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金庸筆下武功400種 嚴選10大最強「內功」
「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或者,絕招同途異路 ......」黃霑填詞的這首歌曲,將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演繹得淋漓盡致!有人曾做過統計,在金庸的15部武俠作品中,共提到97個門派,涉及近400種武功。而在金庸的武俠體系裏,武功分為內功與外功。究竟哪一門武功最厲害?
10. 小無相功
出處:《天龍八部》
門派:逍遙派
修練者:逍遙子、李秋水、無崖子、虛竹、鳩摩志
點勁法:不着形相,只要身具此功,就可以模仿別人的絕學,甚至更勝於原版,還可作奇兵之用,擊破對手施展招式的進路。
缺點:正如掃地僧對鳩摩智所說,若以此功強行催動少林絕技,則表面上威力無窮,實則為禍至深,傷及五臟六腑。
9. 龍象般若功
出處:《神鵰俠侶》
門派:密宗
修練者:金輪法王
點勁法:護法神功,共分十三層, 其外功掌法強悍凶狠,具有十龍十象的巨力,殺「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力敵周伯通的「空明拳」及一燈大師的「一陽指」。
缺點:修練麻煩,要循序漸進,否則走火入魔,若要練到最高第十三層,要過千歲。
8.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修訂版: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
出處:《天龍八部》
門派:靈鷲宮
修練者:天山童姥
點勁法:永保童顏喎!(童姥26歲遭師姐李秋水偷襲,以致走火入魔,停留在6歲時的樣貌與身高)。
缺點:每隔30年左右便要返老還童一次,功力盡失。之後需每日重修,且午時須吸飲生血,方能練功。
7. 先天功
出處:《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門派:全真教
修練者:王重陽
點勁法:王重陽憑此功力壓羣雄,在首次華山論劍中奪「天下武功第一」。(修訂版指,王重陽以此功夫與一燈大師交換一陽指,得以克制歐陽鋒的蝦蟆功)
缺點:修練需做到清心寡欲的境界。周伯通就因為太貪玩,還破了「處子之身」,所以沒有修練。
6. 葵花寶典
出處:《笑傲江湖》
門派:前朝太監
修練者:東方不敗
點勁法:內外功兼修,出招以速度見稱,令對手完全看不出破綻。東方不敗僅學殘本一小部份,已能同時打敗令狐沖、任我行和向問天。
缺點:「欲練神功,引刀自宮」,代價巨大,令不少男子卻步,後世讀者亦對這句話有諸多發揮:「如若自宮,未必成功;若不自宫,也能成功;若想成功,不能自宫。」
5. 北冥神功
出處:《天龍天部》
門派:逍遥派
修練者:逍遙子、無崖子,李秋水,段譽,虛竹
點勁法:吸取別人內力收為己用,即使功力尚淺的虛竹,都可倒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的深厚內力。
缺點:如同偷取別人的功夫,為正派人士所不恥。另外,當遇上內力更強的對手時,若強行吸納會有經脈斷裂之虞,「然敵之內力若勝於我,則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凶險莫甚,慎之,慎之。」
4. 九陰真經
出處:《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門派:原版為達摩所著,修訂版則改為黃裳
修練者:郭靖(全學)、周伯通、洪七公、歐陽鋒、一燈大師、梅超風、楊康、黃蓉、楊過、小龍女、周芷若
點勁法:似武學的百科全書,除內功外,幾乎所有外功、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無所不包。梅超風只練一招九陰白骨爪,已馳騁大漠罕逢敵手。即使歐陽鋒逆練,武功更勝從前。
缺點:內功修練遠不如專練內功的秘籍,似一門技術融合各種制敵手段。
3. 九陽神功
出處: 《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門派:少林寺,達摩所著(最新修訂版改為嵩山中一位奇士)
用家:覺遠大師、張無忌
威力:練成後,內力激增速度奇快,無窮無盡,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禦力無可匹敵,還有自療能力,十足X-MEN中的「狼人」。
缺點:練到最後大關,必須捱過全身燥熱自焚之苦,或得名師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幾百個穴道。
2. 易筋經
出處:《天龍八部》、《笑傲江湖》
門派:少林寺
修練者:方證大師、游坦之、(新修版為「神足經」) 、令狐沖
點勁法:原版《天龍八部》指,易筋經神妙之處就在於一經修練,即使睡着,內力也能在體內自動運轉修練,綿綿增進。所以,平庸的游坦之只練了1年易筋經,也能與一眾高手過招。
缺點:要練成它,須得勘破「人相、我相」,少林寺數百年間沒幾個練成。鳩摩智境界不到卻強練,導致體內生暗病,差點喪命。
1. 太玄經
出處:《俠客行》
門派:俠客祖師
修練者:石破家
點勁法:可以將全身數百處穴道串成一條內息,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隨心所欲,達到道家宇宙觀的最高境界,令石破天遇強愈強,與龍、木島主比拼時又打得地動山搖,又怎不會是天下第一神功!
缺點:內力練法都藏在石壁文字筆劃中,不是人人看得懂。
#文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讲过很多关于道家、道教的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各个教派的形成、奇幻的故事、神话、传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所有我们今天能讲得出的主题,其本质都是时过数千年历经百千万劫残存的碎片,都是水面之上的可见之物,也都只是“道”这...
「武六一步之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The Apple Kho - 邱詩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Re: [live] 一步之遙衛視電影台首播-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石涛TV - 《 #涛哥侃电影》#姜文【#一步之遥】马走日与武六的 ... 的評價
- 關於武六一步之遥 在 一步之遙- 劇情片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武六一步之遥 在 The Apple Kho - 邱詩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的真的很想旅行⋯ 這也太美太吸引了吧!!!
【7天6夜 #冰岛🇮🇸自驾旅】
冰岛有着地球上最像外星球的国度之称。据说它是最冷艳,最纯净,最热情的宇宙空间。提到冰岛,大概你们的想法就是冰山与极光。其实冰岛并非整年寒冷,也并非整年白茫茫积雪。
《🏔冰岛攻略》
🗺冰岛旅游好攻略 Part I:
具说这国家每年的6月至8月是旅游旺季🎯,进入夏季的冰岛是日不落帝国!很多活动都在夏季可以进行。🚙驾驶方便以外,其实很多奇景都等着你发现。**所以我们选择夏天 ✋🏼
对于想要奔向极光之旅的朋友们,🚨这项是你要注意的事项。冰岛11月至3月是最佳时机遇上极光。可是踏入冬季的冰岛是日照时间比后半段相对更短。日照时间也只有短短4至6小时。但夜空波动起伏的极光🌌,宛如仙境!
