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告訴大家,我打開這學期的新課本,發現台灣民主國相關的描述中,被台灣民眾拱上台的唐景崧、講話很漂亮但啥仗也沒打的丘逢甲,他們都還出現在課本,但是鎮守台南的劉永福卻在課本中消失了。
(順帶一提,我拿到的課本版本連唐、丘兩人的照片也遭刪減,這存在感也是挺低的。)
對於前幾年課本會出現的台灣民主國代表人物中,我對唐景崧的印象普通,雖然他常被人Diss為「落跑總統」。可其實我設身處地去想,唐景崧他不是台灣人,而是來台灣擔任官員的廣西人,馬關條約台灣及澎湖被割讓為日本領土後,於公他已經履行完官員職務,於私他沒有理由以及感情待在異鄉台灣,若非後來被台灣民眾威脅,換作是我,我也不會想待在台灣呀!
另外,台灣民主國從建立構想的預訂戰略中,就是以「促使外國干涉」為保台最高原則。純論軍事實力,大清最精銳的淮軍、北洋水師尚且慘敗日軍之手,那台灣當地的落後部隊怎麼可能有勝算?
做為當時掌握台灣形勢資訊量最多的唐景崧,他已經知道沒有外國勢力會干涉,又看到日軍登陸後,台灣守軍的確無力抗衡。「逃回國內」,我想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萌生的念頭,甚至是選擇吧。
因此,我以前覺得唐景崧很孬,現在覺得......他是個明白人。
丘逢甲呀......
日軍來之前他都喊得挺大聲的,但臨戰之際,他卻是拋下義軍統領的職務以及所有麾下成員,自個兒去中國了。
雖然打不過就逃是正常反應,旁人也沒啥叫人死戰到底的權力,但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比較。要我說,你丘逢甲還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結果跟唐景崧這異鄉人一個德性,丟不丟人?
如果跟後來奮戰至死的徐驤、吳湯興這一些台灣民眾相比,那更丟人。甚至劉永福的部下─浙江人吳彭年,他也是奮戰至死,你個唱高調的與他相比,真是丟人丟到太平洋去了。
所以我一向對於「逢甲」這個紀念詞挺感冒的,是紀念啥?他很會發言?還是很會逃跑?不過後來我知道,丘逢甲逃到大陸後,主要在廣東省一帶活動,之後在武昌起義時,支持革命黨並推舉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曉得了,「逢甲」是用來紀念他贊成中華民國,這就還勉強說得過去。要是以後有人再說紀念台灣民主國,瞧他當初那德性,那就是不明就裡的瞎說了!
最後總算說到影片主角─劉永福。
以軍事表現來看,劉永福在台期間我覺得頗為消極,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把主力扼守在台南。定點死守的結果,就是讓中南部民軍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被日軍擊敗,無法更積極的扼守日軍攻勢。
但我前面曾說:大清最精銳的淮軍都敗於日軍,那麼性質介於土匪及鄉勇之間的黑旗軍有可能抗衡日軍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劉永福想辦法要支援,甚至想要跟日本人談判和平好做拖延,這些舉動也證明劉永福是個明白人。
其實劉永福很早就有離開台灣的想法,畢竟他跟唐景崧一樣,本是廣西人,來台灣當官,當時於公於私都沒必要死守在台灣。那為何他待得比較久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希望獲得清朝接濟,讓他麾下部隊能夠比較成建制的撤離台灣。
這樣或許也解釋劉永福為何不那麼積極的派兵北上防禦,我的觀點是:他在知道無法力敵的前提下,想保留實力讓麾下弟兄能夠全身而退。而之所以如此,或許是捨不得自己多年的心血,也可能是因為部分麾下成員有跟著他從廣西到越南出身入死的袍澤之誼。
還是說我對劉永福的看法:他在台軍事表現不算好,最後落跑也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連橫就diss過這一點,但我覺得......你老兄也不太有資格說別人,因為你還幫日本人說出鴉片有益的迎合之論),不過他對於自己麾下部隊還是挺顧念的,而以他當時能掌握的資源來看,他能做的也不多了。
最後我多聊一些自己的狀況。
我以前看歷史,很習慣直接評價批評歷史人物。如今多了一些不同經驗後,我開始比較多帶入歷史人物,然後我發現:我也就是個見利忘義、趨利避害的活老百姓,如果換我面臨一些人生選擇時刻,且不說最後結果是好或壞,我覺得自己露出的醜態應該是一言難盡。
那麼我有什麼資格去評價他人呢?所以我對歷史人物多了一些同情。但我也就此不去評價嗎?我是換成兩個方式:1.就事論事的討論檢討(因為我以前很愛牽拖) 2.我不想輕易做出評價,但如果我做出評價,我是帶入我自己做檢討,所做出的評價,是一種期待自己進步的提醒。
就算回顧過去,也未必學到教訓。但如果不回顧過去,那連一點徐到教訓的可能都沒有了。
