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颱風來襲應嚴陣以待,請農友務必做好防災準備】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颱風「烟花」正在接近臺灣,預估7/23、7/24是影響最明顯的時候,從明天開始,臺灣就有可能開始受到外圍環流影響。這個颱風速度慢,影響範圍大,預估降雨量也非常驚人,且颱風離開後引進的西南氣流也可能帶來豪雨,絲毫不能掉以輕心。今天下午我親自主持農委會的災防會報,除了掌握各單位對於防颱工作的準備,我也當場要求所有的一級主管務必繃緊神經,確實督導同仁做好協助農林漁牧事前防災、減災,甚至事後救災的工作。
我也要請各位農友一定要隨時留意颱風動態,我們會透過所有的資訊管道隨時提供最新的農業氣象影音資訊,幫忙農友掌握防颱資訊。我已要求各單位提出具體的防颱對策,請農友務必依照建議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
1⃣ 蔬菜生產方面:容易受到風雨損害的農作物如青蔥、葉菜等應儘速採收以減少損失,尚在生育期的瓜果類蔬菜應加強培土、枝條固定及覆蓋保護,溫網室設施應事先檢視結構安全,強化維修,雨後儘快清園、排水,並加強病蟲害及肥培管理。大宗蔬菜如高麗菜、結球白菜等耐貯藏,請農民團體協助將增加採收的蔬菜購貯入庫冷藏,颱風過後可釋出調節市場需求。
2⃣ 果樹生產方面:事前應強化果樹支柱,加強果園排水,已可採收之果實儘速採收。事後儘快清理果園,排除積水,加強中耕培土,補施肥料並加強防範病蟲害。
3⃣ 水稻生產方面:插秧完成的田區適度提高灌溉水深度,以免強風傷害秧苗,田間灌排水溝應事先清淤。颱風過後儘速排除積水,適當補施肥並防治白葉枯病及紋枯病。育苗場架設覆蓋網,並適度保持淹水狀態,天晴後立即進行排水。
4⃣ 雜糧生產方面:應維持田間排水暢通,田區淹水時應儘速開溝排水,避免作物根部受損。已屆採收期的玉米或落花生應儘快採收,葉用甘藷如事後受損,可以先割除葉部後施肥,配合適當給水,讓嫩葉重新生長。
5⃣ 漁業方面:養殖業者應加強塭堤的修補維護,確保排水路的暢通,事先檢查備用發電機能正常啟動並加滿油,加強巡視水閘門保持正常運作。低窪地區慎防海水倒灌。海上箱網養殖業者應檢修框架、浮球、網片,將纜繩固定好。定置網業者應加強網具及船舶安全,強化漁船繫纜。海面上作業船隻應隨時注意收聽最新氣象資訊,同時與各地區漁業電臺保持密切聯繫。
6⃣ 水土保持方面:持續關注所在地氣象資訊,包括降雨量、土石流警戒資訊等,以備隨時應變。若有實施緊急水土保持處理的需要,請儘速聯絡水保局提供協助(土石流災情通報免付費電話:0800-246246)。
7⃣ 農田水利方面:請農水署各管理處加強防汛整備工作,確保所有設施正常運作,並加強清淤檢查工作,確實掌握閘門之開關時機,降低淹水風險,並於大雨時能排洪順暢。
這次颱風可能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一定要嚴陣以待,請各位農友一定要確實做好所有的防颱準備工作,面對天災寧可過份小心,也不要有一點疏忽大意;多一分事前準備,就少一分受災風險。農委會一定會全力協助農友做好所有的防災工作,陪伴大家一起渡過颱風的威脅。
水稻施肥時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在家鄉】手機也能巡田水!物聯網耕種超節電 關渡精準施肥稻作好壯壯
2021-01-26李 映萱智慧家鄉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程子奕、呂怡潔、胡照鑫、李盛雯/新竹報導
國內農業就業人口逐年減少,年齡層也有老化趨勢,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吸引青農們回流,2020第三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團隊「走向里山一家當關」與「小草」,用智能生產及智慧管理進行定時、定量計算處理,精準投放肥料與水,農民只須在系統上操作,就能種好菜、育好果,大幅降低人力、減少資源消耗,為家鄉農民有效地控管田地。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台灣農業就業人口有近20%年紀超過65歲,且扣除政府補助,農民月平均收入不到1萬元。「走向里山一家當關」綜合所學與在地實務經驗,加上科技和創意,研發出「SOLOMO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APP,幫助農民建立生產SOP,增加農業產量,提升農民所得。該平台代表意涵為:SO(社群)、 LO(在地)、 MO(行動),團隊成員從家鄉關渡平原進行實驗改良,結合在地團體、農田水利會,擁有10年關渡平原生態的相關資料,經過AI大數據分析、交叉比對,可精準施肥、用水管理、預估採收時間及產量,避免資源浪費。
團員何榮旺與何永山父子,祖輩皆在台北市北投地區務農,見證了都市變遷下的產業更迭與興衰。雖然從父輩起因都市計畫變遷不再務農,仍然心繫農業,轉而投入七星農田水利會。他們發現,過去農民覺得肥料灑越多越好,事實上少量施肥跟用水,反而能讓稻子扎得更深。
