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只能是想像
母親節,很多人都安排了要跟媽媽聚會,致上溫暖的謝意。但在社會的角落中有些孩子「母親只能是想像」。
德蘭中心是天主教成立的機構,收容許多家庭有狀況的孩子,讓他們能夠得到完善的生活照顧、受正常教育,可是,原生家庭的溫暖就必須割捨,而其中也有孩子是孤兒,從未有親人的陪伴,很多故事讓人鼻酸。
阿仁在母親節來這裡陪小朋友們互動、聊天,帶來他們最喜歡的披薩一同享用,陪他們聊聊生活鎖事、學校生活、未來的目標,雖然只是小小的心意,希望能帶給孩子們些許的溫暖。
👉🏻👉🏻https://youtu.be/COR7XwqDAy8👈🏻👈🏻
#德蘭兒童中心
#國民黨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林耕仁祝福您
也希望大家能發揮愛心的力量,多關心社會角落的朋友,施比受有福,今天的阿仁很快樂。
請留言、轉傳分享,或點讚👍
加入阿仁粉絲專頁,感謝🙏您
👇🏻歡迎追蹤👇🏻
林耕仁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nkenjeng.tw
林耕仁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FJqPGh-b0UW9FC3l8mQsQ
同時也有8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母親只能是想像」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Re: [寶寶] 四歲男生什麼事情都不配合-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媽媽經- 你能想像在母親節失去母親的感受嗎?想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沒有完美的情人,妳愛上的是妳對愛情的想像 - 媽媽經 的評價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行政的防疫作法感到不滿,以言論自由的角度來抱怨,結果國家的智庫是怎麼處理的?用虛假的分析與數據,硬是將這些人打成通敵叛國者:而這種作為只是提供了洗腦死忠支持者的工具,更是提供了國民彼此互相殘殺的數據,這是以偽學術出發的統治者之鞭!
身為國民,實在感到深沉的悲哀,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愛自己的國民了......
國防部底下不是有一個這個
國防安全會做了一篇報告
就是以前在菜市場政治學寫網路的
一個叫蔡榮峰
真的啊你把他名字弄出來了啊
小弟是TCIA
他就定了幾個他用六個定義
那六個定義這個叫做
就是所謂配合中共同路人的認知作戰
竟然把批評疾管家批評台灣的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都把他納入
變成中共同路人
所以我說蔡榮峰你這個研究
你本身就是中共同路人
因為你這樣一搞
台灣的中共同路人突然過半你知不知道
批評防疫的人有多少啊
我跟你講中間有一個人還有網友
因為我們這邊有人是那個四十七浪人之一
他說他有看到有一個網友啊
就是在做什麼
就是他接種了那個高端
他參加高端的測試
結果發現那個測試的過程
沒有像疾管家講的跟仙一樣
所以他就出來就講說
我覺得這個流程不對
那個流程不對真是很糟糕
然後我再跟你講 阿宅我剛剛講了一半
後來我們那個徐巧芯她就決定去對
那個報告裡面認定是中共同路人來做一下
他們過去的言論紀錄 反查嘛
反查你過去的言論數據
結果發現高達74%都是發表過反中
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言論的人
結果這74%的人
現在居然都被他定義為中共同路人
這真的是很糟糕
這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就是以前這些人都是反串
那大家都是林瑋豐 不是嗎 對啊
那第二種就是很多人因為防疫
現在都站到反面去了
不是因為你做不好
我批評一下不行嗎 是嘛
所以就是說他們過去
比如說反過中國反過國民黨
或者支持民進黨
那個是基於人家各別事情的判斷
難道你防疫我就要永遠死忠到底嗎
真的不行
我都是蔻蔻嗎我都是林靜儀嗎
而且我又沒拿標案
所以他這個研究變成非常荒唐
結果我們巧芯妹妹一公開
原來這個不是反串
就是你低估了良心發現的那個動力
坦白講我認識很多朋友對防疫有意見
很多很多本來都是綠
這跟我上次跟你講跟停電一樣
事實上PTT我觀察了好一陣子
太賭爛了當然翻臉
就是人家就是覺得你實在太過分了吧
那大概是從停電跟防疫開始
官逼民反你官做的好丐幫哪會多
你就是官做不好丐幫才多
我你講那個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報告
