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不足+防疫疲勞 Delta變種醞釀風暴》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1.美國50州全面淪陷,歐洲最快八月底Delta變種也會佔感染病例九成,這個可怕的Delta正嚴重威脅全球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地區,防疫措施好不容易鬆綁又立刻重啟。尤其暑假期間的派對群聚活動,讓Delta加速演變成一股流竄在年輕族群間的危險病毒漩渦,各國無不加速年輕族群的疫苗施打,以防疫情反撲。
2.哥倫比亞大學兩位病毒學教授近期聯名投書紐時,強調大流行病期間,改變人類行為絕對比害怕病毒變異要來得重要,因為病毒變異本來就是它的天性,重要的是人們對變種病毒的誤解,及其風險所導致的混亂與恐慌,才是導致全球疫情難以畫下句點的主要原因。
3. 事實上先前傳播力最強的變種,就是發生在2020/11/5英國封城之後,快速的封鎖防疫,剛開始確實頗有成效,是英國政府無視倫敦近郊的肯特郡疫情仍在悶燒,執意維持12月初解封的承諾,才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也在這一刻,研究者才發現病毒產生了變異,新款病毒株更具傳播力,不只在英國全境已如猛虎出閘,兩個月後散播全球30多國,如今的Delta變種正是先在人口大國印度充分醞釀後再外擴,難怪很快就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
4. 根據長期監控全球病毒樣本遺傳密碼機構NextStrain. Org所發布的數據,新冠病毒自2019年12月武漢發跡以來,發生了上萬次突變,但多數突變都對人類無害,甚至是讓毒性減弱,BBC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17次潛在的重要改變,重塑了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在完成了這項重要組裝後,病毒的毒性增強,也開始學會躲避疫苗所產生的作用,所幸輝瑞BNT及AZ疫苗兩劑保護力都能達六到八成,靠著疫苗加速施打與補強就能應付,現在就只怕人性的防疫疲勞,替今年秋冬大爆發提供了完美環境,人類必先戰勝自己才能戰勝病毒。
{內文}
新聞片段:「今晚,在全美50州都發現具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後,官員警告,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病例數將大幅攀升。」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在那些疫苗接種率未達標的地區,你將會看到這些單獨類型的光點,這幾乎就像是,這將演變成兩個美國。」
這已經不只是美國,而是當下全世界的縮影。伴隨Delta變種病毒的快速擴散,一些原先以為成功控制疫情的國家,也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以美西最大的加州為例,疫苗完整接種率最早跨越50%,洛杉磯16歲以上一劑施打率甚至高達67.8%,但自12月以來的數據仍顯示,43萬7千起新冠確診病例,幾乎都是未接種疫苗者;12234名死者更似乎沒有例外,這也讓兩周前才剛緊跟聯邦政策宣布解除口罩令、社交距離及人數管制等防疫措施的洛杉磯政府,不得不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以求在最小干預經濟活動的前提下,尋求最大防護力。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他們可能會覺得想要額外的防護措施,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疾控中心CDC整體的防疫指南並沒有改變,我們將非常仔細地監控變種病毒的狀況,就像我們每天所做的那樣,再決定是否要做出改變。」
BBC報導稱,英國正用自身血淋淋的教訓,告訴外界單靠接種疫苗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即便當下境內單劑接種比例逼近七成,兩劑疫苗的完整接種數量,足以讓染疫者病情不致嚴重到住院,但正值暑假的夏令營及派對群聚活動,仍讓Delta變種加速演變成一股流竄在年輕族群間的危險病毒漩渦,包括英格蘭、威爾斯及北愛,都已要求18歲以上族群加速接種;蘇格蘭則礙於疫苗數量,暫時只能開放30歲以上預約第一劑,並計畫在七月底擴大接種到18歲以上者;比利時專家也警告,Delta變種正在透過年輕人傳播,伴隨暑假期間未免疫者的四處旅行,最快七月底Delta變種佔比,就可能升高到病例數的80%。
德國總理 梅克爾:「我們(德國)非常關注Delta變種的擴散,我將遊說各國採取更多協調的措施,特別是針對變種病毒比較活躍的地區。」
法國總統 馬克洪:「我們一定要保持警覺,因為Delta變種傳播速度比先前變種都快,我們看到它影響尚未接種的人或只打一劑的人,這表示我們得加速疫苗施打,最重要的是我們(國家間)必須協調合作。」
去年經歷過醫療體系崩潰的國家,如今紛紛選擇延遲解封或重啟封城,因為強大的Delta變種,連防疫模範生以色列都不得不俯首稱臣,更遑論是那些疫苗供應不足的國家。紐時報導也直指,Delta所加深的防疫潛在風險,已使馬來西亞再次延長居家令,愛爾蘭推遲了重新開放室內用餐的計畫,香港甚至禁止所有英國入境航班,泰國更強制關閉建築工地,封鎖工人宿舍,以最果斷的措施防堵。
