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馬獎總評(紀錄片):中國背景之作傲視本項】
►
【最佳紀錄片】
王婉柔《千年一問》
李家驊《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鄧偉《爺爺和父親》
李哲昕《迷航》
香港紀錄片工作者《佔領立法會》
.
每年覺得看得最過癮、最驚喜的一個項目,總是最佳紀錄片。尤其在金馬獎面臨對岸抵制的當下,本項看來卻有如聞風不動,依然有來自兩岸三地的作品,題材也依然存在政治指涉的批判性。因為與劇情片創作者多半必須面臨商業的妥協,紀錄片工作者能夠更獨立的進行創作,許多好片都是在往社會的痛點戳。也難怪香港金像獎至今不願成立最佳紀錄片獎。
.
來自香港的《佔領立法會》是今年唯一記述本屆香港社運的作品,也許是為了保護創作者的安全,本片沒有具體的導演,而是代表「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證明在香港揭發真相,已是存有風險之事。本片的背景是2019年7月1日,香港史上首次發生立法會被佔領的狀況。從清晨伊始,一直到晚間民眾闖入。整個過程沒有解釋性的旁白,而是讓觀者有如親歷其中,看見事態的演變與發展。
.
許多具有張力的一幕都被攝影機紀錄了下來,包括抗爭者試圖衝破玻璃的實錄,以及現場所出現的路線之爭,在抗爭者向前挺進時,也出現了對於行動表示質疑的人。即便到了最後已然闖入立法會,也存在離開與留下的議論。創作者並沒有妄加論斷,而是寫實地呈現了人民的憤恨、恐懼以及不確定性,那些不確定性可能是出自於,沒有人確切知道彼此的立場是否完全相同。
.
雖然不能算是具有特別觀點的作品,但本片作為歷史的紀實,本片堪稱精煉且穩健,反映了香港人所遭遇的困境,同時也預示了該抗爭對後續社會運動的影響。不過相形之下,個人更期待《亂世備忘》(2016)這類已經對事件進行過確切梳理的作品,若回歸到更細緻的、關於觀點與技法的討論,《佔領立法會》相較其它作品比較會難以突出。
.
這次同樣來自香港的《迷航》(如附圖),其實是以中國烏坎事件為創作背景。2011年,廣東省汕尾市的烏坎村的村民眼見土地遭到村委會變賣,上訪又遭到無視,憤而組織上街抗議。在中國的政治環境底下,民眾以這種方式向官方表示不滿是極為少見的,會這麼做顯然是已經走投無路。不過村民們強調自己並不反共,只是要當局給個交代。這其實只是前後橫跨五年的烏坎事件的起頭,而導演李哲昕在當時就已經扛著攝影機出現在現場進行採訪。
.
他採訪的對象包括幾個參與事件的中堅份子薛錦波、楊色茂、林祖鑾(林祖戀)、莊烈宏等人。不過鏡頭一個轉換,時間一過,就得知剛剛還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的薛錦波之後在看守所疑似遭到虐死的訊息。不過第一次抗爭最後有了好的結果,當局同意不追究抗爭者之前的刑責,更讓村民自行組織選舉委員會進行村民代表選舉。國際媒體紛湧而至,以為這是中共政權逐漸放送管控的前兆,認為這是一個「民主實驗」。
.
最後民主選舉順利召開,在村民間富有極高聲望的林祖鑾等人都獲得高票當選。但新的一批人上來之後,又過去一年,其它村民卻發現什麼也沒變,土地沒討回來,反而覺得這群新的掌權者像是繼承了之前老官員的利益與嘴臉。但林祖鑾卻也對著鏡頭說,改革不是一蹴可幾。此言甚是,土地既然已經被盜光,換人上來也討不回來,但這些人走進體制之後有沒有收到什麼好處,卻也沒人說得準。
.
導演李哲昕就這樣花了長達八年的時間,將烏坎村事件爆發之初,一直到2016年的第二次抗爭之後為止,貼近了整個事件的核心人物,將村民面對迫害的悲憤、迎來民主的狂喜以及隨後的失落,整個歷程,全數記錄下來。與其說這是一部質疑專制政權的作品,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對民主制度的叩問。
.
