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景點~小金井公園
下個星期,學校就開始進入了寒假,很多父母親帶著小孩前往日本度假,昨天的東京旅遊講座中就有夥伴提到,想前往三鷹「吉卜力美術館」,問起了附近還有什麼可以規劃的行程~~
接續三鷹「吉卜力美術館」的行程,一般大家多會安排鄰近的「井之頭恩賜公園」、「吉祥寺」,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佔地79公頃(大約是上野公園的1.5倍大),但是少了觀光客喧鬧的「小金井公園」。搭乘JR中央線從北口出站,站區的對面就有公車站,搭乘西武巴士約五分鐘的時間就能到達「小金井公園西口」(或可以安步當車慢慢走),下車站的對面就是公園的入口!
「小金井公園」擁有廣大的草地,公園周圍環繞著雜樹林,除了櫻花園、兒童廣場、射箭場、網球場、還有「江戶東京建築園」,是一個綜合公園,建議可以帶食物、野餐墊,肚子餓了就可以直接在草地上鋪著野餐墊野餐。每年的1月有風箏大會、2月的梅花祭、4月的櫻花祭~~這裡一年四季都有其特色。這裡是非常棒的賞櫻景點,相較於市區幾個著名景點,這裡少了觀光客的喧鬧,不用人擠人。此外,這裡還有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中許多場景靈感來源的「江戶東京建築園」,非常適合成為「吉卜力美術館」的接續景點。
「江戶東京建築園」裡面存有古蹟,例如: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小老婆住家(自証院霊屋),還有武藏野地區一帶有錢人與名人的舊居,例如:會水庵、西川家別、高橋是清、前川國男~~等人的住宅等等。最吸引我的是,在建築園內還保留著武藏野的一些舊商店,在這裡設立了一條保有以前江戶時代懷舊風味特色的商店街。
這裡的商店街中有賣文具的三省堂、澡堂子寶湯、鍵屋居酒屋~~雖然都沒有在營業但是保存這樣懷舊風味特色的老街,逛起來卻是非常愜意自在。在這裡可以仔細觀察對照,你會發現有很多動畫「神隱少女」的場景喔!
交通方式:從JR中央線「武藏小金井」站北口搭乘西武巴士2號或3號公車於「小金井公園西口」下車,或是搭乘關東巴士4號於「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前」﹑「小金井公園前」「運動中心前」下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
江 戶 東京建築園 交通 在 海倫視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江戶至戰前時代・千與千尋之場景 | 江戶東京建築園
怎樣才算是福地?沒有天災人禍之地相信是答案之一。倘若不幸降臨,假如政府有心修復和保育,其實也是一種福份。
與自然災害共存的日本,當中東京就有一處特別為保育江戶至昭和早期時代的文化遺產而建立的博物館 — 江戶東京建築園(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1993年建成,佔地7公頃,透過將古老建築物移築和修復,讓大眾能「親身」回到過去,感受江戶至昭和初期的東京生活。
園內,有江戶時代的民宅、武士門邸,明治時期的洋邸與旅館,以至昭和時期的商店、錢湯及都電列車等,建築物達三十多個,內外都能讓遊人參觀。據說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和《借東西的小矮人》的場景靈感來源都來自這裡!
回想好些一直被認定是福地的城市,縱然從來沒有受大型自然災害侵襲,但是很多古蹟文物竟然樂於被人為破壞;又或者以錢掛帥,口𥚃說修復然而最終大部分製成品卻很誠實地展示出這大抵都是一個披著懷舊風外衣的購物樂園,那種碎片式所謂活化無疑令人哀號三聲。
📍江戶東京建築園(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地址:東京都小金井市櫻町3-7-1(都立小金井公園內)
入場費:400円
交通:JR中央線「武藏小金井」站北出口,乘坐公共汽車約5分鐘
官網:http://www.tatemonoen.jp/zh-tw/
📷 #海倫視角 #海倫関東視角
#富士フイルム #fujifilmphotography #olympusom1 #fujipro400h
#江戶東京建築園 #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江 戶 東京建築園 交通 在 海倫視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江戶至戰前時代・千與千尋之場景 | 江戶東京建築園
怎樣才算是福地?沒有天災人禍之地相信是答案之一。倘若不幸降臨,假如政府有心修復和保育,其實也是一種福份。
與自然災害共存的日本,當中東京就有一處特別為保育江戶至昭和早期時代的文化遺產而建立的博物館 — 江戶東京建築園(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1993年建成,佔地7公頃,透過將古老建築物移築和修復,讓大眾能「親身」回到過去,感受江戶至昭和初期的東京生活。
園內,有江戶時代的民宅、武士門邸,明治時期的洋邸與旅館,以至昭和時期的商店、錢湯及都電列車等,建築物達三十多個,內外都能讓遊人參觀。據說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和《借東西的小矮人》的場景靈感來源都來自這裡!
