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某人去子宮頸環紮>
想說有很多咖粉私訊詢問,就請某人把完整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原本以為會順順的孕期,沒想到遇上出血跟子宮頸長度問題,才剛完成了子宮頸環紮手術,想說把過程分享出來,讓遇上跟我相同問題的媽媽們參考。
剛撐過前三個月的孕吐地獄,在 15 週的時候孕吐的狀況似乎有緩和,真的超開心,終於恢復食慾,身體狀況也漸漸穩定,就在準備開始回到日常生活步調的時候。某天晚上突然在護墊上看到一點鮮血,當下很緊張,馬上跟咖郎衝急診,醫生用陰超看完說,說子宮頸上有不小的裂痕,如果持續撕裂沒有復原的話,隨著寶寶與羊水變大,可能會撐不住重量,要我在家安胎一週後回診看狀況。
因為身體一直都蠻健康,我覺得躺一週裂痕應該就會好了吧,聽醫生乖乖地躺一週後回診,想說聽到的應該會是好消息。結果醫生一看,裂痕不但沒有復原,甚至變寬了,子宮頸的長度也來到臨界值 2.1 公分(及格邊緣是 2.5 公分),當下建議我做子宮頸環紮手術,減少未來寶寶掉出的風險。
當下真的很慌,擔心寶寶會有三長兩短,馬上答應兩天後手術。回家上網查了一下環紮手術,除了要住院一天觀察,讓我最害怕的莫過於要從脊隨打麻醉,就這樣戰戰兢兢來到手術當天。
一早跟咖郎到診所報到,醫護人員先要我換上病服,簽手術同意書,然後在手上戳針打點滴(QQ 好痛,他們說我血管不好打...這邊就好痛我後面怎麼辦)。接著就準備要推進手術室,躺在手術台上我超爆緊張,最恐怖的麻醉橋段要來了嗎!這邊提醒媽媽們,如果你脊椎有受過傷,一定要跟麻醉醫師講。我因為之前尾椎受過傷歪掉,很怕麻醉醫師打錯地方,所以有跟他提到這件事情。
麻醉醫師人很好,跟我說他用得針很細,不會很痛的(真的嗎QQ)。 在做每個步驟都會跟我講,首先身體要捲成蝦子狀,讓麻醉師可以觸摸到正確的下針地方,接著它會用酒精大面積塗在脊椎處,「3,2,1,下針囉!」麻醉醫師說完我立馬感受到一陣痛感,身體縮了一下,伴隨而來的是酸酸的液體注入身體。整個過程很快速,我自己是閉眼睛、牙一咬就過去了。
然後麻醉醫師隔 5 分鐘後就會叫你抬抬看屁股,我使盡吃奶的力氣都抬不起來,他確認麻醉生效沒問題了,就會叫醫生進來。我被打麻醉後其實整個超想睡覺,醫生進來後大概只花了 5 分鐘做環紮手術,我只感受到下半身好像有拉扯的感覺而已,整個手術過程 30 分鐘內結束。
結束後麻醉醫師就幫我上止痛點滴,問我會不會孕吐,我說最近有比較好一點但偶爾還是會想吐,麻醉醫師了解後有先幫我加了一劑止吐針在點滴裡。之後就被推到病房中,但在過程中我已經爆想吐,一直忍到病房跟護理師說我不行了,我要吐了。護理師急忙拿塑膠袋鋪在我的頭右側,由於半身麻醉後必須完全平躺 4 小時,因此我只能頭一轉開始狂吐,嘔吐物隨著臉頰流到頭髮跟耳朵,真的非常狼狽。
手術順利結束了,但迎接我的是恐怖的嘔吐地獄,我開始每 30 ~45 分鐘吐一次,是那種胃經攣式的吐法,從中午吐到深夜,每次要吐就會跟咖郎說「我要吐了!」然後他趕快拿袋子接住,事後幫我擦拭臉頰跟頭髮。(咖郎說他看我這樣也快哭了)
由於術前 12 小時不能吃東西,我想我吐出來的應該是胃酸或膽汁之類的,吐到後面我真的快虛脫。醫生判斷我應該是身體對麻醉止痛很敏感,副作用比一般人還要強。期間加的第二針健保止吐,效果大概只能維持一小時,到深夜醫生建議我們打自費止吐,我才比較好一點......(可能也是因為麻醉止痛退得差不多)
昏昏沈沈在病房度過一晚,隔天才能慢慢起身梳洗。整個過程中對我來說最恐怖的是嘔吐副作用,手術的傷口其實沒什麼感覺。出院前醫生內診幫我把止血紗布取出來,也一起看子宮頸跟寶寶的狀況,子宮頸裂痕在手術後看不到了,子宮頸長度也到了4.5公分,重點是寶寶很健康,我跟咖郎都鬆了口氣。
之後就被囑咐要好好吃抗生素跟安胎藥,一週後回診即可,結束了我的子宮頸環紮手術之旅。