團隊自信分享,曾把稻田分成兩部分來試驗,一邊使用SOLOMO永續稻作技術,一邊則遵循舊有稻作模式,有次颱風天突襲,使用系統的那半邊稻田完好無缺,另外半邊稻作則被颱風吹得連根拔起、東倒西歪。SOLOMO也獲得「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等農業技術、大數據資料專家認證。
何榮旺說,除了增加農民收益和友善環境的前提下,以水稻強化栽培(SRI) 技術和關渡平原做為市場區隔指標,打造專屬北台灣特有水質環境的優良稻米品牌,進而推廣至其他地區,進而吸引青年洄流返鄉,傳承農業文化。
他們規劃用1年的時間來驗證SOLOMO的AI大數據演算法和功能,後續再上架推廣。未來APP將擴充田間用水施肥、微氣象等功能,並加入田間紀錄、管理、教學。未來將藉由全台17個農田水利會推廣「SOLOMO 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計畫,加速「七星SRI稻米產銷專區」成立,將「七星模式」由台北市關渡平原,推廣至全台灣稻作生產地區。
另一組參賽團隊「小草」,除了看重智慧農業的發展,也關心城市冷氣用量帶來的環境災害。為了降低冷氣用電、提高農業產能,團隊打造「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應用在屋頂可為大樓降溫,在溫室與農地可發展智慧農業,助農民達到精準施肥及用水,為孕育我們的這塊土地節約能源。
隨著物聯網在農業上的蓬勃發展,聰明的農業應用越來越受到重用。該系統運用感測系統監測土壤品質,導入物聯網技術與地下水排水系統,將採集農業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訊息進行數字化和轉化後,傳輸到自行開發的物聯網IoT平台進行整合,以遠程監控即時了解農產品生長狀況。
他們在農地建設多台攝影機,系統結合氣象與雨量預測,不僅能即時偵測土壤灌溉時機,下雨時會啟動馬達保護機制,關閉灑水功能並進行排水,解決了以往梅雨季農作物根部淹到腐爛的問題。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此計畫,該團隊在政府的在職訓練課程中公開零組件與程式,製作教學手冊與電子檔供全民DIY,也讓民眾免費申請團隊所開發的物聯網平台。
「小草」團隊分別在高雄、桃園、中壢與台南設置示範基地。其中在高雄的智慧農地,團隊建立地下暗渠排水系統,當下大雨或土壤施肥鹽份過高時,能自動排出多餘水分及鹽分。自動灌溉系統則是用50瓦太陽能板供電,能將水跟肥料直接傳到植物根部;肥料的控制上,除了土壤酸鹼度與電導度的監測外,更可掌握植物氮、磷、鉀生長要素,透過數據即可得知植物需要吸收的養份。
另外,團隊與嘉義溫室業者已合作2年,透過綠屋頂設計,屋頂打造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並結合太陽能供電,建構出一套不僅能滿足種植與克服屋頂限制的基本需求,還能達到即時監控與節約能源的自動化屋頂種菜系統,達到保水、排水、自動灌溉、降溫等種植需求。經過團隊實測,在屋頂種植有機蔬果,使室內外溫差有5至10度,只要室內比屋外低1度,即可省電6%。
此系統使用數據上網,結合物聯網,可以將空氣與保水層溫、溼度、土壤酸鹼度與電導度、氮、磷、鉀連線上網紀錄數據或存取於SD卡;還可透過網路遠端遙控物聯網設備,啟動相關設備,例如打水、霧化等自動化功能,以便及時控制效果,讓需常遠行的種植戶也不用。
該團隊希望透過政府職訓課程,與更多對物聯網有研究、從事農業的人進行交流,爭取更多教學單位合作,培養更多人才為家鄉做出貢獻。團隊認為,這套系統導入的排水系統,可對抗乾旱及洪水天災,除了國內推廣,希望未來可推廣到自然災害較頻繁的國家,透過國際間的分享,達到全球化的應用。
附圖:▲團隊使用SOLOMO APP在關渡平原進行實驗。(走向里山一家當關提供)
▲團隊在示範基地使用「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小草提供)
資料來源:https://cnews.com.tw/195210126a03/
水稻施肥時機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治芬農業小教室—水稻空包彈篇】
Q1.水稻空包彈?什麼是空包彈?
Ans:
健康的稻穗後會飽滿下垂,空包彈的稻穗會空心直立,稻子不稔實(就是無法飽穗,沒有形成米粒),就是俗稱的「空包彈」,一般農友也會稱水稻「沒勾頭」或「青空冇(pàng)」。
Q2.造成空包彈的原因?
Ans:
1. 低溫:水稻在抽穗劍葉完全出來前後五天,對於低溫特別敏感,若期間遇到18度以下低溫,就容易出現空包彈的情形。(國外教科書普遍指出20度以下就會對水稻造成影響,但台灣的水稻經過改良,約可耐低溫到18度)
2. 品種:不同的品種,對於溫度的敏感度也不同,例如:香米對低溫就特別敏感。
3. 施肥:過度施肥也會讓稻穗無法結穗造成空包彈的情形。
Q3.如何預防空包彈?
Ans:
1. 大多農友常常會在農曆過年前後提前播田(插秧),因此約三到五年就容易遇到寒害。今年雲林地區發生18度以下低溫的時間為清明過後三天和四月中旬,也就剛好遇到水稻在抽穗劍葉完全出來前後。建議農民朋友「立春」前後為最佳播田的時機,就較能避免空包彈的情形。
2. 依作物需求及土壤肥力狀況適度施肥,也能減少水稻空包彈的機率。
*大家如果有想知道的農業小知識,可以在下面留言唷!
#治芬農業小教室
#水稻空包彈
#治芬一直都在
#治芬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