🗺冰岛旅游好攻略 Part II:
因为冰岛的首都靠西南部🙍🏻,为了方便外出节省车程🙆🏻,我们安排了两个住宿。每个景点的路程遥远,🙋🏻建议多加驾驶人员,可以交换驾驶,出国前也请记得转换自己的驾驶执照去国际级的 💁🏻
《🏩关于住宿》
1. 冰岛首都的住宿网址如下 👇🏼https://www.airbnb.com/rooms/8015718…
2. 在Booking.com预约的。🙇🏻♀️住宿的名称如下 👇🏼
⛺️ Hraunborgir Holiday Homes in Kiðjaberg
《冰岛必打卡地区》
📍冰岛必打卡地区 • Reykjavik首都
其实,🏞冰岛总人口并不多就如小小世外桃源🍑。所以也被封为欧洲最小的首都城市之一。除此之外,这里几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屋子🏘🏡、舒适的咖啡馆☕️、不时都会听到音乐歌声🏤及欢笑声!⛪️Hallgrímskirkja 教堂是建立于登顶市中心,不可以错过这神圣的建筑也是相机了不可少的一张。沿着教堂街道直走就可以到达Tjornin湖⛲️及Sólfar⚓️是当地地标,是当地人休闲运动地方。沿着湖边散步,骑行🚲等。
📍冰岛必打卡地区 • Jökulsárlón ❄️ Vik 💒
Jökulsárlón 的形成是🌎因着气候变化导致冰盖不断融化,这冰湖是被封为地球上最美的一道裂痕❄️,也是冰岛的奇景之一。断裂的冰钻造出了千奇百怪的巨大冰块🌌。阳光照射之下散发着闪闪的蓝白色,就如耀眼王冠上最璀璨的蓝宝石💎!冰湖后的白色冰盖冰山谷🏔正好承托出这奇幻色彩。务必要打卡🌟!!!
Vik是冰岛第二大的小镇🏘,在于冰岛中部。因为路程遥远,是停歇区。小镇是穿越了⛰🏜高山峡谷,路旁有许多山羊🐐,风景优美也请警惕驾驶安全🛣因为有许多弯曲路程嗯。
📍冰岛必打卡地区 • Geysir Gullfoss Waterfall Langjokull ⛷ 🌊🌈🏔
冰岛的黄金圈路线 👍🏼 一天就可以观看到三个景点!
Geysir是世界最有规律的泉涡也是热水泉。从远处就可看到冒着一片片热气。喷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就短短的几秒种就会停止。在旁观看的要小心嗯,🌡️温度可是很高哟!
Gullfoss Waterfall 被称为黄金瀑布,乍看之下就如万马奔腾的流水。在夏天的阳光照射下,瀑布喷溅出的水珠折射出一道完美无缺的彩虹🌈!十分壮美再适合不过形容这场景了。
来到冰岛当然不可错过是上冰川❄️!Langjokull是冰岛的第二座大山。🏍雪地摩托是不可错过的一项冒险之旅。沿着独特的风景到达雪地摩托营地后⛺️,所有的装配及器材都已准备好,我们只需要了解安全事项就可以征服冰川了🗻!呵呵,说到这里我就格外兴奋呢。除了冰封大地呈现的美景,在夏天还可以逛看到远处冰川相连的奇景!真的是很有挑战性也好刺激呀 😳 我爸爸都上瘾不舍得离开说下次还要我安排他去玩 🤣 这是独一无二的经验 👍🏼👍🏼👍🏼 参观的人数非常有限,还得看天气情况,能不能参与还真的是靠缘分啊!如有兴趣,以下网址是我预先预约的专业人士带我们去冒险🚜
https://www.icelandadvice.is/…/glacier-snowmobiling-from-g…/
📍冰岛必打卡地区 • Reynisfjara Black Sand Beach Solheimasandur Plane Wreck
Reynisfjara是世界上十大最美的黑沙滩之一🖤。有人说它的美就如女巫师施下的法术让土地通体乌黑却金莹剔透。一旁的玄武岩顆粒是经过多年的海浪🌊侵袭而成的,鼎鼎有名的StarWars也在这里取景拍摄呢!👾
Solheimasandur Plane Wreck 是冰岛焦点之一⚠️。是传说中的黑沙滩飞机残骸🔝,据说是美国海军在冰岛上空燃料耗尽,坠落在此地🛬,当时的成员们都全部幸存也成了冰岛必去景点之一!喜欢摄影的你,请勿错过 🖤!认真的事情要说三次,不要错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
📍冰岛必打卡地区 • Blue Lagoon
蓝湖是冰岛最大的温泉✨,从首都向东南方向驾驶大约45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温馨提醒下,入门票要预先订购也记得要穿泳衣哦。我们去的当天天不作美下起了雨🌨,这种天气享受温泉也是另种享受啊 😳
作者:@Kate Ruii
全文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欢迎爱好自由行的大大们分享你们的游记
==============
关Jの背包旅行更多旅游资讯💕
#J背包旅行游记分享 #冰岛 #投稿 #旅游
武六一步之遥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一行》创刊30周年纪念
徐敬亚
《一行》,就是那本刚刚还摆在我们桌上的“外国”杂志吗,就是那个一袭白衣皂靴的黑脸汉子吗,就是那一行行飘飞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秘幽灵吗……30年了,当鸡毛蒜皮也变成文物之际,我们翻开记忆,辨认它走过的每一页白纸,如同紧盯着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也老到有资格纪念30年前的事儿了吗。
30年有多长?二战光复到文革中止,几乎30年——内中的起伏逆折纠结,漫长得像100年;1889光绪帝亲政到五四,整30年——多少兴亡,多少荣辱,像跨越了古今百代;从五四到四九,又30年——刀光剑影,血肉贲张,如同天和地全翻全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从东方移动到西方。30年,人类的沧海桑田里足以容纳一个甚至几个王朝。
我不会去管什么狗屁文学史。我们是360行中最末的一行,我们是一行人中要么走在最前面要么走在最后面的那一行。我们只是摸着自己的脉,走回不耻于史的记忆。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那不是官府的告示和文书。那是我们自己人凑的银子,自己攒的力气,是自己的纸自己的墨,自己写的诗,印上了自己的青葱生命与灵肉,那是一代人30年的刻痕与编年。
缘起:它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30年前,诗歌猛然大热!