許多反對中國民主化的聲音不外乎都是「中國太大、人太多,難管」、「小農村教育素質太低,無法選賢與能」這種言論。當烏坎村真的施行民主試驗之後,所見識到的,確實是出現明顯的適應不良,而這些新官即便真有改革理想,也受限於僵化尺度而寸步難行。況且擁有了權力之後,在欠缺判斷力的情況下,不免也想撈點油水。中國透過這個民主試驗,仿佛是想向世人說明中國人真的不適合民主。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導演將這個問題留給了觀眾。
.
片名「迷航」宛如是在指涉中國這艘大船的處境,看似船身堅固,但所面臨的卻是茫茫前途,不知制度要將船體導向何方。又可以將「迷航」延伸成全人類的命運,在民主化運動重獲新生的波蘭、匈牙利等國近年都轉趨專制,證實民主並未成為一個不可逆的選擇。從烏坎村裡村民的命運,不止可以看見制度利弊的辯證,也能看到人類命運的縮影。
.
就整個作品在拍攝執行上、素材數量的彙整、梳理出一個脈絡的難度來看,《迷航》都是「之最」。而就選材來看,整個議題與事件經過也勢必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更可以說,本片堪稱是金馬獎近年角逐的紀錄片之中,格局最為宏大的作品之一,無法想像本屆金馬獎可能會有別的結果。
.
不過唯一來自中國的長片作品《爺爺和父親》也未必沒有競爭力,它處理的看似不是國族議題,但格局依然可觀。本片聚焦在導演鄧偉眼盲的爺爺,他的爺爺三歲眼盲,長大之後被父母培養成算命師,年近九十仍然繼續執業。於是導演就跟著爺爺四處走,看他如何為人相命,也記述他與兒子(導演的父親)之間略帶緊張的關心。
.
導演之父幼時窮怕了,眼見家鄉開始發展,他毅然從事建商工作,也以此賺得不少錢。不過他眼中只有城市更新,將舊屋視為敝屣,等同無視自己的父輩堅守的價值。若由此將這對父子之間的衝突延伸出去,可以看見的是小城鎮力求發展、脫貧,造成的新舊世代隔閡。歸咎其來,就是一種貪念在驅動這個時代往前走,導演鄧偉藉爺爺睿智的開悟,揭開了時下中國二三線城鎮的人心所向。
.
撇開這些更大格局的思索,就家庭紀錄片的角度來看,本片也相當驚人。包括爺爺偷聽父親對話的鏡頭,以及片末靈堂父親觀賞紀錄片時的真情流露,都在在可觀。
.
兩部代表台灣的紀錄片《千年一問》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也各有可觀之處。其中導演王婉柔透過《千年一問》向觀眾介紹了台灣漫畫奇才鄭問,此君在漫畫界富有盛名,在日本、香港乃至中國大陸,都獲得崇敬,但在母國台灣卻是直到他過世之後,才有相關展覽問世,成就終於獲得正視。
.
導演為了讓觀眾清楚了解鄭問其人,不放過他人生的各種枝微末節,對本身就已經是鄭問迷的朋友而言,紀錄片的陳述大概是相當完整,但135分鐘的片長,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恐怕有些折磨。一些動畫的運用,雖然有看頭,但其實不見得有其必要性。包括動畫在內,中國弟子悼念老師的場面,也都有點流於煽情。太多東西要述說清楚,卻使得作品顯得笨重,欠缺剪裁,但鄭問兒子之死的關鍵事件卻只用一句話草草帶過,令觀影者產生疑惑,致使這部看似齊全的作品,又像是缺了一個角。
.
不過還是得說,雖然作品的野心未能與呈現成果匹配,但就說故事的技巧而言,王婉柔確實具有一流水準。觀影過程中,感覺像是在看海外如Netflix(網飛)製作的精美紀錄片,流暢而通俗易懂。此外,跳脫出成果本身,其選材本身也具有代表性,台灣有太多精彩的人物值得被介紹,這樣的嘗試非常值得鼓勵。
.
相形之下,李家驊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在五部紀錄片之中不算突出之作。導演以沉穩的角度訪問死刑犯本人或者相關的律師,試圖卸下囚徒的標籤,讓我們以一個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生命故事。跳脫出人的本身,導演也對現行體制提出了深切的叩問。這是繼《徐自強的練習題》(2017)之後再有一部探討司法、死刑的作品入圍金馬獎。但本片的創作形式頗為簡約,是以一段又一段的訪談與新聞片段交織而成,雖然是一部穩健的議題式佳作,但在競賽處境之下就明顯不利。
.
