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t 切膚之歌 (Fatih Akin, 2014)
Country : Germany
Score : 6.5/10
德國土裔導演Fatih Akın的「愛情、死亡、惡魔三部曲」最終篇,也是一部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作為歷史背景, 橫跨三大洲,耗費1500萬歐元製作的史詩鉅片。導演身為土耳其人,卻大膽碰觸土國政治敏感、禁忌的族群議題,以受害者角度直視亞美尼亞最深刻的歷史傷痕,因此在電影尚未上映之前,就傳出受到土耳其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死亡威脅。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亞美尼亞鐵匠Nazaret Manoogian,於1915至1917年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中,從死神刀下倖存的故事。他和許多世世代代散居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的亞美尼亞人一樣,原本和老婆、雙胞胎女兒一家和樂地安居此地。當時,亞美尼亞人雖然身處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之下,但信仰基督教的他們仍被允許保有自己的教堂、學校和宗教習俗。1915年以前,像這樣散居在鄂圖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估計約有兩百萬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亞美尼亞人由於遭到政府懷疑勾結俄國勢力,一夕間風雲變色,大量流離和死亡。經歷了巨大創痛的男主,雖然活了下來,成了啞巴,如行屍走肉般獨自在荒野裡逃亡和遊走,後得知自己的雙胞胎女兒還活在人世,從此便決心要找到她們。他的尋女長征,從尋人啟事、妓院,一路找到到黎巴嫩的一百多家孤兒院,最後橫渡大西洋,來到古巴的哈瓦那,後來更偷渡進入美國的明尼蘇達,甚至深入北達科他的荒原⋯⋯真是一路無止境的辛酸血淚! 1915這段具有爭議性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歷史,在土耳其是一種無法被公開談論的禁忌,凡是公開為此批判政府的人,都有可能依土耳其刑法301條被冠上「侮辱土耳其」的罪名。然而Fatih Akin身為出生在德國的土裔第二代,在這部電影中除了面對屬於自身文化根源的土耳其歷史,他也刻意讓德國當時正在修築的巴格達鐵路出現在電影中,試圖探討在一戰中與土耳其同盟的德國:在這場屠殺中,是否知情卻不介入?他在許多不同的訪談中,都一再重複,這並不是一部所謂的「大屠殺電影」,而是一部劇情、冒險、西部和史詩片。與其說它關乎大屠殺,不如說它更關乎面對歷史真相的勇氣,以及能夠公開談論它的言論自由。值得一看的片!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10的網紅Thai Tony MinCha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hai Tony| |TVB| |逆天奇案||埸景| |北碧府| |米雪姐民宿| |百年老屋| |Thai Tony又帶大家行街街|百年老街| 逆天奇案劇情係講兩個O記雙雄去查案,仲去到泰國??Kanchanaburi 北碧府取景,泰緬甸死亡鐵路,120年歷史大神雨樹,百年老Cafe店...
死亡鐵路電影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停班停課合理嗎? 從歷史教訓看西部登陸的熱帶低壓】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質疑為何平日都不放假,假日一到就放假,雖然小編心理也有OS碎碎念,但天氣預報數據攤開來看,就一目瞭然:
■熱帶低壓(原盧碧颱風) 路徑南修,今晨已在竹苗一帶登陸,引進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豪雨。
造成:
■高雄沿海空曠地區強風警報,會有9-10級強陣風
■高雄全境發布超大豪雨特報(降雨量500mm)以上,山區更可能達800mm。
■適逢大潮,沿海地區排水困難。
這已經遠超過平地350mm,山區200mm的豪雨假標準,放假自然合理。前幾天是都沒有達到這個嚴重度的。
過去從台灣西部登陸的颱風罕見但有,例如
■2002年7月10日的娜克莉颱風在台中以北登陸,此颱風只比熱帶低壓強一點,但也創下翡翠水庫單日降雨紀錄,並釀成2死。
另外就是昨天提到的 #87水災:
■剛好62年前,1959年8月7日,熱帶低壓在嘉義布袋鎮登陸,雖然隨即解體,但引進強大西南氣流,導致西南部當日降雨量超過500mm,三日累積降雨量800-1200mm,以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受災最嚴重,彰化市區甚至淹水3公尺高兩天。縱貫鐵路中斷,共有297處受損,總共造成667死942傷408失蹤,是台灣史上僅次於921大地震和88水災的重大災害。
■災損35億台幣,是當年國民所得11%,相當於今日災損1.8兆台幣。(難以想像)
■政府頒布中華民國佔據台灣後首次《#緊急處分命令》,重建期長達10個月,中元普渡婚喪喜慶全部停止,#並課徵重稅,例如公有及私用小客車、電費、電話費、鐵公路客運票價等也都一律附加「水災復興建設捐」、營利事業所得稅附加15%、綜合所得稅附加30%、屠宰稅附加30%。北高等5個城市的電影票每張加收娛樂稅1~2元、各地宴席稅附加30%、地價稅與田賦皆附加40%、房屋稅和證照、貨物稅等亦附加30%,造成人民極大負擔。
■高雄縣市雖災情沒這麼慘烈,也造成12死21傷9失蹤,88棟房屋全倒的災情。