先是朦胧诗用一个又一个瞬间点燃了中国。之后数年,官方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围剿——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好产品+好广告”的巨大营销盛况。哪个民族能遭遇攀爬血泪上升的快感,又有哪个国家舍得用一版一版白银为诗歌积年累月地推销。
对于当年诗歌,无论你怎样学术,也只能被迫使用“盛况”这个虚幻形容。中国历来没有理性与数据。几十年了,即使在大数据里人们只能也找到这一条:“全国2000多家诗社和千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哈哈,上述统计,是我1986年举办“两报大展”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刊上转抄后发布。没想到,这组数字便成了后来被不断频繁引用的最权威数据。
权威总是可疑的。没办法,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东西太多了。
不管怎样,它总算给了我们一组煞有介事的阿拉伯。我现在不关心诗集,我要的是民刊。按上述统计“打印加铅印”两种诗刊,总数99种。与“两报大展”公示的64个流派基本吻合。但,这些年我不断发现,当年被大展遗漏的诗人和流派太多太多了!
怎么办,八十年代的诗歌民刊、民报,到底有多少?
被当事者们模糊过的历史,后世能够给予补救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收藏。
目前,中国两大诗歌民刊收藏馆,一个是“世中人汉诗馆”,一个是姜红伟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按收藏者统计的数据之大,足以令我们这些过来者震惊。
世中人汉诗馆内收藏的非公开印行的刊物约3000种( 时间不限于八十年代。品类为综合统计)。这个数字是世中人刚刚微信发给我的。世中人称,他几乎攒全了《一行》,只差两期,严力已答应帮他补全。哈哈,这本宝贝杂志已经珍贵得达到历史邮票的地位了。
“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的收藏。按姜红伟发布的统计:全国大学生各类诗刊、诗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大约300余种。此外,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中学诗歌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大约200种。请注意:中学生社团报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品类。
好了,按上述两家诗歌馆的藏品计:八十年代诗歌民间报刊,种类应不低于500种。
明晃晃的收藏品,以物理性的真实,无声地保留着历史,如同出土文物,考古证据般的权威性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统计这些遥远的数据,只是为了给《一行》杂志的出世,考证一个宏大的诗歌背景。我们的面前是:煌煌500种民刊,泱泱500乘N首诗、500乘N行诗……
现在,我让一束强光只照亮那一行。
相比于500家群峰并起的民间报刊,《一行》铺起摊位的时候,那个风起云涌的集市即将打烊——直到1987年,几乎在现代诗盛行于中国的10年后,这一行才在遥远的地方出现。但由于它混血般的出身和纯净编风,这本杂志犹如一只最强的聚光灯照亮了中国未来十多年诗歌的血灰色天空,在500家报刊中,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发轫:一种美国式的AA制艺术公社
1987年5月,诗画刊《一行》在纽约创刊。
然而,无论从诗还是从画的内在视角,都纯属诗画之外的偶然——虽然历史向前挪了百年,大清国的年轻子民对遥远大陆的神秘向往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窥究竟的愿望几达历史之最。一批又一批以留学方式远抛他乡的窥视者们,不经意地裹带了浓度不低的诗歌因子。正是生存背景的移动,意外地带来了中国现代诗一次额外的分蘖。
作为《一行》的主创者及灵魂的严力,在苦苦的海外生存两整年之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体内的诗歌发酵,又在一座城市中与未来的合伙人相遇,并以合并诗画的恰当方式升华了一批流亡艺术家共同的内心愿望。OK,一个以汉语、汉文化为纽带的团体、一家以中文诗歌为主体的艺术季刊就登场了。
在500家民刊中,这无疑是一家萌芽过晚的两栖诗刊。但谁也没想到在随后13年中,与大陆层出不穷但屡屡短命的民刊相比,《一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韧性。从1987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25期(1994年之前为季刊)。加上全国各地诗人在每年的《一行》周年的10期纪念年刊,整整35期《一行》杂志,横跨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在与新世纪相交后,完成历史使命般地恰当停止在一个明暗之间的节点。
《一行》之所以能够完成了13年跨国绵延,并不事声张地成为彼时中国诗歌的高端集散地,有三点独特的内在依据:
1、主导传统:朦胧诗派与星星画派的宿将合流
诗歌辈份很高的严力,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朦胧诗的一个艺术载体。空降异邦的孤独生存,使这位留学者几乎完整保留了此流派的执着、纯真的使命感信息。于是,朦胧诗的后期传播与升华,并不是由北岛、芒克等原创者完成,而恰恰是那位当年《今天》中的小兄弟,作为老牌诗歌的记忆载体,化成一柄得天独厚、飘扬过海的蒲公英。同时,严力的另一个《星星》画派的老牌双栖身份,使他准确地迎合了纽约这座诗画合璧的留学城市,并把这两股相得益彰的棉纱,搓成了一根美妙缠绕的长绳。正是主创者严力内心中诗画的高远传统,使《一行》自认死理地严格秉持着最高的诗歌准则,以一种国内混乱诗界无法达到的清静、单纯的高标,非世俗地照亮了一盘散沙的现代诗,成为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集结舞台。
2、艺术公社:美国式的AA制诗画基金
和大陆现代诗人凌乱的生存相比,纽约人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正人君子者流。稳定的生态背景,极易使人产生按部就班的稳定节奏,这与国内诗人们朝不保夕的动荡形成强烈对比,这其实是《一行》杂志恬淡、从容、持久的、类似哲学般的大背景与大依据。此外,《一行》杂志独有的、AA制的集资模式,使它具有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合伙人的某种艺术公社味道:20几位成员每个季度拿出一天的工资,有的每季度出50元,有的100元,还有两个医生,因为工资高,出200元——一举解决了每期1000册、1500美金的印刷费用。这真是纽约人才能想出的集资方式。应当记住这些被称为“离人”的名单:严力、王渝、郝毅民、艾未未、张伟、秦松、李斐、非马、斯仲达、艾伦金斯堡、安晨、王福东、姚庆章、方家模、张宏图、邢菲……严力说,有的成员每三个月甚至拿出5天以上的工资。