綜觀下來,幾部作品所關照的議題都至關重要,但評審畢竟無法以議題選擇來論斷作品優劣,還是要回歸到作品本身的剪裁梳理是否得當。以這個標準來看,兩部拍攝地點在中國為主的《迷航》與《爺爺和父親》勝出可能性顯然更高。
——————————————————
11/21第57屆金馬獎線上直播就在myVIdeo
想線上掌握金馬第一手消息或回顧歷屆金馬作品就上myVideo 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HFF/
——————————————————
.
.
本屆金馬獎延伸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827694697333255
【金馬57完整入圍名單統計】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5682
影爆點/翁煌德:港片孤軍奮戰 國產四強鬥陣搶金馬(劇情長片預測)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2782
影爆點/翁煌德:喜劇重磅來襲 5帥發功搶金馬(男主角預測)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4266
影爆點/翁煌德:怪咖齊拚后冠 60年老將力戰菜鳥搶金馬(女主角預測)
https://theinterview.asia/sharing/34561/
〈2020年金馬獎的東南亞電影〉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1709705931753
【2020金馬獎總評(男演員):男主獎歸喜劇演員?男配三強鼎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1826021477
【2020金馬獎總評(動畫片):亮點盡在短片類】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47923161977074
【2020金馬獎總評(劇本):無聲勝有聲,孤味一支獨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0760995026624
【2020金馬獎總評(新人):演員與導演,各是五取三】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55732521196138
【2020金馬獎總評(女演員):淑芳阿姨拚雙獎】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60899530679437
【2020金馬獎的19個如果】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62151160554274
【2020金馬獎總評(劇情長片+導演):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婉柔 #千年一問 #李家驊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鄧偉 #爺爺和父親 #李哲昕 #迷航 #佔領立法會 #金馬獎 #金馬影展
myVideo 影音隨看 金馬影展 TGHF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8的網紅張麗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婦女團體熱情的表演當中,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婦女後援會正式成立,現場來了超過一千名各鄉鎮婦女團體代表,大家熱情支持張麗善,希望年底選舉順利將張麗善送進去縣政府。 張麗善身為職業婦女出身,對於婦女朋友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辛苦非常了解,自從參與競選以來,張麗善提出很多福利政見,國小學生吃午餐免費、1...
水 林 鄉 農 會 代表選舉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嘉義大林場
片段直播
特別介紹大林六英雄
One
1)全名:江明赫
2)店名:萬國戲院、翹嘴秋茶店仔
3)行業職位:大林鎮的志工
個人經歷:
1、 15年職業軍人上尉退伍
2、 大林小旅行、萬國戲院重建發起人
3、 101年嘉義縣、大林鎮好人好事代表
4、 102年教育部推廣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
5、 105年衛福部績優寄養家庭
6、 106年嘉義地區社會優秀青年獎
7、 樊賜生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嘉義縣大林慢城發展協會總幹事
個人簡介:
一個保家衛國職業軍人,不忍家鄉持續衰落,甚至被認定為沒特色之地,從文化歷史面著手,以十年的公餘時間,往返北、嘉兩地,從調查地方文史、社區發展開始,到整修閒置多年的萬國戲院,讓老戲院成為聚光燈,吸引大家對大林的關注,並以平台式經營與深度小旅行方式,將人潮帶出了戲院,讓更多人外地朋友認識大林,成為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的新寵。也因此喚回在地人對家鄉重視,也成為當地各級學校在學生畢業前必修之認識家鄉課程。
去年8月退伍後,投入鎮民代表選舉,要為地方、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發展契機。
Two
1. 全名:邱美嘉
2. 店名:艾森農場
3. 職位:導覽員
十年前父親因緣際會下與幾位股東一起在台灣種植上萬多棵茶樹,無奈十年前台灣市場對精油非常陌生,行銷上非常困難。在每年虧損的情況下,股東紛紛撤資出走,父親也一度想放棄這項產業。我得知消息後,一來感到父親努力經營,說要放棄也很不捨。二來茶樹精油是非常好的產品,值得推廣給更多人。於是決定辭掉原本的工作,回家幫忙父親做茶樹精油的網路與實體行銷。
這幾年因為顧客與芳療師的熱情介紹,大林在地夥伴的支持幫忙下生意漸漸步上軌道,更讓我更開心的是看到每位客人親自到艾森農場,體驗茶樹,認識茶樹後的滿足感,以及聽到使用過茶樹精油之後的稱讚。這一切都變成我與父親繼續努力經營下去的動力!
