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20)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七十年代》月刊在1970年2月創刊。那時文革狂潮稍稍平靜,但極左思潮仍然籠罩著整個中國社會,文化生活只有八個樣板戲,書店只有馬列毛的著作,和兩三部樣板小說,其他古今中外名著或被燒毀或被收藏起來了。香港六七暴動已告平息,但左派的文化事業無法復元,產生不出既符合中共意識又能迎合香港市場的電影和出版品。左派陷入文化真空中,親共人士深感文化飢渴。但香港整體社會則在港英平暴與開始改良中,本土文化開始萌芽。
這是中國和香港的政治氣候,但國際氣候就是另一景況。在六十年代後期西方世界左傾思潮激盪。美國民權運動,「黑人權力」和「學生權力」結合,反越戰、反建制運動風起雲湧。法國1968年5月發生持續七周的學生運動,出現了總罷工、遊行、佔領大學及工廠的行動。
捷克1968年布拉格之春及其後遭到蘇聯的殘酷鎮壓。日本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大規模學運抗爭。整個西方世界的青年運動,都指向原有的民主體制,指向蘇聯對東歐的壓制權力。左派思潮,特別是西方年輕人搞不清楚的毛澤東思想,竟然在反建制的西方學運中流行。受年輕人推崇的法國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和英國哲學家羅素,主持一個審判美國在越南戰爭罪行的法庭。沙特譴責蘇聯入侵捷克,支持法國學生運動,反對越南戰爭。他甚至參加了一份支持中國毛思想的左派所辦的報紙。
在中國,毛澤東的「無產階級繼續革命」,製造無數悲劇。在香港,由文革病毒而衍生的左派暴動使市民厭惡。但在西方,不明真相的反現有建制的年輕人卻有不少人認為毛思想是一條出路。
六七暴動後,香港市民尤其是大專學生,開始排除了不問世事、只顧謀個人自利的心態,關心起社會、世界和人生了。對本土的文化認同固然有了開始,但對身份的認同卻不是一面倒向香港,而是有相當多人思考作為「中國人」的身份。1968年,大專學生發起爭取中文合法化運動,以之作為建立民族身份的象徵。年輕人在否定六七暴動的同時,亦受西方左派思潮影響。
這是一個西方和香港年輕人思想活躍但又混亂的時代。
創辦《七十年代》,是我看到了左派文化真空的時機。中共陣營的出版物,報導或討論中國大陸的政治社會事務,很難不犯禁;但報導和討論國際事務,卻有很廣闊的空間。於是,我在《七十年代》的刊名下,列出「本刊宗旨:認識世界,研究社會,了解人生」。
回想五十年前創辦這本雜誌,既有對香港形勢和世界思潮的時機判斷,亦有個人要在左派圈子中創出事業的自私目的。
前文談到「二重生活的悲哀」。仔細分析一個人的「二重生活」,其實是由三樣東西支配的。一是想像共同體,二是事實共同體,三是個體。想像共同體指的是民族、國族、省籍等等的共同想像,受抽象的國家、民族、省籍觀念主導的人,渴望融入不同的想像共同體。但它只是一種想像,未必與我們的生活有真實關連。事實的共同體是指身處某種行業,在某個工作環境,或者是一個家庭的成員,形成了事實上的利益共同,話題共同,命運共同。至於個體,就是獨立於這些共同體之外的個人,個人的思想,認識,價值觀。
許多人對國家民族政黨的認同,實際上這些都只是想像中的東西。但這種想像共同體若貫徹到你的工作環境、職業、行業,尤其是家庭中,那就成為你的利益、命運、存在價值甚至安危相關的事了。想像共同體一旦融合到事實共同體之中,那就不再是想像了。個人可以接受或抗拒想像共同體,但在事實共同體中,要堅持與共同體相悖的價值觀,去獨立行事,不僅會犧牲個人利益,而且會影響家庭甚至安危。
對當時的我來說,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曾經是我的想像共同體。但社會主義祖國的極左思潮,尤其是對毛的歌頌,已經到了違反常識的肉麻程度,我的想像共同體有些動搖了。只不過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事,我仍然期待中國的不合理現象會改變。更重要的,是我既在左派機構工作,妻子又在大陸生活,這種想像共同體已經與事實共同體及利益共同體結合在一起。我只能在事實共同體中,尋找個人的發展空間。
創刊之前,取得左派出版界領導人的同意和支持,上海書局老闆方志勇投資。我在創刊詞中,提出「盲從太危險」的觀念。這當然是常識。但香港左派從1966年前的「社會化」,一下子變臉為「打倒港英」,又忽然一夜間「反英抗暴」收攤,他們怎麼沒有感覺「盲從太危險」是一個警示呢?(65)