都會送到總統府跟國安會
這個就是悲哀
而且你這個調查水平這麼低
你那個六個定義範圍
憑什麼把反對疾管家批評對防疫批評
對疫苗的批評都納入
你這是基於什麼方法論啊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跟你講這個徵兆是什麼咧
就是從國防安全研究院針對
網路的認知作戰的研究
然後進一步就要就要叫NCC推動
數位網路的什麼視聽服務法
然後接下來就要來抓阿宅就這樣
看起來就是我啦
不好意思容我當一個矛尖部隊
我被折斷了大家就要完蛋
就是網路視聽服務法一定會規定一些罰則
罰到我叫不要啊
下架啦
我覺得從學術的角度
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都會特別的有感
或者是更進一步講會特別的憤怒
為什麼說憤怒
因為我覺得在學術圈
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的話
你不能先射箭再畫靶
我覺得犯了...
看起來我必須說
這看起來像是學術研究的東西
他很容易混淆視聽
他很容易讓很多人覺得
這是一個多麼嚴謹的研究
可是因為大部分的人
不會認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報告
他的一些圖表覺得哇這好酷這好炫
這有什麼精密的統計分析又是大數據
所以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這種假象所迷惑
都會覺得說人家很專業
可是真的拿專業
就是我們真的從學術的角度
去看這個東西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問題非常的多
他裡面提到的不只是這四十七個人是
找的這四十七個人的這個帳號是
這個有問題的
他所做的所有的假設
就像我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他的所有的假設他有六大假設
他說這些論述都是有特意為之的帶風向
我就很好奇就是說
大家如果真的認真看的話
大家難道不會覺得
他所舉出的六種敘事的方式
或者是六種所謂的網路的風向
每一個都是可以擊破的
我所謂的擊破是每一個都有邏輯上的瑕疵
他不相信輿論public opinion
是可以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背後只要不符合我的假設
就有問題 就是壞蛋
這個很幼稚 是抓鬼是不是
當代的這個科技抓鬼嗎我不太理解
所以我就說像這樣的一個學術
看起來像學術然後包裝他的論述
其實他才是 這樣的東西才是真的帶風向
而且你可以想像
因為他是特定的這個智庫機構
所以可能會有媒體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報導
然後再接著就把這樣的報導的剪裁出來說
你看這些人都是台灣現在就是很明顯的
有所謂的可能被認知作戰了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風向會出現
像是他講說懷疑美國捐贈疫苗
是不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或者其他的外交考量
為什麼不能問呢
任何人對我們好
我們可以感謝可是在感謝的同時
也可以看國際政治的局勢
我也常常說我們感謝美國
但是美國他做任何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完全出於
完全沒有私心
或完全沒有其他的考量不可能的
我們就說美國
如果說美國要沒有私心的在捐疫苗
他可以捐給COVAX
他可以捐給世衛組織公平去分配
就像德國法國
他們捐是捐COVAX
德國總理梅克爾還自己講說
他們不打算要捐各別的國家
因為如果捐各別國家
對方接受者會有壓力
就必須要聽我的話
梅克爾就很直白的講我不幹這種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美國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日本
為什麼不能質疑其他的國家
當然可以質疑
可是在這個文章裡面
他就把這樣的質疑或者是任何的疑問呢
就說你可能是中共同路人
你可能就是那個認知作戰的人
我現在不能有question
我不能問政府說你為什麼不多買一點疫苗
不能
因為你質疑政府那代表說
你可能是你可能有其他的用心
我們只是單純的問說
為什麼我的父母親
老父老母不能早點打到疫苗
你早點買早點就有
就是這種很簡單的問題
不行你通通都是壞人
你只能站在政府的角度就是說
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就是買不到
可是我們在美國就是看到
到處你走進去都有疫苗
你怎麼讓我相信說這個什麼買不到
或者是...
