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正常 著床位置 超 音波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It’s a boy! 今天來二寶性別揭曉!
剛滿十週的那個週六我自費到英國私人醫院做了NIPT產檢,費用500多鎊,這個算是相對公立醫院的同類產檢有99%準確率的檢查。之後12週到公立醫院UCLH正常產檢,醫生看到我有NIPT 檢查後就說公費的檢查可以省很多時間了。幸好英國的公立醫院產檢是一毛錢都不用花,改天再來分享英國上班族的產檢假。
十週的時候,在私人醫院是先是用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和聽心跳,當時還心亂如麻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二寶整個不知所措的我,聽到寶寶的胎心音,眼淚就掉下來了。
隔一週,我接到產檢報告,一切正常,當然也順便就能看的性別,我收到報告的時候只因為老蚌生珠擔心寶寶健康,對於性別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我想先知道是因為要早點決定娜娜的衣服是要留下來給二寶還是要送人。
這胎果然是完全符合自己的直覺,這胎懷孕辛苦太多,懷娜娜好吃好睡沒孕吐,更因為是懷女生,女性荷爾蒙爆棚,夜夜春夢,超想隨時撲倒奶爸。(噗)這胎完全相反,想吐、吃不下東西、情緒起伏大、身體也超級容易累,也沒有很強烈想撲倒奶爸的慾望😂。
娜娜呢?還沒公佈性別前,她每天都在親我的肚子說想要見小寶寶,但我們第一時間跟她說「小寶寶是一個男生!妳要有弟弟了!」
娜娜居然哭了!?她委屈的說:「可是我想要妹妹」
我跟奶爸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只好說:「妳跟佩佩豬一樣有弟弟耶,弟弟也很好啊,弟弟超可愛的。」
娜娜一直堅持「可是我想要跟我一樣的Girl!」然後繼續哭,我們只能耐心安撫,一陣子後,娜娜終於接受了。
只是隔天開始,娜娜就常常說「我的肚子跟媽媽一樣也有小寶寶,只是媽媽肚子是一個弟弟,我的肚子是一個妹妹!」
是說,也有大寶如此堅持想要某種性別的二寶嗎?大家都怎麼跟大寶說呢?
#圖為娜娜雀躍不已但被我拿來做梗圖
#娜姊鬼靈精怪表情超多
#有人猜中了嗎
🥰奶爸代購社團: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IG追起來:PhD_backpacker
正常 著床位置 超 音波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年來大家對孕產婦的關心,越來越著重在心靈層面,書市上也有許多好書可解決孕婦的大小疑難雜症、剖析孕期微妙心理變化,但好像比較少看到書本是針對「流產」這個常被視為禁忌、隱晦的話題著墨。今年底,看到了一本這樣的書似乎補足了這塊缺角,要先感謝和平國際出版社的勇氣與用心。
「生命的邊緣」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英國諮商心理師,也曾親自經歷流產的煎熬,深感流產的悲傷情緒若沒好好處理,會在心中留下莫大的陰影。因此,她積極投入流產關懷領域,提供流產後婦女的心理諮商,並成為「英國流產協會 」的關懷志工。這本書涵蓋了她這十幾年來諮商的心路歷程、醫療現場對流產的態度以及相關政策的演變,,內容非常豐富。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國的醫療制度和台灣在產檢習慣的差異極大,對流產的態度也和我們迥然不同。
由於懷孕三個月內自然淘汰機率高,即使有產檢,醫師也很難影響胚胎的發育狀況,,在英國,婦產科醫師通常會等到懷孕超過三個月才會做第一次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胚胎沒有心跳、萎縮了,醫師也會建議女性「順其自然」回家等胚胎排出。也因此,英國自然流產的比例相對藥物、手術高出許多,因此非預期的流產發生率提高,大出血可能發生生在通勤、辦公或是健身中。女生往往不知該如何處置排出的胚胎,最後只能將他隨著排泄物沖入馬桶。
