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在關注帕運
我真的是第一次看帕運,我從來不關心運動項目
要不是身處日本,電視每天都在播
井底之蛙的我,還第一次看帕運運動項目
每個選手都不容易,更是不簡單
無論得不得獎,他們的精神值得敬佩
我們應該讓孩子看這些比賽項目
告訴孩子,這些人殘而不廢
永不放棄的精神,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昨天看見帕運「知的障害」項目奪金的游泳選手
原來他幼稚園時被診斷為自閉症兒童
他今天能站在這國際舞台,並獲得這麼棒的成績
我相信身為他的父母,必定深感安慰
我想讓樂樂學音樂,也希望像這位選手一樣
讓樂樂找到自己的興趣,從興趣中去找她自己
不管她將來如何發展,起碼人生有努力的方向
生活有著力點,不再是活得像夢遊一樣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父母只能指引一條路,至於要怎麼走,就看孩子自己了
/.
樂樂在嬰兒時期,聽覺就非常靈敏
她能分辨葡文兒歌和日文兒歌
每當轉換到葡文兒歌,她就發出不高興的聲音
當時的她只喜歡日文兒歌
或者每當她哭鬧,我唱愛的真諦可以安撫她
另外她小時候很喜歡聽音樂、兒歌
家裡幾乎她醒著就一直不停的播放
她就可以安靜乖乖玩很久
不過回來日本後一段時期,只要我放兒歌
她就哭,關掉她就沒事,我以為她不喜歡音樂了
原來不是的,如果我唱兒歌
她立馬會微笑,她最喜歡的是虎姑婆這首歌
所以我每天睡前都會唱
另外一點點的聲音,連我都沒發覺的聲音
她就會睡不好,所以很怕晚上有車聲,她必定會哭
甚至很小的雜音她也會不高興吵到她睡覺
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原本就打算送她去幼稚園的音樂學校
最近想趁三歲療育黃金期,能給她更多的刺激
看看會不會有幫助
沒想到,果真如預期的她非常喜歡
而且昨天回來興奮了一整天,都不願意睡午覺
晚上也是沒辦法睡好
不管怎麼樣,走一步算一步
希望她能真正喜歡上音樂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
比 高 樂 國際 幼稚園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比 高 樂 國際 幼稚園 在 我的多米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巧虎全系列一次開團 #英文注音跟九九乘法套組全都有 #學齡前透過玩樂無痛學習
▍先來奉上團購資訊 ▍
★團購連結:https://bit.ly/3bpeFQ8
「English Together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九九乘法偵探套組」
★團購時間:8 /3 (二)~8/9(一) 23:59
(只有透過 #多米專屬 的連結下單,才會獲得超棒的團購禮物喔!)
▍所有套組的完整文章分享 ▍
非買不可的理由:
https://bit.ly/巧連智套組系列完整分享文
英語繪本遊戲書介紹:
https://bit.ly/3ifRZnI
▍
看著昨天我的FB又被寶寶回學校的畫面洗版,很多小同學們都回到幼稚園,當然 #多米幼稚園 也準備開學囉!!(話說我有停學過嗎??)
慶祝開學第一彈,就是給大家滿滿的巧虎,不管是已經上幼稚園的寶寶,還是跟多米一樣在家自學的寶寶,全部看過來,你們一直敲碗的巧虎延伸套組來囉!這次一次3套,英文、ㄅㄆㄇ,九九乘法開好開滿,之前沒有跟上的朋友可不要再錯過囉!
#小柔來幫你畫重點
「English Together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
想要從小培養英文語感,引起孩子對於英文學習的興趣,在教材的選擇上,透過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用快樂而內化的沉浸式學習方式,絕對是非常適合的。
→還記得我的3大挑選原則嗎?
【#多聽】
先把耳朵打開最重要,常聽英文歌曲或者是不斷重複的生活單字,自然而然就會記得如何發音
【#多看】
透過有趣的英文書籍、不用長時間觀看但學習強度卻很強的影像輔助,讓寶寶有視覺上的吸收,更能增加記憶和認知程度。
【#多玩】
利用好玩有趣的互動教具輕鬆玩樂,來幫寶寶培養產生興趣,而且一定要可以 #簡單方便又好操作,這樣不只能讓不懂英文的照顧者容易上手之外,當孩子的年紀長大,就可以作為驗證的輔助工具或是拼讀小書,像多米現在已經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大人協助囉!
