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曾刊登於足球王者第二十六期(2018年3月出版)
浴火重生的阿富汗足球 文:巴迪斯圖達
阿富汗給你的印象是什麼?貧窮?塔利班?《追風箏的孩子》?或許對於這個跟台灣相距很遠的中亞國家,我們確實不了解那麼多,也是人之常情。雖然因為內戰和極權統治,阿富汗足球不僅從國際足壇消失了接近20年,部分人民連生活和生存都是問題,更遑論找球場踢球,連國家隊主場也成了刑場,他們卻可以急起直追,近年屢創佳績,國際足聯排名比台灣更高。這個國家的足球故事,絕對是一個發人心省的勵志故事。
阿富汗於18世紀已經建國,在1919年獲國際承認是獨立國家,是中亞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現存國度,所以他們的足球歷史很早就開始。他們的足協在1922年就成立,在1941年的元旦日,作客伊朗賽和0:0,是他們史上首場國際賽。7年之後,阿富汗加入了國際足聯,並於1954年成為亞洲足聯創會成員。雖然實力不怎麼樣,阿富汗仍然熱衷於參與國際賽。可惜好景不常,蘇聯在1979年入侵打擊阿富汗足球的發展,後來該國陷入內戰,在1984年9月20日的亞洲盃資格賽,以1:6慘負約旦後,阿富汗所有國家隊和球會,都沒有參與國際比賽,這段黑暗時代直到2002年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才結束。
重返國際足壇後,阿富汗首項參與的國際賽事,就是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每當憶起這次比賽,阿富汗必定覺得非常難忘,因為他們在首戰就以0:10慘負於伊朗腳下。之後兩場小組賽,他們也以0:11不敵卡達和黎巴嫩。正當世人認為阿富汗只是一支不足為懼的弱旅的時候,他們卻不斷進步,首先是1年後的亞洲盃資格賽,就已經以2:1擊敗吉爾吉斯,雖然後來也是輸比贏多,但是不斷從比賽中獲得進步,結果在2013年的南亞足球錦標賽決賽,以2:0擊敗6屆冠軍印度奪冠。
阿富汗首次奪得國際賽事錦標,令舉國欣喜若狂,同年他們也獲得國際足聯公平競賽獎。阿富汗的國際足聯排名,也從2013年2月的第189位,提升至2014年4月時的第122位。到了去年,阿富汗的成績也不俗,雖然在世界盃資格賽慘負敘利亞和日本,作客新加坡只以1球僅負,2次面對柬埔寨也得勝而回。而在南亞足球錦標賽當中,在決賽再次面對印度,這次對手有主場之利,結果在加時後以1:2飲恨。雖然沒有再創造另一次奇蹟,阿富汗也已經證明再非吳下阿蒙,上月的國際足聯排名也維持在第154位。
阿富汗足球能在十餘年之間進步神速,除了國民對熱愛足球,和在2012年成立職業足球聯賽,善用旅外的阿富汗裔球員也是重點。由於逃避戰火,早於1980年代開始,已經有不少阿富汗人逃到歐美各地定居,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所以足協在挑選的國腳當中,超過一半也有歐洲足球的背景。在3月世界盃資格賽的25人入圍名單中,有12人是效力歐洲球隊。
依靠招募「海歸」球員爭取佳績,無疑是最快見效的補藥。不過補藥吃太多也不是好事,也非長治久安之計。所以阿富汗足協也在國際足聯的「進球」計劃當中,獲得150萬美元(約5,000萬元新台幣)資助,改善足協大樓和國家隊專用綜合訓練場的設備,連五人足球和沙灘足球的設備也有改進。相對和平的政局和足球環境的改善,令阿富汗參與足球的人數也急劇提升。根據國際足聯的資料顯示,阿富汗在2006年只有19,781名註冊球員,到了2014年已經擁有超過5.4萬名註冊球員。阿富汗女足也在這情況下獲得提升,光是在首都喀布爾,就已經有至少224名女子足球員,同時有16支喀布爾球隊有女足。
阿富汗足協並沒有因為顯著進步,而停下前進的步伐。他們在2014年6月跟另外5個國家,成立新的組織中亞足聯,並於去年底參與南亞足球錦標賽之後,就正式脫離南亞足聯。加入中亞足聯後,阿富汗有更多機會和實力更強的伊朗和烏茲別克較量。阿富汗足協秘書長阿嘎扎達(Sayed Aghazada)甚至說,如果進步幅度持續理想,相信阿富汗可晉身在卡達舉行的世界盃決賽圈。
