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考大學,面臨選系的困擾。
非常有想法的家長,執意孩子能夠選到未來會有出路的科系。但是出路的定義是甚麼?殊不知大學科系的快速流轉,早已到了不能掌控的程度。
新聞系20年前是文組的前十志願,超級高分, 20年後,記者變成為不想選擇的職業;現在醫學系還是難考,不過大部分的醫生同學會說,只會念書才做醫生,會賺錢的都去做醫生的朋友。能夠說的一口流利的外文,人人稱羨,但那只是現在大學科系的必備技能;閱讀現在的科系簡介,林林總總都會配上AI & 大數據分析,那是顯學,有時暗自慶幸好險不是自己要念大學。
所以,與其去追趕永遠都跟不上的流行系所速度,還不如告訴自己,隨時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永遠承認自己的不足,才有持續往前的動力。在過程中,保持溝通的彈性,不剛愎不刻意,達到目標的道路也許曲折,但終究會到達。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熱情,對事物還有人的熱忱,這股渲染力會讓人認識你,想到你,機會就會增加。還有不要心急,等待有時候也需要功力,在很久的以後你會突然覺悟,這一刻原來是多年前的念想。
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完全受用。孩子們請盡情的在道路上奔跑,因為你們的場域真的很大,家長們也可以放下執念,如果行有餘力,伴隨著他們奔跑吧。
(消失的國界 製作人主持人 李天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Dr. Grac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要聽我分析賈伯斯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因為他已經給我們人生成功的藍圖,把他人生所有精華都在大學演講完美展現,學習成功首要秘訣,以及容易做事成功的因素,想要實現你的夢想?就要學習獲得成功的最快方法! 👩🎓賈伯斯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完整版👩🎓 https://youtu.be/UF8uR6Z6K...
求知 名言 在 賭Sir(杜氏數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節錄自《#碌葛男人嫁得過》by #賭Sir — 撰於2018年 】
《有大學讀 唔通唔讀?》
賭Sir我真係阿Sir嚟,我教數學補習。每年中六放榜,都有學生好頻能,分數中中庭庭,高不成低不就,究竟讀大學?抑或搵工?賭Sir我又要化身顧問。
「夠分梗係讀啦!唔夠咪搵工囉!」有啲社會碌葛係完全唔理解仔女嘅人生交岔點喺邊,深信學歷高前途好。
伯母,今時唔同往日啦!喺香港地,唔夠分都有得讀,夠分唔讀亦無妨。
點解唔夠分都可以讀呢?因為有樣嘢叫副學士,即係未算學士,但可以讀住一兩年先,成績優異就可以駁返上大學,真係讀學士。
夠分又點解唔讀,要走去搵錢呢?因為學歷膨脹,沙紙唔值錢,以前大學生吃香,源於物以罕為貴,依家周街都大學生。莫講話學士啦,博士都大把!
新一代人,有新嘅顧慮:「媽咪媽咪,學歷高係咪真係前途好?大學係咪真係值得讀?」
嗱!【讀大學】嘅優勢、【唔讀大學】嘅劣勢,唔使我講你都知。以下嘅篇幅我會反過嚟講下【讀大學】嘅劣勢,以及【唔讀大學】嘅優勢,計吓條數,將現實世界嘅真象,客觀而全面咁分析出嚟。
【讀大學嘅劣勢】
若然不幸入到大學,每年學費$4萬,四年制順利畢業盛惠$16萬,榮升債仔。萬萬聲,仲以為打麻雀。
打咁多萬子,贏到啲咩呢?贏到張沙紙,成為大學畢業生,好嘢!
根據香港政府2018年嘅統計數字,全港720萬當中,有120萬人係學士或以上,即係每6個就有1個。
每6個人就有1張嘅紙,有咩咁值得別人優待?真係值得花16萬去成為骰仔6面之中嘅其中1面?
以前矜貴唔代表永遠矜貴,用以前嘅價值衡量依家嘅嘢,只有社會碌葛先會咁碌葛。思捷環球2007年股價$133,依家值$2.1。你依家係咪肯用$133去買?社會碌葛就係肯。
【唔讀大學嘅優勢】
若然醒目唔讀大學,首先梗係慳返$16萬嘅學費先啦!
唔好話我市儈,呢筆數都唔少嘢。2016年香港嘅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只係得$13883(仲未折算返通脹,都竟然仲低過廿年前1996年嘅$15404!)中位數嘅意思即係月入$13883已經搵得多過一半嘅大學畢業生。將月薪乘返12,計返年薪,恰好就係$16萬幾。
慳返$16萬,等同於你有條大學畢業嘅奴隸,每日返工忽必烈打仔--大汗疊細汗,捱曬騾仔,每個月頭畀曬成份糧你,全數進貢,十十奉獻,磅水磅足12個月,爽唔爽?
