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如何成就了她的超級權力》紐約時報專欄 Serge Schmemann
幾乎每篇關於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擔任德國總理期間的文章都指出,她最大的政治優勢之一就是她經常被低估。
在這一點上,她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科爾曾將梅克爾推向政界,科爾在德國總理職務時,也曾宣稱:“我靠著被低估爬上來。“
但梅克爾女士和科爾先生有很多不同——她來自共產主義東德的一個新基督教家庭,科爾來自天主教萊茵河畔;在進入政界之前,梅克爾是一位嚴肅的科學家,而科爾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位政治家。
但這個共同特徵反映了現代德國政治以及德國在世界上的獨特性。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動盪歲月——德國和世界從起點上重新排序的歲月——這個國家由兩位保守黨領導人領導,他們在風格、舉止和言談上,都沒有魅力。
這可能部分是因為德國的納粹歷史阻止了德國政治中的煽動、激情和自我膨脹。不管是什麼原因,它對德國有用。儘管科爾先生在政治獻金醜聞的陰影下退出政壇——這是他的門徒梅克爾女士給他最後的「一槍禮物」——但世界已經賦予科爾作為政治家的牢固地位。科爾在德國和歐洲的和平統一中,發揮了核心力量。
如今,梅克爾更進一步。
她已被全球認為歐洲真正的領導人及地球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她已獲得了更大的榮譽。
她在歐債危機中一開始採取保守吝嗇的態度、她拒絕遵從美國的利益從俄羅斯拆除北溪 2 管道、德國持續不增加其軍費開支以及她不想干涉中歐崛起的威權民粹主義者。
但當數百萬敘利亞人開始逃離他們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尋求歐洲的保護時,梅克爾打開大門。 “Wir schaffen das”——在德語中相當於歐巴馬的“Yes,We Can”——她面對難民恐懼的浪潮,以如此無情緒但堅定的態度,這句話成了她領導的最重要形象。
在今天周日的選舉之後,將會有更多關於她 16 年統治的評估,這也將決定她的繼任者,以及接下來的事情。許多人將關注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和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梅克爾留下的爛攤子”為標題;英國 《衛報》對梅克爾退出的歐洲的看法是“問題得到了解決,但不是已經解決了”;華爾街日報的德國記者寫道,她的國際遺產將是“更冷靜的跨大西洋關係”。
在美國的民主似乎因嚴重的兩極分化而癱瘓、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的民選領導人受到蔑視、獨裁者不斷崛起的時代,研究一下為何梅克爾女士可以成功治理德國及歐盟,可能是有價值的。
她持續強勁的國內支持率之外,她也使德國在她的領導下享有了高度的榮譽、繁榮與政治和諧。
部分原因在於梅克爾女士對權力的偽裝沒有興趣。
她隱藏著某種真正的自然的政治技巧,她的舉止可能是一個在警察國家的新教家庭中長大的自然謙虛女性,而她的這種性格,在保守的、男性主導的政黨中,剛好發揮作用的一種回應。但那些將她的平淡誤認為軟弱,或將她的安靜誤認為她沒有政治野心的人,最後都成為她的手下敗將。
梅克爾的朋友們說,私下她有一種敏銳的幽默感。在談判或會議之前,她會以科學家的冷靜專注做功課,不。
在普丁或川普等粗魯的男子對手前,她在那些可笑的、故意展示男子氣概的男人面前,從不退縮。
梅克爾女士曾經留下一張照片,7 大工業國集團領導人站在身後,她的目光凶狠地盯著一位覺得自己當然要坐前排的美國總統,這成為她抵抗誇誇其談的川普先生的標誌。
在普丁知道梅克爾女士怕狗之後,故意把他的黑色大狗叫到他們會面的房間裡,梅克爾提出了一個尖刻的解釋:“我理解他為什麼必須這樣做——以證明他是一個男人。他害怕自己的弱點。”
這是梅克爾女士為數不多的引述之一,但她並不是沒有話要說。
幾年前,她在一次採訪中解釋她根本不相信“一個人可以用言語打動他人,讓他們改變主意”。
因此,她總是更注重行動而不是言語。
她幾乎從不接受外國新聞媒體的採訪,而她對德國媒體的採訪也很少令人有興奮之處。她從來防範小報,哪怕是一點小趣事,遑論醜聞。
這些誠實、謙虛、紀律、堅持和保留的特徵,在紐約市及美國、英國⋯⋯其他民主國家看起來近乎是古怪的。
但是當一個人面臨幾乎無法克服的政治困境,不管身為一個女人、一個東德人和一個科學家——能夠爬到德國權力的頂峰,並在那裡呆了四個任期,這簡直不可思議。
相對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正派的人越來越迴避政治,美國無法學習和模仿梅克爾。
梅克爾女士的施政當然並非完美無缺,她留給下一任總理的德國,將在一個充滿危機的世界。她的真正遺產證明,有效的政治並不意味著要擺脫人性。
而「被低估」,可能是她政治長壽的真正關鍵。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文哲 #憲改 #國家治理 2000年以後,台灣在19年內換了15位行政院長,每位院長的任期平均1.3年,通常一位首長需要花2年時間來搞清楚狀況來計算。 這代表,很多院長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前,就卸任了。 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這也是台灣過去20年政策無法延續,翻來覆去的主要原因...