雖然阿富汗足球進步明顯,只是他們的實力在亞洲仍然不算強隊,所以阿嘎扎達的豪言壯語難免無法令人相信。事實上阿富汗足球需要面對的問題仍然很多,比如說阿富汗國內仍然不靖,治安仍然差劣,連國家隊主帥沙格(Petar Segrt)外出的時候,也必須有2名保衛隨行。沙格表明不會因此離開,可是人心始終難以安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足球有不少難度。
另外,因為國內環境仍然動亂,所以阿富汗國家隊一直在境外舉行「主場」比賽。從2002年回歸足壇以來,阿富汗只在首都喀布爾舉行2場比賽,第一場是2003年11月,他們以0:2不敵土庫曼的世界盃資格賽。另外一場已是10年的8月20日,主場以3:0擊敗巴基斯坦的友賽。連主場都沒有的球隊,可說是自斷一臂。這種因為政治問題而帶來的難處,國家隊是沒辦法自行解決,不過國腳們都說能夠代表國家出戰,也已經是榮幸,也許就是解決沒主場問題的妙方吧。
歐洲足球錦標賽資格賽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古拉索
今年的中北美洲金盃決賽圈緊隨歐洲盃和美洲盃上演,在十六支參賽球隊中,庫拉索是立國時間最短而且參賽次數最少的球隊(撇除首次參賽的亞洲球隊卡達)。庫拉索在2010年才從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獨立成國,這個前荷蘭殖民地在擁有大量具備荷蘭聯賽比賽經驗的球員下,在2017年首次打進決賽圈,今年是連續三屆參賽。
在參與本屆金盃賽決賽圈的22名球員中,幾乎所有球員都有效力荷甲或荷乙球隊的履歷,當中最著名的球員是Bacuna兄弟和曾經效力南安普頓的後衛Cuco Martina。兄長Leandro Bacuna是國家隊上場次數最多的球員,他曾經效力阿斯頓維拉和雷丁,現在效力英冠球隊卡迪夫城。弟弟Juninho Bacuna則以13個進球成為國家隊進球最多的球員,他是英冠球隊赫特斯菲爾特的主力中場球員。不過任何球員也比不上總教練有名,現在的總教練就是曾經是荷蘭國家隊史上進球最多的球員Patrick Kluivert。雖然他沒有為庫拉索上場,不過他的母親是庫拉索人,所以稱他是史上最著名的庫拉索足球人物也沒有錯。
庫拉索在1963年便參與中北美洲錦標賽,不過當時是跟阿魯巴等六個島一起以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名義參賽,並一舉奪得季軍。及至2017年庫拉索才以獨立國家身份參賽,上屆賽事更打進八強賽。庫拉索在2022年世界盃資格賽首圈取得小組首名晉級,可惜在次圈以總比分1比2不敵上屆打進決賽圈的巴拿馬,提早確定無緣參賽。所以這支幾乎可以視為荷蘭二軍的球隊,在本屆金盃賽將爭取證明自己的實力。
可惜的是,他們於賽前兩天,出現武漢肺炎的確診案例,以致未能出席本屆賽事,而他的參賽席位由瓜地馬拉所取代。
歐洲足球錦標賽資格賽 在 June Yu 于長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 蘋果日報 作者/戚海倫 以及 攝影/胡瑞麒 專題報導
感謝協助 BMW Taiwan總代理 汎德 協助拍攝
中華民國馬術協會Chinese Taipei Equestrian Association
山海觀馬術場
天馬行空 CEO Jack Huang 黃啟芳
June Yu 于長君
https://tw.appledaily.com/…/202…/IE5YD5T3AVEBLFHCMH7SPNH5DE/
【蘋中人】馬術好手 讓台灣被看見 黃啟芳
新北市淡水山海觀馬術俱樂部裡,49歲的黃啟芳與愛駒Victor一次又一次跳過障礙。16歲的大兒子Brandon放暑假,這天坐在場邊、眼睛緊盯著馬背上的父親,為他鼓掌叫好。
「人馬合一的感覺真好!」脫下騎士帽,黃啟芳大汗淋漓,露出招牌燦爛笑容:「剛好,也為之後的比賽暖暖身!」
他不只是馬術選手,多年來已經成為在國內外推廣馬術運動的「大使」。去年在莫斯科舉辦的國際馬術總會FEI大會上,黃啟芳獲選為全球副會長,成為台灣在國際體壇單項運動總會中、極其少數「位高權重」的人士。特別是被視為「貴族運動」的馬術,各國代表動輒「皇親國戚」,Jack黃啟芳的出線,更顯得珍貴與獨特。
「是馬術給了我第二生命,但故事要從我父親黃正國說起;馬術,先給了我爸第二生命。」