∮5大必買優點∮
1. 《#人物共鳴度最高》
虎神在幼兒界誰不認識,所以小人的熟悉感高,一但有共鳴,覺得喜歡,小人才會有跟著學習的動力
2. 《#價格親民CP值高》
整套教材,內容包含教(玩)具、操作遊戲繪本、DVD等,超級豐富,從遊戲跟日常生活中學英文,先培養對英文的好感度。
3. 《#適齡豐富的規劃》
完全針對學齡前兒童設計,透過超過70個不同單元,結合生活中最常用的單字或情境設計,就算是阿嬤也可以跟著使用,很適合英文啟蒙的初階入門,而且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接觸同一主題,很有螺旋式的學習效果,讓寶寶自然而然內化吸收,連阿嬤都說她英文變好了!!
4. 《#與日本同步精緻度超高》
日本同步教材,並且擷取其中精華的部分,光是DVD是由 #Emma姐姐 領銜主演,就超值回票價!Emma的魅力完全無人能敵,生動活潑又自然,不但寶寶喜歡,大人也喜歡 (而且身為父親者可能更喜歡而幫你付清喔!哈哈哈~開玩笑啦!),也新增了可愛的Chirpy角色,讓我再也不用花貴桑桑的國際運費從日本訂來囉!
5. 《#沒有時間地域限制的學習模式》
這套教材CP值真的超高,每一套都提供了專屬帳號,讓你可以線上觀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想看就看,不會只能在家看!超級方便的,每一本繪本也都有QR code,英文不好也別擔心,掃一掃就會幫你唸故事囉!自製點讀也方便~
▍
而「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九九乘法偵探套組」,也可以套用同樣的挑選原則,完整的主題式套組,360度全方位規劃,讓廣度深度都兼顧,針對4歲以上的孩子設計,利用不同的方式螺旋式學習,#注音套組 從字音字形、拼音到書寫運筆;#九九乘法套組 從理解、熟悉到實際運用的漸進階梯架構,都不是要讓小孩死記死背,畢竟透過自然而然的內化吸收,學習到的才會是自己的,這兩套教材從中大班開始用到國小2年級以上都沒問題!當然一樣也有提供線上影音,我覺得在後疫情時代,線上學習真的是一個趨勢,透過線上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就算你還不提供孩子看影片,也可以直接透過聽音檔來加強複習,注音套組更把念謠也一併收錄,超級方便的。
所以不管是英文套組、ㄅㄆㄇ注音,還是九九乘法,每一套我都很喜歡,多米也用得很好,使用一年多到現在,連九九乘法都很自然地開始背到3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擁有了CP值超高巧虎的套組,利用套組內的IC教(玩)具、操作練習本、DVD等,從遊戲跟日常生活中學習,絕對是啟蒙打穩基礎的學習好夥伴,雖然我還有搭配很多自己手作的延伸教案,但都是從套組內去發想,所以如果比較忙碌的家庭,直接購入套組就可以省去自己準備教材的時間喔!
▍
大家最喜歡的團購禮來囉~多米精挑細選的禮物都在這邊。我每次為了禮物都絞盡腦汁! #不實用不可愛不划算的都不行!所以這次的禮物一樣很豐富,每個套組都有2款自己的獨家贈禮。
◎購買【和巧虎一起說英語】:
即贈送:「德國木製ABC積木」+「巧虎隔尿裙」。
木製積木可以搭配教材延伸玩法,這可是之前官網的禮物,是不是非常超值,而且我知道很多寶寶都趁這個疫情閉關在戒尿布,日本巧虎隔尿裙就是戒尿布的最後一哩路,如果已經戒好白天尿布,要準備開始戒晚上尿布,就可以利用隔尿裙來一起達成喔!
◎購買【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
即贈送:「拼音語文套組」+「巧虎家立體屋」。
上一團大獲好評的「拼音語文套組」絕對是我首選的超值贈品,因為等於多了一套拼音教材,可以搭配延伸使用!這次當然要繼續凹給大家啊!搭配立體屋來玩注音扮家家酒也超有趣的喔!
◎購買【九九乘法偵探套組】:
即贈送:「巧虎木製兒童棋」+「巧虎手持電風扇」。
木製兒童棋,質感很好,是簡化版的象棋概念,也可以拿來玩簡單的邏輯程式,是充滿益智的小桌遊,而超可愛的巧虎手持電風扇在炎炎夏日不管大朋友小朋友都很需要喔!