近代,有军事学家拆解战争的制胜因素时指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不仅是战略与战术,更常常是武器的较量,甚至是给养与后勤的比拼。当土八路们背着粮袋生火煮饭的时候,装备精良的八嘎牙路们吃的却是美味快餐与刚发明出来的鱼肉罐头。同样,在《一行》以丰盈稳固的资金运作之际,大陆的游击战士从来没逃脱艰苦卓绝的挣扎。《一行》创办4年后,由芒克、唐晓渡主编的《现代汉诗》横空出世。这个与《一行》并驾齐驱的著名民刊,最终倒在了日益匮乏的白银面前。作为其编委,1994年,我代表深圳出资1000元,由欧宁主办编辑了最后一期《现代汉诗》,宣告分封制式的各城市轮流作庄方式的中止。
因此,《一行》证明:由若干合伙人共同集资的、同仁式的基金方式,可能是中国现代诗民刊的长治之道。
3、代理人制:类似现代营销的集散中心
勤勉而谦逊的严力曾写道:“在一行漫长的道路上,国内各地诗人组织及策划稿件的负责人包括:莫非、贝岭、李松樟、瓦蓝、梁晓明、伊沙、肖沉、古冈、孟浪、付维、朱凌波、杨春光、蓝皮等,没有这些诗人在创作之余的努力,一行就不可能完成如此的使命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正是上述中国现代诗中坚力量的加入,使《一行》形成了一个遍及中国的集稿中心与发行基地。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当年都是一个恒星与行星环绕的诗歌星座。这种弟兄般的借力,由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十几个省市的辐射,北京、杭州、天津、大连、西安、长沙……这相当于《一行》在中国大陆同时开办了多省市的派出机构。诗人之间的江湖传播,常常以几何基数发展。
据严力的精确统计:“13年间《一行》共集结了780位大陆、港台及海外诗人、画家。其中港台及海外诗人160名,中国大陆诗人535名,插图或插画作者85名。”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几乎涵盖了当代两岸几地华语诗人的大部。这并不包括大量暗中的名单。大凡有据可查、显现出来的事物永远不是全部。可以想见,在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存品背后,它的外围是一个多么大的隐形落榜者与庞大的阅读群体。
值得后世研究者们注意的是:《一行》不但形成了海外向大陆的派出,代理诗人们甚至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扩展与再生的能力。只要严力一声令下,或者代理者们一个漂亮的建议,一本冠以“一行”全部符号标识的刊物便在大陆上印刷发行。当然,施发号令的严力还需要在纽约为这些印刷物寻找美金赞助。据严力统计,这些总名为“周年纪念版”的《一行》共策划、出版、发行了10种,自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0年。这件事有点怪,仿佛一个总部设立在纽约的海外诗歌出版社,莫名地赐出了一个个“书号”,代理者便获得了一种加盟者的主体地位,以《一行》的名义进行工作。这样的出版发行事实,证明当年的《一行》已经产生了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效应与加盟店的色彩。
在我写此文的昨天,身在纽约的严力通过微信发来一句话:“这是众人的一行史,是众人的一行诗。”
这是实话。没有一批诗歌力工、诗歌买办、诗歌编外股东,就不会有《一行》这家以最小诗歌细胞命名的民刊10多年的风行天下。
辉煌:那条窄路上的一束强光
我很喜欢本文标题中的“了不起”三个字。
今年春“红皮书”再版,我写了一篇名为《一本了不起的书》的再版序言。我说:“一切了不起的事物,如同英雄。首先必备基础性的优秀因素,同时它还必须意外地得到历史的青睐。”
1987年创刊,《一行》已显不同凡响。
我可能是大陆较早的见者。从大胡子孟浪手里接过《一行》创刊号,见惯了民刊的我仍然为之一震。黑白分明的设计,使它那么洋气,那么现代,又那么另类。深圳与香港人熟悉的电脑繁圆体表明了它确凿的海外华侨身份。更有一堆又一堆没人细看的英文,让人想象着华尔街的阔绰与体面。在当年,我们哪里知道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们精致而艰难的生活。在大陆青年人心目中,只要沾上了USA的人似乎百分百全是富翁。而严力、非马、艾未未、马德升、孟浪、郁郁、黑大春、李冰、金斯堡……这些诗人、画家的集体亮相,标明了这是一家语言标高线非常敏感的现代杂志。
两年之后,一场从天而降的精神核爆吞噬了一切。《一行》开始发光。
1、在最黑暗的时刻,它上演了辉煌
“1989,肉体般致命的一击,重重地落在心猿意马的诗群上……内在背景被突然抽离,热度浓浓的脏器突然空空如也。诗人们一刹那站在原地发呆,“想”和“写”在根本方式上发生了犹疑……几乎所有的人暂时放下了笔,四散而逃,怀着凄苦、破败、无聊的心情……一种模模糊糊的倒塌,一种自怨自艾的无奈与悲凉,缓缓而升……人文主义的脖颈,在苍凉中微微挺起……诗的力度,在病弱中出现了一股伤残雄性的气息……”(本人作《隐匿者之光》)
那一年,诗歌江湖崩盘。鸟与兽一哄四散。而此时,创刊两年的《一行》刚刚完善了它与大陆现代诗各路英雄们的秘密联络图。
就在大陆地下民刊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一期又一期的《一行》仍然如约而至。在诗人们遭受着复辟的革命词语重度侮辱的岁月,它像一行黑白分明的光,跨过太平洋那苦难之水,照亮了国家与诗歌共同的那条窄路。
那是一束丝毫也没有中断的强光,处于鼎盛期的《一行》,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充当了一次诗歌的诺亚方舟。随着《一行》在各省市的推广人逐渐到位,这本杂志在最黑暗的时刻达到了它的辉煌。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本杂志带给诗人们的慰藉。它带来的几乎是死亡中的生命暗号,它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苦闷的日子,只要天空中还有一行鸟在飞行,也足以使黑云重压下的天空充满了弹跳的想象。
这是一次诗的幸运,也是族类的幸运:所幸的是,世界毕竟不只一个大清朝。所幸的是中国诗歌预先在远方埋伏了一彪人马……
2、它参与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自救
“被我称为“灰暗而平庸”的乏味的九十年代,可能恰恰是伟大的10年!……历史的辉煌都是英雄们创造,历史的创伤却是由平民百姓一天天愈合……整个九十年代,它的确是用一种正常生活困境中的苦闷感,默默消化着前朝的一切!”(本人《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
