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民主黨是第一大黨,那中聯辦會議為何會找到陳健民?
「其實是因為他們想有學者,不能只有政治人。所以當時有香港民主發展網絡和新力量網絡。很多人現在說那件事,都是說議席增加,但其實我們當初跟對方傾,是希望創造一個協議,有利之後良性互動。當時見面,不只是為了 2012 年政改,因為說到底之後民主派都只是多一席兩席,當時理想上我們是想 deal 一個長期的東西。因為任何政改方案要通過,都要三分二議員通過,如果沒有民主派妥協,永遠都頂住,獨木橋,大家都行不到。如果有個方案可以推前一步,民主派一定要有人出來妥協,才湊到三分二。我們當時是不只跟你談立法會改制,更要談特首選舉。」
陳健民回憶:「當時特區政府私底下也會說這些,希望創造一個妥協的氣氛。」玫瑰的想像,卻總是一夕枯萎。「之後我們跟對面就只剩下禮儀性接觸。完全沒有實質交流。」
民主黨入中聯辦,當時被鬧爆,特別是在網上。
陳健民說知道這些:「不過,當時民調是有 60% 支持方案,畢竟也帶來多一些普選議席,但激進選民、年輕人很多都不能接受。我事後有些反省,雖然民調話就話有 60% ,但裡面可能有『藍絲』的,談判這件事,在民主陣營欠缺足夠共識。你是需要有一個過程,才能進入去談判。我跟戴耀廷一開始講佔中運動,也是用這個經歷,覺得不要太快就跟對方談判,所以就搞了商討日、要預演,要有一個政治的過程,也是凝聚我們自己的共識。2010 年代我們沒有電子工具,比較被動,發展了電子投票之後,改善了共識碎片化的問題。」
「有些人覺得我們當年是與魔鬼握手,就是出賣,我不是這樣看。」他說:「曼德拉最後也是坐下同魔鬼談判,你消滅不到我,我消滅不到你,也觀察到對方有點改變,大家就坐下來談。曼德拉說要和對面談,也面對空前政治壓力,因為他的盟友和手足會不滿。本來他是多人囚房,他不敢說這個想法;到他單獨囚,才敢提出。」
會覺得那次賠了夫人又折兵嗎?被政權玩弄了一次?
他笑:「成果也有的,就是『走盡對話之路』。如果說是被對方玩弄了一次,是因為我們不夠成熟。現在回望,『長期對話』之類可能是對方很隨意的說話,我們就 take it too serious。當時沒有充份的政治過程。在中聯辦裡面,中共不斷告訴你,真普選不符《基本法》、不符那個,大家鬧交,其實無嘢傾得惦。裡面都是很多角力,相信是習最後拍板,可能是不想在他剛剛上任,香港就有政治爭端。」(編按:習近平於 2012 年才上任中國國家主席)
他補充:「當年曾蔭權、曾俊華,都想促成這件事,談判已經差不多崩潰,但他們還是嘗試做點事情去促成個 deal。」
出入中國的玫瑰年代
社會賢達似乎被用完即棄,香港政改肯定沒有向前。而中國也在劇變。也許官方的「已讀不回」,源頭還是因為中國的變故。
他說:「之後我在中國的工作,也感受到大局在變化。習近平上台之後,成個方法調轉行。2012 年是一個分水嵿,我在 2000 年開始在中國工作,做了 11、12 年,到了瓶頸,就是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就『七不講』,例如不准講『公民社會』,講都唔俾講;『憲政』又唔俾講,咁點會俾你香港民主?當時已經覺得好沮喪。當時跟戴耀廷談佔中,我說:我們的成功機率可能只有 5%,但都要做。」
具體上,陳健民當年在中國做的是甚麼工作?
