,在過去幾次的發放之中給企業的比例比民眾高,但去年很多公司的訂單都是供不應求,那這紓困金的意義好像就比較不大了,如果真的要追究將過去一年拿到這些紓困金的企業都一一公開,讓民眾們去查去年的財報去比對稅後淨利以及公司股價,如果都是上升或者創新高的話,把這些去年的輔助金等比吐回並改發給傳統市場攤販,我相信這些叔叔阿姨肯定拿到輔助金就不會去市場擺攤了,中間的差額請用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以及保留盈餘去補,這樣可能比較合情合理。
-
回到銀行業來說,剛好八大官股行庫都有朋友在裡面,去年的10萬紓困金讓一堆奇奇怪怪的人都去借款,有些民眾還問這個錢要不要還,也有民眾要把這個錢拿去買摩托車、買手機、戴牙套等等,銀行櫃檯明明覺得不妥但又怕被民眾客訴,只好依照辦法讓貸款通過,另外這50萬的貸款更匪夷所思,當時搞得像是在賣金融商品一樣,這所謂的「紓困金」不是要給有需要的人嗎?怎麼變成好像銀行基層要扛業績一樣,可能銀行業主管不小心讓員工誤以為這是「業績」。
-
回到金融市場,昨天公布景氣信號連續第三個紅燈,綜合判斷分數為41分,創下1987年五月以來近34年的新高紀錄,表示多數國內的企業在營收獲利以及進出口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以國發會景氣燈號內主要的九項指標七項為紅燈分數為38-45過熱,出口為黃紅燈分數為32-37,而特別注意的是非農業就業人數為藍燈分數為9-16低迷,非農就業人數為就業報告中的一個項目,該項目能反映出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產,經濟步入蕭條,該數據是觀察社會經濟和金融發展程度和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每個人對經濟指標的解讀不太一樣,以我個人主觀解讀這樣的景氣指標的差異會是,貧富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但其實非農就業指數從2019年9月開始已經連續20個月低迷了。
-
回到股票市場一年不到的時間景氣循環股之一的海運股翻了10倍,而台股加權指數還原後加權指數為33311點創了歷史新高,今年5月份的台股月成交量為5235億,而2016年市場熱度較差時月成交均量為776億,這樣的景氣是投資人樂見的,我喜歡那種大家都好大家一起賺的感覺,當然更希望台灣越來越好,在國際間能見度越來越高,但請不要用自己網路的優勢去攻擊那些社群發聲力較弱的傳統市場攤販。
-
這紓困金的好意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使用的方式,老實說這樣的情況本來不想評論什麼,因為要得罪的人太多了,甚至會換來更多的爭論與批評,但是這次講的傳統市場我覺得用片面之詞去轉載、分享、挑動別人的情緒我無法接受,只希望能更多元的站在別人立場去想,在網絡世界之中不得不說「傳統市場」這群人比較弱勢他們不懂網路行銷、不懂廣告、不懂經營媒體、甚至很多人都不識字、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聲音不重要,我很幸運還可以發文,但傳統市場攤販們的手都是拿來搬貨,並不是拿來滑手機的。
我相信紓困金一定也有用在好的和對的地方,把事情搞得越複雜一定會越多漏洞,政策越簡單越好,也能減少銀行端的業務麻煩以及傳染的風險,真的最乾脆又最有用的方式就是像美國跟日本一樣條件式齊頭式發放,沒必要經過企業再轉入發薪至民眾手中,但老實說我對於紓困金要怎麼發或者發放到哪裡我沒有太多意見,因為這些都不是我能決定的,背後可能有更多細節或不一樣的立場,我很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但如果要用一張圖片來評論傳統市場的不是,我認為沒在傳統市場工作的人沒有資格,真的要評論攤販的話等疫情結束跟我從凌晨四點到傳統市場戴口罩工作到傍晚維持一個月後再來評論,我也樂見主管機關下令三個月不讓攤販營業,這樣可以更有效控管疫情,但一定要有相對應的措施輔助,不要每四年才會在傳統市場見上一面,這時候卻都消失不見。
