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精選
#精彩扼要的短書評
👉平凡的朝聖者之路(聯合文學)#旅人朝過往先人深化信仰之路 #內在與外界平行又交叉的奇妙世界感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聯經出版)#地球版的銀河便車指南 #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
👉一起走 taskun mudaan(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什麼樣的願景才是部落的未來 #各種理想之間的明爭暗鬥
👉邊緣人手記(麥田出版)#拼組生命中的碎片 #成了縫隙顯然的人生核心
👉年輕人為何憤怒(時報出版)#走上暴力之路的為何以男性居多 #以己為鏡剖析出的情節豐富而細膩
👉臺灣總統選舉(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析透數字背後潛在事實 #站上制高點重新鳥瞰自家大事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歷史的轉換期2】378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影響全球歷史流向的共相 #打破習以為常國別地域之壁壘
👉研下知疫(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心)#不同角度的疾病觀察追索 #論題橫亙時間與空間
👉如何做一本書(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有如一部書籍解剖學 #也是出版的世界史
.
#我們覺得這本書很棒喔
#有興趣的話請你也可以讀一讀
更多選書評語請參考👇👇👇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 https://user43208.psee.io/3mx6k7
●訂閱電子報:https://pse.is/3nbnh9
●追蹤Openbook IG: https://goo.gl/Enkzy3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Re: [討論] 如果要來編歷史啟蒙讀物-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歷史的轉換期2 - 臺灣商務印書館's pos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臺灣商務印書館2021年7月新書介紹《歷史的轉換期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歷史的轉換期11》終於出了!臺大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韓承樺 ...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歷史的轉換期-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最新【秋冬防疫全面備戰!醫院現況:月增122名境外移入個案、塞爆隔離病房;邊境防疫:持登機前3天PCR陰性報告、印尼個案激增移工暫緩入境2週;口罩政策:8大類場所繼續戴】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已近一年、全球超過6千萬人感染。台灣雖然相對穩定,但入冬後、氣溫轉冷,也是流感等病毒活躍季節,將是COVID-19另一個嚴峻的關卡,對入境防疫、篩檢、醫院承載量能都是考驗。
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今(12月1日)正式啟動,將加強邊境檢疫、醫院通報,以及社區防疫措施。8大類場所包含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以及洽公機關場所,仍要繼續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
■登機前3天PCR檢測:因特殊因素無法檢測者,可簽切結書
在邊境檢疫部分,入境及轉機來台灣的所有旅客(包含本國籍),皆需要登機前3天的病毒核酸PCR檢驗報告。不過,由於部分國家採檢量能不足、根本不願意幫沒有症狀的人做篩檢,對某些返國或來台民眾「根本做不到」,疫情指揮中心因而放寬標準。
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先是表示,若符合緊急協尋(如奔喪、探親、緊急就醫)、來自無法自費篩檢國家(如斐濟、東加等)、以及經指揮中心專案同意短期公務商務行程者,或出境後3日內再入境者,可以免除出示證明;昨日(11月30日)再加上但書,「擔心沒有設想周全,而阻礙國人回國,因此若民眾沒有陰性報告,可以陳述理由簽切結書後登機,」再由指揮中心研判是否合理。但若無正當理由,違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69條,處以1萬到15萬元罰鍰。
指揮中心邊境檢疫組副組長何麗莉表示,今日上午已入境5個航班,共150人左右,全數持有PCR陰性報告,沒有違規情形。
不過,為避開入境須繳交3天內PCR陰性報告規範,近日入境人數爆增。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昨日表示,從11月1日開始,每日入境人數約1、2千人,但這兩三天人數大幅增加,11月29日為最高峰,單日入境達4千多人。陳時中也說,這幾天的居家檢疫人數超過2萬2千人,但與9、10月檢疫人數差不多,因此尚能應付。
■確診病重者入境有除外條件:可申請專案包機返台
入境人數暴增,指揮中心更開先例,11月23日一名在迦納經商的50多歲台灣男性返台入境確診,但他其實在當地已經確診,病情尚未好轉,因此申請醫療專機返台。
但依照先前指揮中心規定,境外確診者必須是發病日到登機日已超過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離發病日10天,且取得兩次PCR陰性證明,才可返台。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日前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名台商因病情嚴重、需要呼吸道插管,才會申請回國。
陳時中也表示,考量人道因素,若民眾在國外當地醫療資源不佳、有返國就醫需求,就算不符合入境條件,也可以在適當防護措施下,委請國際醫療轉送機構、航空公司或國內收治醫院,向指揮中心提出專案申請。
■移工入境問題:印尼移工暫緩兩週入境、家事工和看護人力荒
此外,昨日境外移入大幅新增24名,但其中20名是印尼移工。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針對集中檢疫所的939名印尼移工全面採檢,結果抓出23名陽性個案,其中3名已於前日公布。