1989之后的数年内,大陆一片萧杀。那是一段中外精神反差最大、意识形态对抗最激烈的岁月。仿佛从天而降的《一行》,带着一种异邦的人文尊严与艺术公正,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中国诗人的诗歌集散地,甚至精神家园。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官员们哪里知道,再次引导精神航标的仍然是那些落魄的诗人。在禁锢的精神重压下,在窘迫的生存逼迫下,诗人一天天收拾着破碎的心情,重新编织着内心的秩序……翻看一下那些年的《一行》可以看到,无论老诗人还是新诗人们的作品中,充满细节的生活画面在苦涩中一点点缓慢升起,大量的日常经验一天天回归生活,而新鲜的口语逐渐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行》参与救助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履历。这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而是诗人的自救。像一块高挂在天空的诗歌告示,在中国现代诗被扼住喉咙的那些年,《一行》持续地发出它的独唱,带领着它从千百件诗稿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人。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流亡作家赫尔岑曾在伦敦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并出版《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当时那些刊物也曾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与这类流亡回流的政治宣传品迥然不同的是,《一行》的出版印刷基地虽设在异国,但它的作者与读者却都是百分百的华语诗人。它不是流亡者的观念输入,而是一种与母体息息相融鱼水关联。从刊物属性来说,《一行》不是一本大陆的民刊。同时,它也绝不是一家纯种的美国杂志。它发动的所有自拉自唱的战争,主战场其实一直在中国大陆。它只是把指挥所放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它有点像中国现代诗伸向海外的一只手,它收集的仍然在自己的雨水,然后它把这盆水再次泼回到中国的大地。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能再次发生吗——中国现代诗在美国安装了一台诗歌的透析机,由一支支自来水笔制造的汉字划痕,乘着飞机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似乎经过了某种化学药剂的过滤与溶解,它们再以铅字的形式飞回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沾到了某种仙气与灵光,用来医治这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一行行诗,一个个最微型流亡因子,在两大半球之间往返飞行、航行,经年累月,周而复始。
3、它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现在想,很有意思。《一行》独有的,不过是纽约的编辑与印刷,这一点儿小小的特殊身份,当年产生了无限的神秘感。不过是几张普通的纸,由于其背后的巨大普世权威,获得了诗人们由衷的信任。在举目无亲的九十年代,《一行》就这样成为现代诗一位海外归来的阔绰亲戚。据严力介绍,乘机飞回来的,只是作者的两本样刊。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每期满满的8大箱《一行》仍在向这块大陆缓缓移动——那是经严力周旋,由纽约佩斯大学东亚历史系主任郑培凯先生资助的海运美金在移动。它们要两个半到三个月才能抵达中国。
奇怪的是,《一行》似乎从来没有被阻拦。它那莫名的假洋鬼子的出身和道貌岸然的纯艺术姿态,使它带上了一种类似外交官一样不可侵犯的神秘。它的存在,使人充满了想象,而想象往往通向神秘。有人曾跟我说,严力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背景啊。
在那些最难忍受的日子,在“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现代诗歌像注视着凶器”(严力)的险恶年代,这本刊物给中国诗人签发的“诗歌签证”,使囚禁者以另一种方式越洋布道,如同在蜡纸上一行行刻写黑暗中的《挺进报》。
说到挺进,我一直敬佩《一行》的艺术定力与对诗沉浸的深度。只有《一行》自己知道,它必须怎样不挺进而才方得挺进。它默默地进行着战略上的自我说服与修正。在身边最严厉、最嘈杂的国际声浪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秉持着一种纯正的艺术理念,以一行行诗纠正着世界。这使《一行》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道场:一次在国际背景下的华语诗歌盛宴
我相信,即便没有《一行》,中国现代诗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一行》,是中国现代诗一个时空跨度最大的“道场”。假如没有《一行》,汉语诗歌至少缺失以下三种局面:
1、罕见的诗歌道场:中国地下诗歌几代人同时在场
《一行》的意义是,它不仅使诗通过了那条忧伤的窄路,顺畅地维系着应有的水准。同时,《一行》着意推举了一批新诗人,对下一个世纪的口语诗歌产生了首发式的推动。
在《一行》连续35期、横跨13个年度的版面上,即使不是职业的评论家,读者也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由朦胧诗→第三代→口语诗→下半身……之间的流派过渡线索。
创刊之初,《一行》的主力诗人阵容,仍然包含着一些朦胧诗和海外的老牌诗人作为支柱。很快,以孟浪、默默、黑大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开始更多地占据舞台。再后来,伊沙、萧沉、梁晓明等口语诗人逐渐渗透而出。最后,下半身的诗人沈浩波等出现……也包括九十年代大放光彩的俞心樵。通过《一行》,也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转变轨迹,如于坚,如王小妮,如韩东。
在中国现代诗门派分争的当年,很少有刊物能形成民间与知识分子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汇集。同时,中国地下诗歌几代诗人的同时在场的版面,也显示了《一行》道场的最大包容。这的确需要一统天下的纯正诗歌气场。
2、惟一的诗画道场:口语诗与现代画的大合奏
对口语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之功,应首推《一行》。
当年,它一度作为中国第一权威诗刊,对口语诗的兴起充当了某种国家级伯乐的功效。而使诗人的年龄不自觉地呈现着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嬗变。
这些,并非《一行》有意为之。以严力为主体的编辑小群体,既不在国内的诗歌圈子之中,也没有足够的大陆诗歌经验,他们所秉承的是对中国现代精神本质的把握,对汉语诗意的执着寻找。高标与公正,这两点编辑宗旨一旦祭起,刊物上呈现的必然是大陆诗歌的原始自然生态。