-
真的要針對民生用品的破口,關於賣場、超市還有宮廟也足夠去討論,或許也可以讓所有的公務人員、銀行櫃檯都休息,讓整個金融業、公司企業都停擺,但這樣做是相當不妥的,因為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只看一面,不管是民生必需、經濟環境、以及封城後可能的人性暴動,有相當多事情的事情要考量,並不是這麼的容易,但真的要評論的話,如果沒辦法到傳統市場體驗別人的辛苦,也可以用客觀的角度跑1000個傳統市場拍照當母體再用隨機抽樣去計算疫情前跟疫情後的流量差異再來評論,我知道並不會真的這樣做,因為噴口水,還是比噴汗水簡單。
自己從四歲開始就在傳統市場長大,後來在交易市場時常看到聽眾說,因為沒賺到錢或者賠錢開玩笑說去公園睡紙箱,老實說我小時後在菜市場真的都睡在紙箱,所以每次看到這段我都覺得很貼切。
市場的攤販們都是用淚水、汗水換薪水
並不是像我現在室內裡面吹冷氣噴口水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少出門、戴口罩,配合政府的所有防疫措施,少一點批評、少一點煽動、多一點體諒,疫情才是共同敵人
這是今天早上八點傳統市場的照片
我來幫這些辛苦的叔叔阿姨發個聲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逢五月股市就會崩跌?
華爾街的五月魔咒「Sell in may」,真有其事?
每年到了五月,華爾街的一句古老諺語,總是讓投資人心驚膽跳。
沒錯,那句諺語就是「Sell in may and go away」,意思是五月就是賣股走人的時刻,這後面還有另一句諺語「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September」,也就是說別忘記在九月時把股票買回來。
這兩句諺語想表達的是,股市在每年接近五月時,就會開始走弱,但接近九月後又會回升走高。
然而,有不少粉絲問我,如果把這兩句諺語,當成交易策略用在股市上,是不是真的能獲利呢?
其實,他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為什麼呢?
接下來就和大家介紹,「Sell in may」的由來,以及它的可信度有多少。
首先,「Sell in may」是從哪裡出現的呢?
「Sell in may and go away」這句話最早能找到的出處是在 1964 年的《英國金融時報》,據說當時的投資者是因為在春夏季的炎熱環境中,手持股票在證交所櫃檯前做買賣,會讓他們心浮氣躁,只想盡快避暑或度假,進而留不住手上的股票,最終造成股市下跌。
畢竟當時的人們下單沒像現在這麼容易,他們會這樣也是情有可原。
當時的投資者們,在五月把股票賣掉後,接著時間來到九月,進入秋冬季後,因為天氣轉涼,覺得腦袋比較靈光,才又把股票買回來。
這就是「Sell in may」的諺語的由來。
時間拉回現代,過去和現代的進出場原因已經完全不同,現代的5月是大多數公司的財報發布時間,所以很多股票會因為公司財報亮眼,反而利多出盡,又或是因為財報不佳而讓股價下跌。
或者,大多數公司也會在五月或六月發放股息,這也會讓股價下跌,這就是許多投資者會在五月時出場的原因。
再來,9月就是美國第四季消費旺季的開始,根據統計1990 年到2017 年,標普500 指數第四季平均漲幅為4.98%,表現為一年四季之中最為突出。
因此,投資者們大多會選擇在9月時進場,等待下個波段的高點出現,並且,投資者們會把五月下跌和九月後開始上漲的現象,稱為「Sell in may」效應。
然而,在現今的股市中,實際情況真的是如此嗎?
接下來我們透過歷史統計就能明白,「Sell in may」策略到底可不可行?