由於印尼移工入境後確診的個案數愈來愈多,日前指揮中心暫停4家仲介公司的移工入境(截至目前共暫緩14家),但效果不彰。昨日再宣布,全面停止印尼移工來台兩週。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表示,在台灣的移工目前共69.9萬人,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其中印尼移工26.5萬人,佔整體約38%。陳宗彥表示,印尼的移工都是社福類移工為主,自年初疫情爆發,就和勞動部合作,主動延長在台移工的工作年限,避免移工跨境頻繁流動。
陳時中坦承,台灣對於社福類移工的需求高,11月印尼移工每週入境677人,但國內有需求,因此只能先暫緩兩週,期間會先以招募本國勞工、引進他國移工,或鼓勵民眾使用長照2.0服務。兩週觀察印尼疫情狀況,若還算穩定,則可重新入境,先從原先入境人數一半,每週339人開始,逐步恢復。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祕書長黃姿華說,台灣長期高度依賴外籍看護,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引進人數已減少,造成嚴重人力匱乏。但她強調,家事移工不適用《勞基法》,基本工資僅1萬7千元、更可能全年無休,這些人力缺口用長照2.0替代,「根本不可能!」因為長照2.0人力的薪資較高,也不可能如移工可以全天候待命。而相較產業類移工的起薪2萬4千元、週休二日,就算引進家事類移工,一旦他們有轉換雇主的機會,都會快速轉移到產業類工作,「這已經不是人進不來的問題了!就算進來也難以留住人力!」
■一個月增122境外移入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人數104人,部分病人得南送隔離
今日指揮中心再宣布,新增4名境外移入個案,入冬後、近一個月來,即有122例境外移入個案。
部立桃園醫院(簡稱部桃)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說,急診的篩檢策略不變,都是觀察國外旅遊史、接觸史以及症狀。雖然天氣變冷,但轉介到醫院來採檢的病人並沒有增加,幾乎都是自費採檢為主。
鄰近機場、第一線接收病人的部桃,有30間隔離病床。部桃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說,不過近3、4天,該院即被陸續送來不少病人,隔離病床轉眼間已經全數滿床,無法收治的病人則由指揮中心轉送部立台北醫院、和平醫院,甚至往中南部送,「現在確診病人依然全部都要入院,且兩次檢測陰性才可出院。」
莊人祥日前表示,由於近期不少感染者都是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14天後確診,病毒量低,因此住進醫院不需太久就能出院。但鄭健禹說,即便這類病毒量較低的病人,平均仍須在醫院待上兩週,「若是一開始入境就確診的,可能需要一個月!」
莊人祥說,目前在醫院的人數共有104人,幾乎都是輕症;日前自迦納返台台商已拔除插管,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陳時中昨補充,現在集中檢疫所共2,400多間,目前還有4分之一可用;醫院的空床率超過一半、負壓隔離病床還有500床、呼吸器有1,100多台可調用,量能皆充足。
■醫院轉介採檢個案減少、診所篩檢意願低,陳時中籲醫院加強警覺
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民眾若有症狀,到醫院就診後,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採檢。但因過去數月都沒有本土個案,轉介採檢的比例愈來愈低。他呼籲醫療院所應該提高警覺心,若病人有疑似COVID-19的症狀,應積極轉到醫院採檢。
國衛院名譽研究員、前疾病管制局(現改制為疾管署)局長蘇益仁表示,接下來流感個案將自12月中旬開始攀升,到時入境者會有不少發燒、各種疾病症狀的個案,「當流感跟武漢肺炎一起來,最壞的狀況是兩種病毒一起肆虐,就算使用快篩試劑,也只有5成陽性率。這兩種病毒症狀都一樣,該怎麼處理、篩檢,才不會讓醫院無法承受,這不是3天PCR陰性報告可以解決的問題。」
對此,莊人祥表示,現在社區沒有流感病毒,病毒也難以從國外帶進台灣,因為入境者都需要進行14天居家檢疫,這段期間阻斷了流感、武漢肺炎的感染機會,估計今年流感應較往年感染人數低。再者,若真的流行,國內現已有兩成多民眾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流感抗病毒藥物給予治療。
今年3月,陳時中和基層醫師開會,表示秋冬一旦疫情真的爆發,希望基層診所能夠加入支援,幫忙第一線多做篩檢。但診所醫師的看法卻不同,基層醫療協會理事、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今年年初疫情爆發時,有些診所在門前設置篩檢區,醫師要穿防護衣、戴口罩、面罩,病人也不敢到醫院來,「其實基層診所該做的,是好好分流,讓民眾敢來治療輕症、慢性病。」
不過,詹前俊卻認為,接下來秋冬防疫,診所不會進行太多流感篩檢,而是把有症狀疑似者,直接轉介到醫院,「維持乾淨的第一線環境。」他強調,「趕快讓病人到該隔離的地方,而不是留守在第一線診所造成疫情擴散!」顯見基層診所對自行篩檢COVID-19持保留態度,「如果驗出陽性,那整間診所都要暫停營業,而且萬一是偽陽性,對病人也難以解釋,」詹前俊表示,「除非快篩試劑準確率達9成,否則應是不會使用。」
(文/陳潔 ;攝影/中央社、楊子磊)
#延伸閱讀
【大疫之下的歷史守門任務──不只尋找遏止之道,更論證防疫的理路】https://bit.ly/3fTnSSm
#講座【疫情如何影響世界?記者與你面對面,分享歷史守門任務的心情與觀察】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30730261558514374
#秋冬專案 #武漢肺炎 #疫情 #防疫 #流感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不是任何國家的奴隸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率89人訪台,是捷克自1989年絲絨革命和平轉換為民主國家後,訪台最高階層的訪問團。
定宇想分享二件值得追蹤的重點...「互補」和「連結」。
1. 互補:台灣、捷克在工業上的能力是有互補性,例如捷克的軍工業、重工業、航太等強項和台灣的IT、醫療、智慧系統、民生等強項,在現有基礎上,合作的機會很多。
2. 連結:台捷在雙方地區的商務、觀光、門戶地位,在地理位置上,互為進入對方地區(東歐-印太)的門戶。是具備開闢直航航線的條件。
捷克跟台灣同樣具備「對抗霸權 爭取民主」歷史的國家,捷克議長這句「我們不是任何國家的奴隸」,作為回應中國的施壓,令人動容,我們來看看捷克的背景資料吧!
