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好時節 讓你陽台收穫滿滿的營養蔬菜」
擺脫了夏季難耐的高溫,秋天宜人舒爽的溫度,最適合在家裡種菜了!
現在播下種子,還能讓我們一路吃到冬天,放入圍爐的火鍋🍲裡烹煮,光想就令人期待
推薦你營養滿點的蔬菜有,甜菜根、野芝麻菜、青莖蘆筍、娃娃菜、韭菜、豌豆、菠菜、孢子甘藍
我們將分享簡單的種植介紹,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動手種起來🌱
🔹野芝麻菜
種子均勻撒佈在土壤表面後覆土,並保持土壤濕潤,約3-5天發芽,喜歡冷涼、光線充足與排水良好的環境,野生芝麻菜比一般芝麻菜種子更小、味道卻更濃郁
🔹青莖蘆筍
播種前可先將種子泡軟,每株距離約10公分左右,澆水時勿積水,採收後可保留母莖讓蘆筍繼續生殖,口感細嫩甜美、鮮脆可口, 烹調時間較短
🔹孢子甘藍
種植前可加入基肥,發芽時並保持土壤濕潤,幼苗成長至結球前施追肥2-3次,以促進球體堅實碩大,味道清甜微苦帶點堅果香
🔹娃娃菜
種植時約4-5天發芽,育苗約15-20天後可開始追肥,等芯葉立起後再二度追肥,並請勿逾期採收,吃起來口感爽滑鮮嫩,且味道更甜
🔹甜菜根
將種子泡水約12小時後種植,喜歡肥沃濕潤的土壤,排水與日照皆良好,待第二年即可採收,口感甜脆多汁,可作成果汁或燉菜料理
🔹韭菜
將種子泡水後以條播方式再種植,約10-15日發芽後開始疏苗,初次採收需4-6個月,之後可每2個月採收一次,有股特殊的氣味,喜歡與厭惡的人皆有
🔹菠菜
將種子泡水一天後種植,喜歡冷涼溫度,種植時並保持土壤濕潤不積水,過度光照易使菠菜提早抽苔開花,約30-50天可採收,營養又好吃的菠菜大家都喜歡
🔹豌豆
播種後覆土2-3公分,當蔓開始伸長後,要立支柱並加以誘導,開花後20-25天,果實膨大即可採收,味道鮮甜,可單獨烹製也可與其他食材搭配烹飪
水苔種植澆水 在 苜一 植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nthurium crystallinum
南美水晶花燭
從2寸盆苗開始養到現在3寸盆了,稍微有些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說他怕乾怕熱,但這盆從小苗到現在幾乎沒有焦葉過,空氣濕度大約就是在60上下(高雄一般戶外濕度),我總共分別以兩種介質測試,A是全水苔種植,B是泥炭土混顆粒介質使用水泥盆,一剛開始放在車庫養殖其實有時候忘記澆水,B活得蠻可憐的,常常被乾到,但也意外的發現其實他蠻耐旱的😛
A因為用水苔養殖,所以就算忘記澆水了還是活得還不錯,代表這顆植物其實蠻需要介質濕潤
接著我把兩顆移到高光遮蔭處(半透明遮雨棚)
兩顆開始長得很不錯,尤其是A生長速度加快而且大家看到其實2寸小苗的葉子都還沒有枯萎,B則是因為有了妥善的照顧(澆水)加上光線充足,最近也開始有了突破性的跳葉成長,也沒有焦葉了。至於肥料,從開始到現在都還沒使用過任何肥料,但現在A已經移入5寸盆內(無拆水苔直接種植泥炭土混顆粒介質)有使用了蚯蚓糞肥,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所以目前自己種植後有了一些總結,南部戶外族可以參考看看
光線:☀︎︎☀︎︎☀︎︎☀︎︎(半透明遮蔭處,強光但無直射光)
空氣濕度:60-80%即可
溫度:28°-35°
戶外通風處
介質:水苔、泥炭土混顆粒
土壤濕度:保持濕潤不可以過乾,常忘記澆水者建議用水苔種植
肥:有機肥-蚯蚓糞肥
我知道很多前輩們的原生水晶已經大的不像話,但從兩寸小苗到目前的狀態其實真的很有成就感,也因為照顧的有點心得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至於未來會不會售出⋯⋯⋯就請大家期待一下吧😊
#苜一植栽 #雨林植物 #南美水晶花燭 #原種水晶花燭 #Anthuriumcrystallinum #moiiplant #kaohsiung
水苔種植澆水 在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介質不對就很容易爛根或是染病,最大的重點是要找到保水又透氣的黃金平衡點!