■蔣介石佔領台灣後,大量軍費用在維持大規模陸軍準備反攻大陸,而非強化防衛台灣所需軍事投資,造成財政支出傾斜,中南部建設落後,除了中央政府所在台北以外,多缺乏河流整治、都市計畫整備、排水道強化等措施。87水災後,修復道路經費甚至66%依靠美援,以中國黨的話來說就是 #乞丐政權。
■當時的氣象觀測更是離譜,雨量計是每週轉一次的,山區沒有雨量紀錄,沒有民用氣象雷達(只有軍方有,不開放民間用),以至於雖然當時技術已經都有,但台灣幾乎沒有氣象預報能力。在本次教訓後才逐漸建立。
■這次水災也造成中南部部分鄉村「滅村」,人口加速都市化,也加快了城市發展,對社會影響頗大。
可以注意到,本次熱帶低壓帶進的雨量,其實已經接近62年前87水災,只是當年一個熱帶低壓造成全台危機,千人死亡,GDP損失1/10,國家經濟嚴重困難還要加稅15~30%。可見當代的防災能力已經強化許多。但大家還是盡量小心,這次超大豪雨不是開玩笑的!
死亡鐵路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死亡鐵路電影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hai Tony|
|TVB|
|逆天奇案||埸景|
|北碧府|
|米雪姐民宿|
|百年老屋|
|Thai Tony又帶大家行街街|百年老街|
逆天奇案劇情係講兩個O記雙雄去查案,仲去到泰國??Kanchanaburi 北碧府取景,泰緬甸死亡鐵路,120年歷史大神雨樹,百年老Cafe店,但係有啲可惜就係喺泰國嘅演出實在太短啦,有啲意猶未盡。
得不得提有一個演員,張彥博,其實佢都拍劇拍咗好幾年,佢嘅演技都唔錯呀,而且佢行為心地又好,私底下嘅時間仲有時同啲公公婆婆去玩吓音樂唱詩聚,TVB好應該俾多啲機會佢發揮下啦。
雖然劇集的結局唔係happy ending,但我睇劇咁耐都從未試過一對壞唔想佢哋俾人到,而且陳展鵬同林夏薇最終要分開係有啲可惜,其實套劇已經提醒咗大家千祈唔好行差踏錯,機會只得一個。
呢啲就係我哋嘅民族思想好難接受事情,其實香港女仔比起泰國嘅女仔起碼仲會重感情,啲人成日話港女港女,其實香港嘅女仔自給自足非常之唔錯,比起我係泰國見到嘅女仔冇乜道德觀念嘅行為已經好好多,咁梗係唔係每一個泰國女仔都係咁啦,但係亦都好多都係同我哋文化差異相差太大。
#TVB #逆天奇案 #北碧府 #米雪姐民宿 #百年老屋 #Kanchanaburi #北碧府 #Thailand #Bangkok
Youtube: ? (Thai Tony minchak)?https://www.youtube.com/c/ThaiTon
Ig: ?[thaitonyau] ?https://instagram.com/thaitonyau?r=nametag
Facebook:??? {Tony Au} https://www.facebook.com/minminchak
#TVB #逆天奇案 #Kanchananburi #北碧府拍攝埸景 #死亡鐵路 #RiverKwaiBridgel #桂河橋
#GiantRainTree #大神雨樹 #TVB #Thailand #Bangkok
死亡鐵路電影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ai Tony|
今次帶大家走到近來紅爆香港/東南亞電視劇,[逆天奇案]泰國拍攝埸景分享
|TVB|
|逆天奇案|
|Kanchanburi|
|北碧府拍攝埸景分享||死亡鐵路|
|River Kwai Bridgel|
| 桂河橋 |
|Giant Rain Tree|
|大神雨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 ? (Thai Tony minchak)?https://www.youtube.com/c/ThaiTon
Ig: ?[thaitonyau] ?https://instagram.com/thaitonyau?r=nametag
Facebook:??? {Tony Au} https://www.facebook.com/minminchak
#TVB #逆天奇案 #Kanchanburi #北碧府拍攝埸景 #死亡鐵路 #RiverKwaiBridgel #桂河橋
#GiantRainTree #大神雨樹 #TVB #Thailand #Bangkok
死亡鐵路電影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珠海新落成酒店尾房,目擊兩位綠色鬼傾計!澳門舊屋被多名靈體上身!(恐怖在線重溫 第2244集)
第2244集 (07 Jun 2017)
大陸酒店內遇兩個本身透明綠色靈體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相關影片:
1. 周星馳小偷阿星有靈體臨記!電影人爆醫院拍戲遇怪事!坑口新樓與鬼同居!(恐怖在線重溫 第212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c9pgjlgfg)
2. 澳門錯撩靚女靈體跟足十幾年!港鐵火炭車廠半截身靈體!九廣鐵路舊宿舍靈異事!(恐怖在線重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9AMCP63rE)
3. 元朗八鄉村屋靈體虐狗!醫院黑影纏繞病人!修建陰宅拍到鬼魂飄入!(恐怖在線重溫 第2232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bOQuaMWAM)
#恐怖在線 #潘紹聰 #珠海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死亡鐵路電影 在 [分享] 泰國泰緬鐵路(死亡鐵路) - 看板Railw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圖有真相網誌版:https://osakaleo.pixnet.net/blog/post/355372516
旅遊日期:2019年
參加了當地的北碧府一日遊行程,
行程包含一段鐵道列車之旅(實際搭乘列車)欸,很不錯!