圖1,文革時3歲的幼童也戴毛主席像章、手拿毛語錄,高呼口號。
圖2,1968年布拉格之春受蘇聯軍隊鎮壓而受傷的捷克青年。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7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Asheng is a suo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飛 飛 飛 永不計較眼前 黃鸝的身份變換但目標永遠不變~ 錄音錄完已經完全被洗腦啦! -------------------------- ios用戶👇: https://apps.apple.com/tw/app/%E6%9C%80...
民族身份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空缺」:被撤下來的這三部片在講什麼?】閱讀全文:https://bit.ly/2VWeNT0
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剛落下帷幕,作為官方和獨立之間的民間影展、一個可容納「非龍標」電影的舞台,今年卻有三部作品受到 #官方壓力 不得展映。
《 #小人兒張 》講述成骨不全症的剪紙藝人張永紅的艱辛故事,他的個人生命史,正好見證十幾年來 #北京的 #城市治理運動 ,當大量店鋪消失,他只得不停地搬家,像野草般掙扎求生。
《 #曠野歌聲 》紀錄下 #雲南 山區 #苗族 的唱詩班,他們在山中唱著基督聖歌,成了吸引遊客目光的異域景觀,雖替村落帶來巨大商機,卻帶出 #民族身份 、信仰危機、 #城鄉差距 等問題。
《 #遙望繁星 》關注 #河北廊坊 的霧霾整治工作,細緻展現政府官員、企業老闆和普通民眾遭遇的難題和困境,更指出環保問題的背後,每個人的漠視都是「元兇」的一環。
這三部作品的導演 #韓萌 、 #陳東楠 和 #張傑 恰恰都是女性,而她們的作品既關乎個人的存在,也關乎我們的時代...
【「禁片」導演王男栿:講述被政治化的愛國主義】https://bit.ly/3kKb5EA
★ 8/30前加入 #端Plus會員,免費送《端六週年電子書》: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紀錄片 #中國電影
民族身份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誰在害怕紀錄片?從FIRST青年電影展3部被撤映的紀錄片說起】
「由於今年的紀錄片競賽中有4部作品完全或部分地缺席了面向公眾的放映場次,當獎項脱離觀看、脱離觀眾,它也會因此失去評價的有效性和意義。因此,評委會決定,本年度最佳紀錄片榮譽從缺。我們期待影像終將抵達現實、抵達觀眾。」
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可以公開展映「非龍標」電影的影展,一次性撤映三部紀錄片《遙望繁星》、《小人兒張》、《曠野歌聲》:《小人兒張》關心到了一個流離北京的小人物在城市治理中顛簸的故事;《遙望繁星》以河北廊坊的霧霾整治工作為出發,細緻展現了政府官員、企業老闆和普通民眾在這個過程中遭遇的難題和困境;《曠野歌聲》關注了一群在雲南山區的苗寨唱詩班,折射出民族身份、信仰危機、城鄉差距等問題。
這樣大規模的撤映在該影展的歷史上應該是首次,事實上被撤映的紀錄片其實都很温和,社會問題觀點並不激進,但依然被撤映,這其實是一種恐懼的表現,是對真實力量的畏懼?甚至還有導演因為自己的紀錄片被在新浪微博遭到「小粉紅」的網暴,還被人肉其過往的經歷,將其視為「漢奸」…https://bit.ly/3skjXEm
【「禁片」導演王男栿:講述被政治化的愛國主義】https://bit.ly/3kKb5EA
★ 8/30前加入 #端Plus會員,免費送《端六週年電子書》: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紀錄片 #中國電影
民族身份 在 Asheng is a suo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飛 飛 飛 永不計較眼前
黃鸝的身份變換但目標永遠不變~
錄音錄完已經完全被洗腦啦!