「主要是研究、培訓中國的公民社會,幫他們去成立基金會;也會跟政府傾,希望放鬆政策給這些 NGO(非政府機構)。很多 NGO 都是服務性的,像服務老人、兒童的;又有做倡導(維權)的,像關注病人權益、保護環境,這些已算最能體現公民社會的精神。服務性團體當時已翻天覆地。民間出現自治、自主的過程。在中國的政治環境,『自組織』的出現,對中共來說就是不喜歡。中共建立那麼龐大的組織,就是要滲透所有事物。中國在民初有行業公會、有商團,之後中共就一個『婦聯』包哂,商會就整垮你,將社會的自主力量吸入去政權,NGO 對他就是挑戰。改革開放之後,他們發現政府機器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有能量,其中一樣就是企業。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是政府去做,而是通過國企向社會提倡資源和服務,經濟改革令國企只做返經濟事情,社會服務就懸空,就有個空間給 NGO 發展。他需要你,又驚你太獨立。」
「我們有個講法,說 2008 年是『公民社會元年』,因為汶川大地震,馬上就有 200 至 300 個 NGO 衝入去。這是純民間的、很有理念的,快過政府入去。大地震之後不久,我是以學者顧問團的身份入去汶川。去到當地,就去到一條村,有個熱水爐,NGO 就教他們傾點用、點分配,去組織居民,去 empowering (賦權) 人民。NGO 之間還組成了聯盟。這些之所以可以發生,是因為之前幾年,中國已經開始有很多 NGO 發展。政府當時很矛盾,打壓還是不打壓?我當時是半官方身份,大學專家團,考察完就寫報告給國務院。」
有人說胡溫甚至江澤民時代,中國民間空間較多,是否實情?
陳健民的答案既非此,亦非彼:「習之前比較溫和,但都回不去 89 年之前。那個年代的中國知識份子,連民主都可以討論。自由派的活動空間,80 年代最鼎盛;不過如果是說公民社會,89 年之前是沒甚麼發展、沒有太組織化。胡溫時期,NGO 發展反而大了。因為胡溫講『和諧社會』嘛,裡面都講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可持續發展……當時 NGO 可以順著這套話語去做,我們不會去顛覆它,但它只是給你一定程度的保護,不是全套。落到地方政府,『和諧社會』很多時候都是『唔好搞咁多野』。安全部門永遠在找敵人,他怎樣合理化自己的支出和預算?他們會不斷搞你。在中國,有時活動空間突然放鬆,突然又清剿你。民政部門可能對你好少少,但安全部門就一日到黑想喺你(個 NGO)度搵到壞人。學界也說過一個字,叫碎片化專制主義。專制不是鐵板一塊,有時你可以借到力,但有時也會猛打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此deal非彼deal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初民主黨是第一大黨,那中聯辦會議為何會找到陳健民?
「其實是因為他們想有學者,不能只有政治人。所以當時有香港民主發展網絡和新力量網絡。很多人現在說那件事,都是說議席增加,但其實我們當初跟對方傾,是希望創造一個協議,有利之後良性互動。當時見面,不只是為了 2012 年政改,因為說到底之後民主派都只是多一席兩席,當時理想上我們是想 deal 一個長期的東西。因為任何政改方案要通過,都要三分二議員通過,如果沒有民主派妥協,永遠都頂住,獨木橋,大家都行不到。如果有個方案可以推前一步,民主派一定要有人出來妥協,才湊到三分二。我們當時是不只跟你談立法會改制,更要談特首選舉。」
陳健民回憶:「當時特區政府私底下也會說這些,希望創造一個妥協的氣氛。」玫瑰的想像,卻總是一夕枯萎。「之後我們跟對面就只剩下禮儀性接觸。完全沒有實質交流。」
民主黨入中聯辦,當時被鬧爆,特別是在網上。
陳健民說知道這些:「不過,當時民調是有 60% 支持方案,畢竟也帶來多一些普選議席,但激進選民、年輕人很多都不能接受。我事後有些反省,雖然民調話就話有 60% ,但裡面可能有『藍絲』的,談判這件事,在民主陣營欠缺足夠共識。你是需要有一個過程,才能進入去談判。我跟戴耀廷一開始講佔中運動,也是用這個經歷,覺得不要太快就跟對方談判,所以就搞了商討日、要預演,要有一個政治的過程,也是凝聚我們自己的共識。2010 年代我們沒有電子工具,比較被動,發展了電子投票之後,改善了共識碎片化的問題。」
「有些人覺得我們當年是與魔鬼握手,就是出賣,我不是這樣看。」他說:「曼德拉最後也是坐下同魔鬼談判,你消滅不到我,我消滅不到你,也觀察到對方有點改變,大家就坐下來談。曼德拉說要和對面談,也面對空前政治壓力,因為他的盟友和手足會不滿。本來他是多人囚房,他不敢說這個想法;到他單獨囚,才敢提出。」
會覺得那次賠了夫人又折兵嗎?被政權玩弄了一次?