Three
1)全名 黃琮瑋
2)店名 香腸會館
3)行業職位 店長
在外地教書10年曾經擔任學校行政、導師、游泳專長教練、全縣游泳師資研習講師,發現自己慢慢變成自己所討厭的那種“憑甚麼把事情說得那麼簡單”的老師... 所以決定回到家鄉從心開始。
因“再也沒有沒有什麼比吃飽更快樂的了”決定開一間,讓學生跟上班族可以像在家裡一樣,拿著碗公自在吃飯的便當店。
外公是電影“總鋪師”那種傳統師父,母親繼承了外公的廚藝及絕對味覺....然後...自以為自己是下一代繼承者...
好啦!其實我是硬拖著媽媽跟我開店的任性小孩...
(租了店面才開始想要賣什麼...然後持續至今快五年...)
平常不是在做便當就是在送便當的路上,因外送走遍家鄉,進而從新認識家鄉
Four
1.全名:簡嘉榮
2.店名:莆林庄
3.行業:餐飲服務業
上中學後就沒有在自己的家鄉大林就讀,高中大學亦然,所以對家鄉的事所知甚少,但是時常在回憶中想起爺爺對童年時的自己述說的地方軼事與家族歷史。
退伍後在台北從事不動產相關行業多年,返鄉前兩年則是在北京渡過,隨著離家越來越遙遠,興許是長時間的離鄉,偶爾的返鄉探親,卻總是近鄉情怯,看著雙親一天天凋零,正如自己的家鄉水流花謝,望著高鐵窗外逐漸繁華的景色,心中默默許下返鄉心願,當飛機的引擎聲再轟轟響起時,就是我回家的日子。
5年前回到家鄉後,開始擺地攤人生,由於妻子是北京姑娘,學得一手北方風味的手藝,如此便是肉夾饃事業的開端,我與情同手足的好友&堂弟三人,號稱肉夾饃三兄弟,開始以帶動地方繁榮為己任的展開行動,直至一年半前,堂弟驟然逝世,沈痛的打擊之下,決定完成他生前的遺願,和好友一同開了這家店,決心在大林點亮一盞燈,願我們也成能「照亮在外遊子返鄉的路」引用至赫語錄——
Five
1)全名 莊翰林
2)店名 十信視界
3)行業職位 驗光師
原本為材料研發工程師,為了回家接眼鏡店,再到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進修,畢業後到美國德州做短程的進修實習,並擁有戊類輔具評估人員證書。
回到家鄉,重新裝潢七十年的老屋。保留牆壁斑駁的痕跡和獨特石灰的天花板、牆面。 後半段空間是北歐風格的簡約風,獨立的高標準驗光室採用木頭、黑鐵和玻璃組成,簡約而專業。11米長的單層眼鏡櫃將眼鏡當作藝術品展示,貫穿整個空間,巧妙將斑駁牆面與生鏽黑鐵結合為一體,並與在地藝術家合作,不定期辦展覽。
為台灣西半部唯一眼鏡店借問站,並免費提供現泡的黑咖啡,與人聊天互動之時也介紹更多。
Six
許開興
生 系列報導(一)
踏上小旅行
找回記憶裡的中藥香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劉韋琪 照片提供 / 許開興
轉身·
「生活四周就是中藥,從小就這樣,這是我們的一個記憶。」 ──許開興
泰成中藥位在嘉義縣大林鎮上熱鬧的街道旁,明亮舒適的店面、玻璃櫃中擺滿了琳瑯滿目 的中藥包與茶包,老闆許開興也親切地向顧客一一介紹各個中藥茶包的功效。隨後,他便帶著 我們穿越長廊,映入眼簾的卻是泰成中藥十幾年前的樣貌,難道剛才走過的其實是時空隧道? 原來是許開興保留下來的傳統老店面,雖位在巷弄中,在過去保守的社會氛圍中,反而讓來看 病的人覺得有隱私權,也因此帶動了生意的成長。然而,隨著大林的沒落,中藥行也從原本的 50 減少至 20 間,許開興也思考著該如何改變家鄉的狀況 ......