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和平分離」成捷克和斯洛伐克二個國家,在這之前,斯洛伐克跟台灣的互動密切,在十多年前就簽訂「不重複課稅」等協定。
捷克在古代被稱為「波西米亞」,捷克的機械製造業、啤酒產業、和觀光旅遊業非常發達,也是所有斯拉夫民族國家當中人均GDP最高、最具福利、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一戰到二戰的期間,曾經短暫躋身為世界第七大工業國,2006年就被世界銀行列入已開發國家行列。
捷克工業主要是化工,機械,冶金和食品工業。其他重要的門類還有電力工業,建材和消耗品製造(消耗品包含服裝,紡織品,鞋類,印刷業,木材加工比如家具,鉛筆,火柴)以及軍工和玻璃製造業,在捷克都有悠久傳統。
汽車出口工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大的汽車生產公司是Škoda汽車,在台銷售量還不錯。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歷史的轉換期2 - 臺灣商務印書館's pos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套書共11冊將陸續出版,第一、二冊七月正式上市!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 <看更多>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臺灣商務印書館2021年7月新書介紹《歷史的轉換期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 商務 印書館2021年7月新書介紹◎【 歷史的轉換期 1】前220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歷史 教科書權威日本山川出版 ... ... <看更多>
歷史的轉換期台灣商務 在 Re: [討論] 如果要來編歷史啟蒙讀物- 看板Dummy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 推 reich3: 最近台灣商務有出版一系列日本人編寫的「歷史的轉換期」, 10/11 16:12
: → reich3: 你可以參考書目內的同時期全球各文明並列檢視。 10/11 16:12
: 推 reich3: https://youtu.be/FZtfuM6xwB8 10/11 16:44
這套書採用歷史的橫切面,但是這樣就產生一個新問題,一次只有切一片
這個我以我們醫學系學解剖學來打比方說
我們到臨床解剖學,是會學橫切面的,因為譬如CT切出來是橫切面
可是大三的解剖學,還是先從神經肌肉血管一條條教,不然你根本不知道是啥
橫切面的主意固然不錯,觀點很新鮮
但是也是要我們這種本來就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人來看才能有收穫
要是一般還沒入門的,會看到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吧?
所以還是需要把事情縱向的好好說清楚,只是橫向關係也要兼顧
所以我說撰寫方式會有點棘手
我在寫橡皮的時候就是在撰寫順序上卡很久
但後來我決定就是一個一個大趨勢敘事鏈這樣寫,破題的寫最前面,就是橡皮相關
最不重要的寫最後(所以孫文跟革命黨的搞笑故事都放在最後面)
回到原題
所以不採用所謂橫切面,是一次兩個世紀,一次一個世紀,20世紀一次半個世紀
之所以這樣安排,有一部份理由,就是過去有人說:
哎呀中國史有朝代順序好棒棒,很有系統很容易了解,世界史都沒有亂糟糟
其實世界史也是有上古史中古史等區分啦,只是這對一般人來說有區分還比沒區分更亂
我也是想了很久,最後決定直接用世紀做區分,等於是相當於中國史的朝代順序
但是多了時間座標功能
就像現在大家熟讀中國史,一講到宋朝馬上就喔是這樣那樣
以後希望能是,一講到十三世紀,喔! 蒙古帝國
而且很神奇的一點是,人類歷史不知道為什麼,一整個大時期,常常剛好就是一個世紀
尤其後來越明顯
17世紀就整個法國對哈布斯堡
18世紀就整個二次英法百年戰爭
19世紀就是整個大賽局
到20世紀才因為變化太快打破這個規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33962486.A.D2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