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水沙連古道地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意思、台灣的古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意思、台灣的古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古道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古道作為一種文化資產/林宗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八通關古道路線圖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八通關古道路線圖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八通關古道路線圖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MOBILE01 的評價
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早知道關門古道,是LiMA新聞世界第【木箱裡的祖先回家吧─重返丹大社】https://youtu.be/r-f8-ZlWG4s
記錄片中,離開丹大山80年的布農後代,與在此山區踏查多年的鄭安睎老師,一同回到丹社老人家日夜思念的祖居地。自已這幾年越來越頻繁的向山靠近,因為安睎老師的一場演講,發現有人上山的目的竟是為了爬梳幾乎消逝的歷史。
後來有機會,跟隨老師由南澳北溪上溯探尋隘勇線與日治時期駐在所、拜訪南投地利的布農老人家…我才慢慢發現,老師致力挖掘關門古道的來龍去脈,因為他從重山深壑中獲得了能量,是從布農耆老身上學到了智慧,他不願深山裡的原住民文化被文明蔓草湮沒。
因此,二十年前,上了關門進行二十次踏查。二十年後,更擴大、更深入的編纂,有了重返關門。
由於重返關門為作者群自費出版,沒有授權任何連鎖書店的網路通路,限量1200套應該也不會再版加印。對此書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機會洽購收藏。山岳記事網站則提供表單,可以透過網路訂購。
https://bit.ly/2Nrl0T0
實體店面通路,包括:台北山水登山用品店/新竹嗨客登山用品店/三民書局/南天書局/台灣e店/雲林虎尾厝沙龍/嘉義勇氣書房,還有餘書,歡迎大家前往洽購。
📖《重返關門 – 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
#一套兩冊含五萬分之一地圖兩張
作者:鄭安睎
出版社:采薈軒文創美學有限公司
定價:1,400元
山岳記事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山岳記事-Mountain-Note-577299906021516
#重返關門 #關門古道 #山岳記事
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港.旅】「路是人走出來的!」在沒有汽車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得靠一對腳走遍天涯海角,慢慢地草叢山間現出一條光禿禿的小徑,路便被走出來了。在香港,這些路部分有過百年歷史,在1904、1905年的英軍地圖上已有記載。百年後的今天,部分路徑仍相當完好,我們仍可用一雙腳,感受古人如何穿山過嶺去探親或趁墟。
交通及詳細路線:https://bit.ly/36RDphB
今天帶大家一起走的,是「鶴藪水塘→沙螺洞張屋→大埔鳳園」古道。這條半山古道不用上高落低,路非常好走。昔日有不少沙頭角、打鼓嶺的居民踏足其上,因鶴藪是新界東北人出大埔必經之路,而大埔早在明朝時已經有墟巿,到清光緒年間,大埔太和墟更是新界東最大的墟巿。
走着走着,還會看見擁400年歷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張屋。村落建於清康熙年間,開村祖是兄弟張仕琦及張仕清,他們正是曾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望月懷遠》)的唐朝詩人張九齡的後人。
二次大戰時,張屋全村人曾逃到附近洞穴(即沙螺洞)避戰,有300人之多,可見張屋並非小村!早年到過張屋的人,則描述小村坐落被羣山包圍的盆地中,村前是一片接一片的農地。當年張屋村民種植水稻為主,十數間古樸村屋,間中升起陣陣炊煙,那景象儼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80年代起,張屋村民把地賣給發展商,村落人漸少,卻多了一條寛闊馬路連接大埔汀角路。今日的張屋已空無一人,只在假日有村民回來,做點小生意賣汽水或豆腐花給行山客。
---
延伸閱讀:
真龍洞穴 五感復蘇
https://bit.ly/3lrhS5z
穿越200年歷史時空 馬灣荒廢舊漁村
https://bit.ly/3lFjAA6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大埔 #太和 #沙螺洞 #鳳園 #鶴藪 #水塘 #行山 #郊遊 #古道 #張屋 #歷史 #歷史建築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 #周末好去處 #周末愉快 #我就是我
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意思、台灣的古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水沙連古道 為集集水里地區進入頭社、水社(日月潭)及埔里等地的要道,又稱為「土地公鞍嶺古道」。台21線公路自1962年後取而代之,失去交通道路功能的古道逐年走入歷史, ... ... <看更多>
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古道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東段又稱千年古道,此段古道多發現東台灣玉石,證明東西兩邊原住民常以此道為交昜路線。水沙連古道土地公鞍段,水里稱之為“二坪山登山步道”。但魚池稱之為 ... ... <看更多>
水沙連古道地圖 在 水沙連意思、台灣的古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水沙連古道 為集集水里地區進入頭社、水社(日月潭)及埔里等地的要道,又稱為「土地公鞍嶺古道」。台21線公路自1962年後取而代之,失去交通道路功能的古道逐年走入歷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