我們先從漲跌的機率來看。
「Sell in may」指得就是5月會下跌,我們以美國S&P500指數做統計,結果發現20年內僅有7次下跌,下跌機率為35%,再來看看台灣加權指數,20年內下跌10次,下跌機率為50%。
如果單看下跌機率的話,並不符合「Sell in may」效應,但下跌機率並不等於漲跌幅。
既然漲跌機率不夠準確,那麼,我們接著來看最能代表股市的漲跌幅走勢吧。
下方這張圖是S&P500和台灣加權指數20年來的月平均漲跌幅,很顯然的,我們能看到接近5月時,美台的股市跌幅同時擴大,並在5月過後3~4個月的走勢以偏弱居多,然而到了9月後,盤勢開始由跌轉漲。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這20年來從5月到9月這段時間,就是一整年中,股市最低迷的時候,這種狀況非常符合「Sell in may」效應,更令人驚訝的是,其他國家的股市數據,也同樣有這種現象發生。
從歷史數據的驗證,我們發現「Sell in may」確實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我們在5月時買入避險資產,接著到9月後再買進風險資產,應該會有不錯的獲利。
總之,雖然「Sell in may」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你也不能把它當做是投資的唯一策略,畢竟在股市中,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獲利,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內。
例如,過去曾在9月附近出現的「2011 年 8 月的美債風暴」,還有「2015 年 8 月的中國股災」,還有「2018 年 10 月的貿易戰風暴」,這些國際級的利空,都讓股市在地上爬了半年左右才有好轉的跡象。
假如當時有人根據「Sell in may」的策略進場,那麼他就很有可能在這幾波股災中,被直接畢業。
因此,股市中真正能讓你獲利的,不是各種諺語魔咒,而是自己努力練功做功課,和長期累積下來的的知識和經驗,千萬不要沒做功課就抱著僥倖的心態入市,即使你僥倖有幾次成功獲利,但只要一次不小心翻船,你就很有可能賠上身家,甚至是整個人生。
那麼,今年2021年5月「Sell in may」魔咒是否會重演?
接下來操作美股的策略又是甚麼?
剛好,這個主題就是,我們近期推出新方案「國際市場深度解析」的第一篇付費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對今年五月美股更深度的解析。
【國際股市深度解析】FINRA融資急增,美股這次難逃Sell in May魔咒?
https://www.pressplay.cc/link/394C6D2B2A?oid=BF980C1F0C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抄底對帳單又來了!原油暴漲七成,一小時快撈5500美金!全球股市突破橫盤,台股漲到無法無天?Adidas、Starbucks財報慘兮兮,黑暗總會過去?2020/04/30【老王不只三分鐘】
00:42 美股持續創高,還是積極看多嗎?
04:02 美國科技股財報真的都表現不錯,我們可以給科技股指數更多期待嗎?
04:54 那斯達克指數的部分
06:35 費城半導體指數的部分
12:11 櫃檯妹妹的體重!今天要露臉了?
15:17 既然談到了消費產業第一的衰退,那這族群怎麼看?
25:06 台股站上大量後果然噴出!連假後的行情依舊看好嗎?
29:59 櫃買市場的部分
31:32 恭喜獲獎的+0們~請私訊我們領獎唷!
33:36 董哥,我好像看到神了...國際原油真的反彈暴漲!讓我再稱呼你一聲~原油小王子!(對帳單在這!)
44:00 那接下來國際原油還會持續反彈嗎?
47:25 那台股接下來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族群?
51:50 港股今天開高走低,接下來怎麼看?
53:14 最後真的不免俗,還是要問問陸股,結束盤整了嗎?
老王粉絲專頁,每天一篇免費國際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
※老王為合格證券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非為任何投顧事業!不對指數或特定股票推薦或建議買賣點位,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要約、招攬或誘使觀眾!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人無責。※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有字幕喔,記得打開cc字幕選項☆
明星球員Rudy Gobert也中鏢肺炎!NBA無限期休賽震撼全球資本市場!
台股單日大跌五百點,美股期貨又見熔斷!全球恐慌直逼2008金融風暴?
00:01 老王工作室徵櫃檯
00:35 現在是要崩盤了嗎?
01:08 為什麼現在大家這麼恐慌?