愛丁堡大學學者 斯達爾:「要如何度過這場疫情危機,就是靠打疫苗,打了疫苗就算曝露風險也有保護,如果不打疫苗,就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個問題不會消失,人人都得體認疫情還沒結束,病毒還沒消失。」
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兩位教授,近期聯名投書紐時言論版,強調大流行病期間,改變人類行為絕對比害怕病毒變異要來得重要。因為病毒變異本來就是它的天性,以Delta變種而言,固然是迄今最具傳染性、也更具殺傷力的新冠病毒之一,但他們最擔心的,仍是人們對變種病毒的誤解,及其風險所導致的混亂與恐慌,正導致全球疫情難以畫下句點。
華盛頓大學臨床病毒學實驗室 Alex Greninger:「如果你給病毒足夠的時間和複製週期,它將能形塑一個非常大的演化空間,並找到破解我們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對付疫苗接種和廣泛免疫。」
事實上先前最受矚目的變種,發生在2020/11/5英國封城之後,英國政府藉此壓制不斷竄升的確診病例數,剛開始確實頗有成效,但即便採取同樣封鎖措施,倫敦近郊的肯特郡疫情卻仍在悶燒,當局無視這個隱患,維持12月初解封的承諾,最終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但也直到這一刻,研究者才發現病毒產生了變異,新款病毒株更具傳播力,在英國全境已如猛虎出閘,兩個月後,這個最初被命名為B.1.1.7的英國變種病毒,散播全球30多國,其後衍生的三款變種,又以Delta最讓人聞之色變,因為它不只比先前源自英國Alpha變種所拉高50%的傳播力,又再增強了6成之多,還因為它是先在人口大國印度充分醞釀後再外擴,很快就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
ABC專題報導解說員:「病毒無法自行繁殖,他們利用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其他生物體內的細胞進行複製,一旦病毒進入體內,就會一遍又一遍地不斷自我複製,但每隔一段時間,複製過程就會出錯,序列中的一個字母可能會被交換或更改。諸如Delta變異株的更動就會影響病毒外部的刺突蛋白,它被稱為雙突變體,因為它不是一個,而是產生兩個重大變化,這兩個變化使Delta變種可以更容易與我們細胞結合,然後更容易進入它們。」
根據長期監控全球病毒樣本遺傳密碼機構NextStrain. Org所發布的數據,新冠病毒自2019年12月武漢發跡以來,發生了上萬次突變,但多數突變都對人類無害,甚至是讓毒性減弱,BBC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17次潛在的重要改變,重塑了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在完成了這項重要組裝後,病毒的毒性增強,也開始學會躲避疫苗所產生的作用。所幸輝瑞BNT及AZ疫苗兩劑保護力都能達六到八成,由於一劑不完全接種者僅3成的防護,恐釀防疫破口,多數國家都將疫苗的加速施打及補強,視為對抗Delta變種的一線教戰守則。
防疫醫師 Dr. Samir Gupta:「如果你還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現在是時候走出去接種,如果你還在等待第二劑,那麼也是時候該去接種了,而且第一劑接種哪款疫苗,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這對人類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三款保護力位居於領先的國際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及AZ對抗Delta變種,都算是足夠的防衛武器。彭博社近期對莫德納實驗數據的報導,還因此讓其股價應聲大漲5.1%。至於單劑疫苗嬌生,紐時雖然引述其公司最新報告稱,在接種八個月後,仍能對高傳染性的Delta變種產生足夠保護力,讓1100萬接種的美國人放心,但多數接種者仍在尋求施打mRNA技術的加強針,以對抗下一波大流行。
世衛歐洲區主任 克魯格:「可能會在今年秋天釀成新一波、造成大量住院及死亡的三種條件都已具備了,包括新變種病毒、疫苗接種量的不足及日漸增加的社會群聚。」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無法堅守防疫措施,在疫苗到位前迅速切斷傳播鏈,以最快速度施打疫苗,讓病毒無法繼續重組繁衍,最快今年秋天人類就將面臨Delta病毒與流感的雙重夾擊。沒有人能否認Delta變種的危險,但這場仗如何戰勝人性弱點、落實防疫行為,將是致勝關鍵。
https://youtu.be/Y44zdFozJNM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kimbiesty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楓十二這棟小破樓真是承載著諸多的回憶呢! 哈哈哈哈 想念我的朋友們了😭 STAY TUNED💫 ⭐️Instagram:kimbiestyle ⭐️[email protected]...