回想雖然嘔吐過程很痛苦,但很幸運可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觀察到子宮頸的問題,即早手術。這邊也建議各位媽媽,如果有出血一定要到醫院看看,因為自己真的不會知道裡面發生什麼事情 QQ
話說這篇本來也要在媽寶版分享 結果太久沒發文沒看弄懂版規就被水桶了 X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
止血藥有什麼副作用 在 暖氣藥師 蘇柏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藥師碎碎念】打疫苗之大哉問之十萬個為什麼
我們即將進入全民打疫苗的時期,網路上由於資訊傳遞快速,真假消息難辨,許多人對於打疫苗似乎躍躍欲試,也有很多人躊躇不前。藥師最近還有聽過中年婦女在護理師要下針前一刻「臨陣叛逃」,比通緝犯溜得還快。
今天藥師就根據不同狀況和族群,來場十萬個為什麼,來解答你的滿腹疑惑。
[常見問題]
1. AZ、莫德納、BNT等等我應該打哪一個好?
➡如果是一般人,打什麼都好,先前認為AZ保護力較差,根據最新的研究其實效果相差無幾。
2. AZ和莫德納常見副作用有哪些?第一二劑有差異嗎?
➡這些疫苗打完都有些共同副作用,像是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等等。AZ打完也有一部分的人會發燒,這時候可以根據狀況使用退燒藥(但請不要預先吃)。莫德納雖然不太會燒,但有一部分的人會畏寒,這是可預期的副作用。另外根據統計AZ第二劑副作用會輕很多,而Moderna有可能會比第一劑再強烈一點點。(不過因人而異)
3. 打AZ的嚴重副作用?
➡血栓的副作用極低,100萬人裡面只有13個人左右有可能發生,而且大多40歲以下。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經評估後可以放心施打。但若出現前述外的嚴重副作用,還是要趕緊就醫。
4. 有在吃抗凝血劑可不可以打疫苗?
➡可以的,打完注意止血,輕壓等到血止了再繼續其他活動或移動。
5. 我有慢性病(三高或是其他需長期服用藥品控制的疾病)能打嗎?
➡如果慢性病(簡單來說就是有拿慢性處方箋的)控制良好,可以放心接受施打!定期服用HIV藥物治療的朋友也可以施打。
6. 之前有過血栓可以打AZ疫苗嗎?
➡可以!只有一個情況不行,就是曾經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症候群或是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覺得太複雜不知道沒關係,施打疫苗前請回去找之前給過這個診斷的醫師確認可否施打!或是可以選擇接種Moderna疫苗。
7. 誰不可以打疫苗?
➡正在發燒、剛接受過重大手術或是有急重症的病患,不要逕自接受疫苗接種,如果需要打疫苗請事先找醫師進行討論。
8. 打完疫苗有飲食上的建議嗎?
➡正常飲食就好,另外打完兩天內盡量不要飲酒。
9. 聽說打完疫苗如果揉了,會更容易造成血栓的副作用?
➡打完疫苗的確不可以揉,不過不是因為會造成血栓,而是因為可能會讓注射處紅腫更厲害,而且也有可能影響疫苗保護力。
10. 打完疫苗可以捐血嗎?
➡如果是打Moderna or BNT可以直接捐血,但如果是AZ建議暫緩14天,不過衛福部正在研擬開放可以直接捐血,請參考衛福部公告的最新資訊。
[女性同胞〕
1. 吃避孕藥或服用賀爾蒙可以施打疫苗嗎?
➡可以!過去曾建議不行,但110/5/21後已修正,而且施打前不需要停藥。
2. 孕婦或是有備孕之婦女可以施打mRNA疫苗,特別是有妊娠糖尿病或是高齡產婦很建議施打。哺乳的婦女也可以接種疫苗,抗體可能透過餵母乳給寶寶。
〔小小朋友〕
小朋友可不可以打疫苗?