總而言之
你如果拿出去到真的國際期刊
或者是真的學者當中做Peer Review
一定會被打回票
一定會被說太多太多的邏輯謬誤
有網友講說民進黨想要做台灣的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狀況
你覺得台灣有進到這個情形嗎
我覺得是麥卡錫的2.0這才是我所擔心的
因為麥卡錫的時代五零年代六零年代
他是在扣帽子
他用這種論述用媒體用廣播用電視台
用扣帽子的方式 當時因為反共
所以把所有他不滿的人
他用虛造的故事用捏造的故事說
有很多的共產黨潛伏在政府當中
他沒有證據
可是因為當時大家很怕共產黨
所以當時他說美國聯邦政府有很多的共產黨
就搞成這個整個政府是天翻地覆
接下來人人都不敢說話都覺得說
我如果幫誰說話就變成了共產黨
當時麥卡錫主義在社會上面
在美國社會造成很大很大的騷亂
撕裂跟仇視彼此鬥爭
對撕裂跟仇視
直到後來有國會議員跳出來
撕裂這個國王的新衣
我們在等待在台灣是不是有更多有良知的人
敢講真話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
你敢提出質疑不應該被貼上標籤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的輿論的氛圍
問題是出在說太多的媒體都可能
都已經出現了寒蟬效應
所以我覺得像這樣的東西
在年輕世代的它的影響力會很深遠
很多的年輕人會以這樣的證據
作為全台灣都受到認知作戰
老人家你們都不懂我們最懂
我們要守護台灣民主
可是忘記了本身他們拿到的這個證據呢
就是有極大問題的
所以我比較擔心的是
這樣的一個現象繼續發展下去
整個年輕世代到底看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這個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
把真的話講出來吧
直播yt連結:
07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9hqvgcXP4
07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_HRJFMpN8&t=5s
直播主題:
0720
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世界第一免疫橋接疫苗是我大台灣第一,只要聽黨話,病毒也會無力化~~~~我編這個超棒的是不是可以加入民進黨?
0721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國不列顛的圓桌騎士,其中一角。
在汎用人類史中是著名在圓桌騎士‧崔斯坦的妖精騎士。
是支配異聞帶不列顛女王摩根的『女兒』,作為後繼者受到了優遇。
在魔術不必要的不列顛中,被當作魔女所培育,兩名妖精的其中一名。
身高/體重:170cm‧54kg。
出典:英國妖精史,以及異聞帶不列顛
地域:妖精國,達靈頓附近。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
「外貌最棒,性格最糟☆
這誇獎的超讚的啦~!雖然是被我弄的亂七八糟的人的臨死慘叫就是了!」
妖精的名字是Baobhan sith。
在蘇格蘭傳承的女性妖精。
意義就跟字面上一樣是女性“妖精”。
夜晚會出現吸收人類的生命,甚至會致死。
喜歡鮮血,害怕日光。
大多數的妖精同時有著『益』跟『害』的特質,
但Baobhan sith是只有『害』特質的惡性妖精。
外貌看起來是人類的美女,在長長的裙擺之下隱藏的是妖精的腳,
那個腳跟又被稱作『鹿蹄』。
○ 性格
外交,能動的。
自己的欲求不會害羞的說出口,為了實現而指使周遭人的支配者氣質。
剎那的快樂主義,只要現在這瞬間心情好就好。
像是妖精一樣喜歡快樂的事情,她所知道的『快樂』只有弱者的痛苦聲音而已,