他笑:「成果也有的,就是『走盡對話之路』。如果說是被對方玩弄了一次,是因為我們不夠成熟。現在回望,『長期對話』之類可能是對方很隨意的說話,我們就 take it too serious。當時沒有充份的政治過程。在中聯辦裡面,中共不斷告訴你,真普選不符《基本法》、不符那個,大家鬧交,其實無嘢傾得惦。裡面都是很多角力,相信是習最後拍板,可能是不想在他剛剛上任,香港就有政治爭端。」(編按:習近平於 2012 年才上任中國國家主席)
他補充:「當年曾蔭權、曾俊華,都想促成這件事,談判已經差不多崩潰,但他們還是嘗試做點事情去促成個 deal。」
出入中國的玫瑰年代
社會賢達似乎被用完即棄,香港政改肯定沒有向前。而中國也在劇變。也許官方的「已讀不回」,源頭還是因為中國的變故。
他說:「之後我在中國的工作,也感受到大局在變化。習近平上台之後,成個方法調轉行。2012 年是一個分水嵿,我在 2000 年開始在中國工作,做了 11、12 年,到了瓶頸,就是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就『七不講』,例如不准講『公民社會』,講都唔俾講;『憲政』又唔俾講,咁點會俾你香港民主?當時已經覺得好沮喪。當時跟戴耀廷談佔中,我說:我們的成功機率可能只有 5%,但都要做。」
具體上,陳健民當年在中國做的是甚麼工作?
「主要是研究、培訓中國的公民社會,幫他們去成立基金會;也會跟政府傾,希望放鬆政策給這些 NGO(非政府機構)。很多 NGO 都是服務性的,像服務老人、兒童的;又有做倡導(維權)的,像關注病人權益、保護環境,這些已算最能體現公民社會的精神。服務性團體當時已翻天覆地。民間出現自治、自主的過程。在中國的政治環境,『自組織』的出現,對中共來說就是不喜歡。中共建立那麼龐大的組織,就是要滲透所有事物。中國在民初有行業公會、有商團,之後中共就一個『婦聯』包哂,商會就整垮你,將社會的自主力量吸入去政權,NGO 對他就是挑戰。改革開放之後,他們發現政府機器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有能量,其中一樣就是企業。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是政府去做,而是通過國企向社會提倡資源和服務,經濟改革令國企只做返經濟事情,社會服務就懸空,就有個空間給 NGO 發展。他需要你,又驚你太獨立。」
「我們有個講法,說 2008 年是『公民社會元年』,因為汶川大地震,馬上就有 200 至 300 個 NGO 衝入去。這是純民間的、很有理念的,快過政府入去。大地震之後不久,我是以學者顧問團的身份入去汶川。去到當地,就去到一條村,有個熱水爐,NGO 就教他們傾點用、點分配,去組織居民,去 empowering (賦權) 人民。NGO 之間還組成了聯盟。這些之所以可以發生,是因為之前幾年,中國已經開始有很多 NGO 發展。政府當時很矛盾,打壓還是不打壓?我當時是半官方身份,大學專家團,考察完就寫報告給國務院。」
有人說胡溫甚至江澤民時代,中國民間空間較多,是否實情?