黃正國從小就是運動健將,小時候打棒球是主力投手,高中是足球校隊,專科還和同學一起創柔道隊,出了社會持續打棒球,也是高爾夫健將。但萬萬沒想到,命運弄人,年僅38歲時,發現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併發類風濕性關節炎。
爸爸在48歲時病情惡化,「那個夏天,我們一起在榮總待了一百天。」當時父親只能坐輪椅、手也不能舉,才剛升小學六年級的黃啟芳,白天與家人輪流照顧,帶父親復健、協助進食,晚上都由他睡在醫院、陪伴父親。
即使不放心父親,隔年黃啟芳與大他兩歲的哥哥,仍然遵從父母安排、赴美國讀書。在美前三年無法回台灣,只能透過越洋電話關心。
父親雖然持續復健,仍夜夜要吞止痛藥才能入睡。後來偶然在台北青青農場看到別人騎馬,興起嘗試的念頭。「那時所有醫生都勸我爸不能騎馬,萬一摔下來,會有生命危險。」但「有點固執」的黃正國硬是說服了教練,「愈騎馬、感覺愈好。六個月後,睡前再也不必吃止痛藥了。」
「我爸覺得,若不去試,人也是廢了。」這一試,每周三次、騎馬一年,「後來竟然連拐杖都用不到了。」全家人都覺得好神奇。至今黃正國83歲,身體健康,每周仍騎馬一至兩次。
向大人物學到謙虛 讓約旦公主另眼相看
受到父親影響,黃啟芳放假回台時,也開始學騎馬,那一年他國三,「第一次與馬接觸,牠欺負我耶。」原來是馬完全不理他,只顧著吃樹葉,黃啟芳只能跟教練求救,「後來真的坐上馬背,馬跑起來,那感覺真的好舒服;還有第一次跳障礙,那種快感很難形容,但我知道,自己已經愛上騎馬了。」
後來在美國黃啟芳也打美式足球、練田徑、高中還曾在一票老外中脫穎而出,擔任田徑隊隊長。不過和歷來接觸過的各式運動相比,黃啟芳認為騎馬最獨特,「因為馬是活的,每次騎馬,牠的狀態都不一樣,需要與牠溝通。」黃啟芳說,「馬會記得前一天你離開時候的表情!所以永遠記得,要笑著對牠!」
「其實我小時候想當棒球選手。」Jack話一出,大家一陣驚呼,「後來也曾想當帥帥的警察,覺得很有正義感。」到大學主修經濟學,「以為自己畢業後、會天天穿著西裝、在華爾街金融業工作。」誰想到,因為父親騎馬,「我也騎出了意外的人生。」
現在黃家的愛駒Victor,原本是「種公馬」,後來因繁殖機率不高,才轉為賽馬。「當初考量我女兒與爸爸要騎,需要選一匹安全的馬。」去年黃啟芳將這匹個性比較穩定、不敏感的百萬名駒,從歐洲帶來台灣,成為一家三代的愛馬。
「馬術開啟了我人生好大一扇窗啊!」至今接觸馬術已27年,起初因為父親投身馬術、擔任推廣志工,讓他也想要有所付出,卻沒有想到反而從馬術得到更多回饋。以前黃啟芳怎麼會想到,全世界50幾國都有他的朋友?但如今在國際馬術界提到Jack,很少人不豎起大拇指,「馬術界許多人在他們國家,都是『大人物』,我在他們身上學到謙虛、放下物質欲望,也享受對馬術運動最『純粹』的喜歡。」
黃啟芳英語能力佳,有機會協助全國馬術協會處理國際聯繫事務,所以從2002年開始,就有機會出國參與國際年會。黃啟芳回憶,200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開國際馬總年會,會中討論奧運參賽資格。「當時中亞、東歐國家花了好幾百萬歐元,遊說要把亞洲的一個名額挪走。」眼見年邁的原韓國籍分區主席「被賣掉還幫人數鈔票」,而新加坡籍代理分區主席只打算採消極方式離席,在進行表決前一刻,黃啟芳決定舉手發言。
當時國際馬術總會會長、約旦哈雅公主(Princess Haya bint al-Hussein)以為黃啟芳要「搗亂」,瞪著他,示意他把手放下,黃啟芳仍不卑不亢、以流利英語發言:「或許我說完,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但請大家聽我說。」他提醒與會代表思考:「今天若用重金可以達到某種結果,未來是否也能用一樣的方式,聯合某個大洲,連本帶利討回來?」
黃啟芳的一席話,確實打動了許多代表。後來經過表決,「我們這方竟然只輸三票,還是很多人秉持良心。」那次讓黃啟芳深刻感覺:「馬術運動不是花錢就能買動的。」
那次發言,黃啟芳讓各國代表印象深刻,當然也包括哈雅公主。2010年,他成功讓國際馬總年會在台灣舉辦,當時要尋求競選連任的哈雅公主,搭乘私人飛機特別提前來台,爭取Jack支持。Jack除了表態支持亞洲人當會長,也提出一些具體建議。歡迎晚宴上,他帶著哈雅公主逐桌與各國代表打招呼,公主也驚訝Jack的好人緣。年會投票結果,Jack的影響力展露無遺,哈雅公主第一輪的票數就篤定當選。