回想好些一直被認定是福地的城市,縱然從來沒有受大型自然災害侵襲,但是很多古蹟文物竟然樂於被人為破壞;又或者以錢掛帥,口𥚃說修復然而最終大部分製成品卻很誠實地展示出這大抵都是一個披著懷舊風外衣的購物樂園,那種碎片式所謂活化無疑令人哀號三聲。
📍江戶東京建築園(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地址:東京都小金井市櫻町3-7-1(都立小金井公園內)
入場費:400円
交通:JR中央線「武藏小金井」站北出口,乘坐公共汽車約5分鐘
官網:http://www.tatemonoen.jp/zh-tw/
#海倫関東視角
#江戶東京建築園 #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江 戶 東京建築園 交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在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見識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對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過了半個世紀,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之後,東京再度拿到2020年奧運的主辦權。於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出生的劉善群,在爬梳東京奧運史料時,從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昂首向前走〉歌詞形容的一樣,56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以此精神贏得全球的掌聲,2020年也將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仍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成功辦出一場令國際驚豔盛讚的東京奧運。
奧運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息息相關。兩屆東京奧運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劉善群以30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7屆奧運和其中4屆的現場採訪與轉播經歷,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歷史與人文】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原爆之子、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從昭和到令和/「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新日本人/全球矚目的焦點──東京奧運開幕典禮/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創意與創新】
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創意設計番外篇—浮世繪保險套
【科技與未來】
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機器人/帶你去看流星雨/奧運居,大不易!/黑科技──人工智能、評分系統、全新的轉播技術/5G在東奧、即時翻譯、新替代能源:氫
作者簡介:劉善群
1964年東京奧運當年出生於台灣宜蘭
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碩士
世新三年制編輯採訪科
曾任:
民生報體育記者
台視體育主播
台視首任駐北京特派員
鴻鷹動畫策略總監
中天電視協理兼發言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暨時報資訊總經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公共事務處處長兼發言人
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總經理、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
奧運經驗:
參與七屆奧運會採訪作業(1988-2016,2004除外),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2008北京及2012倫敦等4屆奧運現場採訪、轉播。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江 戶 東京建築園 交通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2:29 橫濱
1859年開港,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從東京/新宿/澀谷車站乘坐電車,30-40分鐘就能到。這座繁忙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擁有美麗的海港景色、西式建築群和日本最熱鬧的中華街。
09:39 函館
函館港是天然良港,也是連接北海道和本州的交通節點。函館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從幕府末期就開始有西方文化傳入,許多遺留至今的史跡帶動了觀光產業的發展。
函館三面環海,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港,漁業和水產加工業一直是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其中烏賊更是具代表性的特產。
20:39 神戶
從六甲山系的群山延伸至大阪灣的陡峭岩岸,形成水深極為深的地形特色,是作為「天然良港」的最佳條件。
1868年開港,明治時代便成為外國人居留的地區,所以擁有充滿了異國風情的生活區,變成現在受歡迎的旅遊地也是高貴的消費地域。
31:12 長崎
在江戶時代的鎖國時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與荷蘭、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有外國人居住區出島。因此長崎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擁有許多歐洲風格的建築,加上市區多坡道,使得長崎的都市景觀和大多數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
40:44 鹿兒島
位於九州的最南端,由薩摩、大隅2大半島和種子島、屋久島、奄美群島等延伸於南北方向的大小145個離島所組成,從北面的縣境界到南面與沖繩縣交界處約 600 公里。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獨特,鹿兒島縣成為鎖國的德川時代,將西方文化引進東瀛的重要門戶,所以從古代開始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南方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
#金探號日本 #金探號評鑑 #金探號特色玩法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江 戶 東京建築園 交通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京都市內主要的河川有桂川及鴨川等。鴨川位於京都市的東部,河道兩岸廣植櫻花等樹木。每逢夏季常有眾多市民和遊客在鴨川的河床灘上納涼,成為京都獨特的風景線。而桂川也流經嵐山等著名景區。兩條河流在南區及伏見區交界處合流,注入淀川水系。和日本其他河流一樣,京都市內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容易發生洪水。在平安京時期,京都就多次遇洪水侵襲。即使在現代,每逢颱風過境造成集中豪雨時,京都市內河川的水位也常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造成洪水。京都在其開發早期是一座計劃城市,市內道路類似棋盤,極為規整,且許多平安京時期的路名沿用至今。也正因如此,和日本其他都市常用町名(類似中文世界的「里」)來表示地址相比,京都多使用道路名稱來表示地址。而京都市內的路口也和日本其他地區大多採用附近地名不同,多合成兩條道路的名稱作為路口名,如「四條河原町」這一地名就是得來於因其位於四條通和河原町通兩條街道的路口。京都盆地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繩文時代,位於現今京都市東北部的北白川地區和山科盆地的丘陵地區已經有集落出現。到了彌生時代,平原地區也開始有集落出現。進入5世紀後,渡來人貴族秦氏開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興修水利,此為京都地區大規模開發之始。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市),自此開啟平安時代,也開始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平安京的選址參考風水思想,並且效仿中國的長安和洛陽,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天皇居住的大內裏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份。平安京堪稱是一座規模宏大且規劃嚴謹的東亞傳統型的計劃城市。進入17世紀後,德川家康取代豐臣家,成為日本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將幕府設在江戶,但京都仍然是日本的國都所在地。德川家康雖然新建二條城,並以其作為京都新的都市核心,然而京都整體的都市空間仍然維持豐臣秀吉時期的格局。1788年,京都市內發生天明大火,是為京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火災,市區幾乎完全被毀。然而之後京都很快實現復興。位於眾多街道交匯點的京都是當時日本全國的商業物流中心之一,眾多豪商巨賈聚集於此。京都也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宗教文化都市,京都的文化人在神道、佛教、儒學、蘭學等學術領域建樹頗豐。江戶時代的京都和大坂、江戶並稱為「三都」,是代表日本的大都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較少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數仍然擁有豐富的戰前建築的城市之一。為了降低空襲造成的損害,堀川通、御池通、五條通沿線的建築被強制拆除,卻也提供之後拓寬道路的空間。然而卻也正因為舊市區保存較好,導致市中心很難修建新的道路和公園,使得京都市中心地區的道路面積率和公園面積率極低,並且都市更新也進展較慢。1964年10月,東海道新幹線開始通車,極大的促進京都觀光產業的發展。1978年,京都市電被宣告廢止,地鐵取代市電成為京都市內重要的交通方式。這些事件都象著着戰後京都都市空間的巨大變化。進入平成時代之後,在平安遷都1200年之際的1994年,京都的多處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已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觀光都市和文化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