此外,在英國,由於大眾對於流產的人也常用正面的話語,盡量淡化應對。比如「還好只是初期,胚胎尚未成形,稱不上是寶寶」、「別把注意力放在『那件事』、趕快再懷孕就好」。綜合以上,不少女性會感到流產的傷痛不被重視也未曾被安撫,因而在心底留下陰影。
反觀台灣,一旦懷孕,孕婦多半會都會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認胚胎的形狀、著床位置是否正常。醫師也會藉此排除子宮外孕,的也可同步觀察胚胎是否有長大,心跳有沒有按時出現。
此外,不分假日或半夜,只要有任何特殊狀況,如腹部受到碰撞、陰道出血,孕婦也都會立刻就醫,在門診,也常有孕婦和我說:「孕吐、疲勞、脹氣真的很不舒服,但看到超音波影像,就覺得一切都可以忍耐、只要寶寶健康就好。」
只不過醫療的及時與便利性,有時反而變成壓力和煩惱的來源。準媽媽們可能會開始互相比較超音波照片,擔心自己的胚胎沒有那麼圓、同樣週數自己的胚胎怎麼還沒心跳。看到心跳後,又會對新生命產生強烈的責任感,認定自己該對胚胎的安危負全責,不免開始自我審查食衣住行一舉一動,深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傷害到胚胎。
因此當流產發生或胚胎停止長大時,常聽到女生會開始自我責怪,比如「 明明上次看還好端端的啊,怎麼現在會這樣?」、「是不是我做錯什麼,還是延誤就醫,害死我的小孩?」
尤其,台灣對流產的態度常受傳統醫療影響,認為流產是子宮太虛、流產後會元氣大傷,需要進補調理,雖女生可藉此獲得充分的關心和休養,但相反的,也加深了「就是我OO才為會流產」的錯誤認知。
其實不管各國的醫療制度和社會文化如何影響大家對流產的態度,以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流產主要的原因是胚胎本身發育不正常,是自然淘汰的過程。無論自然流產、藥物或接受手術,其伴隨的疼痛和出血約比一次月經多,並不會影響後續受孕,只是心理的創傷卻無法量化,目前也沒有好的「SOP」去治癒女性看不到的傷口。
本書也提到,研究指出,在英國,流產時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會將原因歸咎於自己的行為。就我觀察,台灣的比例應該更高。除了上述原因外,我認為這也和醫療人員第一時間面對流產時的態度相關,過去我就曾聽過前輩習慣性地和剛流產的女生說「哎呀,怎麼會這樣,妳下次應該早點來看診~」讓女性誤認流產是因為自己太晚就醫導致。
這本書同時也針對醫護人員面對流產時的態度和口氣做出批判。作者觀察到,有些女性認為醫師宣告這些壞消息時,態度過於冷淡且不當一回事。 當流產發生時,甚至有醫護人員表明「這個不會危及生命 ,不需要來急診佔用資源」。當然這些都是單方面的說詞,有時可能是當下急診有更緊急的醫療事件,導致溝通不良。
但我想要強調的是,在婦產科醫師養成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機會有系統地去學習該如何處理病人流產後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要用什麼樣的表情、口氣來告訴病人這些壞消息。太冷靜顯得沒同理心,太哀傷又顯得不專業。更何況,門診看病的步調極快,有時候還沈浸在上一個媽媽分享彌月蛋糕的喜悅,下一分鐘馬上就跳到流產的場景,情緒瞬間根本轉換不過來。以前也曾有同事為了安慰流產的病人,說了一句「這是運氣不好,可以去拜拜」因此被病人投書抱怨,認定醫師怪力亂神,應對進退間,有時真讓人無所適從。
最後我想說的是,隨著平均生育年齡的推遲,流產比例一定會越來越高,因此我們應該花更多的心力去撫慰有流產經驗的女生。我認為還是應從學校教育做起。過去學校很少針對避孕、懷孕這些「人生大事」做探討,更不用說是流產、早產等議題。社會大眾的孕產知識普遍來自戲劇和聳動的新聞標題,比如被氣到流產、搬重物後流產而終生不孕,導致大家對於流產存在許多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此外,專業人士(醫師、心理師)也可建立一些支持團體、社群,提供正確的醫療知識、心理支持以及有流產史女性的經驗分享。而我對自己的期許則是可以陸續精進心理諮商相關知識,在和病患的互動中累積經驗,拿捏和不同人說話的分寸,有一天也可出一本以台灣醫療文化為背景的書探討流產這議題。
#生命的邊緣
妳覺得流產當下醫師或隊友怎樣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