這結果導致不論人類‧妖精,只要是弱小的人都會去玩弄,踐踏他們的行為。
(沒有被任何人所愛,並且,身為「母親」的摩根只有在「虐待弱者的時候」
才會誇獎她,導致她認為這是快樂的事情。)
是由希望被母親所愛而努力的少女形象,以及總有一天會變成自己東西的王國,
將其視為玩具的公主傲慢所融合成的魔女之娘。
看見行善以及漂亮的事情會打從心底覺得不開心,徹底的去辱罵。
理由是「這當然是我覺得無聊啊」這樣。
○ 對魔力:EX。
絕對不會扭曲自己的作法,不去汙辱,不會屈服的妖精騎士崔斯坦的對魔力
發揮了規格外的強悍。
○ 騎乘:A
並非騎乘著什麼東西,而是用自己的腳在大地奔馳的妖精騎士崔斯坦有著騎乘技能。
○ 陣地作成:A
因為在妖精界被作為魔術師所教育,對於製作工房也很擅長。
○ 受祝福繼承者:EX
作為女王摩根的女兒受認可的她,與摩根一樣有著『支配的王權』。
就像是在汎人類史有著『對騎士王的諫言』的騎士一樣,
有著能夠對摩根提出意見的空間支配能力。(瑪那的支配圈)
○ 貓使魔(grimalkin):A
英格蘭所傳承的魔女足跡,灌上貓妖精之名的技能。
並非是妖精騎士,或許是她本來的特性吧,不知道為什麼冠上了其他妖精的名字。
『痛幻之哭奏』
RANK:E 種類:對人寶具
距離:無限 最大捕捉:1人
Fetch‧Failnaught
不管對象有多遠都沒有關係,必定會咒殺的魔之一擊(親吻)。
對象肉體的一部分(頭髮,指甲等)來製作出『對象的分身』,
將那分身殺掉來咒殺本人,也就像是妖精版‧丑時參拜一樣。
另外,所謂的Fetch在英格蘭就是所謂的分身。
對大部分的事情都沒有興趣,對於只把場面搞亂有興趣的Baobhan sith,
對貝利爾所說的『汎人類史的文明』很感興趣,也開始流行起模仿汎人類史
的事情。
「在有歷史的城堡來進行軍隊活動的淘汰賽不是很有趣嗎?
當然除了第一名以外的懲罰遊戲就是全部殺光囉☆」
在這過程中著迷在汎人類史的「靴(高跟鞋)」,變成靴子的收藏家。
關於靴子的事情會很真摯,純粹的去努力,抱著將來會比汎人類史的任何一個職人
做出更帥靴子的夢想。
……像這樣Baobhan sith(公主陛下)的寢室,有著從腳跟切下,
被做成收藏妖精們的赤腳,像是寶物一樣的坐鎮其中。
#FGO #妖精騎士崔斯坦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媽媽經- 你能想像在母親節失去母親的感受嗎?想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能想像在母親節失去母親的感受嗎?想忘記失去母親的痛苦,但在這個屬於母親的季節裡,走到哪裡都被提醒,媽媽不在了...快來看看這篇洋蔥文章,失去母親的痛. ... <看更多>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沒有完美的情人,妳愛上的是妳對愛情的想像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只能沉溺於電視劇和小說等虛構的故事中,藉此來滿足自己的幻想。將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愛,放進名為潛意識的隱密倉庫裡,欺騙自己,也欺騙孩子,把 ... ... <看更多>
母親只能是想像 在 Re: [寶寶] 四歲男生什麼事情都不配合-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不知道標題這句話,你有沒有跟孩子這樣講過,但是最好是避免這種說話方式。大家可
以想像一下夫妻吵架時,一旦對方說出「你『每次』都如何」,自己會不會想要爭「沒有
每次」、「上次就沒有這樣」。然後完全失焦。
《正向聚焦》一書有個概念,孩子的表現通常是浮動的,再仔細想想,難道他一次都沒有
主動收過玩具嗎?會不會可能有時候他突然願意收玩具,有時候他不願意收玩具呢?會講
出「每次都」如何的家長,自己會不會是「每次都」只注意到孩子負面的表現呢?然後比
