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前夫離婚是真的『離』了」
(如果您對我主持的正念溝通工作坊有興趣,文末有意願登記)
我前夫來大稻埕買中藥材,順便來我家坐坐。我在廚房煮水餃,聽到女兒和前夫聊起最近同樣的經驗:有好看的劇,一跳坑就停不下來,但一次完食又太痛苦。
女兒指指我說:「媽媽就不會。媽媽可以說停就停。」
我指指我的腦袋說:「人類有一個習慣,如果沒有把一件事做到完會很難受,因此會有衝動把事情做到完。我很早就知道這個衝動會傷害到家人,所以很注意不讓自己被衝動牽著走
妳和哥哥陪媽媽去加拿大讀書的時候,雖然我很想不要被吵的讀完一個章節或做完一件事,但我知道,書永遠讀不完,事情也不會跑掉,當你們需要我的時候我不回應,你們的心就離開我了。從那個時候我就練就一身『離』的功夫。無論我正在做什麼事,只要有需要,我馬上就可以放下自己手邊的事情,去照顧那個真正需要我的人事物。
這也要謝謝你們啦!可以說是因為愛,我才有強烈的動機一次一次的練習,於是這個能力慢慢變強。」
我前夫和女兒邊吃水餃邊聽我繼續說:「不過喔,我不像你們想的那麼能夠放下。後來我去法鼓山打禪二時,才發現自己其實還很弱。
我去打禪二時,輪到要洗碗。那時候有一個規定,只要聽到敲鐘,就算沒洗完,你也得放下馬上離開。哇!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難,我自認為是一個負責的人,怎麼可以把洗一半的碗丟在水裡呢?
後來我就在想,這個訓練太奇怪了,一般來講不是應該要學習負責到底嗎?這個訓練到底是要告訴我什麼?後來我領悟到,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大限到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說等一下的,就算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你也是得馬上離開,往另外一個世界去。這個活動的意圖是要我們鍛鍊「離」的能力。
「離」是一個重要的能力,我們大部分的苦都是從離不開,放不下而來的—離不開手機,離不開電動,放不下孩子,放不下舊情人,放不下舊恨。
然而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在學習如何堅持下去,從來沒有好好學過如何放下。我正式學放下是在接受正念認知療法的訓練時學的。那時候覺得好新奇,原來真的有人在教放下。」
看到這兩個追劇追到放不下的人聽我高談闊論放下,我有點不好意思,催他們:「快吃快吃。水餃都涼了。」
我前夫要我也一起吃,我說:「你們吃就好了,水餃皮碳水化合物太多,我血糖高。」
我前夫說:「那你把皮剝下來,我吃,你吃裡面的肉就好。」
我說:「好啊好啊,謝謝。」我剝了一大碗的皮,推到我前夫面前:「你看看,你看看,這傳出去像樣嗎?前妻給前夫吃水餃皮,自己吃肉。」
我們三個大笑了起來。
我和我前夫的離婚是真的「離」了。我們「離」開了舊恨,好好的活在當下,好好的分工吃水餃,好好的分工共親職。
註:前兩天公佈了我將主持的三場正念溝通工作坊的訊息,沒想到父母專屬的場次兩小時內秒殺,不是父母專屬的也是發佈幾小時睡醒後就額滿了。我的朋友跟我說他看到時就沒了,心裏覺得有些不舒服,感覺好像不得其門而入。
對於這件事我想了很久,要怎樣才能夠讓想上的人不用掛心?
為了讓您能夠安心,我在這邊列出兩個意願登記的連結,只要您登記了想上課的意願,每次我有開課,我就會依照登記的順序來詢問您上課的意願。
1. 父母專屬正念溝通工作坊的意願登記:https://forms.gle/B4Ffic9Y2Wo5uHkz8
2. 正念溝通工作坊(非父母專屬)的意願登記:https://forms.gle/pEzNsrWsgLKjahgc8
說起來我開的工作坊課程內容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參加的人。父母有父母特別關切的問題,不是父母的最好是參加這一場。
至於實體的工作坊:您可以到台灣正念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indfulnessCenter )的粉絲頁私訊您的意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20的網紅點石Point Sto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點石贏家小學堂 FB粉專直播企劃 年後大盤很不好玩,疫情爆發真的好煩,惱人的情緒何解? 成功的交易員,有80%是來自於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我們請來 張振興老師來到點石,與Ego一起來一場正念直播!! 本篇內容重點: 1.體驗正念技巧的威力 觀看直播的學員分享回饋: 「原本近期常失眠,...
正念認知療法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站在海岸線觀浪】
.
這是一本關於「正念」的書,只不過,很多人可能把正念的意思搞混了。
.
倘若望文生義,「正念」一詞很容易被擴張為「正向的意念」,甚至還衍生出「記得保持正念喔」之類的心靈喊話。但事實上,正念無法保持,它是用來覺察的,因為正念(Mindfulness)的原意,是「覺察正在流動的意念」。
.