最後的最後,每個人觀點不同,回顧過往的側重點不同,帶出的結論也就不同。對話,成為一個我們是否能從過往經驗中得到更多的重要表現,這其實很不容易,但是我現在對歷史這門學科很大的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iLABlOVLI&t=31s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汪精衛曾是革命黨中耀眼的明日之星,是什麼原因讓他的光環逐漸黯淡,最後還變成被同志追殺的漢奸?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https://tinyurl.com/hj4q6pc 老ㄕ現在也有Youtube頻道啦▶ https://tinyurl.com/y4gbnpyo 加入頻道會員|https://...
「武昌起義原因」的推薦目錄:
武昌起義原因 在 ETtoday筋斗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趙少康透露原因了!(#金魚少女)
👉上網登錄過期票券 現賺1.5倍東森幣
https://m.etmall.com.tw/Login?url=%2Fmember%2FMExchangeECoin%3Fsource%3Dettoday6
武昌起義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甲午時代:清朝軍事的改革|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清朝軍隊在海陸兩個戰場都遭遇慘重的軍事失敗。在海上,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師最終以全軍覆沒而結束。在陸上,起家於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的湘軍、淮軍等也不堪一擊。
戰爭的失敗有多重原因,但是無疑軍事制度、軍隊素質等方面的差距亦不容忽視。陸軍方面的湘軍、淮軍都明顯落後於時代。
失敗以後是軍事重建。在陸軍方面,按西方強國的模式編練新式軍隊。這一輪的現代化過程往往因為在軍事上並沒有大的戰爭襯托而不被人所關注,但事實上,相比於洋務運動時期的軍事改革,後甲午時代的清朝軍事陸軍和改革,對整個社會有更深遠的影響,甚至決定了後來中國歷史的走向。
陸軍重建地分南北
以小站練兵而聞名的袁世凱和其新軍,這是這股軍事重建的產物。除了袁世凱的新式陸軍之外,還有張之洞的自強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也按照西法訓練和裝備,改建為新式軍隊。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的將領,如袁世凱、宋慶、聶士成等都是甲午戰爭時的關鍵人物。
早在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原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編練十營定武軍,分別為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騎兵250人和工兵500人,一共4700人。但還沒有等這支部隊操練完畢上戰場,清朝就已經在甲午戰敗。
定武軍和自強軍一南一北,各有特色。定武軍相對依然保守,雖說「一切操練章程,均按照西法辦理」,但其營伍編制仍未脫勇營舊制痕跡,步、炮均為500人一營,馬250騎一營,營下分哨,這些都和湘淮舊制差別不大,但工程營的設置是一個創制,從而打破了勇營制度中單用長夫的格局。
南方的自強軍更接近西制,因其各級主官全數聘用德員,洋人不僅負責訓練,還有管理權,這在晚清軍隊裡也屬鳳毛麟角的。自強軍和定武軍一樣,也分步、馬、炮、工程四兵種,它的營制和西制很接近,如步隊一個營和當時德軍一個連的人數大致相當,組織也相似,這和軍中德員的聘用有很大關係。
南北殊途同歸的是,定武軍和自強軍最後都歸於袁世凱麾下。1895年胡燏棻調職,袁世凱接手了定武軍,改稱「新建陸軍」,開始了有名的「小站練兵」,把規模擴大到7000人,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勳、何宗蓮等在民國時代名噪一時的大人物都曾在此新軍中任職,或由此發跡。
新建陸軍一切依照德國與日本的制度,由德國軍官構成核心教官體系,參照德國陸軍制度進行編制,並分立警、步、馬、炮、工、輜等兵科。總部還設立了督練處、教習處、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轉運局和偵探局,督練處內又設參謀營務、執法營務和督操營務,形成了類似現代意義上司令部的體系。從此到練新軍時的練兵處、督練公所,直至民初軍內八大處的形成,都是一脈相承。
新建陸軍的步、馬、炮、工各營隊與舊制勇營差別很大,它的各「營」編制人數不僅高於練防軍的營人數,也多於西制的營人數。如步隊每營四隊,每隊三哨,每哨六棚,大致相當於西制的兩個營;炮隊營的人數炮位,大致相當西制一個炮兵團;馬隊一營也相當於西制一個騎兵團;工程營按專業分隊,比較特殊,大致相當西制一工兵營;行軍時還有輜重隊的設置。有趣的一點是新建陸軍中步、炮各營的主官稱為「統帶」,而不是習慣上營的「管帶」,也說明兩者的差別所在。當然,新建陸軍也保留了一些舊軍做法和名稱,如「翼」的設置等等,反映了其變革的舊有痕跡遺留。
其後,自強軍也被調到直隸劃歸袁世凱,最後構成了北洋六鎮中第四鎮的基礎。這樣,南北兩支新軍最終均歸於袁世凱麾下。不過自強軍雖然最後歸於北洋袁世凱,但其構成了南方清朝地方實力派軍事改革的一個基礎,於是才有了後來張之洞繼續在湖北編練新軍,最終撬動了中國歷史的大變革。