民主治理回應性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華爾街的親中,反中派開始對打!
91歲的金融大鱷索羅斯,最近連續三天在華爾街日報投書,他先批評習近平是開放社會最大的敵人!接著,他又專文批評貝萊德這次在中國發行68億人民幣的公募基金,他認為這是一個「悲慘的錯誤」,可能讓成千上萬的投資人遭到損失,也會讓美國及民主國家受到傷害。
除了投書華爾街日報,索羅斯也投書金融時報,呼籲美國國會通過跨黨派法國案,要求基金經理人只能投資治理透明,及與股東立場一致的企業⋯⋯91歲的老先生認為這是一場兩種治理體系的生死存亡之爭,一邊是集權獨裁的壓制性政權,一方是民主開放的自由體制⋯⋯索羅斯的喊話,也逼出貝萊德必須正視且回應。
這期辜朝明在財訊雙週刊的專訪中表示,華爾街是中國在美國唯一的朋友,失去華爾街,中國在美國就沒有朋友了。這可以看出,從川普時代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華爾街都跟中國站在同一邊,且跟川普對著幹。這其中,橋水的Darlio Ray是百分之百的親中派,JP Morgan長期親中,這回取得在中國設立百分之百持股的證券商執照;大摩這些年心向中國,MSCI權重不斷的調升中國比重,大摩深耕香港,每週都包下報紙頭版廣告。而貝萊德這次獨家取得中國公募基金的發行資格,更是意義重大⋯⋯
華爾街長期在中國享受龐大利益,因此在美國民間反中聲浪中,這些投行一心只向錢看,這次共同富裕的一場新革命,華爾街大亨全都燙到手先前中美金融圓桌會議聯席主席桑頓,特別跟高盛集團的高層到北京去溝通,但似乎不了了之。
這次共同富裕的大樂捐行動,可能會讓愈來愈多的中國大企業變成非營利組織,這種說捐就捐,甚至像拼多多宣布明年獲利全數捐出,沒有董事會,也沒有股東大會,這麼一來,過去全球推動具有普世價值信仰的ESG可能會被摧毀。
最近CNBC的Cramer提醒:這是史達林主義,中國正在射殺美國的投資人,渾水的Carson Block也呼籲應該把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下市!這場華爾街的親中,反中的戰火愈來愈猛烈。
民主治理回應性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華爾街的親中,反中派開始對打!