(自費,可選擇普通座位和高級座位(附飲料)。)
搭乘的列車有點像台灣之前的普通車,窗戶是可以打開的,天花板有旋轉式風扇那種。
現在這種列車台灣已經搭不到了,所以想到體驗這種列車的,可以來北碧。: )
途中會經過一段沿著山壁而建的軌道,非常的刺激,
一邊非常靠近山壁,而另一邊就是河流,令人讚嘆當時的鬼斧神工,
難怪會被稱為死亡鐵路。(真的很難蓋啊!)
這次搭乘這趟死亡鐵路,我覺得滿有收穫的,
有到北碧玩的同學,可以安排一趟鐵道之旅唷!
◎來看一段維基百科的說明:
泰緬鐵路(泰語:,又稱緬甸鐵路或死亡鐵路)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為了占領英屬緬甸修建連結泰國曼谷和緬甸仰光的鐵路。死亡鐵路的名字來自建設時
工人的死亡率。工程中總共募集了1萬2千名日本軍人及泰國軍隊(第五鐵道聯隊)、
盟軍俘虜6萬2千人(俘虜6,318來自英國,2,815自澳洲,2,490自荷蘭,剩下大概來自
美國和其他國家。戰爭結束前1萬2千人死亡)、數萬泰國人、18萬緬甸人(4萬人死亡)
、8萬馬來亞人(4萬2千人死亡)、4萬5千印尼人進行施工。
大日本帝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泰國於日本進攻東南亞當天簽署了同盟成為日本的盟友,
日軍於1942年佔領了緬甸,在無法安全使用馬六甲海峽之後,運往緬甸的日軍以及
後續補給必須靠陸路維持;20世紀初,英國曾勘測一條通泰國和緬甸的鐵路,因建設
難度太高而放棄。日本在戰爭逼迫下採取了英國人的探勘路線,並趕在緬甸戰區稍告
平定的1942年6月開工,工程在泰國和緬甸兩邊一起開工,泰國的工程起點為北碧,
緬甸的起點為丹彪扎亞(Thanbyuzayat),鐵路經由三塔山口連結兩國。從鐵軌的記號
顯示泰緬鐵路的建材來自從爪哇、馬來西亞等地拆毀的英屬馬來亞聯邦鐵路。開始時
盟軍經常空襲路途,但是日軍告知盟軍修路者多為同盟國戰俘,盟軍只好停止轟炸工程。
原計劃6年完工的鐵路在工人高死亡率的代價下17個月之後(1943年10月17日)完成
全長415公里的鐵路。兩邊來的鐵路在Konkuita連接。修路者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低的
不可想像,約25%的戰俘因過度疲勞,營養不良,虐待或各種沒人管的傳染病(如霍亂
、瘧疾及痢疾)喪生。亞洲工人死亡率更高,但是日軍沒有詳細記錄。竣工之後,
大部分戰俘被轉到日本本土,剩下的維修者不但生活惡劣,還不時遭到盟軍空襲。
鐵路上最著名的地點是桂河鐵路橋,在電影《桂河大橋》中描述。1943年2月先修好
一座木橋,同年6月建鋼筋水泥橋。兩座橋都在1945年4月2日炸毀,但是已經被破壞
再修理多次。現在的桂河大橋橋墩在日本製造,送到泰國賠償戰債。
二戰之後,鐵路幾乎已經完全報廢。泰國重建部分,鐵軌加寬。1949年4月修復
Kanchanaburi到Nong Pladuk,1952年到Wampo,1957年7月到Nam Tok,總共約50公里
現在可以應用,緬甸部分沒有修復。為修鐵路炸開的山谷只能步行,現在有從緬甸來的
非法入境者從這裡進入泰國。1990年代一直提出計劃重修整個鐵路,但是一直沒有進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159.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69528710.A.89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