04:07 VIX恐慌指數解析
06:57 道瓊指數的三年成本平均線
09:48 台股今天跌五百多點!可以撿便宜嗎?
11:25 技術分析不是馬後炮
13:06 台股的長期前低連線在哪?
14:44 櫃買市場真的被你說中了!中小型股大逃殺!
17:08 免費訂閱分享幫朋友避開股災!
17:37 陸股怎麼看?
19:23 現在套牢的股票要通通砍掉嗎?
21:48 您怎麼老是不提早停損?
老王粉絲專頁,每天一篇免費國際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
※老王為合格證券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非為任何投顧事業!不對指數或特定股票推薦或建議買賣點位,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要約、招攬或誘使觀眾!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人無責。※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份股比重 - 首都客運 ... 的推薦與評價
櫃買是什麼 櫃買指數是什麼ptt 櫃買指數解釋 otc指數是什麼 櫃買指數加權指數關係 上櫃指數櫃買指數 櫃買指數成分股 台灣otc指數是什麼 宜蘭轉運站時刻表 台南公車70 ... ... <看更多>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做現股當沖究竟要參考台指期或是櫃買指數(OTC)?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暨市值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編製之系列指數包括「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 ... ... <看更多>
櫃檯指數是什麼 在 [心得] 台灣股市的ETF指數投資- 看板Foreign_Inv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連結:
https://ffaarr.blogspot.com/2019/03/taiwan-stock-index-etf.html
台灣股市或稱作台北股市,主要由上市(台灣證券交易所)
和上櫃(證券櫃台買賣中心)兩個市場組成,如之前全球市值的
文章提到,台股在全球股市總市值約佔1.34%,在以流通市值為
主的指數中佔約1.4%。本文即介紹台股的指數以及相關的投資
標的。
1、台股的範圍與總市值加權指數
台股最知名的指數就是台灣證券交易所製作的加權股價指數,收
錄在上市市場中交易的股票,但特別股、Reits、ETF、CEF以及
停止交易、全額交割股等不收入,目前共有907個指數成分股,
二月底時總市值約為31兆2862億台幣。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採用的是「總市值加權」,這點會和我們後面提
到的,一般在投資ETF或指數基金時,常見的以流通市值加權的
指數不同。依總市值加權的方式,無論該股票流通比例多高,
都會以總發行股的市值作為在加權股價指數中的比例權重。
櫃買指數,是台灣櫃買中心製作的指數,收錄標準與加權股價數
類似,收錄櫃買中心的上櫃公司股票(除前述加權股價指數未
收入的資產類型之外,櫃買中心管理的的興櫃股和管理股票也
未納入),加權方式亦採總市值加權。目前共收錄765個公司的
股票,二月底時總市值約為3兆1583億(台幣)。
因為上述兩個市場和指數各佔台股的一部分,所以後來又進
一步出了寶島指數,將兩指數中的成分股加在一起,計算權
重方式亦相同,成為能完整代表台股的指數。總市值為前二
者相加,共約34兆4446億台幣,其中上市部分約佔9成,上
櫃部分約佔1成。
上述指數代表了一般認定台股的範圍,但未有ETF等標的完
整複製追縱這些指數,以下即介紹實際標的和相關指數。
2、台股ETF與相應的指數
台股的指數和ETF很多,因為個人投資取向,因此以下會
以市值型標的為主,產業別、策略型、槓桿型、反向型
等標的和指數不會介紹。以下各指數都是以流通市值為
加權基準(雖然不同指數流通市值的定義可能會略有
