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Skoda Karoq 2.0 TDI 4x4 捷克式樂活
【4K UHD | https://youtu.be/7ndCzGJJ1X0】
提到捷克,宏偉的布拉格廣場是許多人的夢想旅遊之地,但除了實地遊覽,其實還有個方法能讓你和這個遙遠國度產生連結,那就是入手輛Skoda!
【濃縮雅韻】
不說您可能不知道,若追朔至創廠初期,近年在拉力賽場上戰功彪炳的Skoda,原本可只是從把引擎放在自行車上起家的,而經過產品線的轉變,甚至車廠的更名,以及納入福斯集團旗下,才變為今日堪稱捷克之光的模樣。
然而,除了旅行車、轎車,和掀背車款,因應全球龐大的休旅車市場,Skoda也在先前推出了得以乘載7人的SUV- Kodiaq! 但認為車輛小巧一點即可的朋友,又該如何?
正因如此,Skoda隨後又再推出了一款較Kodiaq縮短約30cm的SUV;而它,不僅如同Kodiaq採用了阿拉斯加部落語系進行命名,將KAA(語意:汽車)、RAQ(語意:箭頭)兩字結合,定名Karoq,就連在車輛外觀部分,看起來也與Kodiaq有著相似的神韻!
雖然人們總是喜新厭舊,總期待著擁有全新設計的車輛現身,而Karoq的造型,雖固然稱不上令人驚奇,但看到實車,它除了LED頭燈耀眼剔透、尾燈也傳承了車廠經典的C字設計,此外,身形不只較Kodiaq濃縮了些,D柱和尾門造型也更多了幾分的年輕動感;而在其他地方,Karoq還有支援體感開啟的電動尾門、多款輪圈選擇,若您想找輛兼具典雅,卻也帶些動感,但不做作的中小SUV,那麼Karoq就正是在這個目標區內!
【溫馨實用】
因為在海外試駕的這個當下,直至Karoq在台正式發表的這段時間,我們尚難以得知這輛車進口後的配備為何,但若以配備了米/黑雙色的試駕車來說,雖然它的座椅看來樸素,但乘坐感可說扎實中也保有舒適;而雖然試駕車並未選配,但原廠已在國外推出數位儀錶,而在中控台部分,亦有支援手勢控制功能的版本,以及多元手機連結功能的界面,甚至是新潮的無線手機充電座也能夠搭載,只是在國內Skoda車款仍清一色搭配傳統儀錶、英文中控界面的情勢看來,未來國內Skoda Karoq或許短時間內還看不到這些炫目的科技配備。
但談到舒適空間,我們則可告訴大家,Karoq雖車長未達4.4米,但就算前後皆入座身高170cm的成人,全車仍不顯壅擠,已實屬令人滿意,且不僅後座已具備空調出風口,就連12V電源與USB孔皆有配備,同樣令人難以挑剔。
至於車尾容積,Karoq在可6/4分離椅背尚未傾倒前,便能提供521L,若全數前傾後,更可提供高達1630L的平坦載物空間,相信這也已足敷大多台灣家庭所需了! 車內唯可能讓人說詞的,大概則是前座椅未有電動調整功能了。
【美宴在前】
論及整理這次試車報導讓我最頭疼的,其實是Karoq的安全配備,這其中的原因難道是這輛車不安全?
其實完全不然,更恰恰相反,因為放眼這輛試駕車,它不僅包含盲點偵測、障礙物偵測、動態穩定與循跡系統齊備,就連ACC主動測距的巡航功能亦有搭載,甚至就連自動停車按鈕都能在本車上看到! 這也說明,Karoq絕對有本事成為一輛極為安全的車款!
然而,身為常與車廠往來的編輯一員,卻也相當明瞭,姑且不論ACC這類較高端的科技安全配備,光是例如數位儀錶的圖資、中文化的中控介面這類配備,技術下放並不難,難的卻是各式認證、版權、法規等等牽絆,正因如此,直至今日,許多配備國人仍可說是聞的到,卻不見得吃的到! 講白了,導入國內的Karoq能否擁有這些配備,也並非民眾、車媒,甚至車廠自行祈禱就有,我們也只能希望安全配備能早日全數下放!
不過,若換個角度思考,Karoq已有Skoda車款強悍的車體剛性,和多達9具氣囊的防護,以及循跡、動態穩定系統,若僅再加上盲點偵測/警示系統,在今日國內中小型SUV領域便已足具競爭實力,至於真本事到哪,則待發表後才能知曉!