十多年前,我尚在研究所學習「認知行為治療」(CBT),對照心理治療的發展進程,CBT屬於第二波行為療法。第三波行為療法則初露鋒芒,包括適用於邊緣型人格的「辯證行為療法」、處理負面思考的「接納與承諾療法」,以及緩解焦慮症狀的「正念認知療法」。
.
當時Mindfulness一詞尚譯為「內觀」,意為「觀照自己的內在狀態」,然而內觀一詞實為Vipassana,譯名混用,內涵有別(胡君梅,2012)。十多年後,正念一詞已然正名,第三波療法蔚然成風,它們的共同交集,皆為訓練案主「接受自己的狀態」。
.
意思就是,無論是觀照內在,或者是覺察大腦正在進行的意念,目的都是希望你當個「客觀的旁觀者」。
.
先專心覺察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不帶批判」地觀察當下的想法與情緒。接受這件事正在發生,接受事態的演變,接受它在心中的流動。總之,接受就對了。
.
通常講到這裡,坐在我對面的人,差不多就會露出被削錢的表情了。
.
沒道理掏了錢,結果卻要接受自己原本的狀態啊。簡直就像走進貴到爆的沙龍,一副剛宿醉完的的設計師只瞟了一眼,摸了一下頭說,嗯,原本這樣就可以了喲,然後到櫃檯結帳送客。
.
為了證明他沒被當盤子,我會通常「潮浪」來比喻整個過程。若將情緒視為潮浪,面對潮浪,人一般會有以下三層反應:
.
● 第一層,踏浪
.
面對情緒,選擇淺嘗,謹慎地踩著沙灘的浪花。一旦海潮漫上,觸碰到趾尖,我們便加速退防。不感受起伏,不接受溫度,像個懼水的孩子,隨時被浪頭逼回海岸線。
.
● 第二層,捲浪
.
面對情緒,選擇往浪裡游,讓潮浪帶著身體翻湧,肉身試煉,這是我們最常處理情緒的方式。時而纏身,時而脫身,時而摔浪,時而駕浪,但無論姿態如何,我們始終離不開這片汪洋。
.
● 第三層,觀浪
.
面對情緒,選擇掙脫潮浪的引力,站在制高點觀察浪向。和第一層不同的是,它多了「覺察」,少了恐懼。人通常要經過捲浪,才能學會觀浪,必須親身體驗過情緒的暗湧,接受它的無常,才能明白浪潮沒有對錯,起落都只是一種過程。一旦走過一遭,才能做到「不批判」自己的情緒。
.
但這很難。畢竟脫離引力這件事本身就不太科學,海象變幻莫測,暗礁伺機埋伏,浪尖會不斷把我們捲回渦流。即便爬上灘頭,海水也會加重身體的負荷,那時的我們早已氣力放盡,離海岸線終究是一步之遙。
.
因此,要能站在海岸線觀浪,專注地進行正念,就必須掌握某些概念與技巧。
.
嚴格來說,本書並不是一本海岸線觀浪指南。一般制式正念減壓手冊,會有系統化的指引,會教導覺察身體訊息的步驟,會展示各種正念技術練習,並附帶相關指導語。
.
但剛剛說的那些內容,本書通通沒有,因為作者金慧伶(김혜령)本來就無意把它寫成一本教科書。
.
對於這種寫法,我十分贊同。
.
我曾遇過某些想嘗試正念療法的案主,買了書,聽了課程,然後大概讀到第八頁就開始懷疑人生放棄治療。因為對於一般缺乏佛學或禪修背景的讀者而言,正念療法的門檻稍高,概念更加抽象,因此如何「親切地傳達概念」,才是作者的初衷。
.
在本書中,作者大多以日常事件為例,將「事件引發的情緒」與「正念技巧」進行連結,由於事件觸手可及,正念的運用便不再遙不可及。
.
全書共分兩大部分,前三章講如何將正念技巧置入日常生活,後兩章談如何運用正念技巧處理特定議題,包括焦慮狀態、自我價值、人際關係以及消費行為等。
.
任何想接觸正念療法的讀者,在接受教科書的洗禮之前,或許可先將本書當作某種導覽,以較為親切的形式,理解正念的基礎概念後,再來決定學習的深度。
.
從踏浪到捲浪,選擇投入情緒,需要的是勇氣。
.
然而從捲浪到觀浪,脫離情緒的纏繞,需要的是力氣。
.
我想,本書應該能協助你以較不費力的角度,破浪而出。
.
參考文獻:
胡君梅 (2012)。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福嚴會訊,36,10-17。
#我要大推書封因為十分療癒
# 謝捲子 封面設計
# 潮浪 Waves 出版
正念認知療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好奇、仁慈與接納的態度,好好選擇」
我家樓上預計施工數個月,我擔心線上上課時會影響到學員,但每個樓層是彼此有門禁的,於是請管理中心的總幹事協助轉達某一天上午兩小時,某一天下午兩小時麻煩工班不要敲牆壁。
總幹事溝通後跟我說,設計師無配合意願,因為他們已完全依照規定辦理,無配合義務。
我第一個念頭是,我配合你敲打,躲到外面,你停工兩小時做別的事有那麼難嗎?也太不互相了吧?