中華奧會顧問沈依婷透露,「當年哈雅公主要離開台灣時,請Jack上私人飛機一談,她笑說,要趕快把飛機門關上,把Jack也一起帶回國。」
對黃啟芳來說,十年前辦國際年會的感動還在。許多國際友人當面對他說,「如果不是因為馬術年會,我不會來台灣,以前甚至不知道台灣在哪裡。」許多外國代表來台之前,「曾經想像台灣就像一座大工廠」,但藉著馬術年會來一趟,他們發現「原來台灣這麼美、這麼進步!有機會一定再來!」
長時間在美國、英國求學生活的經驗,讓黃啟芳熟悉外國人的思維,「東方人講人情,而西方人講數據,通常對事不對人、公事公辦。」這無論對他的工作、或是在國際馬術界穿梭,都有極大幫助。
骨子裡有股不服輸 「愈被看不起愈要玩」
2016年他在約旦王室力薦下,競選成為國際馬總第八分區主席,角色不同,投入更多,「空中飛人」成為生活日常,往往飛行數十小時到國外開會,馬上又飛回台灣。2019年他在莫斯科的國際馬術總會大會上,獲選為總會副會長,兼任跨亞洲與大洋洲、第八分區主席,西從巴基斯坦、北到蒙古、南到紐西蘭,肩負著推廣馬術的重責大任。
「我經常馬不停蹄出國開會,起初太太有點反對,怕我不好好經營自己事業。」黃啟芳笑說,「後來太太發現我出國真的不是去玩,慢慢就認同了。」
黃啟芳其實是有在工作的,但因積極投入馬術事務,讓人誤以為他是「專職馬術人」。他從美國學成歸國後,先在自家公司磨練,後來轉而經營電子公司,「吃苦當吃補」,從經理一路做到總經理,「走到這年紀,也開始想做些社會責任的事業。」
去年底黃啟芳成立環境工程公司,「我都開玩笑說,現在我開始燒垃圾!」因為看了齊柏林電影《看見台灣》,反思自己在電子業也是污染製造者,開始萌生「友善環境」的念頭,「我們處理最毒的東西,經過機台處理、可以零污染。」
閒不下來的黃啟芳,一天還能睡到八小時,讓人好奇他是如何辦到?黃啟芳說,從小與哥哥到美國求學,沒人管兄弟倆何時讀書,就得自己學著分配時間,「芝加哥大學永遠給我們寫不完的功課,自己要學著挑重點、吸收重點。」這些經歷讓黃啟芳學會時間管理,他笑稱「我的大學生活就像軍人一樣!」黃啟芳只花三年,就完成芝加哥大學學業,接著前往倫敦政經學院深造。如今能在家庭、事業與馬術中找到平衡點,「感謝我有很好的團隊、很好的一群兄弟來幫我,分層負責!」
「或許這就是我的特質,我能帶動一個團隊。」黃啟芳無論做什麼事,骨子裡都有種「不服輸」的特質,「愈看不起我,我就玩給你看!」
如今回首,黃啟芳說,自己花了至少八年,才在國際馬術界「被看見」。他衷心感謝每一次「機會」,也特別感謝當年拉拔他,進入亞洲馬術協會擔任助手的前祕書長金一泓(曾任韓國三星集團核心幕僚)與前會長安德基(曾任三星集團旗下事業部董事長),「從中我學到,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都是要一步一步去爭取的。」
「接下來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把國際年會再帶回台灣。」黃啟芳還有夢,「馬術是很平易近人的!我也想努力把國際品牌與台灣的馬術運動結合在一起!」「2023年想辦亞洲馬術錦標賽,突破以往,成為亞洲第一次的奧運資格賽!」
只要談到馬術,黃啟芳就有說不完的話題與熱情,「馬術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時時用一句拉丁文「Carpe diem(把握當下)」提醒自己:「把握當下、實現夢想。」說這句話時,黃啟芳的微笑中,流露著無比自信。
作者/戚海倫
自由媒體工作者、亞洲體育記者聯盟執行委員,曾任《蘋果》記者。
歐洲足球錦標賽資格賽 在 Belgian Office Taipei 比利時台北辦事處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上個月已經開始了第一輪的資格賽囉,當然! 比利時紅魔隊Belgian Red Devils 不負眾望,在對戰俄羅斯與賽普勒斯的比賽也都取得勝利! ... <看更多>
歐洲足球錦標賽資格賽 在 [足球] 歐洲足球錦標賽資格賽- 看板SportLotte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