#沒有跟到這團真的會搥心肝 #快幫我分享給需要的親朋好友
#學齡前CP值最高的英文啟蒙教材就是這個了
★下單網址這邊走:
https://bit.ly/3bpeFQ8
(一定要透過多米專屬的團購連結下單,才會得到這些團購禮喔)
當然我也有超棒驚喜🎁活動,看我的第一篇留言吧~
比 高 樂 國際 幼稚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份與自信考上復興商工、進入西畫組,進而對於油畫與純藝術感到興趣,從高中到大學,馬如龍秉持對於人像繪畫的喜愛,持續以人像作為創作主軸,發展一系列的作品。在進入研究所後,他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符號與特點,開始觀察與分析藝術市場。
▶人像創作的起點◀
進入復興商工西畫組,馬如龍便喜愛上畫人物,以身邊同學為對象,以紀錄的心境繪下週遭的人事物。這時期的創作著重於寫實技巧。到了大學時期,仍持續以自己所偏好的人物像為創作主題,畫中主角呈現無表情與性別界線模糊的狀態,描繪都市中人們空殼般度日,人物姿態各異、四周擺放無意義的水果,形成荒謬組合的眾生相,展現年輕一代有些輕蔑的態度,以及被現實困住的狀態,並在創作時提出「為什麼我們是人?」這樣的疑問,反思自己創作的初衷。
退伍後工作兩年還未考取研究所時,存了一些錢才重回創作之路的馬如龍,面對睽違三年的創作,試著用一種重新出發的角度來創作,利用各種新工具等等來象徵重新開始的契機。在進入研究所後,馬如龍便開始探討多年來的創作脈絡,以及尋找自己的藝術語彙。在以往的創作中,他認為觀者在閱讀作品會有困難,似乎無法解讀、易被忽略,希望作品之間具有串連性,因此開始尋找獨有的藝術語彙與了解市場性,這樣的探討過程為此次展覽的前言。
▶關於孤獨◀
因家庭的關係,馬如龍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時間一人獨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機會。馬如龍認為「孤與獨在中文原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孤為喪父的兒童,獨為老而無子。兩字合併後多指作一種孤單的,單一的狀態。但孤獨在英文中代表的是 alone 並非 lonely,縱使周遭有人,個人進入不被打擾的狀態也可稱為孤獨。所以在此指藝術創作中的孤獨指的是一種思緒不被任何人打擾的隱遁狀態。」馬如龍以往的作品以提出社會議題或是批判性為主,展現都會中一種「無」的狀態。
作家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這個『獨』,李白也 用過,在〈月下獨酌〉裡,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種很自豪的孤獨,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獨才是圓滿的。又好比你面對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頂峰,會產生一種『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感覺,沒有任何事情會打攪,那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
▶衍伸為太空狀態◀
馬如龍認為在太空系列創作中,他並非強調太空的美好或夢幻,現實中太空沒有介質因此無法傳遞聲波、也看不見星空,其實是一種黑暗孤寂的狀態。與其說太空系列是在表現太空的樣貌,他個人認為更像是反芻對於生命探討和自身靈魂剖析的具象化。同時他也探討到生死的問題,大家都是一個人到來這個世界上經歷生老病死,也許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但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馬如龍也舉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他們的不朽作品多半是在極為孤獨的狀態下所創造出來的。
人類因為好奇而不斷往太空進行探索,想知道宇宙的起源與邊界。這樣的一個過程,馬如龍覺得像一位藝術家而創作的過程像是太空人在外太空這樣一種孤獨的存在,人類在外太空的的探索過程就像是藝術家在探討藝術的本質、與藝術市場的未知性。而從馬如龍作品中人像呈現訊號不良的模糊樣貌,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一種攝影繪畫與擬真再現的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非真實的狀態。
▶畫面中的象徵符號◀
在太空系列的作品中,馬如龍將氣球帶入畫面當中,除了具有提升畫面彩度的功能,他也問採訪者是否想過「為什麼人要發明氣球?」,這些常出現於遊樂園和歡慶場合當中的氣球,代表美好與希望、帶給人喜悅,是一種慶祝與童年的象徵,卻也短暫而易逝。現實當中,溫度與壓力的關係氣球無法存在於外太空,遑論飄浮。在畫面中,無法看出性別的太空人手握氣球代表著我們進行的探索旅程是保有希望的,像是孩提時的繪畫初衷,也象徵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世界表面和諧但內在充滿不安定。
馬如龍認為,精神上不安定與渴望逃離,卻同時要正面保持希望、建構系列的創作核心,而太空人在太空中展演的小荒謬,也正反映了現今藝術作品多利用詼諧、反諷,甚至帶點不知所云,表現出我們所處的世代與現狀。
▲馬如龍以人像結合宇宙,展現孤獨與寂靜,表現藝術家創作的狀態。
(文:金車文藝中心)
馬如龍簡歷:
復興商工美工科西畫組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重要得獎記錄:
2016 新北市美展油畫類 優選