➡基本上未滿18歲不建議打疫苗,目前世界上只有BNT疫苗有針對青少年做過研究,日後如果進來台灣請根據衛福部的最新指示決定是否讓小朋友接種。小於五歲的孩童可以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自己罹患COVID-19轉重症的機率。
〔特殊疾病及狀況〕
1. 洗腎患者可否接受疫苗施打?
➡可以!洗腎患者比起一般人更建議施打!而且不限廠牌都可以接受接種。不過有些患者因為需要限水,所以打完疫苗後不需要刻意多喝水。
2. 有肝炎的患者可以打疫苗嗎?
➡無論是B肝或是C肝患者都可以施打疫苗,不需要擔心你吃的藥品會影響疫苗施打,不須停藥就可以接種,什麼廠牌都可以打!
3. 骨質疏鬆患者如果在吃口服藥,不需要停藥就可以打,但如果有定期注射治療藥物,必須要問過醫師後才可以打,因為其中有一些藥物會影響疫苗的藥效!
4. 有在進行癌症治療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必須要經過醫師評估後才可以打疫苗,施打疫苗可能會影響藥物治療及身體免疫反應,請經過評估再進行施打。
5. 如果感染過COVID-19還可不可以打疫苗?
➡可以!而且建議治療完成六個月後趕緊施打,降低再次感染的機率。
6. 如果打完第一劑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請一定要進行通報,一般民眾可以使用「疾管家APP」的「健康回報」功能進行回報,這樣醫師才能於第二劑接種時,替你評估是否需要改打其他廠牌的疫苗。
止血藥有什麼副作用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醫師建議打完疫苗後只能喝溫開水,喝茶或咖啡會影響吸收。還好後續原受訪醫師發現報導扭曲原意,站出來聲明他的原意是提醒打完針如果發燒要補充水分,應以白開水為主,最好不要只喝會利尿的茶或咖啡,以免水分補充不夠,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喝。
只不過這樣的報導往往吸睛度高,即使後續已撤下,仍可能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甚至被改寫成line群組的農場文。
🙆🏻♀️食物禁忌跟疫苗效果無關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不管吃什麼喝什麼,都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疫苗不是口服藥,不會受到腸胃道中的食物影響吸收也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疫苗刺激產生抗體的機制也和腸胃道消化食物不同。因此打疫苗前後不需要刻意空腹,也不用一定要吃飽或刻意喝非常多水,當然也不需避開特定食物,包括澱粉、炸物、甜食或海鮮......甚至打完疫苗要小酌一、兩杯也無妨。另外茶、咖啡,雖然會利尿,但也不會影響到疫苗代謝。
醫師會提出的一些飲食建議,主要還是跟副作用有關。好比打完疫苗要多喝水,其實是因為發燒大量排汗,身體會排出很多水分,因此應該多補充,但是也不一定要喝到1500c.c。尤其原本腎臟不好、高血壓的人超量飲水,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另外也有人打完疫苗會腹瀉或胃痛等症狀,這時本來就該清淡飲食。
水的溫度,當然也是根據個人喜好為主。畢竟正值盛夏,真的無須逼迫自己喝溫熱的水。冰水真的是長期被污名化的飲品,這一波甚至有人謠傳冰水會讓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真的太誇大了!冰水不會讓血管收縮到這個程度,更何況打完疫苗產生血栓的案例屬於免疫的反應,並不是血管收縮引起。
至於很多人一再強調打完疫苗要避免飲酒,主要是避免部分人貪杯,喝醉導致頭痛、噁心,身體感官變得不敏銳,難以觀察身體是否有副作用產生,倒不是說碰到一點酒精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變化!
🙆🏻♀️要休息多久,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有人擔心施打疫苗前後的活動量會影響到抗體生成,甚至是增加副作用,也有人認為打疫苗當天應盡可能不動,少走路,才能增加吸收,這些說法也都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因為抗體的產生和肌肉收縮、心跳速率高低並無關聯,更何況要是運動後要是真的會影響疫苗作用,臨床實驗就會把受試者的運動量作為變項,甚至要求受試者打完疫苗後要限制活動。�
不過,話說回來,疫苗打完身體可能會不適、疲勞或發燒,也沒必要在打疫苗前累積太多疲勞,好比高強度運動、長跑或熬夜追劇通宵打電動,盡可能前一天睡飽一點。
而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判斷,若身體沒明顯不適,想要從事慢跑、瑜伽、微重訓放鬆情緒,又有何不可?另外,如果是本來從事大重量,長跑的人,我會建議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強度,大約一到兩週即可恢復本來的訓練。
好比我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完全沒發燒,肌肉也沒有酸痛,因此隔天我仍慢跑半小時,第三天還居家利用啞鈴重訓半小時。反過來說,有人發燒一週手臂痠痛舉不起來,當然是要以休息為原則,不可能硬去運動。總之,一切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特殊疾病的藥物,不要自己亂停藥
再來就是施打疫苗前,僅有極少數的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好比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這部分需事先諮詢自己長期配合的專科醫師。至於其他的慢性病藥物好比降血藥、抗凝劑、避孕藥、子宮收縮止血劑都不需要停藥。我也要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好比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好先確認控制良好,再安排施打。在沒有醫囑前就擅自停藥,非常危險!