武衛軍——被中斷的「國防軍」
1898年10月,「新建陸軍」被編為武衛軍「前後左右中」五路中的武衛右軍,直接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節制。隨機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鎮壓義和團運動。在那裡,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
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被併入武衛軍實際上是清末軍事大改編的一部分。榮祿改編的這支軍隊,除了袁世凱部(武衛右軍)外,還兼有了聶士成的武毅軍(武衛前軍),宋慶的毅軍(武衛左軍)和董福祥的甘軍(武衛後軍),又自己建立了武衛中軍。這支武衛軍囊括了當時中國幾乎全部陸軍精華。
這些部隊不同程度上均採取了各種西式裝備和體制,聶士成麾下的武衛前軍主要還是採用淮軍營制,但西化程度較高,步馬炮工一應俱全,且也採用德、俄教習,在很多方面不輸於右軍,袁世凱本人對其也讚歎不已。
董福祥的後軍則是完全依照左宗棠的楚軍營制,是湘軍中的老湘營一支營制的變種,後軍有一定戰鬥力,裝備略同左軍。本身就來自淮軍系統的宋慶的毅軍營制與淮軍相仿,缺少工程兵,在裝備等方面比前、右兩軍稍遜色,但訓練不差。榮祿自兼的武衛中軍和後軍關係較近,營制全仿後軍,只有步、馬兩兵種,無炮兵,榮祿也是個使用國貨的模範。
從今天來看,武衛軍的成立,具有從舊式軍隊向近代國防軍前進的趨向。但是其在庚子之亂中基本被打散,只有袁世凱部即武衛右軍較好地保留下來,也就有了後來的北洋軍。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庚子之亂,武衛軍整合操練完成,就構成一支清政府中央直轄,能夠被中央控制的強大武裝(中央軍、國防軍等),袁世凱也只會是諸多將領的一員,不可能後來一人獨大,清王朝也許能得以暫時續命。
新軍反噬推翻清朝
後甲午時代的清朝陸軍重建在庚子之亂中進入了一個轉折點,在《辛醜條約》後,隨著武衛軍體系的崩潰,全國開始進行全面徹底的淘汰舊軍(防軍、練軍、綠營),訓練新軍的工作。
宏觀方略是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模仿日本的師團體制,全國共編練三十六個鎮(師),聘用德國教官,編練全新的現代軍隊,從編制、兵種、訓練、武器裝備、士兵的年齡和文化程度、軍官的配備等,一律仿照德國軍隊模式編練。
到清朝覆亡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旅),其中裝備與訓練為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佈直隸、山東與東北。但這支軍隊的性質,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其中北洋系新軍約佔全國新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北洋軍各鎮軍官都是袁提拔起來的舊部,他們「只知袁宮保,不知大清朝」,變成了將領個人的私兵,也成為後來軍閥的起源。
其餘的南方新軍,因為一些開明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學生任軍官如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這些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同時革命黨人如黃興、宋教仁等注重開展兵運,秘密向新軍中輸送革命分子,如吳祿貞、趙聲、孫武等。這些軍內革命黨人待命伺機發動起義。
武昌起義前全國新軍約有24.1萬人,其中北洋系14.5萬人,南方新軍9.6萬餘人。自武昌新軍起義後,在全國新軍14鎮、18混成協、4標中,先後反正、解散、潰敗的新軍約有7鎮、10協、3標。南方各省的新軍,基本上都加入到反清的革命隊伍之中。除上海、廣東、廣西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所以某種程度上,清政府也是被自己的新陸軍所推翻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武昌起義原因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汪精衛曾是革命黨中耀眼的明日之星,是什麼原因讓他的光環逐漸黯淡,最後還變成被同志追殺的漢奸?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https://tinyurl.com/hj4q6pc
老ㄕ現在也有Youtube頻道啦▶ https://tinyurl.com/y4gbnpyo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Sam
聽說孫策原本要滅了曹操!真相究竟是什麼?▶ https://youtu.be/dYxW9aBEYhw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孫中山
#汪精衛
#蔣中正