从诗歌美学上看,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主潮。而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对繁琐修辞的屏蔽等,正是口语诗的主导观念——这恰与《一行》的美术画风相吻合。严力、艾未未、马德升、曲磊磊等“星星画会”的主力画家赴美后,画风一直不断趋于抽象与超现实。正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志同道合,才造就了中国当代诗人与画家在《一行》上演绎了一场历时数年的现代诗画大合奏。
3、国际艺术道场:华语诗歌几大版块的融合
朦胧诗后,中国现代诗与国际社会产生了更多的接轨。但在《一行》之前,华语诗歌的几大版块,从来各自孤岛,各行其是。
《一行》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诗歌艺术道场。这个以诗歌为主凝点的刊物,以其足够的磁力,牢牢地吸附了中国大陆、港台、东南亚及部分国际诗人的创作。
今天,重新浏览《一行》那洋洋780位诗人画家的作者名录,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史诗级的名录”。这是一张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华语文学地理版图。在电脑上,以五号字排版,它仍然达5页之多。当年,它不但发表了大陆地下诗人的作品,还包括了严力、艾未未等星星画派主力画家的最新画作,还有国际诗人金斯堡的诗,甚至崔建具有冲击力的歌词也是第一次在《一行》上发表。形成了大陆、港台、国际诗人、画家们频频的同台演绎与融合。
伊沙说得好:“《一行》的使命在于度过黑暗期!它起于民刊兴旺之年,止于网络兴起元年,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诗歌大任!”台湾诗人陳克華写道:“于当时我这个蛰居台湾的年轻诗人而言,无宁是打开了阅读和创作的一扇视野开阔的窗,知道了华文现代诗的诸多样貌。”
在这个意义上,《一行》称得上一本真正的国际诗歌杂志。几个大型汉语地理创作源的汇集,不是人为的邀稿、拼凑,而是出于一种千载难逢的时空凝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跨国的诗歌盛宴,后世几代人都不容易出现了。
显性的历史,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变态。
1986年由我发起并主持的“两报大展”,以典型的、惊悚的方式,冲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禁锢,人为地使第三代诗人集团性地一夜间登上了诗歌舞台。现在看,这一暴动般的诗歌推广事件,不但基本结束了官方出版对于现代诗的封锁,也使中国现代诗一惊一乍的急切心理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因此大展之后的几年,诗歌水面一片平静、一片生长。数百家民刊民报相安无事地新陈代谢。
历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一惊一乍,一种是安步当车。
安步就是两次惊乍的连线。在惊乍之间,流淌的就是正常的日子。正是在那些平常中一点点积累着不平、不常,才注定着下一次的历史惊厥。一条河流不可能全是瀑布与急流,在两条瀑布之间,就是历史的基本身份,是它的稳态。《一行》,像它的简约、朴素、多方向的命名一样,正是以最基本的诗歌单元,一行一行地稳步书写着历史。
人间不太公平。爆炸性的大展,不但充分震荡了诗界,甚至还不断得到后世的宠爱。2006年起,大展不断地被纪念,20周年、25周年、30周年……真是纪念得让人嘴软笔软,连我这个早年爱出风头的人都不得不惊呼:“写诗人的这件事儿,不可能没完没了纪念下去吧!”(《大展30年后说》载《诗歌月刊》2016-11)。
没办法,历史总是偏爱惊涛拍岸。而隔岸观火的后世人们,又总喜欢围观那些祼露着的伤口。这也是我执意要为《一行》写一篇长文的内心动因。仿佛为了洗清那莫名受宠的主观故意,仿佛为了从不公正者那里讨回一点过时的歉意。
2000年,《一行》中止。
我相信,它仍然活着。那一行黑白分明的大雁,只是恰如其分的收拢了翅膀。在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后,默默地与诗、与生活、与生存构成特殊的同步。
一定有一座纪念碑,向这本了不起的杂志致敬。它可能是声音的,可能是语言的,也可能是默默的,通向记忆的深处。
2017-7-3深圳
武六一步之遥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讲过很多关于道家、道教的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各个教派的形成、奇幻的故事、神话、传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所有我们今天能讲得出的主题,其本质都是时过数千年历经百千万劫残存的碎片,都是水面之上的可见之物,也都只是“道”这个神秘文化的冰山一角。这水面之下不知道还有多少珍贵的内容或遗失损毁、或深埋于地下、或在一个神秘的小圈子里秘不外传。1899年一位叫做“理查德威廉”的德国传教士来到山东青岛,期间四方游走,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创办书院翻译经典。你随便瞄一眼他翻译过的书单就能明白,他对中国的儒道文化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和喜爱。论语、诗经、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此外还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吕氏春秋等等就这么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汉学家。
忽有一日理查德威廉偶得一梦,一位胡须花白、目光温和、仙气飘飘的老者来到面前对他说:那里有一座高山,你应该去看看!说话间转身便走,理查德威廉赶紧追问说:什么高山?你是谁?老者回头说“崂山”这梦就醒了!他自己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明白什么意思!所谓的崂山是指那座高山,还是老者本身呢?完全不懂!几个月后,理查德威廉与当时的山东巡抚“周馥”会面,协调当地办学事宜。周馥给予理查德威廉汉学功底的评价是:学问精通但对深层奥义的理解尚浅…他说你去请教那些民间的教师、学者没用的,一定得有一位儒道双修的国学杂家给你做指引才行,于是周馥将一位大隐于朝堂的“神人”引荐给理查德威廉。此人便是晚清学部大臣“劳乃宣”,劳乃宣表字季瑄,道号韧叟。深通儒道两家文化,理查德威廉一见劳乃宣便失声惊叫,说这就是我梦中所见的老人啊!原来劳乃宣的姓氏,正是因为祖上移居崂山而得。这不是故事啊,这是真实的事件。理查德威廉回到欧洲把这件事儿讲给荣格听,才有了后来荣格提出的共时性原则。最典型的就是我在心里想着一首歌,诶!突然旁边一个人唱上了,而且正好是我刚刚想到的那句。或者像事件中讲到的,梦境的经历在现实中发生。还有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那句:说曹操、曹操到。好,再回到理查德威廉!劳乃宣也对这位深爱儒道文化的德国青年十分欣赏,理查德威廉便当即拜师,同时也拥有了一个非常符合儒家思想的名字叫做“卫礼贤”他也坚信将中国文化引入并影响西方世界是他这一生的宿命。此后数年间,卫礼贤便在恩师劳乃宣的指导下分别翻译了“周易”“道德经”和我们今天要重点讲述的道家内丹长生经典“太乙金华宗旨”。