調配介質,先給大家一個大原則「介質顆粒愈小(如泥炭土)保水性就愈好、相對排水性就差,根太細密的植物容易爛根。顆粒愈大的(如小石子)排水性愈好,水會很快速地通過然後流失掉,根系不夠發達就吸不到水。因此我們會以固定比例混合兩種介質,讓它兼具排水性與保水性。
一般我們在外買到的植物出售時是幼苗,會使用保水性強的介質,購買回家植物長大一點後,介質過於保水就會造成爛根,建議要替換介質
最基本的是泥炭土與其它疏水介質1:1的混合。我們推薦用以下三樣介質來混搭:乾淨的泥炭土、珍珠石、與發泡煉石
泥炭土屬於有機介質,而珍珠石、與發泡煉石是無機介質。室內通風較差,盡量減少有機的介質(土、椰纖、樹皮)的使用,避免生蟲或腐壞,但完全無土又難以保水保肥,所以我們用一點經過殺蟲殺菌的乾淨泥炭土,搭配其餘的無機介質。
蔬菜介質的黃金比例:
★發芽階段需要90%-100%的濕度 因此可以使用全泥炭土(或混合少量珍珠石)
後期可以增加排水性,或是時常鬆土並降低澆水頻率
居家觀賞植栽的黃金比例:
★根系較需要保水的植物如蕨類、觀音蓮、圓葉花燭、龜背芋、蔓綠絨、彩葉芋等
請使用保水介質比例:
泥炭土2:珍珠石1:發泡煉石1 (補充介質:赤玉土+稻殼灰或碎竹炭)
★根系較需要排水的植物如虎尾蘭、粗肋草、香草類、椒草類、塊根類、多肉類等
請用疏水介質比例:
泥炭土1:珍珠石1:發泡煉石1 (補充介質:赤玉土+稻殼灰或碎竹炭)
———————————————————————-
除了剛剛介紹的三種基本介質,進階版可再自行視需要 加入以下輔助介質:
赤玉土:風化的火山礫,含鐵呈赤褐色,弱酸性,有機質含量少,保水性及排水性佳,可調整土壤酸鹼度
椰纖土:椰殼的纖維加工製成,排水性良好用於加強基質的透氣性。使用之前須先洗淨泡水去除鹽分,呈酸性,酸度過強時需要調整,有機介質也需注意腐壞問題
山砂、河砂:硬質不會分解的砂石岩塊,供混合介質,常與泥炭土混合使用,增大孔隙度,可用於多肉植物,但久了容易板結
水苔:苔類植物採集晒乾製成。水苔富含纖維素,如海綿般非常保水,觀葉植物幼苗栽培時採用,長大後建議替換介質避免過濕爛根。
蛭石:為雲母礦石經高溫處理燒製而成的灰褐色具有光澤的物質,質輕清潔無菌,且保水、排水、保肥及通氣性均佳呈微酸性
樹皮:塊狀有機質,大顆粒,不能直接拿來種植,通常用於盆土美化、鋪在花盆底部排水、保土用,注意腐壞問題。
竹炭:質地堅硬、通氣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抑制細菌,多孔質還能讓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寄居。鹼性,避免土壤酸化
火山土:火山土是由火山噴發後的灰燼凝固而成,蘊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高通透性與保水性更是廣泛用於多肉植物的栽培基質�
鹿沼土:產於鹿沼地區的火山區,是由下層火山土高溫生成,呈火山沙的形式,PH值呈酸性,有很高的通透性、和通氣性
白火山石:土耳其火山石,又稱浮石、蘭石,質地堅硬不易粉碎、崩解、不結塊、耐久佳排水透氣,吸附力強,適度保水保肥力。
適用於多肉植物,有利於增加作物通氣性,排水性。富含微量元素
黑火山石:開採自印尼天然火山岩,富含礦物質及吸收水中雜質的雙重特性,質地堅硬、疏鬆多孔、透氣性良好,富含多種常量元素,長時間栽培不崩解,適用於多肉植物,呈中性
硅藻土:吸水、保水性能強,是作為多肉植物、景天、生石花等鋪面土,混入泥炭土中使用時要注意避免傷根
稻殼灰:質量輕,透氣性、保肥性好,吸附性強。含有植物所需的磷、鉀、鎂等元素。同時稻殼灰有很多的細孔,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PH值呈鹼性
貼文上標記的是配好的三種介質組合包,另外需要其他介質的盆友也可以參考網站上的多肉專用石哦
部分內容資訊參考園藝造景師:
@hop_hortidesign
#介質 #黃金 #比例 #多肉植物 #室內 #植物 #栽培 #泥炭土 #珍珠石 #發泡煉石 #城市小農 #plant #urbanfarmer #growing #media #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