武漢大學宿舍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32例本土、8例死亡,陳時中:不排除分階或分區降級;17日發放第二波39萬劑AZ疫苗;蔡總統籲長者儘速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推社區廣篩;近期確診解隔離人數過半;郭台銘獲「有條件專案進口」許可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新增132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3例境外移入,新增死亡8例,今天是第3天確診人數不到200例。指揮中心宣布第二波的AZ疫苗將在17日發放,預計總共會有39萬4,800劑。蔡英文總統在下午發表談話,拜託長者儘速前往接種疫苗。
新增本土案例最多的仍是新北市65例,其次為台北市26例,苗栗縣18例,桃園市12例等。新增的8例死亡個案為男性3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6月8日,死亡日介於6月6日至6月12日。
指揮中心指出,5月11日至6月13日累計公布11,722位確診個案中,已經有6,18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已經到達52.8%。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整體的趨勢是朝向比較好的方向來走,整體醫療量能壓力已經稍微減輕,這是一個好現象。
針對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若28日後疫情好轉、疫苗接種狀況好,降級不一定要同島一命,可考慮各區依照風險等級,不同程度降級。陳時中表示,28日前疫情隨時有變化,疫情監測小組會隨時關注,針對分階段或分區域降級的可能性,「不排除任何可能」,強調相關政策都要與專家討論。
■17日將發放39萬劑第二波AZ疫苗
指揮中心宣布,第二波AZ疫苗發放的時間為6月17日,預計會有39萬4,800劑。第二波施打的目標接種對象仍是第一到第六類人口,並且將原本全國75歲以上施打率27%提升到53%,陳時中指出,第二波發放對於高風險的城市(如台北市與新北市)都增加10%的劑量,中高風險城市(如桃園市、台中市、基隆市、苗栗縣與彰化縣)都增加5%的疫苗配發數量。
另外,為了考慮離島配送疫苗不便,這一波連江縣跟金門縣都加發2,000劑,澎湖加發3,000劑,屏東市跟台東市因為轄區有小琉球、綠島跟蘭嶼,因此兩縣市各加發1,000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新增48,940劑AZ疫苗的接種人次,有28件的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有12件是嚴重不良反應。莊人祥也強調,目前AZ接種後出現不良案例中,都沒有合併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的診斷。至於莫德納疫苗接種了5,845劑,5件出現接種後不良反應,其中有2件是嚴重不良的案例。
■ 指揮中心配發50部快速PCR檢驗器至社區,「社區廣篩」啟動
指揮中心宣布,截至13日以前,全國已經設置了249個社區篩檢站。為了加速社區的篩檢能量,今天補助各地方社區篩檢站50台的PCR檢驗儀器。未來居家自行採檢、社區快篩跟企業快篩陽性的民眾,可以就近前往社區進行快速PCR的篩檢,達到發覺社區潛在病例並阻斷傳染鏈的目的。民眾若在社區進行快速PCR採檢後出現陽性,並且有較嚴重的症狀,得直接進入醫院就醫;若是輕、中症狀者就進入加強版的防疫旅館或是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社區加入快速PCR檢驗儀器主要是加快檢驗的速度。以往民眾在社區快篩站採檢陽性後,再送到實驗室做PCR的時間都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若可以在現場直接做快速PCR,機器檢驗只需要20分鐘,再加上其他作業時間,會比送實驗室檢驗的速度更快得到結果。
陳時中強調,縮短篩檢時間的目的,是希望減少民眾在等待結果時造成其他接觸的可能性,因為榮總先前在陽明大學實驗快速PCR之後,大家都覺得效果很好,所以才把PCR檢驗儀器送出並開始推動。
■ 陳時中證實發給永齡基金會「有條件專案進口」BNT疫苗許可函
陳時中並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證實,針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購買BNT疫苗一事,指揮中心已經給予永齡基金會「有條件專案進口」BNT疫苗的許可函,並且正在進行官方文件的討論。
但陳時中也說,因為現在國際疫苗的現貨數量非常少,沒有辦法準確預測疫苗進口台灣的時間。針對今天上午日本外交大臣宣布將會繼續提供疫苗給台灣,陳時中表示感謝日本的好意,並且會持續跟日本官方溝通。
■已隔離的竹南電子廠移工預估100人到200人確診,不會對社區造成風險
設置在苗栗的前進指揮所將在15日與16日,對6月初從竹南外送至其他縣市中央檢疫所隔離的1,400位移工進行採檢,採檢人員包括京元電子的移工以及同住在宿舍中、另外5家染疫廠商的移工。