此书相传为唐代八仙之一的纯阳子吕洞宾所著,但其中核心奥义早已在华夏大地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秘密传承、师徒相授了数千年,最早可追述到春秋末期的关尹子,也就是说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不但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还秘密传授给关尹子“内丹”的修行法门。历经鬼谷子、黄石公、张良、张道陵一代代传到钟离权、吕洞宾,再传到王重阳以及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世界,王重阳于华山论剑力挫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绝顶高手,成为天下武功第一人。我们最熟悉的“一阳指”,在转瞬间破除欧阳锋的蛤蟆功,使其二十年间不敢踏入中原半步,甚至再听到王重阳三个字内心都会充满恐惧的阴影,而一阳指源源不断的强大内力,正是来自于一种叫做先天神功的功法,看完太乙金华宗旨之后小伙伴一定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金庸笔下的先天神功。在王重阳之后的数百年间此书一直行踪成迷、时隐时现。直到乾隆年间,一位无名道士在北京琉璃厂逛旧书摊儿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了半部发黄掉渣的残卷,几日后拿给同道的好友显摆,说诶你看找到了啥…朋友一眼看傻了,因为正好他手里有残缺的另外半卷,书的字体、规格、大小、年代都不一样,但是内容恰巧能对起来,这本书就好像生出了主观意念一样,仿佛是自己选择在这一刻重返人间。两人开始召集各路好友,筹集资金、重新编撰开版印刷,才又到了劳乃宣手中。卫礼贤回到德国之后将一系列翻译手稿一一成书出版,其中的太乙金华宗旨也因此瞬间风靡欧洲,当我们之前提到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看到此书之后,就突然想通了很多困扰他多年的学术问题。并与卫礼贤一见如故,又在翻译手稿之外用心理学的视角附加评述最终成书取名为“金花的秘密”又分别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韩文等等十几种语言…直到1990年代,这本书才重新从英文和日文的版本,翻译回中文,才又被我们关注到。原来欧洲人早在100年前,就已经按着道家的内丹功法“修仙了”,全世界都知道,就咱自己不知道!那接下来就讲一讲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全书共计十三篇,第一篇:天心、第二篇:元神识神、第三篇:回光守中、第四篇回光调吸、第五篇:回光差谬、第六篇:回光验证、第七篇:回光活法、第八篇:逍遥诀、第九篇:百日筑基、第十篇:性光识光、第十一篇:坎离交媾、第十二篇:周天、第十三篇:劝世歌。这整部著作的章节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回光”!这也是整部书最最重要的核心。所以只要你参透“第三篇:回光守中”,你也就明白了太乙金华宗旨核心的奥义,剩下所有的篇幅全部是围绕着这一篇展开的。壮哥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大家捋顺脉络。这会让小伙伴自己读书的时候更有条理,更容易读的下去。但接下来所有的解释,都是我个人的理解和对他人理解的认同。不一定正确,但好处是你可以将我的理解作为思考的参照和地标,这也会让你更容易产生新的感悟。那么什么叫做回光守中?区区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有多个层次的含义。要了解这四个字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元神、什么是识神。第二篇开篇吕祖说: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只有元神真性才是超越时空的存在,人的精气可以随着天地的衰败而衰败,但元神始终存在,元神就是无极,创造天地的也是无极。诶!几乎跟木内鹤彦描述的一模一样,意识脱离身体之后可以穿越时空,意识不就是元神真性吗?那种被超大意识体吸收的感觉,超大意识体不就是无极吗?每一次曲绕,都会产生一个三维空间。不正书中所言:元神即无极,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吗。所以要么是木内鹤彦和吕祖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情,要么就是木内鹤彦看过金花的秘密。
那元神与识神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心理学家荣格将元神描述为“潜在于集体无意识领域的本来自我”是一种无思维但高能量的存在。而识神就是人的意识,是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所以按他的说法元神更接近于与生俱来的天性与神性,识神更接近于后天培养的认知与经验。如果我们再回到木内鹤彦对于“超大意识体”的描述,再一次把他想象成一团云雾,云雾曲绕产生雷电炸出一个三维空间。之后就很自然的流入到这个空间并填满弥漫于每一个角落,一个生命诞生的同时云雾也随之介入,并在此刻被我们称为元神。所以全世界每一个生命的元神其实都是相互连通,所以共时性原则一点都不奇怪。但这个生命的肉身本来也具备一定的心智在此刻被我们称为识神。所以是元神出于某种原因间接创造了识神,并需要识神辅助自己。书中将元神比作朝堂之上的君主,将识神比作领兵打仗的将军。将军受命在外领兵征战,兵权一旦到手日积月累、实力雄厚、嚣张跋扈,逐渐遮蔽了君主的光芒。一个人的识神过于强大确实会展现出好的表象,就是一个人看上去特别精明能干,事业风生水起…但这些表象会让人萌生出很多情绪,这就是民间所谓七情六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同时伤害身体中的心肝脾肺肾胃胆。所以识神越是强大、七情就越是活跃、身体脏器就越是损耗衰败。而元神喜静在这样一个喧闹嘈杂的环境和各种情绪病痛的干扰下,气场也就开始逐渐低迷混沌。而这一功法的目的,正是要让元神、识神各就其位和谐共生。让元神重新主导身体,时刻保持与那个超大意识体的链接,然后从那里获得通达天地的智慧和浩瀚无尽的能量。又因为元神居于人体两目之间,相对于识神心智,是心上之心,因此又被称为天心。因为天心最强大的能力是帮助人体连接天地,又因为超大意识体“无极”,早在天地形成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容纳天心的位置又被称为“先天窍”也叫做“玄关”,所以王重阳的先天神功也是来自这里。通过修行让天心与无极保持连接,从而获得无极通达天地的智慧与浩瀚无尽的能量。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再怎么厉害也都是凡夫俗子,怎么能与无极之力相抗衡呢?