【愜意奔馳】
Karoq動力部分,在海外的這刻,我們得知目前規劃引進國內的共有1.0L、1.5L的汽油版本,以及本次試駕的2.0L柴油車型,這具引擎為Karoq提供了150hp的最大馬力,和34.7kgm的最大扭力,而另一項原廠數據看來,這輛四驅的Karoq 0~100km/h加速可於9.3秒完成,雖然不是如脫兔般敏捷,但也具備達水準的表現。
於實際體驗時,當找到了段空曠小徑,奮力地將油門全數灌下後,Karoq的衝刺力道並沒有如同以往駕駛柴油車般,被極為強勁的扭力推送而出的感覺,取代的,則是平順的速度攀升,這並不是說Karoq是輛慢車,只是它性格不屬暴戾,再加上七速DSG變速箱快速的檔位銜接,加速過程竟讓我開始享受了起來,而且是悠閒的那種…
所以該怎麼定位的好? 我認為Karoq 2.0 TDI是輛就算新手駕駛,也能輕鬆掌握動力的車款,低轉輸出充足的扭力,讓人在起步或爬坡時都能相當愜意,至於全力加速時,也不會讓人畏懼,能夠暢快地駕著;再看到中小型SUV所瞄準的年輕客群,這般的動力,我認為是恰到好處!
【綿彈下盤】
而在底盤,因我們試駕的恰好是四輪驅動車型,為了預留後差速與傳動機構的空間,故這輛Karoq與前驅車款有別,採用了後多連桿、前麥花臣的設計,這麼一來,也一倂附帶了幾個特點,首先因單側輪的升降起伏較不容易影響另一側,可帶來較佳的舒適性,此外,這也讓Karoq面臨較大道路起伏時,得以令四輪盡可能得貼地,為脫困帶來助益。
雖然這次我們試駕行程並未囊括越野體驗,因此未能一探Karoq的本領到哪,但在公路上行駛,確實能發現這輛車對於道路起伏處理相當柔順,車內鮮少會因輾壓不平路面或坑洞感到彈掉,然而,卻也因為懸吊設定較為柔軟,若您是開慣歐系扎實底盤的朋友,或許就會感覺Karoq通過道路起伏後的二次回彈較為多餘,甚至,雖然知道背後有著高剛性車體,以及四驅系統的輔助,但給予駕駛的信心仍沒有原先設想的高。 因此,在原廠設定下,本車更適合喜愛舒適駕馭的朋友。
【TCar短評】
Karoq不是輛個性張揚的小SUV,但它的外型、內裝仍有精緻、討喜之處,動力和操控上則也可說是平易近人,其實相當適合喜歡自在、舒適的買家,至於未來它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高低,我則認為與國內導入的車型安全規格有著不小的關聯,但不論如何,未來上市後,Skoda Karoq絕對會是選擇此領域的買家值得一看的車款!
【Skoda Karoq 2.0 TDI 4x4】
引擎形式: 1968c.c. L4 柴油+Turbo
最大馬力: 150hp/3500~4000rpm
最大扭力: 34.7kgm/1750~3000rpm
變速系統: 七速自手排
長x寬x高: 4382x1841x1607mm
軸距: 2630mm
車重: 1591kg
懸吊規格: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25/60 R16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
電動啟閉尾門(附體感開啟功能)
雙區域恆溫空調
後座冷氣出風口
6/4分離傾倒後座椅背
雙前座氣囊、前後座側氣囊、車側氣簾、駕駛座膝部氣囊
Škoda Taiwan
#skoda #karoq #tdi #4x4 #tcar #海外試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在哪裡: ●Kamiq 為 Škoda 第三款採用 K 開頭 q 結尾名稱的新世代休旅車款,亦為該廠目前尺碼最小的 SUV。 ●外觀採用包括分離式頭燈組、水晶切割線條、高腰線造型,以及尾門英文字母取代廠徽的品牌新世代的造型設計 ●內裝方面採用彷若 Scala 的新世代設計語彙,中控台上方提供懸浮式...
「汽車中控台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問題] 冒昧地請問.. - 精華區FORMULA1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汽車中控台英文、儀錶英文、儀表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汽車中控台英文、儀錶英文、儀表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統哥Pit63 - 汽車零件的術語(台灣版)歡迎補充赤字=發電機 的評價
- 關於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2019 RAV4 儀錶板為何沒有中文化??? - Mobile01 的評價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SsangYong Tivoli 4WD DLX豪華型 雙彩特仕版
強悍時尚力
4K UHD: https://youtu.be/b0yjhVjAqcE
從前,大家對於SsangYong的印象,便是[韓國賓士],確實,當年SsangYong與Mercedes-Benz之間確實有著一段過往,然而,此般說法既略帶嘲諷,更忽略了SsangYong自軍用吉普車起家的厚實歷史!