假設打疫苗前後有安排手術、催生,或剖腹產需要施打麻醉,當然都沒問題。網路上謠傳打完疫苗無法麻醉,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打完疫苗,你的身體還是你的身體,你還是一般人。只是多了抗體,並沒有產生什麼驚人變化啊!只不過,我會建議你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之後較為保險,以免打完疫苗反覆高燒而影響原訂計畫。
綜合以上,我建議有特殊慢性疾病的病患施打前,要詢問自己的專科醫師特殊的注意事項,其他則是保持平常心,順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走,各種眼花撩亂的「打疫苗守則」、「打疫苗禁忌」真的是不看也罷!
歡迎大家分享,打完疫苗後的身體狀況,給其他人參考喔!
止血藥有什麼副作用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物理治療?
什麼是物理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光、電、水、冷、熱、力等物理因子和運動治療,來評估並治療病患的問題。舉例來說,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利用微波造成水分子的震盪可以來加熱食物。在物理治療中,就利用微波的此一特性,可震盪人體組織內的水分子,提高深部組織的溫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患部的癒合速度,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利用微波來治療,就是一種物理治療。
歸納起來,物理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二)電療--低頻電刺激、中頻干擾波
(三)水療--溫水療、冷水療、熱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水中運動治療
(四)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冷氣治療
(五)熱療--濕熱療、乾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蠟療、紅外線及熱敷包
(六)力療--操作治療、牽拉運動、牽引、按摩
(七)運動治療(Movement)--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徒手治療(Manual):有關節鬆動術、按摩、筋膜鬆弛術、被動運動、其他特殊技巧。
§低能量雷射:
雷射是一種激發光子束,與一般光線不同的是,它具有單一頻率、單一色調、單一相位及集中光束的特性。一般醫用雷射,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或硬雷射,其能量通常為數十至數百瓦特,外科醫師常利用其高熱能以達到凝固止血及切割組織的作用。
另一類是低能量雷射,又叫冷雷射或軟雷射,其能量通常是數毫瓦特至數十毫瓦特。當這類雷射照射人體後,經由其電磁效應或光化學作用,會影響體內種種生理及代謝反應,例如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由於低能量雷射具有上述生物刺激的特性,因此它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及組織復原。此種治療的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噁心、頭暈、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由於雷射對眼睛有害,因此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治療時也要帶上墨鏡以保護眼睛。一個部位治療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治療的效果通常在三至五次內會顯現出來。目前在醫院中常用的有氦氖雷射及鎵?紅外線雷射等。
在風濕病的復健方面,低能量雷射可用來治療各種軟組織疾病,如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成效約為 75 ~ 80% 。
§電療: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電刺激來治療骨關節疾病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發現一種魚可產生一百至一百五十伏特的電流。他們就利用這種魚產生的電流來治療足部關節炎。
電刺激治療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的目的是止痛,此外,電刺激也可以用來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的種類很多,其中與骨關節疾病之治療有關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另一則是中頻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低頻波是指頻率在 1000 以下的電波,一般多採用 0 ~ 100; 中頻波的頻率是 1000 ~ 1000000 (一百萬)之間,但頻率超過 10000 (壹萬)以上的電波會產生熱,所以臨床上中頻波頻率均在 1000 至 10000 之間。經皮神經電刺激就是把電流通過黏在皮膚上的電極,以達刺激神經而得止痛的效果,成效不錯且無副作用,病人甚至可以買回家自行使用。