陳健民的答案既非此,亦非彼:「習之前比較溫和,但都回不去 89 年之前。那個年代的中國知識份子,連民主都可以討論。自由派的活動空間,80 年代最鼎盛;不過如果是說公民社會,89 年之前是沒甚麼發展、沒有太組織化。胡溫時期,NGO 發展反而大了。因為胡溫講『和諧社會』嘛,裡面都講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可持續發展……當時 NGO 可以順著這套話語去做,我們不會去顛覆它,但它只是給你一定程度的保護,不是全套。落到地方政府,『和諧社會』很多時候都是『唔好搞咁多野』。安全部門永遠在找敵人,他怎樣合理化自己的支出和預算?他們會不斷搞你。在中國,有時活動空間突然放鬆,突然又清剿你。民政部門可能對你好少少,但安全部門就一日到黑想喺你(個 NGO)度搵到壞人。學界也說過一個字,叫碎片化專制主義。專制不是鐵板一塊,有時你可以借到力,但有時也會猛打你。」//
此deal非彼deal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浩爾的購物狂異想世界】
在添購服飾鞋包、家居或3C產品時
你會觀望一陣子再趁折扣入手
還是心癢難耐立刻買下呢?
如果你是觀望一陣子派
看到 #promotion、#coupon、
#sale、和 #bargain 等字眼
會不會更有慾望買下心儀商品呢?
前幾天在紐約時報上閱讀一篇
關於千禧世代(millennials)消費習慣的文章
學到一個有趣且貼近當代文化的新造詞
由 #promotion 加上 #economy 所形成的 #promoconomy
意思是以促銷為導向、為主流的經濟型態
這篇文章中有一段內容
很適合當作 #新聞翻譯挑戰 :
As any millennial short on cash will tell you, the economic downturn and the rise of e-commerce helped inure them to #deals. The generation’s predilection for shopping online, the deal frenzy of the recession, the necessity of finding discounts, given their flat incomes and student-loan debt, and the dominance of Amazon have all been factors in building what one might call the “promoconomy.
#參考翻譯:
千禧世代中並不富裕的人們會這麼告訴你:經濟低迷與電商興起使他們習慣 #找到好價錢。這一代人對網路購物的偏好、經濟衰退帶來的撿便宜風潮、由於收入持平及學貸壓力而必須尋找購物折扣,以及亞馬遜的市場主宰地位,都是催生所謂「促銷經濟(promoconomy)」的眾多因素。
#翻譯分析:
這一段文字中最難翻譯的部分是
“the economic downturn and
the rise of e-commerce
helped inure them to deals.”
inure 有「迫使(某人、事)習慣於某事」的意思
而 #deals 則有「成交、交易、好價錢」等意思
一開始選擇翻譯為「達成交易」
後來重新咀嚼文意
決定修改為「找到好價錢」這個更直白的說法
或者再跳脫原文一些,改為 #精打細算
#此deal非彼deal
deal 在不同脈絡中,會有不同的詮釋方法
以下三種使用到deal的短句為例:
“It’s a deal.”是「說定了。」
“It’s a good deal!”「買得好!」
“That’s a deal-breaker.” 「破局了。」
在日常對話中如果聽到這句話
意思是在某段交易/買賣/關係中
出現了一個導致交易無法成功的關鍵因素
比如:
某相機製造商,準備推出新一代單眼相機
然而某些人會覺得,新款功能 #不夠吸引人
那麼就可以說 “That’s a deal-breaker.”
#原文閱讀
“Welcome to Promoconomy”
https://nyti.ms/2P52a47
So, are you looking for any deals?
如果是你,會怎麼翻呢?
在底下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翻譯洞見!
#恥度再創新高
#看完文章別忘了放大照片
#浩爾的購物狂異想世界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