慳返筆學費都事小,慳返4年時間事大!
早4年投身社會,了解社會運作,發展學術以外嘅一技之長,見識世面,擴展人脈,甚至搞下生意等等,讀一世書都學唔到。就算唔講呢啲虛無縹緲嘅優勢,我就繼續實實在在咁講返嗰$16萬學費。
$16萬學費,配合投資,4年可以變成幾多?
以下會用 #社會精英 一致睇好嘅 #比特幣(#Bitcoin)換算一下。公道起見,我當喺首次泡沫嘅高位買入,再喺最近中美貿易戰谷底微彈嘅價位賣出,折算返盈利率。
2011年7月,比特幣經歷首次泡沫,由幾蚊美金升到$31美金;
2018年7月,比特幣經歷巨型泡沫,由萬三蚊美金,跌返落$6387美元。
經歷7年,比特幣總共升咗【6387 ÷ 31 = 206倍】;
換算返每年平均升幅【206^(1/7) = 2.14倍】。
$16萬投資比特幣,4年後變成【$16萬 × 2.14 × 2.14 × 2.14 × 2.14 = $336萬】。
一般大學畢業生要幾耐先儲到$336萬?$16萬,提早4年投資,複式計算嘅力量好大!
【一個重要的反駁】
「賭Sir,估唔到你咁市儈囉!讀書求知識、造學問嘅嘢,邊有得用嗰幾百萬臭錢去衡量架?」呢個問題係社會碌葛嘅最後一道防線,我依家就刺穿埋佢!
大學生走堂如食菜,圖書館亦可以唔入,書都唔使鋤。閒時做功課,參考師兄師姐以前嘅答案,俗稱爬Source。想考試過骨,刨下教授上堂嘅PowerPoint,背下啲Past Paper答案,搞掂。
當然,又唔可以怪曬大學生,事關好多大學教授都教得好Hea,棟篤企喺度照讀PowerPoint飛Slide,又怕出卷太難,學生會畀負評,影響續約,功課考試都唔敢大改。
以上純粹個人偏見,但讀過大學嘅讀者相信都心照,似返個讀書人嘅同學,真係佔大多數?
最終,有心讀書嘅,都係靠自己去圖書館或者上網研習,所以,係唔係大學生根本影響唔大,升唔到大學嘅,同樣可以去圖書館,或者上網自學任何知識。
終極反問:其實大學嘅課堂絕大部份都歡迎旁聽,劍橋哈佛牛津嘅完整課堂甚至可以喺網上睇,若然一心求知識、造學問嘅,使乜讀大學?隨時可以上,仲要慳返筆學費,點解唔咁求知?因為無沙紙。
不認不認還須認,社會碌葛讀大學,最主要就係買沙紙,造學問只係可有可無、隨緣不強求嘅副產品。
【公道比較】
換言之,讀大學唔一定有知識。同樣地,讀大學雖然唔可以全職返工,但亦可以兼職,唔一定無工作經驗同人脈。要計算大學抵唔抵讀,應該咁樣分析:
※【讀大學】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唔讀大學】 = +4年全職
社會碌葛決定讀大學,只會諗:有咗張沙紙,$16萬學費畢業後總會賺得返。但事實上,應該係咁比較:
【讀大學】 - 【唔讀大學】
= (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 ( + 4年全職)
= +沙紙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4年全職與兼職的差額
要得到一張大學沙紙,除咗要付出$16萬嘅金錢成本,仲要付出4年嘅時間成本,以及4年全職而唔係兼職嘅工資差額(以及經驗),即係機會成本。
若然利用傳統經濟學嘅思維,夾硬將時間成本同機會成本變曬做金錢去衡量的話……
首先,4年時間,可以將$16萬投資滾大,就算唔夠眼光投資比特幣(變$336萬)而只係保守地投資「終極大籃籌」港鐵股票:
2000年11蚊,2018年44蚊,18年升咗4倍,平均每年升咗【4^(1÷8) = 1.08倍】
即係平均每年升8%,仲未計股息。
$16萬投資港鐵,4年後變成【$16萬 × 1.08^4 = $22萬】
至於全職同兼職嘅工資差距,我攞個大概:全職每月萬幾,兼職每月幾千,就當差距$1萬,日積月累4年已經$48萬。
(你可能反駁:兼職未必每月得幾千,筆者未畢業亦每 月幾皮,超過港人月入中位數,但記住我計嘅係差額,就算兼職月入唔只幾千,全職一定搵得更多,當差額$1萬唔過份。)
換句話講,保守估計,讀大學嘅成本(機會成本)至少都應該係:
(學費 + 投資機會) + 全職/兼職差額
= $22萬 + $48萬
= $70萬
總結一句:若然你認為大學畢業生嘅身份,可以為你至少賺多$70萬,又或者你主觀地認為張沙紙可以為你帶嚟價值超過$70萬嘅成功感、滿足感、諸如此類,大學絕對讀得過。
查實上述嘅道理,一字咁淺,好難唔明,甚至直頭係老生常談,唔少人都討論過。究竟社會碌葛係憑咩妙計去守住自己個腦,過濾啲道理呢?我教大家兩招: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無讀大學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你讀唔到大學之嘛!梗係咁講啦!】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大學畢業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咁你又讀?自己享受完就講風涼話!】
用呢個邏輯,無論邊個講道理,都可以左耳入右耳出,堅守社會碌葛之位。
講開又講,呢一招更可以進一步推而廣之,應用喺任何道理。當成功人士分享成功之道嘅時候……