2016 璞玉發光 西畫類 優等
2016 全國油畫展 優選
2016 百號油畫展 優選
2014 璞玉發光─藝術行銷活動 西畫類 首獎
近期展覽:
2016 他/她 人物油畫群展 雅逸藝術中心 台北
2016 第二屆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新竹生活美學館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台北
2015 師大雙年展 徳群藝廊 台北
2015 「幾何」---馬如龍個展 桃園客家文化中心 桃園
2015 "看,我在台北”新一代人文風景特展 台北信義新天地A98F 台北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saLuyqUGm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aHihtxTRhuamEtTHBpfgv5deahg)
比 高 樂 國際 幼稚園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驛前 Mr. Ray Lam
驛前國際語學中心開辦專門針對兒童的日本語課程,憑藉自行研發的教材以及日藉導師的配合,以增進小朋友的學習效果。
科技發達,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國與國之間都很容易連繫起來,要與外國人溝通必須先學習對方的語言,世界上有那麼多種語言,而驛前偏偏選擇創立兒童日本語學校,這是由於課程總監Mr. Ray Lam認為香港一直以來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例如:音樂、漫畫、影視等。Ray曾經到日本讀書,認識到日本與香港之間的文化差異,想從日本帶回一些香港所欠缺的元素;同時,由於香港一直以教授成人日語為主,故此想向兒童的方向發展,因而創立兒童語言中心。
驛前開發專門針對小朋友的語言課程,Ray認為小朋友與成人學習日文的分別在於:成人已經建立好一套語言系統,因此會將正在學習的語言與母語作比較,而且記憶力及理解能力亦較低,經常詢問原因,因此拖慢學習進度,屬於間接性學習;小朋友腦部呈現海綿狀態,很多兒童專家都指出小朋友對於新的資訊更易於吸收,而且他們的吸收並不依靠文字,而是以圖像形式,比如跟他們說牛的日文,他們會將日文化成牛的圖像留在腦海中,他們的學習系統非常直接,而且有自然條件反射。兒童可以同時學習幾種語言,並自己對照,例如:對父母說廣東話;對其傭人姐姐說英文,甚至菲律賓英文。另外,中心通識班的密度高, 一星期兩堂,每堂兩小時,因此效果很理想,小朋友一年之內可與老師以日文對答,而且小朋友之間亦會有日文的對話。
自行設計優質教材、培養導師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除了依靠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優質的導師和教材。在這方面,Ray表示最困難的地方的確是小朋友的日語教材,整個行業來說,十年前並沒有兒童日語教材,他們用了很長時間來了解這個情況,發現到因為兒童從小在該語言環境下便自然能學習到那種語言,正如香港的小朋友亦不需要特地教他們廣東話,日本的情況亦都一樣。在沒有教材下,驛前思考除了玩具之外,還有什麼適合小朋友。他們花了六年時間,透過一面實踐一面創作教材的方式,過程中發現到效果不理想的地方便加以修正。同時,他們亦以很長的時間來培訓老師,讓他們恰當地運用這些教材,當中有的是從日本來的老師,有的是直接從日本幼稚園請來的老師,他們有豐富的幼兒教育技巧,例如:唱歌、跳舞、彈琴及畫畫等,並配合教材,與小朋友玩遊戲,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掌握日文。
無謂與他人競爭,優化課程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小朋友認識多種語言,對日後學習有一定幫助,因此現時坊間有很多機構都爭相開辦兒童日本語課程,面對眾多競爭對手,Ray表示不會刻意與其他學校比較及競爭,會將重心放到自己系統的改進上。教育的系統需時很久去摸索,到了這階段已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並證實了很多經此系統學習的小朋友說日文可非常自然及流利。驛前的課程分為兩個部分,1.5歲的小朋友會由日籍導師負責,而6、7歲的小朋友相對上較遲學日文,會由香港人去教授,因為他們是以第二語言的形式去學習。雖然6、7歲的小朋友並沒有年幼小朋友條件反射的學習效果那麼快,但他們勝在組織能力好,因此可說是各有各好處。
學習日文著重實踐
在兩套學習系統的支持下,驛前依然會不斷優化課程,例如推出遊學計劃,因為有些家長擔心小朋友學完日文之後沒有機會運用。驛前舉辦了多年到沖繩幼稚園上課的活動,並非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而是早上8:30至4:00與當地幼稚園學生一同學習及生活。經過遊學實踐,回來後與老師對話,連老師都驚訝他們的進步。因此Ray強調驛前面對競爭,只會努力優化自己,繼續優化課程。驛前剛發展了小學部的課程,而遊學方面,希望未來不只沖繩,還能與北海道、東京等機構合作,讓小朋友有機會實踐他們學習到的日文。
驛前國際語學中心
網址︰www.ekimae-center.com
香港總校電話:2891 7133
灣仔分校電話:2787 71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ueoUJ78Ly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fl4QxI97uzn7GMEl6OBDjQHg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