差異),與前述以總市值加權不同,但在介紹時,我仍
會使用收錄成分股涵蓋的總市值來方便了解。
首先我們來看純台股的指數和ETF,最為人所知的指數就是
台灣50指數。它代表了台灣加權指數中流通市值最大的50
個股票,目前成分股約涵蓋佔加權指數總市值68.5%,約當全
台股的62%。
追縱台灣50指數,目前最有名、交易量和市值也大的就是
元大台灣50ETF(0050),但還另有費用率較低的富邦釆
吉50ETF(006208)可投資此指數,二者都是完整持有成分股。
中型100指數,收錄上市股票中流通市值第51到150的中型
股票,涵蓋總市值約佔加權股價指數約佔15%,約當全台股
的13.5%。目前有元大中100ETF(0051)投資此指數且完整持有
成分股。
富櫃50指數,收錄櫃買市場中流通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涵
蓋總市值約佔櫃買指數的40%,約當全台股4%。以個別股票
市值來說,近似於中100的中型股但平均略小一些,可視為
另一範圍的中型股指數基金。(目前櫃買指數中總市值最
大的環球晶略大於台灣50中佔比最低的群創。而流通股市值
最大的穩懋流通市值略小於群創,而富櫃50中佔比最小的長科
,總市值比中100中最小的信昌化大一些)目前有元大富櫃
50ETF(006201)投資此指數,且完整持有成分股。
以上三個指數ETF的搭配,可以投資涵蓋台股市值約80%的股票。
此外,還一支台灣永豐加權指數ETF,追縱的是加權股價指數,但
它其實只收錄加權股價指數中市值最高的前200支股票,不過即使
如此,已是純台股ETF中收錄股票最多的,約可涵蓋87%的加權股
價指數市值,以及台股總市值78.5%,如再搭配富櫃50可涵蓋約82.5%。
但這支ETF費用率高達1%,是相當大的缺點。(另外有一支開放型的
元大加權股價指數基金,它的投入也是採樣,且費用更高,追縱表現
並不穩定,還不是個能放心投資的標的)
另一個有許多ETF標的指數是MSCI台灣指數(或稱作摩台指),該指數
至2月底收錄 86支股票,為一以大型股和中型股為主的指數,其中同
時包括上市和上櫃的股票,涵蓋台股總市值約70%。
在台灣(006203、0057)、香港(09074、03074)、美國(EWT)、
英國(IDTW,同支ETF還以不同名稱和幣別版本在荷蘭、義大利
、瑞士和墨西哥上市)都有ETF追縱此一指數。
(其實MSCI也有出收錄更完整345支台股的 MSCI Taiwan IMI Index
但可惜沒有相關的ETF)
與台灣50同樣由富時推出的 FTSE台灣指數是另一個大中型股指數
,收錄 90支股票,收錄股票和涵蓋市值略多於摩台指,成分股
也幾乎都相同,目前只有在美國由富蘭克林出的 FLTW追縱該此
數,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年費用率只有0.19%,這點勝過其他所
有的台股ETF,不過可惜它發行還不到2年,基金規模和交易量
還比較不足,尚需進一步觀察。
如上所述,光靠純台股的ETF目前只能涵蓋最多200多支台股,
因此反而需要靠其他廣泛範圍的ETF來補充小型股的部分。
3、新興市場ETF中的台股
我們把焦點集中在其中包括相當比例台股的新興市場指數和ETF。
因為大型股部分不是我們的重點,所以忽略大型中型股指數,
只看「全市場指數」、「小型股指數」,其中全市場指數是指
將該指數系列中,符合各標準(尤其股票要足夠比例能自由
流通)的股票全部加入的指數。
3-1新興市場全市場指數和ETF
我們先來看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ETF也就是VWO,它追縱的是富時
新興市場全市場含A股指數,該指數在2月底時包括412支台股,
VWO確切持有幾支台股有些不確定(Vanguard的詳細持股資料
大多沒有excel檔案,個人實在無力翻完4000多支持股一個一
個算有多少台股),但由於它持有股票數還多於指數幾百支,
所以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台股應該至少有412,這個數字讓它
成為目前我所知全世界持有最多支台股的ETF,估計大約可
涵蓋90%以上的台股市值。
除了富時指數以外,MSCI IMI 新興市場指數是另一個常使
用的新興市場全市場指數,其中共收錄了345支台股,估計
