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2-09 高橋一生】
必須不斷凸顯自己的個性與存在,演員才能被看見的定理,放在高橋一生身上,卻成了某種反證。無限接近透明的存在,成為襯托紅花的綠葉,以及2017年最能融化人心的笑容。
這大概就是男女之間的差別,「關於笑得很好看」俳優總是難以得到此評價,且時常會被歸類於可愛類型。該是說異軍突起嗎?同樣作為「鹽臉」代表的高橋一生,被日本稱為くしゃくしゃ(搓揉後的皺摺,笑咪咪的皺紋),台灣又有個可愛的翻譯「摺子」,所謂的高橋一生式笑容,就像是能夠把人包進去,回家後有人能這樣笑著說,你回來了,居家式溫暖人心的感覺吧(一不小心說出內心幻想
因為從小內向的個性,母親決定讓他加入兒童劇團,培養他與人交流的能力,當時只是為了讓喜歡看電影的外婆開心而演戲的高橋一生,倒也就此立志成為演員。配音《#心之谷》以成為小提琴手為夢想的天澤聖司,被評選為「最想與之談戀愛的吉卜力作品主角」,卻也在配音結束後進入變聲期。2000年的《#池袋西口公園》,演活長髮頹廢的家裡蹲,卻也就此被定型,之後接到的都是家裡蹲、抑鬱、兇手等黑暗的角色,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回到家盯著黑頻的電視發呆不講話。
即將步入四十歲的高橋一生,一路走來的演藝之路,他將自己的演藝之路分為《#Woman》以前,《Woman》以後。唯有編劇坂元裕二,看見高橋一生黑暗之外的另一面,而這也是他第一次接到如此陽光積極的角色,也是人生的轉捩點。
坂元裕二曾說,「高橋一生記台詞的方法非常獨特,他好像沒有演技一樣,全是自然而然把台詞說出來。」對於高橋來說,讓角色變得透明的方式,就是不讓角色凌駕於自我,「進入角色後,關於這個人的一切就會意識過頭,畢竟一個人活著是沒法把自己分析得那麼透徹,我覺得角色也是一樣,就把角色當作我自身的延續,在忠實地按劇本裡寫的去演,說到底身體還是我的,用本色演出。」
不刻意演繹,才能讓角色變得像現實中存在一樣的自然,並且捨棄技巧性的東西,比起被人稱讚「演技很好」,高橋一生反而會心想「果然自己還是只局限於演技」,糾結於字詞中意涵差異,再次體現他對於演戲的執著與專業意識,如果能親自見到他本人,以お芝居(表演)來稱讚高橋一生,他會更為開心。
作為家中長男,有四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在父母過世後一肩扛起照顧弟弟們的責任;為了不隨意捨棄物品,而將所有的傢俱取名,吸塵器是必勝君、車子是小武;一天只吃一餐,善於料理且擁有神之舌,能夠重現料理,假日甚至會在家裡做果醬。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能夠馴服動物的能力,就連在路上狂吠的野狗,只要看到高橋一生,就會瞬間安靜。結果以上,根本就是令人好感度大增的優點。
關於高橋一生,其實應該叫他高橋醫生,彷彿只要盯著他所有負面情緒就能痊癒,大概就像《#民眾之敵》《#三月的獅子》的角色一樣,能夠輔佐他人的存在。或許,從《#四重奏》才開始認識他,其實一點也不算太晚。他是西洋棋中最常見的小兵,最能立大功的透明系演員,高橋一生
國王的早餐:https://goo.gl/GjveU6
灑落主義:https://goo.gl/3jK2d9
A-Studio:https://goo.gl/Bchkjr
#高橋一生 #生日快樂
池袋西口公園兇手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每次看關於傑尼斯演技排行的榜單,總都是二宮和也、岡田准一、風間俊介這些演技掛帥的厲害演員首當其衝,而他的名字總是被排到五名之外。
但是,長瀨智也永遠都是我的第一名。
也是,宮藤官九郎獨一無二的最佳男主角。
即使那對我來說,已經有點類似鄉愁的情感。
那個在《池袋西口公園》裡,將宮藤官九郎筆下那行走於燥動不安的池袋異端的,以堅持自己原則,有時暴燥不安、有時卻溫柔異常的,孤傲像隻狼的年輕偵探真島誠,演成屬於自己的角色,然後打開了宮藤官九郎的戲劇世界。
還是在《虎與龍》裡,將那個從不了解如何發笑的可怕黑道,到真心誠意想學習如何「逗別人笑」的迫切神情,及真正了解自己承擔的包袱後,下定決心露出那個「笑容」的,有時威猛有時義勇十足的山崎虎兒。
還有在《自戀刑事》裡,將宮藤官九郎寫的白爛設定「每集的愛上的女人就是兇手!」,用極度誇張到像演舞台劇般(尤其是瘋狂扭屁股)的表演模式,去搭配絕對只有宮藤官九郎才寫的出來的誇張情節(然後每集都哭的像隻大猩猩)。
因為只有他,宮藤官九郎天馬行空的各種惡搞極致,以及在搞笑底下的豐沛情感,才能藉此傳達給觀眾、感動觀眾。
他的臉,就是宮藤官九郎那永遠停不下來的想像力。
池袋西口公園兇手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放到現在來看,當年宮藤官九郎會改編《流星之絆》,對我而言還是一件非常驚嚇的事情。
宮藤官九郎擅長的是從他設定的背景(《木更津貓眼》的少年們、《虎與龍》的黑道與落語)中,極盡可能的去惡搞,拼湊成屬於他自已的獨特世界觀。東野圭吾擅長的是從一個案件隨著時間發酵,去反映兇手與被害者之間的種種悲苦與無奈(《白夜行》是顛峰中的顛峰)。
雖然宮藤官九郎已有戲劇《池袋西口公園》跟電影《GO大暴走》的改編好成績,但這兩種天差地遠的風格,居然要拼揍在同一部連續劇,現在想想還是非常厲害的一件事情。當然,《流星之絆》的最終成果,並沒有讓宮藤粉絲及東野圭吾粉絲失望。
宮藤官九郎用他過人的筆法,去寫這個橫跨了將近二十多年的兇殺事件,適時以非常順暢的切換時間軸、展現了「虛實交錯」的巧妙手法(找遺物的橋段融合幼時及成年時的三兄妹,太厲害了),並將故事原有的悲傷基調,加上且放大了專屬於他自己的喜劇調性:詐欺小劇場。我想現在很多人一想到《流星之絆》,第一印象可能不是二宮和也、戶田惠梨香、錦戶亮這些主角,而是桐谷健太演「高山久伸」這角色的賤臉吧。
這種方式非常高明的將東野式的「悲傷情緒」調性適時的收住,而快速地超展開宮藤官九郎式的惡搞,非常厲害。雖然我並不是非常喜歡《流星之絆》這作品(太嚴肅了),但我非常欣賞宮藤官九郎在拿捏這兩種風格底下所做出的突破、及保有自我風格的強大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