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北區停車場➕1⃣👉#中興新城停車場】
#台南市府 ✖️ #國防部政戰局 聯手出擊
三單位攜手闢建停車場,解決民眾停車問題!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提供土地
北區區公所👉辦理停車場工程
交通局👉停車場收費管理
#政府活化土地使用
#民眾方便停車利用
#做得更好過得更好
🅿地點:#小東路前鋒路口北側
(中興新城軍眷住宅區空地)
🚗停車格:小型車174席(婦幼3席/身障3席)、大客車4席
💲收費:小型車每小時20元、大客車每小時40元
(初期人工開單,後續將委託廠商營運管理)
❣️請民眾遵守場內標誌標線依序停車,共同維護良好停車環境
✨停車場持續闢建中,將陸續於今年底前完工開放使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
民眾方便停車利用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民眾方便停車利用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民眾方便停車利用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 東市場大樓裡有行政院南部辦公室、東區區公所、東區戶政事務所及環保局,洽公頻繁,停車需求量大。唯2015年東市場大樓停車場(可停48輛汽車)的升降梯壞了之後,就荒廢不再使用,讓洽公民眾停車很不方便。市府希望得標廠商自行修護,導致廠商怯步。文旭認為,市府應自行先修護再招標比較合理。如房屋漏水要房客自行修理再降租一樣,聽起來很奇怪。文旭強調,當初升降梯壞了馬上修好,4年來就有很多收入,還可以解決來此洽公民眾無處停車的窘境,也可改善附近違規停車的亂象,一舉數得。希望交通處長能夠勇於任事,在年底完成東市場大樓停車場的規劃。
2. 吳鳳南路(垂楊路到世賢路段)綠燈時,內車道要右轉的汽車容易與外車道直行的機車擦撞,8年來就有466件車禍發生。因此常有市民陳情反應,建議將分隔島移到路中央,讓轉彎車輛提早準備,同時也可改善慢車道太過狹窄的問題,並將管線地下化,讓街道變漂亮,活絡此處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