涵蓋台股市值約87%,其中美國的IEMG和英國的EIMU 都追縱
該指數,IEMG目前實際持有304支台股,而EIMU實際持有320支
台股,都略小於指數。雖然收錄數不及VWO,但都已超過純台股
ETF,並且都包括大、中、小型股在內。
以指數收錄廣度而言,其實 S&P BMI Index 系列,是三大全市
場指數系列中涵蓋台股最廣的, S&P Emerging Market BMI Index
中即收錄高達690支台股,估計收錄股票總市值可達台股約94%左右。
在美國有對應該指數且費用率頗低的SPEM,但可惜的是追縱方式是
採用取樣,實際上僅持有218支台股。(S&P另有出一支追縱S&P Asia
Pacific Emerging BMI Index的GMF,該指數同樣收錄690支台股,
且台股佔比更高,但GMF的取樣數更少,台股數反而更少還不到100)
3-2新興市場小型股指數
如果投資海外ETF的目標,是想要補充台灣的ETF或其他摩台指ETF
裡,中小型股的不足,可以使用追縱小型股的指數ETF,由於台股
小型股流通市值不低,在這類的新興市場ETF中台股一般佔比都不小。
S&P系列指數中,就有一個新興市場小型股指數S&P Emerging Under
USD 2 billion Index,其中包括了總市值20億美金以下的新興市
場股票,共有台股610支中小型股(亦即排除了富時指數690支股票
中,前80支大於20億美金市值的股票),在美國股市的EWX即追
縱此指數,以取樣的方式追縱,但取樣的比例較SPEM高,其中共持
有 327檔中小型股,且台股在ETF中佔比高達30%,因此如果想要以
一支基金,最完整收錄台灣的中小型股,應當就屬於EWX了。
其實在S&P系列中,尚有另一個新興小型股指數
S&P Emerging Markets Small Cap Index,收錄了富時指數690個
台股中,總市值最低的15%,共包括506支台股中小型股(亦即排
除184支市值較大的股票,因此更集中在小型股),但目前可惜未
有標的追縱此指數。
此外,亦有一些標的追縱MSCI新興市場小型股指數,其中有不少
台灣中小型股,而台股佔比約19%,追縱該指數的包括美國股市的
EEMS,持有210支台股,而英國股市的EMSD,持有183支台股。
富時指數系列也有出小型股指數,但可惜未有相對應的新興市場
小型股ETF,但在全球小型股指數 FTSE All-World ex-US
Small-Cap index中,也有收錄322支台股中小型股(亦即全市
場指數中的412支扣掉大中型股的90支),而追縱該指數的VSS
有完整收錄(甚至可能還超過),可惜其中台股只佔6.4%,對於
想要增持台股小型股的作用較小。
其實光就小型股而言,台灣也有一支專門台灣中小股的
富邦中小50ETF,但其中只收了50支中小型股,而且去年
不到一年的費用率就超過2%,因此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了。
結語
雖然我的全球股市投資配置是以市值為主要的分配基準,但在台股
方面,基於對台股是唯一沒有匯率風險的股市,以及台股走勢與
台幣走勢有正相關,可以平衡部分因台幣昇值造成的海外投資
匯率風險(並非看好台股未來報酬會高於台股以外),因此增加了台股的配
置比例,目前個人目標配置比例為全部股市配置的15%,比指數市值佔比1.4%
要多13.6%,所佔比例僅次於美股,但這樣的配置方式並不是標準答案,我
認為僅以大範圍ETF投資台股也相當合理,這點每個人可以依個人的觀點和
需求作不同的配置。
基於增加台股配置的需求,本篇探討各種以ETF投入台股的方式,如本篇
所述,目前台股尚未有如美股那樣,有夠好的全市場指數ETF
(台股的小型股比例較高是原因之一),甚至以複數的台股ETF搭配
也都還明顯有不足之處,因此想要進一步增加台股的投入比例時
,涵蓋廣度反而不如像VWO這樣的新興市場ETF來得好,這點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ETF或較
理想的指數基金時,能逐漸有所改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94.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552212683.A.3A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