看过了第一篇天心、第二篇元神识神,我们就要回到那个最核心的老问题…什么叫做回光守中!回即是返回也是反转,光即是自然之光亮,也是观察光亮的眼睛。回光就是将你的视线反转,从观察外部世界回归到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所以回光是一种身体的逆向行为,道家说顺则凡、逆则仙!很多人把顺与逆解释成顺从与逆反,好像说顺从天地的就是凡夫俗子,敢于向天挑战的人才能成仙。不对!大谬!这里的顺逆对应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裂变、分解、散开的过程,也是这个过程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让人变得越来越平庸,所以顺着这个过程前进只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平凡的凡人。所以回光所致的逆向行为就是将心中万千凡尘事汇聚于二三、凝结于一心、再由心入道,是一个返回凝聚的过程,所以道家为什么经常说“返璞归真”!那什么叫做守中?守就是坚守、守护,中就是元神,元神就是无极、无极就是道。太乙金华宗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5GRCyxki0/hqdefault.jpg)
武六一步之遥 在 石涛TV - 《 #涛哥侃电影》#姜文【#一步之遥】马走日与武六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涛哥侃电影》#姜文【#一步之遥】马走日与武六的人性是中国的未来(第三集)https://t.co/0aVL4EGSTw #shitaotv. ... <看更多>
武六一步之遥 在 一步之遙- 劇情片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一步之遙 劇情: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盤踞上海的軍閥武大帥之子武七( ... 背負殺人犯之名的馬絕路逃亡,而武六則以該事件拍攝了名爲《槍斃馬走日》 ... ... <看更多>
武六一步之遥 在 Re: [live] 一步之遙衛視電影台首播-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太喜歡這部電影,就像馬走日見不得完顏英受到辱沒一樣,我也不願意《一步之遙》受
到誤會XD
直接進入主題,以下有雷。
這部電影可以分兩個層次來談,如果單純想看懂劇情在幹嘛的人,只要看第一層就好。
《一步之遙》,其實就圍繞在“槍斃馬走日”這個主題上。幹嘛要槍斃馬走日呢?
槍斃馬走日,就是槍斃真相。
在片尾的那座紅色大風車上,記得馬走日說過些什麼嗎?他把他在片中所說的每一個謊話
都重述一次,並且交代實情為何,每交代一個,就有一發子彈往他身上招呼。
風風火火的環球選美是他和項飛田一手瞎編出來的、賽二爺是路邊隨便找個古道心腸的大
媽、完顏確實是我(馬走日)害死的,因為我不願意對她負責任。
至於來不及說完的老佛爺和大清亡國,早在片頭馬走日與項飛田擠眉弄眼時就說明白:這
些話也是瞎編來唬住武六的。
但這些真相對任何人有好處嗎?沒有,甚至會害死馬走日自己。
電影中每一個想槍斃馬走日的角色都有必須捍衛的利益。
項飛田不願意自己差點要被“馬辦”了的糗事公諸天下;抓到馬走日的功績令他在法租界
的地位扶搖直上,他當然不在意是誰殺了完顏英。
武七和武大帥,一個想當少帥,一個想在外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實力,在武七引導輿論安
排下,武大帥想為自己留顏面一定要殺馬走日;武七在說服大帥時就說白了:他有沒有殺
人很重要嗎?
覃老師不想看到自家閨女跟一個沒錢沒勢沒前途的人在一起,她也不在意真相,只在意:
妳睏過伊嗎?香過面孔嗎?牽過手嗎?
為了證明大帥不是徇私救女婿(武七引導的輿論),她要求立即槍斃馬走日,她也不在意
真相。
王天王就更別提了,馬走日不該死,他還怎麼賣票?
符合以上各人利益的只能是王天王創作出的形象:馬走日是殺女人劫錢財的混蛋廢物,該
死!
選擇於是交到馬走日的手上,想活下來,那就乖乖演出這個眾人為他安排的形象,日後隱
姓埋名遠走越南。
不知道這條件是個圈套的馬走日一開始答應了,但在演出過程中他發現自己不能這麼做,
他不能為了救命而抹殺自己的人格,連帶讓完顏淪為不倫不類的舞女。
於是馬走日跑了,帶著他跑的是武六。
武六看到自己的父親明明是要娶小老婆,硬要包裝成為了軍事實力、家族的利益保障,她
還看到自己的母親分明是貪慕虛榮,卻要說是為下一代找個優秀的爹。
武六一方面對馬走日是不是殺了人有疑慮,另一方面也厭倦了只為名聲利益而活的周遭人
事物,她好奇真相為何,也不願意繼續生活在看似光鮮亮麗實則處處虛偽的世界裡。
武六不只是帶著馬走日逃跑,她也做了她的選擇。
因此在紅色大風車裡馬走日兩次打暈武六,要她別再醒過來:醒過來是要命的。
我(唯一知道真相的人)不值得妳對我這麼好,我更不想妳為了我把命都丟了。
電影裡所有人距離真相都只有一步之遙,但為了真相所做的選擇與犧牲,值不值當呢?
可以說,這是姜文在這部作品中丟給觀眾的思考。
如果姜文在他之前的作品表現出才華縱橫,那麼《一步之遙》可見其工匠之心;是極有底
氣的知識量、極為細緻的思考,才能在整合出這樣的一個作品。
《一步之遙》,有那麼些像姜文為了在當今華人世界裡尋找棋逢敵手的觀眾所為的創作,
酣暢淋漓。
至於第二個層次,要看懂《一步之遙》奇特的敘事,得有些相關知識背景,如電影史、戲
劇理論,如果你對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理論有所認識,理解這部電影上應該沒什麼負擔。
關鍵在於,你把電影當成幻覺看嗎?如果是,那麼你生活的世界所告訴你的一切(應該在
意的)價值是否也是幻覺?
你敢想像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嗎?你預備好為了迎向那個世界所要付出的代價了嗎?
這個部分請移駕(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10209999107189&
id=1280343115427211&fs=5 ) 繼續閱讀,縮網址弄不出超連結,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88.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3820470.A.BE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