回顧:我和中藥相處的那些日子
身為第三代的許開興,童年生活可說是在中藥堆長大,「早期西醫很少,所以習慣問神明 藥單、藥籤的人很多。通常晚上 7、8 點會開始問神明,有些人 11、12 點才到我們家;有些 人住北部,要一次抓 30 帖,那這樣的話,就是小朋友不要睡了,下來抓藥。我們家有 4 個兄 弟姐妹,就兩個人做這個、兩個人做那個,弄好之後再加在一起。當時叫神明藥,很特別。」 他緩緩說起對中藥的記憶。在過去手機、電視還不盛行的年代,就只能玩中藥;而從小的接觸, 也在他心中埋下了興趣的種子。
參訪其他中藥行 讓許開興看到了「未來」
回鄉,才正是挑戰的開始。隨著健保的實施,許多人改吃科學中藥或看西醫,中藥行便逐 漸沒落。慢慢地,顧客量沒有再增加,只有減少。於是,許開興即開始構思著轉型並參訪其他 中藥行。而其中一間在鄉下的店家,令他印象深刻,他說道:「一進去看到的第一眼是什麼? 我看到的是『未來』!」他發現,原來傳統產業也可以做得很好,那麼做得不好,就是自己的 問題,一定是還缺乏了什麼。充滿想法與衝勁的他,卻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從牆壁粉刷、整理 桌面到裝 LED 燈,都曾產生衝突,「把東西整理、歸位,因為爸爸習慣原本位置 60 年了,他 找不到就會很生氣。他平常也已習慣沒有開燈,可是年輕人喜歡像 7-11,進來就是很明亮、 舒服、有開冷氣的那種感覺。通常看到暗暗的,就不會進來。可是都還有老顧客,大家就覺得 沒差。但如果我要吸引年輕顧客,一定要做不一樣的方式。所以換了 LED 燈,就被罵太亮、 太浪費錢。其實,這些都是過程啦!」他描述著當時的情況。而這些努力,終究也得到了顧客 的正面回饋,「我都會跟客人說講大聲一點,我跟爸爸講 100 遍他都不理我。不過有時爸爸會 出來說『我早就叫他改,他就不改』搞得好像是我的問題,但他其實只是嚷嚷而已,他是認同 的。」透過持續地努力、堅持,加上不斷地溝通、協調,最終不僅獲得了顧客的肯定,也得到家人的支持。
水 林 鄉 農 會 代表選舉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深綠家庭的學甲人應該有資格靠北? 關於台南學甲那些爐渣】
很多人都知道我現在是官田人,但在官田人以前,有27年我是學甲人。一個住在慈福里活動中心旁、嫁到官田的前學甲人來講一下學甲爐渣事件,應該很合理。
順帶一提,我家很綠,綠到發黑的那種綠,綠到前年選市長我跟弟弟堅持不投黃偉哲,投給陳永和里長,我爹還跟我們大吵架的那種綠,綠到被車輪黨點紅做記號懶得來我家買票的那種綠。至於是不是柯粉?曾經算是,不過是也沒用,我沒機會投票給他。現在很多人說柯阿伯歪了,看起來是有點,但如果用包庇學甲爐渣的標準來看,柯老伯不算最歪。
昨天把特價買的潤色防曬拿回娘家給老木,看到活動中心門口車停滿滿人滿滿,滿到我自己都沒地方停車只好停家門口,還以為裡頭在辦里民摸彩呢!但是看到新聞採訪車,鳥地方的里民同樂會哪來的新聞採訪?探頭一看,唉唷,這麼剛好,來講爐渣的捏。裡頭坐了時力的陳椒華立委、慈福里的里長還有一些官員之類的,比較奧妙的是還有幾個看起來像黑衣人的黑衣人也在其中。(但也可能人家只是剛好穿黑衣服吧who knows)
關於學甲爐渣的新聞,很微妙,被黃偉哲覆以「政治操作」這張牌來蓋過,被壓制得很好。
我當初很討厭黃偉哲,喔,說明一下,討厭他是因為覺得這傢伙太自以為了,真的自以為在台南躺著都能選上欸!那個瘋狂星期五的林義豐起碼掃街了幾次我還有看到人,黃偉哲我卻連人影都沒看到過,大概因為在台南民進黨放顆西瓜都選得上所以覺得都不用露臉吧。
這傢伙太驕傲了,所以我不想投給他,就只是這樣。我家支持民進黨,從有投票權以來我也從來沒有投過車輪黨,但身為台南人,我真心討厭民進黨在台南那種不用努力就能贏的驕傲以及自以為是的樣子。
選後這幾年,黃偉哲的曝光度很高,看他行銷台南勤勤勉勉,對他的好感有稍微提高一點,雖然身為台南縣人對於這樣一個市長還是很不爽,縣市合併後的台南縣根本毫無進步,虧黃偉哲還是個舊縣區立委出身的大台南市長呢!結果台南縣,整個溪北區還是一樣烙賽。不過,某次看到他在東山、白河那種偏僻山區推出「小黃公車」政策,讓偏鄉老人便於交通行動,心裡覺得,好吧,起碼還有關懷偏鄉老人,微加分。
但全糖市長說學甲爐渣是「有心人士的政治操作」?這不能忍!