--------------------------
ios用戶👇:
https://apps.apple.com/tw/app/%E6%9C%80%E5%BC%B7%E8%9D%B8%E7%89%9B/id1491859159
📱📱📱📱📱📱📱📱📱📱📱📱📱📱📱📱📱📱📱📱📱📱📱📱📱📱📱
android用戶👇: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ltgames.android.snail&hl=zh_TW&gl=US
--------------------------
◾︎instagram|
阿聖:https://www.instagram.com/mr.sona17/
阿馨 :https://www.instagram.com/gtsasaiop/
--------------------------
合作📪:o3552332o@gmail.com
--------------------------
民族身份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好愛聊政治,但真的聊起來,又只想爭對錯!
提到「政治」兩字,有些人變得敏感, 有些人已經學會冷感。
身處多元民族和價值觀的台灣, 除了每天藍色綠色選邊站, 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看待台灣處境和身份?
台灣的未來又該往哪去?
幫自己倒杯咖啡,一起聽 Peter & 前法律研究員 Josh 來聊聊台灣政治,聊聊我們的過去、也許台灣可以有很不一樣的未來?
Spotify Podcast: https://reurl.cc/YOvDVl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aZGvZ
☆第一次收看Hope頻道/線上Hope主日嗎?
歡迎你填寫表單,讓我們更多認識你: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需要代禱,歡迎填寫表單,讓我們和你一起禱告: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已經決定接受耶穌: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支持The Hope的事工,一起成為城市的盼望:
http://thehope.co/give
【The Hope】
The Hope 是一個對神、對人、以及生命充滿熱忱的教會。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接觸人群, 帶領他們與耶穌有更深的關係。
【與我們保持聯繫】
●The Hope Website: http://thehope.co/
●The Hop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nsideTheHope
●The Hop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hope.co/
民族身份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可錯過的好聲音!陽光系唱跳男聲-陽紹傑Soaér
⭐️榮獲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參獎肯定
⭐️2021南島嘻哈概念創作專輯《MAMA’AN 怎樣》
⭐️遠端連線電訪,內容精彩多元,敬請期待
📍喜歡影片請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IG,獲得最新資訊!
https://reurl.cc/a5KWWQ
___
MAMA’AN在阿美語的意思為「怎樣!怎麼了、發生什麼事?」
一張臺灣阿美族 X 跨南島原住民族共同合作的嘻哈音樂創作專輯。
有自我身份認同的詮釋,也有當代原住民在母語與文化上、土地上的失落與進擊
在音樂撞擊聲下,用母語把原住民的故事與心聲,壓抑的、爆發的、回歸的、勇敢的,都唱出來!讓聽眾明白背後的故事意涵與原住民族共同的歷史命運。
唱出臺灣的力量,也找到回家的路!
___
🔴音樂新鮮人專訪節目/陽紹傑一小時深度專訪
🔊6/28(一)18:00 首播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陽紹傑、 世新電台
#阿美族語 #唱跳歌手 #專訪 #電台 #音樂新鮮人 #陽紹傑
民族身份 在 #不分原住民族身份或漢人身份|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View about #不分原住民族身份或漢人身份on Facebook.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