91歲的金融大鱷索羅斯,最近連續三天在華爾街日報投書,他先批評習近平是開放社會最大的敵人!接著,他又專文批評貝萊德這次在中國發行68億人民幣的公募基金,他認為這是一個「悲慘的錯誤」,可能讓成千上萬的投資人遭到損失,也會讓美國及民主國家受到傷害。
除了投書華爾街日報,索羅斯也投書金融時報,呼籲美國國會通過跨黨派法國案,要求基金經理人只能投資治理透明,及與股東立場一致的企業⋯⋯91歲的老先生認為這是一場兩種治理體系的生死存亡之爭,一邊是集權獨裁的壓制性政權,一方是民主開放的自由體制⋯⋯索羅斯的喊話,也逼出貝萊德必須正視且回應。
這期辜朝明在財訊雙週刊的專訪中表示,華爾街是中國在美國唯一的朋友,失去華爾街,中國在美國就沒有朋友了。這可以看出,從川普時代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華爾街都跟中國站在同一邊,且跟川普對著幹。這其中,橋水的Darlio Ray是百分之百的親中派,JP Morgan長期親中,這回取得在中國設立百分之百持股的證券商執照;大摩這些年心向中國,MSCI權重不斷的調升中國比重,大摩深耕香港,每週都包下報紙頭版廣告。而貝萊德這次獨家取得中國公募基金的發行資格,更是意義重大⋯⋯
華爾街長期在中國享受龐大利益,因此在美國民間反中聲浪中,這些投行一心只向錢看,這次共同富裕的一場新革命,華爾街大亨全都燙到手先前中美金融圓桌會議聯席主席桑頓,特別跟高盛集團的高層到北京去溝通,但似乎不了了之。
這次共同富裕的大樂捐行動,可能會讓愈來愈多的中國大企業變成非營利組織,這種說捐就捐,甚至像拼多多宣布明年獲利全數捐出,沒有董事會,也沒有股東大會,這麼一來,過去全球推動具有普世價值信仰的ESG可能會被摧毀。
最近CNBC的Cramer提醒:這是史達林主義,中國正在射殺美國的投資人,渾水的Carson Block也呼籲應該把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下市!這場華爾街的親中,反中的戰火愈來愈猛烈。
民主治理回應性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柯文哲 #憲改 #國家治理
2000年以後,台灣在19年內換了15位行政院長,每位院長的任期平均1.3年,通常一位首長需要花2年時間來搞清楚狀況來計算。
這代表,很多院長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前,就卸任了。
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這也是台灣過去20年政策無法延續,翻來覆去的主要原因。
總統由全民直選,擁有最大的民意基礎,但不能直接指揮行政部門。舉例來說,一個校長假設是由全校師生選出來,他可以指定教務主任,但不可以參加校務會議,又要負全校的成敗責任,怎麼看都不對。
然而,我們在最後一次修憲,藍綠兩黨分贓完畢,建立一個第三黨很難出頭的制度之後,大幅拉高修憲門檻,以後要修憲幾乎不可能,而且目前一談到修憲,國家定位和國格問題馬上浮出來,只見藍綠、統獨對立,根本無法討論問題。
但是,修憲沒辦法,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了嗎?
我認為政府更有效能,才能回應人民的需求、符合社會的期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國家治理」,為的就是建立一個做「對」的事情的公義社會。
台灣需要的是明治維新,而不是義和團。
與其在那邊花時間區分誰是台灣派還是中國派,不如花更多時間在增進政府效能、建立廉能政府和永續經營,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我認為,追求台灣獨立性、主體性的人,應該去思考民族主義的不同定義:一種叫種族民族主義,一種叫公民民族主義。如果希望台灣民主自由能更深化,我們要思考的應該是公民民族主義,而不是種族民族主義。
也就是,壯大臺灣的政經實力,深化民主自由,提升社會的生活方式,讓大陸人民更羨慕台灣社會,這才能確保台灣的主體性和優越性。
(影片內容為2019.10.25修憲論壇短講)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一起幫我揪Line友:https://line.me/R/ti/p/@kpteam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民主治理回應性 在 劉仕傑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統獨 vs 反併吞】
這幾天思緒很亂,一直在思考同溫層的議題。朋友圈之間都在交換意見,感覺出彼此的焦慮。
Yahoo TV 一起看來採訪我時,我很誠摯地嘗試想要跟非同溫層的朋友溝通。事後看看影片,覺得還是沒能講清楚。今天早上,M問我要不要寫一篇呼籲挺英(而非挺賴)的文章。事實上,昨晚我剛去參加 #辣台派 活動。也許讓我努力把話說得更清楚些。
一、你們理解的,是不是一個過於善意的中國?