假設講嘅人尚未成功,你咁應對:
【唓!係得嘅,又唔見你成功?】
假設講嘅人已經成功,你咁應對:
【唓!你都成功咗,講乜都得啦!】
做社會碌葛一定要識呢招殺手鐧,否則呢個世界古往今來咁多至理名言,好容易變醒目。智慧係返唔到轉頭,當一個人叻咗,就蠢唔返。睇路啊!
#有趣統計:
蓋洛普於2013年的《內部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調查報告》指出96%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評價自己的大學院校課程,能好好準備畢業生,進入職場工作。但報告同時指出,只有14%大學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大學所學的,能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應用。更嚴重的是,只有11%僱主認為,大學所培訓大學生的技能及知識,能幫助他們的業務發展。
求知 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餐巾紙財務課》x2本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缺乏理財知識是人們最普遍的問題之一。」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去搞懂,而是那些數字、公式、圖表,總是令人感到複雜跟害怕。如果,有人能用一張餐巾紙,加上簡單的圖案和文字,就讓你瞭解這些複雜的概念呢?
《餐巾紙財務課》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napkin-finance/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餐巾紙財務課》的作者是蒂娜・海伊 (Tina Hay),她是圖解財經資訊網站napkinfinance.com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她在哈佛商學院念MBA時,為了跟上同學的腳步(很多來自金融業),努力學習各種財經專業術語和艱深的數字概念,深知財經議題對一般人有多麼困惑。
在這本書裡,作者把各種艱深複雜的財務知識,用「一張餐巾紙」大小的篇幅,圖文並茂地圖解66種生活中最常見的財經議題。內容包含了基本的理財知識(儲蓄、利息、資產配置、財報)、個人理財觀念(信用、貸款、稅務、退休)、投資工具介紹(股票、期貨、選擇權、基金、加密貨幣)。
.
【這本書有什麼特別的?】
.
在我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財經知識太複雜了,乖乖領薪水存錢就好」。隨著時間過去,身邊同事和朋友開始聊許多關於財務方面的事情,這才發現到自己跟不上這些話題。「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大家熟知的名言,我卻很晚才體悟到它的真諦。
後來,我花了很大的力氣,慢慢地涉略、閱讀各種財經資訊和書籍,才建構起屬於自己的財務頭腦。直到最近接觸到這本書,覺得如果能早一點相遇該有多好。作者把複雜的財務知識簡化成很容易消化的圖解,就像是一本「財經知識圖解懶人包」,用一種簡單、豐富、有趣的方式,看懂這些專業術語背後的意義。
雖然對現在的我而言,這本書稍顯入門,但是對於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讀者,這本書或許可以起到很棒的「啟發興趣」作用。如果你對財務知識仍然抱有一絲絲的抗拒,不妨到書局翻翻看這本書,書中引人入勝的餐巾紙圖解,說不定能啟發你心底的財務好奇心,讓你更有動力、更進一步探索感興趣的財務知識。
.
【視覺圖解讓人容易消化】
.
作者認為使用視覺效果有助於減輕金融主題的恐懼感,並提高對主題的理解,更有效保留對主題的記憶。所以她和一組專業的設計師合作,把晦澀難懂的財經資訊,拆解成簡單易懂的信息圖(infographic),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例如她說明股票市場的「牛市或熊市」,除了畫出兩隻動物之外,她也標註了兩種市場動態的文字差異,並且再用三頁的篇幅,說明其中的差異。進一步地,她說明了普通投資人,應該如何面對牛市和熊市的行情,我們來看看書中列出的統計數據:
>> 牛市的平均延續期間為9.1年,牛市的市場報酬率平均達獲利480%。
>> 熊市的平均延續期間為1.4年,熊市的市場報酬率平均為虧損41%。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時間,市場是呈現上漲的趨勢。在每一張圖解說明的最後,作者還會加上重點摘要,例如這篇的結論就是:「在現實世界,最好的方法通常是不要理會漲跌,按兵不動。」如同巴菲特認為投資的訣竅就是「買進並且持有」,選定正確的投資標的,避免短期殺進殺出,往往能帶來更加豐富的報酬。
.