根據前進指揮所估計,這次採檢確診人數可能會有10%到15%,人數約100人到200人。陳時中強調,雖然人數不少,但是這些高風險的人員在10天前就已經被隔離,不會對社區造成風險。
陳時中也宣布,勞動部已經在6月10日將1,168間擁有50人以上宿舍訪查完畢,其中有943家符合移工防疫指引,但225家有待改善,仍待改善的部分包括工作場所班別未分流、未預備一人一室確診者隔離空間、未落實放假減少外出、未落實記錄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跟群聚史)。
勞動部請各縣市政府給予雇主3天時間,必須在期限內做出改善並且讓地方政府進行複查,若複查後仍未改善,地方政府可以依違規情節輕重做出罰鍰、廢止聘雇、終止引進、承接移工等處罰。陳時中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勞動部仍沒有統計自動降載宿舍人數的廠商,指揮中心會請勞動部統計。
■ 全國疫苗開打,柯文哲:線上預約系統仍須改善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今天上午他到各地接種地點視察,發現上午排隊的人數還是太多。他指出,台北市會繼續使用網路預約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確定接種的時間,但他也承認,系統需要改善。柯文哲認為現在台北市防疫的戰術要開始改變,透過快速PCR篩檢的方式,可以更快找到社區內的潛在感染個案。
「我想中央也在頭痛,」柯文哲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若將警戒的等級降低,很有可能讓潛在個案在各地流竄,讓疫情再度擴散。他也說,如果疫苗一個月以後可以進來,他主張直接撐一個月,但是若還有很長的時間,就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市府規劃全市76處接種地點裡,大多數都是中、大型的接種站,並且採用「宇美町式施打法」。侯友宜說,上午疫苗接種時段截止時,實際接種的人數跟市府預計接種的數量相近,目前也沒有收到有不良反應的案例。他並指出,中央在今天公布了第二波疫苗發的數量,讓市府更有時間進行規劃施打的流程。
(文/楊智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楊子磊、許𦱀倩、林彥廷、唐佐欣、陳曉威、張家瑋、余志偉)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快速PCR #疫苗 #苗栗 #群聚感染
武漢大學宿舍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期間不同以往,多給點時間讓學生們可以分散返校處理吧
🍎#蘋果獨家 不能只有我看到
【獨家|成大強制返鄉者隔離+自費PCR 學生哀嚎「我們只有道德瑕疵」控違憲】
https://bit.ly/3vn3tv5
【火線話題】 武漢肺炎疫情
https://bit.ly/3bGFPmm
📱0元下載《蘋果》App抽TOYOTA👉https://bit.ly/3wlpvzy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返鄉 #宿舍 #義守大學 #高雄師範大學
武漢大學宿舍 在 kimbiestyl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楓十二這棟小破樓真是承載著諸多的回憶呢!
哈哈哈哈
想念我的朋友們了😭
STAY TUNED💫
⭐️Instagram:kimbiestyle
⭐️kimberhe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eubFpT3ZQ/hqdefault.jpg)
武漢大學宿舍 在 kimbiesty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ife goes on and on
Miss all the good memories.
STAY TUNED💫
⭐️Instagram:kimbiestyle
⭐️kimberhe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i6b_nNXZGo/hqdefault.jpg)
武漢大學宿舍 在 kimbiesty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QA列表如下:
1.投申請表是幾月份?
2.面試是幾月份?
3.要選擇幾間學校以及科系?
4.與申請台灣的大學會衝撞到嗎?
5.飛過去面試要花多少錢呢?
6.面試會問很難的問題嗎?
7.面試建議穿什麼?
8.酒店管理的專業會建議去大陸讀書嗎?
9.港澳台新生軍訓是必須的嗎?
10.武大宿舍費用?
11.一整學年的費用是?
12.當初除了武大還有申請哪幾間?面試的問題?
13.各校大致實際錄取分數?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問題都可以留言喔~
STAY TUNED💫
⭐️Instagram:kimbiestyle
⭐️kimberhe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9IUs8asLD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