很多人說學甲爐渣埋了那麼久,怎麼現在才在爆?一定是為了操作云云。別鬧了,那個埋爐渣的爐渣王,就住在我家附近,村里裡面打聽一下都知道,人渣埋爐渣。在鄉里間,這個埋爐渣王就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惡霸,偏偏民進黨證在台南根本就像吃了無敵星星一樣,誰敢動?
喔對了,根據鄉里鄰舍表示,爐渣王錢很多,每次選舉就是瘋狂撒錢,撒在民進黨裡頭,所以沒人敢動。我家(連同許多鄰居們)都綠到發黑,但講到爐渣王,「那傢伙就是民進黨中的垃圾阿」。但因為民進黨中的垃圾很有錢,所以撒錢買靠山,為非作歹都穩穩地,沒事。
「(慈福)里長真可憐,被垃圾告還告輸!」鄰居阿桑昨天在我家騎樓下這樣說。聽她說,里民都是挺里長的!可惜慈福里的里民少到尻杯。
說實話,爐渣埋的農地其實也不在慈福里當中,你說不是埋在慈福里那慈福里長管尛?因為被埋爐渣的那個里的里長跟爐渣王關係也很深啊!跟爐渣田當鄰居導致自己農地連帶被汙染的農民跟爐渣里長反應了也沒用,爐渣王跟爐渣里長八低八低好麻吉,農民衰小種東西種不出來又求助無援,最後只好找了慈福里的里長李新進!李新進里長看這些農民真的很無助,於是跳出來當吹哨者,結果被說成是「政治操作的有心人士」,挺可笑的。
這里長是我同學她家長輩,從以前在村里間聲名就很好,非常熱心,他是無黨籍的,就只是個許多里民擁戴的村里中的熱心阿伯。
黃偉哲市長跟爐渣王都用「2016年已獲得不起訴處分」作為辯駁,問題是爐渣就是埋在那邊!不起訴是因為當時掩埋爐渣還沒被定義為是可起訴的廢棄物,但那幾十萬公噸的爐渣就是被實實在在地埋在那裡了!雖然不起訴但是有叫爐渣王要清走,結果到現在都多久了還是沒清完。
『不起訴 ≠ 沒有埋爐渣!十幾萬噸的爐渣還是埋在那裡』
『不起訴 ≠ 沒有埋爐渣!十幾萬噸的爐渣還是埋在那裡』
『不起訴 ≠ 沒有埋爐渣!十幾萬噸的爐渣還是埋在那裡』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
另外就是,當初調查埋爐渣的是A農地,現在里長幫無助農民跳出來講的是相鄰A農地的另一塊B農地,這不是當初調查的農地!政府說這是跟2015年案件當時同一批埋的,是舊埋的不是新埋。
重點是舊埋還是新埋嗎?管他舊的新的,爐渣就是埋在農田裡!舊埋的就是沒有依法清乾淨,新埋的就是知法犯法還一犯再犯!管他舊埋新埋,都不用查清楚、清乾淨的逆?
然後說無助的農民、被農民拜託而看不下去只好跳出來的老里長是「有心人士在政治操作」?操你個逼逼彈啦!製造汙染的地方惡霸因為黑白都有靠山,所以連屁都不敢放一聲的鄉下農民、無黨籍的里民只有一千多個的小不溜丟鳥蛋里的里長,誰能比撒錢的黨籍爐渣王跟躺著選都能選上的民進黨首長、民意代表還要更「有心」、更懂「操作」?