但正念訓練讓我注意到我現在正在「我」的觀點。
我問我自己:我了解對方的觀點了嗎?
於是我請總幹事陪我到施工住戶找設計師。
聽了設計師的解釋,我才知道,我的理所當然,不是他的理所當然。停工兩小時真的很難。
設計師跟我解釋,工班是按日計酬,要工班停兩個小時,等於這一天就是要請他們不要進工地。然而事情不是不進工地這麼簡單,這個工項挪移,其他工班也要配合挪移,根本就是乾坤大挪移。設計師表示,他可以盡力,但是工人一停工,就沒錢可以拿。
設計師的話讓我看到他的觀點,看到工人的處境。
事實上我家施工過,我也知道工項是牽一髮動全身,然而沒有溝通,我就卡在我的觀點,沒有想到對方的難處。
評估之下,雖然線上上課的穩定性很重要,我們家這邊的網速有Mbps 80,上課不會累格卡卡,而且移到其他場地有那個場地的問題,需要重新架設設備、測試和適應,然而綜觀全局,想到如果今天我兒女是這位設計師或工班,我寧可由我這邊來克服和改變。
於是我把注意力轉移到我有沒有什麼資源可以讓我到那邊上課。想想其實還真的是有很多資源可以用—我可以去我弟弟的公司,我可以去我媽媽家,我可以去學校的研究室…看來,的確由我這邊來克服和改變會容易一些。
正念認知療法有一部分是在談注意力。
透過對於注意力特性的了解與訓練,用好奇、仁慈與接納的態度,注意到自己、對方與環境,許多人際衝突解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貼圖小語:碰到衝突,停一下,看清楚自己、對方與環境,做個好選擇。
~[時時正念]line貼圖(文字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84967/zh-Hant
~[時時正念]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10111/zh-Hant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正念認知療法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點石贏家小學堂 FB粉專直播企劃
年後大盤很不好玩,疫情爆發真的好煩,惱人的情緒何解?
成功的交易員,有80%是來自於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我們請來 張振興老師來到點石,與Ego一起來一場正念直播!!
本篇內容重點:
1.體驗正念技巧的威力
觀看直播的學員分享回饋:
「原本近期常失眠,竟然在聽直播的時候睡著了」
「當我很投入在老師的引導,結束時像睡了一場好覺」
「結束後,連看東西都變清晰了」
是什麼樣的引導,讓人想要不停回放、一聽再聽
小編聽完馬上存入最愛,每天聽十次XD
-----
點石贏家小學堂 Ego老師
feat.台灣正念發展協會張振興老師
與您分享:
正念生活、正念交易
---
認識 #張振興 老師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合格師資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五階培訓教師
GOOGLE SIY正念導領力培訓師資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合格師資
迄今超過三百場次的演講授課經驗,受邀國內各企業及大學、機構、醫院帶領正念相關課程與演講,也受邀中國、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帶領正念課程及演講。
#點石贏家小學堂
#正念 #正念交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jEZRk69aI0/hqdefault.jpg)
正念認知療法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點石贏家小學堂 FB粉專直播企劃
年後大盤很不好玩,疫情爆發真的好煩,惱人的情緒何解?
成功的交易員,有80%是來自於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我們請來 張振興老師來到點石,與Ego一起來一場正念直播!!
本篇內容重點:
1.兩位老師接觸正念的契機
2.曾遇過印象最深的個案分享
3.正念帶給生活什麼樣的改變
下篇,張老師將會實地帶領大家
體驗正念技巧的威力,敬請期待!!
-----
點石贏家小學堂 Ego老師
feat.台灣正念發展協會張振興老師
與您分享:
正念生活、正念交易
---
認識 #張振興 老師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合格師資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五階培訓教師
GOOGLE SIY正念導領力培訓師資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合格師資
迄今超過三百場次的演講授課經驗,受邀國內各企業及大學、機構、醫院帶領正念相關課程與演講,也受邀中國、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帶領正念課程及演講。
#點石贏家小學堂
#正念 #正念交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bDu-eLIDQ/hqdefault.jpg)
正念認知療法 在 MBCT 正念認知療法 Ritam超效科學心靈訓練中心 黃色公鹿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正念認知療法 ,這個東西聽起很酷!而且經過研究證實,可以改善憂鬱症狀態但..這倒底是為什麼~~當我內在不太一樣的時候看一件事情的想法也不會相通 ... ... <看更多>
正念認知療法 在 什麼是正念認知療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發現不只是針對憂鬱症治療也為整個心理治療領域帶來全新改變! 透過認知療法「移轉重心」的技術,協助內心痛苦的人們重組思維與行為模式,再配合正念的覺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