這是一個世代間的溝通問題。這是不同生命經驗所造成的認知歧異。
在溝通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如同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禽獸說一樣。一旦著火,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你可以思考以下這些事情:
- 香港的高房價以及蝸居的照片,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人大量湧入香港搶奪醫療資源,導致香港人掛號掛不到,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的小孩施打過期或造假疫苗,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的學童在學校吃發霉的食物,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你所信仰的宗教(回教 天主教 佛教等),遭到不同形式的迫害,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沒有錯,民主很形而上,抽象不能當飯吃,大家都想發大財,但上面說的那些情景,有哪一個柯粉、韓粉,哪一個父母及中產階級,哪一個台灣人民或哪一個政黨,會容許發生在台灣呢?
二、賴跟英都想顧主權,但小英能求取最大的公約數
賴清德院長說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在台灣,台獨並不是最大的公約數。去問問柯粉、韓粉,去問問那些非藍分綠、厭倦藍綠、聽到藍綠就賭爛的廣大年輕及中產階級選民,他們都不一定希望台獨(當然他們也不一定想統一)。但這些廣大的選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反併吞」。什麼是反併吞?講白了就是「我們珍惜台灣現在的生活方式」,珍惜的原因很多,包括可以選自己的首長跟民意代表(雖然選出來的人有時很三條線)、百分百的言論自由(雖然假新聞氾濫)、全世界羨慕的健保(雖然背後撐起來的結構很血汗)或甚至只是一些簡單的小確幸。
而「反併吞」這個最大公約數,就是小英總統過去一直做,未來也必須要一直做的事情。
台灣不大,面對在軍事預算上遠高於我們的中國,該如何反併吞呢?那就讓我們看看小英總統在外交國防上這三年的成績(同時也順便打臉那些批評「不提中華民國,只提台灣,外交只有死胡同」的藍營策士):
- 首艘國造潛艦將在2024下水,2025成軍。這是超過400億產值的建案,將帶來8000個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透過技術移轉,台灣的軍民二用產業,會拿到許多know-how。以台灣整體的國防安全而言,我們朝著「國防自主」又邁進了一步。
- 中國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挑釁,美國的國防部跟白宮國安顧問都在第一時間對中國表示不滿。美方回應的層級,是前所未有。
- 小英過境夏威夷,美國現役將領(少將)親自穿著軍服出面接待。美方釋出的訊號(穿著軍服的少將)有多強,中共都看在眼裡。
- 歐洲議會七大黨團155名議員聯署「促進台海和平穩定聲明」(Statement on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Taiwan Strait)支持台灣。155名議員有多驚人?歐洲議會有751名議員,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歐洲議會議員連署,光收集簽名的過程就不知道遭遇多少困難。而「促進台海和平穩定」,不就是「反併吞」嗎?
-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在3月19日走進了中華民國外交部,跟時常「撿到槍」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美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Indo-Pacific Democratic Governance Consultation)機制。美國已經多次在不同場合說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最好及可信賴的夥伴。
這只是列舉一些例子。簡單來說,小英總統為了達到「反併吞」這個目標,她讓全世界民主陣線的朋友一起來幫台灣。她凸顯了「台灣不是台灣海峽旁的小島,而是太平洋上的國家」(這是小英昨晚親口說的)。再進一步說,小英做的最厲害的一件事,就是「凸顯台灣在第一島鏈中間的核心戰略位置」。因為這樣,台灣議題被放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國的決策桌上。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台灣議題的重要性如果在全球國際政治被邊緣化,那中共就可以毫無忌憚地對台灣進攻了。
我寫了這麼多,只是希望大家能給小英的外交政策該有的credit。我只是外交部裡的小小文官,這篇文章也只是我個人發言,但面對中國的併吞壓力,我想全民都可以表示意見。
民進黨的黨內初選時間壓力越來越急迫,身為一個關心台灣的本土派,我認為相較於賴院長,小英代表的是台灣社會較大的公約數(反併吞),而她在達到「反併吞」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跟成績,是台灣歷任總統中做得最好的。這不是「挺英排賴」,相反地,我認為應該是「挺英納賴」。不但民進黨不應該分裂,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們也不該分裂。
Yahoo TV 網址:
https://tw.tv.yahoo.com/…/離被統-多遠-劉仕傑-中國靠台的民主就能拿下台灣-15480110…
青年外交官 劉仕傑
Line : https://line.me/R/ti/p/%40jerryliu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JerryLA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