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救得了屈原嗎?】
#超知識 科普文章正式上線啦~
端午節將至,大家也陸續買起粽子,而在端午節吃粽子這習俗,相信許多人都聽聞過這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厭世哲學家屈原,因為諫言不受重視反被流放,最後看到秦軍大舉入侵國都郢都,絕望之下投身汨羅江自盡。
而由於長年的流放,屈原在這二十年來和基層民眾接了不少地氣,(也許就相當於現代宮廟主委的概念),導致他自盡後當地漁夫滑著小船努力找尋屍體,後來成了划龍舟的習俗。而在遍尋不著屍身的情況下,當地民眾更發起了包粽子餵魚,防止魚吃掉他的屍身這個行動,造就了端午節的起源傳說。
但其實食用粽子的習俗比屈原投江還早,讓人不禁懷疑這個傳說可能是當時為了解決滯銷農產品的問題、重新包裝的商品行銷案例。
不過在爭論究竟是否是汨羅江農民產銷班「發明」了端午節粽子餵魚行銷之前,我們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要討論,那就是:「#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魚的「食性」,也就是「魚到底吃什麼?」談起。說起魚類的食物,大家可能有過餵魚的經驗,因為他們吃「飼料」就認為牠們應該是草食性的吧?但其實許多飼料裡面都有動物性蛋白質,這其實反映了許多魚是「肉食性」,甚至「雜食性」,事實上常見的鯉魚就是雜食性的!
提起肉食性的魚類,大家第一時間的印象應該是滿嘴利牙兇猛無雙的食人魚吧!難道屈原的屍體是被這種魚威脅嗎?其實食人魚都原產在南美洲,雖然現代因為有人放生寵物而有些食人魚入侵黃河和其他流域,基本上古代中國的河川中是沒有食人魚的。但也別放心得太早,中國水域中不乏淡水肉食性的魚類,這就帶我們來到下一個問題「汨羅江裡面有哪些魚?」
說起汨羅江流域,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們附上的地圖,可以明顯看出他是屬於洞庭湖水系其中一條淡水支流,因此裡面的魚種應很大的互通之處。這個水系包含近113種魚類,其中最多的就是名列「中國四大家魚(附圖有他們的照片)」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礙於篇幅,我們就先針對這四種很可能出現在汨羅江的主流魚種食性來做討論。
這四種魚都屬於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也就是大家相對熟悉的鯉魚的親戚,但他們的食性差異可不小,青魚以小河蚌、螺螄等底棲動物為食,完全是肉食系動物;草魚則魚如其名,除了幼體會吃底棲生物以外,長到2公分長以後就會轉型草食魚種,可說是半路出家「#佛系」魚種;鰱魚則是屬雜食性,以浮游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基本上就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最後一種鱅魚最為特殊,牠的食性為先前為止完全沒提到過的「濾食性」。
濾食這種行為對生活在陸地的我們相對陌生,因為這是海洋生物的一大生存特技,原理基本上就是一口吞下大量海水,透過身上的濾網 (以鱅魚來說是鰓耙) 把海水濾出,留下浮游動植物作為食物。這種覓食方式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花很多力氣吃飯(怠惰阿~),在生態上有利於維持較大的體型,屬於軟骨魚的最大型魚類:鯨鯊,以及哺乳類的許多大型鯨魚(鬚鯨類),尤其是地球上最大動物:藍鯨都是濾食的愛好者!
既然汨羅江中很可能有肉食性魚類,那麼屈原投江後真的會被啃到只剩骨頭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生態的角度去思考覓食偏好:「在平常吃慣的底棲動物和小魚後,他們真的會選擇吃人類的屍體嗎?」。其實這些肉食性、雜食性的魚類往往都只是「以大欺小」,只會把比自己小的動物作為目標(通常是體長的1/4),面對人類這種龐然大物沉入水中,只怕這些魚兒躲都來不及,而且屈原聞起來成分和其他食物差異太大,嗅覺靈敏的魚類不太可能主動捕食。
但要考慮最後一種,也是最可能的情況:屍體在水中泡太久被細菌腐爛分解,吸引另一種食性:腐食性的底棲魚類(例如水族箱常見的垃圾魚)來分解,但到了這種程度,應該已經不是丟粽子下去就能阻止牠們的了!
所以,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大概要等到屍體泡爛之後才會變成魚兒們的盤中飧吧,到了這種狀況下丟粽子下去也無濟於事了。在端午節品嚐粽子時,我們不妨反思一下這個有趣的傳說,說不定可以讓粽子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超知識1 #生物篇
作者:超知識團隊亞特
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 在 魚兒魚兒水中游作者-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在爭論究竟是否是汨羅江農民產銷班「發明」了端午節粽子餵魚行銷之前,我們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要討論,那就是:「#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 ... <看更多>
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 在 魚兒魚兒水中游作者-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在爭論究竟是否是汨羅江農民產銷班「發明」了端午節粽子餵魚行銷之前,我們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要討論,那就是:「#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 ... <看更多>
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 在 【粽子救得了屈原嗎?】 #超知識科普文章正式上線啦 的推薦與評價
午節粽子餵魚行銷之前,我們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要 討論,那就是:「#汨羅江的魚真的會吃人肉嗎?」要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魚的「食性」,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