武昌起義原因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武漢三鎮位於中國湖北之長江、漢江(漢水)交會處,為武昌(長江以南的市區部分)、漢陽(長江以北、漢江以南市區部分)、漢口(長江西北、漢水以北的市區部分)三城鎮的合稱,範圍即是今日的武漢市區。三城鎮同位於長江和漢水交匯處,隔江鼎立,故通稱「武漢三鎮」。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中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中國三大「內河航運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航空、公路樞紐之一。「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區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統稱之為「武漢三鎮」。
清中後期至民國,漢口經濟發達,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繁榮程度位居亞洲前列,被稱為「東方芝加哥」,而武漢也繼承這一美稱。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中華民國誕生於此。1927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首都),並將其設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同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到武漢,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搬到武漢,使其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在內遷伊始將武漢定為臨時陪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點城市。1949年以後,武漢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廬山別墅是指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境內的廬山上的別墅群,主要分布在牯嶺的東谷和西谷,其中位於東谷的美廬別墅、中八路359號別墅、柏樹路124號別墅、河東路176號別墅、河西路442號別墅已於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廬山別墅具有重要的建築美學價值,並且「代表著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胡適語),是廬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徽商,又稱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舊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徽商來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六縣之中,歙和休寧的商人特別著名。徽商在宋代開始活躍,全盛期則在明代後期到清代初期。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商幫,徽商皆處於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明代《徽州府志》所說的「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大都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執技藝,或販負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顧炎武說: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徽人多商賈,蓋勢其然也」。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武昌起義原因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陳竟明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題目:《疫國求存 THE MODEL FAILS---中國模式在崩潰中》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武昌起義原因 在 文學社、同盟會等呢啲革命組織原先就係諗住响武昌策劃一場起事 的推薦與評價
有史友早兩日問阿史,有個講法話武昌起義成功應該歸功於湖北新軍, ... 當時呢班士兵起義,有一個好大原因就係清政府攞到份革命組織成員名單,佢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