在我的粉專講這種事情我自己也覺得很無奈啊,畢竟我這裡可是個美妝保養生活專門的粉專,我也想只分享心情跟臉蛋都美美的事情。(攤手)
但我看著自己家鄉被嚴重汙染,農民種不出農作物,再不然就是農作物變色、生病、枯死,甚至重金屬含量超標,不僅土地,連帶地下水也都跟著受汙染,明明知道傷害土地的兇手是誰,結果因為他是民進黨中的咖所以沒人敢動,我真的生氣到想罵髒話。
台南還是支持民進黨最深的地方欸!民進黨當年低潮到立委只剩二十幾席的時候,民進黨能立委全上的地方只有台南欸!
台南人真的很厚道,尤其是縣區的鄉下人,每次你問他們「縣長(市長、鄉長、鎮長、區長、里長、立委、議員等等等)做得怎樣?」就算台南縣一直原地停滯不前,甚至做得不怎麼樣,但鄉下人還是會呵呵笑地說「做得差不多啦、美賣啦」,連一句嚴厲一點的批評都不好意思給。
是因為這樣所以吃定台南人是不是?覺得反正台南人就不管怎樣都會溫溫的說「美賣啦!」「差不多啦」,因為討厭車輪黨因而會含淚投給民進黨,所以做得再糟再爛都沒關係是不是?
看著某些綠色網軍的粉專說,民進黨抗共保台最重要,爐渣貪汙這種小事不用在意,去你媽的放屁啦!
我肯定小英政府對台灣主權的維護,肯定政府對防疫的用心,但這跟民進黨底下的人在地方胡搞瞎搞是兩回事!小英政府做得好不代表地方鄉民要把爐渣吞下去!
維護主權自由民主為的是人民的自由民主安居樂業吧?有自由民主然後人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重金屬爐渣汙染說是小事?在人民的眼中,足以影響生活的每件事情都是大事!並不是維護主權就能縱容爐渣掩埋在家鄉的土地。
除了市長投給陳永和、還有之後的政黨票投給時代力量以外,任何地方首長民意代表選舉我都是投給民進黨的參選者,但這次的學甲爐渣事件,民進黨的立委議員跟首長大家都悶不吭聲,真是太詭異了!時代力量黃國昌的錄音檔你們可以在政論節目上講得頭頭是道,自家政黨包庇的爐渣就電電沒聲音,我也是笑笑。
說這麼多,如果我粉專的朋友還能看到這裡,我真心感謝。如果可以的話,關注一下學甲(或各地)爐渣(或有毒廢棄物掩埋)的新聞,這些因為爐渣掩埋導致主壤水源有毒的農漁作物可能會在台灣各地流通,每個人都可能吃到!這不是一個人口只有兩萬人的小小學甲的問題,而是大家的問題。
附上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 陳椒華立委
昨天在學甲區慈福里活動中心的爐渣勘查直播連結
https://reurl.cc/q8gbkE
#我媽特地交代希望我在網路上PO文
#為自己的家鄉說話
#學甲爐渣不只是學甲的事情
#爐渣農漁產品教你背化學元素表
#我只是個沒辦法做什麼只能幫高調的學甲鄉民
水 林 鄉 農 會 代表選舉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婦女團體熱情的表演當中,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婦女後援會正式成立,現場來了超過一千名各鄉鎮婦女團體代表,大家熱情支持張麗善,希望年底選舉順利將張麗善送進去縣政府。
張麗善身為職業婦女出身,對於婦女朋友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辛苦非常了解,自從參與競選以來,張麗善提出很多福利政見,國小學生吃午餐免費、12歲女學生免費注子宮頸癌疫苗、重陽敬老金加倍發放、65歲以上農民免繳農保費用,都是本著同理心,想要確實照顧雲林縣弱勢民眾,減輕鄉親的負擔。
張麗善婦女後援會在完成援旗以後正式成立,會中也特別針對社會邊緣戶的弱勢民眾,頒發獎助學金,並且授證給公益大使,希望透過婦女團體的力量,可以幫助生活困苦的鄉親,讓這些邊緣戶家庭可以得到實際的照顧,不會再孤單無助。
民進黨在雲林縣執政九年,家戶所得在全台灣是倒數第二,幸福感倒數第一,這樣的成績很難讓雲林人有所期待。張麗善也呼籲選民要看清事實,選給真正會做事,為雲林未來打拼的候選人。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