馬龍效應,家長越貼孩子負面標籤,孩子就越消極。
只看一篇文,版友無法鉅細靡遺地說出每件事情的解決方案,只拿收玩具當例子好了。
我兒幼稚園的工作區有固定使用時間,但是使用時間結束後,小孩通常還無法盡興,老師
會說可以保留,就是不用收,明天繼續玩的意思。
我們家也是類似概念,他可以在自己的地盤(比如遊戲室)保留的自己想要的狀態,以大
人眼光來看就是超亂,但我兒子可以說出這是他的城市,那一堆我看不懂的是停車場,這
一堆亂七八糟的是工地。即使一個月都沒去玩,我也不會主動動他的地盤,我的要求只有
不可以長蟲XD
有一個地盤之後事情就單純多了,我們就可以討論公共空間可以「保留」到什麼程度,例
如,每隔一天掃地機器人會自動掃地,那孩子要負責讓掃地機器人不卡住。如果公共空間
地上有玩具,被機器人弄壞就請他接受。
這是自然後果。
如果玩具一直滿出來,我會覺得他無法管理自己玩具,要等他具備這個能力才有可能再買
新的。
這是邏輯後果。
維持得很好,就鼓勵孩子「我們家好乾淨,謝謝你把地板收好!」
維持得不好,我們就來討論彼此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上的原則常常在變動,因為我們身心
狀態一直在變,覺得不適合當下就再討論即可,我們家曾因為我在地板摺完衣服但不想放
進衣櫃,兩個禮拜沒出動機器人XD但那又怎樣呢?
找出共同目標--公共區域不要髒亂
給孩子選擇--要負責做什麼事情、自己的地盤可以隨心所欲
如果孩子需要提醒,我們可以說「我今天要開掃地機器人,你要看一下地板有沒有會被吃
掉的玩具嗎?」
我們要讓孩子相信我們的提醒是為了「達到共同目標」而不是想要控制他。
如果孩子現在真的不想做,我狀態上允許,我也會幫忙把他的東西放進他的地盤(但不整
理),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孩子計較哪些是爸爸媽媽的工作,一次也不願意幫忙。
然後,我們就能有一個不需要威脅利誘,也不會為了收玩具烏煙瘴氣的家庭了。
其他事情也可以先找出共同目標再來設法。如果找不到,大人就要考慮這個要求是不是太
過一廂情願,跟孩子無關,是大人自己在意,那為什麼大人可以威脅利誘叫孩子配合?
再補充一下,若已經被威脅利誘習慣的孩子,請給他們一段漸進式信任家長的時間。家長
剛開始改變,孩子會覺得「好臉色只是一時的,下次應該又跟以前一樣罵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226.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9571820.A.457.html
阿德勒的觀念真的幫到我很多!
如果他既不在乎公共環境(通常小孩也真的不會在意啦),也不在乎玩具被機器人弄壞,
又不在乎不能買新玩具,那不是很好嗎XD
只要把跑出他地盤的玩具放回他的地盤就好了,玩具會自然減少耶(壞掉之後不用補)
找不到共同目標的事情,常常是家長自己在乎的點(那家長自己處理難道不對?),或是
標準過高超過孩子能力。
確實也有一些只有家長在乎的事情是沒得商量,例如上課遲到導致家長上班遲到,但我總
覺得托嬰、幼稚園年紀的兒童去上課本身就已經是在配合家長了啊…我會好好說明請孩子
為我考慮,直接要求配合,但因為日常中他獲得很大的尊重,會比較甘願啦…但家長也不
要假裝這件事情是孩子本就該做到的。
我不會主動丟小孩的東西,若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人,我就不可以超過界線。丟東西是
一種處罰,是家長在宣示大人可以控制他,培養不出孩子主動邁向共同目標的內在動力。
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家庭內的共好,還是單一事件的服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