【複雜概念的簡單呈現】
.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除了補充一些財務觀念之外,我觀察的另一個重點是:「如何把一件複雜的事情,用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從書中各式各樣的圖表裡,我得到許多啟發,簡單的幾何圖形、條列排序、反差對比,常常能把複雜概念簡化。
例如書中談到「加密貨幣」這件事情,就用了簡單的條列法,比較了加密貨幣和法幣的差異,加上風險的說明,讓人一目瞭然加密貨幣的基本性質。針對全世界最普及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也用圖示的方法展現了其特色,並且說明儲存和取得的方法。
作者為了讓這些看似枯燥的財務知識更加有趣,在每個圖解之後,還會加入一些「有趣的事實」,例如比特幣的章節裡就有一個故事:「2010年,一個加州人以1萬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這是史上第一宗以比特幣進行的交易。」若以2021年3月的比特幣值來說,這是兩片價值5.6億美元的披薩。
.
【後記:晦澀知識輕鬆懂】
.
如果你對財經領域已經有長期的涉略,那麼這本屬於初階、引入門的書,可能無法滿足你更多、更深的求知慾。但如果你想讓身邊的親人朋友踏出一步,接觸財經相關的知識,這本書的圖解內容或許會帶給你靈感,讓你用更輕鬆、幽默、簡單的方式,介紹這些財經資訊給他們理解。
這是一本討論廣泛財經主題的書,尤其適合原本對財經感到恐懼、抗拒的人,透過輕鬆簡單的圖解方式,一窺這個複雜的領域。如果你是仍然在學的學生,推薦你盡早學習財務知識,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從年輕就開始累積自己的財富資產。
想要突破「我覺得那些財務知識好難」的心魔嗎?有時候,你只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或許是一本好書,或是一張賞心悅目的餐巾紙。
.
【抽獎辦法】感謝 星出版 Star Publishing
1、抽出「2本」《餐巾紙財務課》送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對財務知識有興趣嗎?喜歡用文字學習還是圖像學習?例如:「我原本沒興趣,我喜歡用圖像視覺化的方式學習」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3/13(六)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3/14(日)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求知 名言 在 Dr. Grac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要聽我分析賈伯斯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因為他已經給我們人生成功的藍圖,把他人生所有精華都在大學演講完美展現,學習成功首要秘訣,以及容易做事成功的因素,想要實現你的夢想?就要學習獲得成功的最快方法!
👩🎓賈伯斯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完整版👩🎓
https://youtu.be/UF8uR6Z6KLc
♥️記得要訂閲喔!!!♥️
去瞧瞧我其他相關內容:
【有益身心成長篇】
學校不吿訴你的事
https://youtu.be/LHGvs2ToJJA
讀書秘訣
https://youtu.be/-NfQv4MFn0M
如果早知道的人生道理
https://youtu.be/f6xTz1Sp-7A
改變人生
https://youtu.be/VBgo3Qk0HAc
被人欣賞秘訣
https://youtu.be/Fa4o4BpKl7E
華人如何在國外被看的起
https://youtu.be/AWHb1sty68A
英文流利的秘密
https://youtu.be/7o3CuTSYcX0
和壓力說再見
https://youtu.be/_BXDEk5U5lM
【牙齒小知識】
今天我是你的牙醫
https://youtu.be/1LYQCV8_tsg
現在牙痛看牙醫安全嗎?
https://youtu.be/6f7fYqQmyGc
想知道如何打麻藥不痛?請看
https://youtu.be/tgKf_XGBcO4
普通洗牙和深度洗牙有什麼不同?
https://youtu.be/SHT8LQzqZOA
Music: A New Beginning - Bensound
https://www.bensound.com
Support by RFM - NCM: https://bit.ly/2xGHypM
Music: Slow Motion - Bensound
https://www.bensound.com
Support by RFM - NCM: https://bit.ly/2xGHypM
Disclaimer: This video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diagnosis, treatment or medical advice. Content provided on this Youtube channel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Please consult with a physician or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regarding any medical or health related diagnosis or treatment options. Information on this Youtube channel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 substitute for advice from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The statements made about specific products throughout this video are not to diagnose, treat, cure or prevent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