中頻干擾波一般是採用兩組電極(一組兩個),其頻率相差為 0 ~ 100 之間,如 4100 及 4000 ,通電後兩組電極會以中頻波穿透皮膚,而在深部組織發生電流干擾,產生一個 0 ~ 100 的低頻波。
採用中頻波的原因是穿透皮膚較容易,對皮膚的刺激也小,電流強度可以調得較大。
臨床研究顯示,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
很多慢性關節炎病人因為長期藥物治療而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考慮合併使用電刺激,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此外,雷諾氏症候群病人或是交感神經失營養症者,也可用電流刺激局部患處或相關的交感神經節,以增進血液循環。
而當風濕關節炎病人發生週邊神經病變時,也可用電刺激來減輕疼痛或是延緩肌肉萎縮。
§水療:
水療通常使用熱水,所以也算是淺層熱療的一種。除了利用水的熱度來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之外,水還具有浮力及黏稠度。此特性使水療能提供患者同時做各種運動而不致傷害關節。此外,大多數醫院的水療槽內裝有馬達,可將空氣與水混合打入水療槽,造成渦流,具有按摩的效果。
水療的種類很多, 簡單的如家庭用的浴缸、公共浴室。一般醫院則依其規模大小而裝設各種上肢、下肢及全身水療槽、八字型水療槽或治療池等。此外,溫泉療法、泥漿療法亦可說是水療的一種。有人說溫泉或泥漿中的礦物質會改善關節炎,但亦有人反對此說法。
§冷療:
冷療的基本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壓抑神經的興奮及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對於風濕關節炎而言,冷療可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
與熱療不同的是,冷療可止血、消腫,故適用於急性關節炎或骨關節急性外傷。有些病人在運動治療後會有疼痛、腫脹的現象,也可以用冷療來消除。
冷療的種類有很多,如浸泡法、冷(冰)敷法、冰塊按摩法及噴霧法等。
浸泡法就是把要治療的肢體浸入 0 至 10 ℃的冷水中。
冷敷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家庭用的冰敷袋,只要把冰水放入橡皮袋或塑膠袋即可。亦可使用含有矽膠的冰敷袋,使用前先放入冰箱上層,使用時再取出即可。必要時可將冰敷袋充氣後壓迫患處,以止血消腫。其他還有即冷式的化學冰敷袋,使用時將袋子一壓,其內容物會產生化學作用而迅即變冷。
冰塊按摩法是用冰塊按摩患處。為了方便起見,使用前可先把冰塊作成杯形或圓柱形,以便於局部按摩。
噴霧法是將甲基氟( methylfluoride )等化學物質裝入容器中,使用時可噴出冷凍氣體,常用來治療肌肉疼痛或急性運動傷害。在國外風濕病醫師做關節穿刺前也常用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國內有些醫院也裝設大型的噴霧式冷療機。
冷療的治療時間為五至二十分鐘。冷療初期會覺得冰冷,接著會感覺燒燒的,最後會有點酸痛、麻木。當皮膚變白發青時,應立即中止治療,以免凍傷。罹患周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症候群(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紅)或是對於冷療過敏的人,都不適合做冷療。
§熱療:
熱療最重要的功效有五: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
(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
根據穿透人體組織的深淺,可將熱療分為淺層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外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
熱敷是常見的一種熱療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水煮、化學生熱、微波爐加熱等方式的熱敷包包上毛巾,敷在患部 20 到 30 分鐘即可。電毯,也是很方便的一種熱敷方式,一般電毯是乾熱式的,目前市面上也有溼熱式電毯,即利用吸收空氣中水分或直接可包潮布,其效果比乾熱式者為佳。熱水袋是種便宜簡單的熱敷方法,只要將熱水注入熱水袋內封緊,外包乾或微濕毛巾即可。
熱敷用品不一定愈貴愈好,只要個人使用方便有效即可,在購買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熱敷用品應事先了解使用與保存的方法。使用熱療最主要是避免燙傷,熱敷不是愈熱愈好,也不是愈久愈好,所以使用電毯最好能夠定時,避免睡覺時用,感覺遲鈍或喪失者應多包一層毛巾或溫度不要太高,使用時間 20 至 30 分鐘就夠了,超過 30 分鐘效果差不多,且就算溫度不高時間夠長也會造成燙傷的。在此吾人不建議用熱毛巾作熱敷,因為熱毛巾保溫效果較差且容易燙傷。
其他熱療方式如紅外線燈屬乾熱式熱療,有時會因太乾燥而皮膚不適。
在物理治療部門除使用熱敷包外,也會使用所謂深部熱療或透熱療法,一般是利用高頻的電磁波例如短波、微波、或者用超音波等,深部熱療可穿透到組織的深部,但有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人員施行,否則容易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