多年之後,再次與雙龍相遇,SsangYong不僅早已擺脫那些年的老氣,還有著為人驚艷的造型與設計,而在長時間的相處後,我們又將發掘這輛雙龍新星的什麼亮眼之處呢?
韓式勁裝
初見Tivoli,尤其是這輛加價6萬元的藍、白雙彩特仕車型,相信就連路人都會因為它罕見的身影而忍不住多看幾眼。
由車頭望去,它有著如猛禽之眼般的LED日行燈、頭燈組,造型十足搶眼;在車側部分,以這輛車長僅4.2米的小型Crossover車款來說,配備18吋雙色輪圈的Tivoli更顯得霸氣;至於車尾,倒L型的LED尾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外觀細節,看到由前擋下方連貫左右車窗下緣的鍍鉻飾條,更可看出SsangYong對於Tivoli車輛外觀的雕琢! 綜合全車外觀設計,在這恰能嶄露獨創設計風格,卻也不過於張狂、做作的造型之下,SsangYong在Tivoli上花費的苦心,確實值得令人讚賞,無怪乎,原廠在為這輛車命名時,便將[I lov(e) it]的字樣顛倒藏於車名中!
實用機能
坐上Tivoli後,這輛車雖然沒有時下流行的酷炫數位儀錶,且車內也沒有過多、過於花俏的裝飾,不過,Tivoli車內並不會令人感到陽春。
首先可感覺到的,便是駕駛掌中的跑車D型方向盤,不僅握感扎實,且Tivoli雖並非一輛性能車款,但它仍具有Normal、Comfort、Sport三模式調整的電子方向盤輔助,當切至Sport時,那略重的轉向手感,甚至讓人懷疑是否身坐於一輛跑車之上,而在眼前,雙圓潛望式儀錶除了有著6種顏色可調的功能,能為每趟行車路途帶來不同的駕馭風情,中央的資訊幕更可顯示即時的前輪轉向舵角,再搭配方向盤左方的四輪傳動鎖定功能後,就算在狹窄的林道中穿梭,也仍可讓人感到輕鬆寫意!
然而,若要說到它未能盡美之處,便是其中的資訊顯示仍為英文介面,不過,好在此屏幕僅用來顯示簡單易懂的行車資訊,就算駕駛在多年前便早已和英文說了分手,也不必擔心難以判讀其中所顯示的各式資訊。
在中控台部份,我們試駕的Tivoli擁有8吋觸控多媒體資訊幕,其中,因這具電容式觸控面板支援多點操控,在其上以兩指、三指、四指刷屏,或以三指長按,即可快速調整音響音量、切換中文GPS、收音機與數位電視功能、或是螢幕開關以及語音聲控功能,而要是以單指長按,Tivoli更可顯示賽車式樣的多環儀錶,為乘員提供車輛位置高度、左右與前後G值與指南針功能,一旦上手,複雜的功能切換便再也無須尋找設計特殊的細長按鈕!
另外,Tivoli在駕駛上車啟動、熄火下車前,車上系統皆會發出簡短迎賓語及送客音樂,在這個電腦都能與人類聊天的年代,或許這樣的小細節不會為車輛增減多少分數,然而,在試駕過本車之後,Tivoli的各項表現已讓我們相當讚賞,而在這簡短的問候聲中,卻也加深了我們與Tivoli之間的親切感!
靜致乘載
對於車上的乘客來說,一段令人滿意的旅程必備條件不外乎舒適與寧靜,所以,SsangYong也特別為本車的柴油引擎進行了靜音調教,因此,在車室中近乎難以察覺柴油引擎特有的運轉噪音,再加上Tivoli的後座椅背採可調式設定,且椅背後傾角度最大可達27.5度,替乘客提供了最佳的舒適坐姿;而在未滿載的情況下,只要透過後座椅背6/4分離傾倒,就可讓原先已有423公升的置物容積大幅擴充至車室之中!
此外,在ESP車身穩定系統、HSA陡坡起步輔助系統、HBA液壓煞車輔助、EBD電子煞車分配系統、ASR驅動防滑系統、車輛側翻防止系統、停車雷達警示、倒車顯影系統,以及完備的7 SRS輔助氣囊防護之下,還可讓乘客們在車上坐的安心,放鬆享受旅程帶來的愜意!
輕快平順
我們試駕的Tivoli為四驅車款,其動力配置採用1.6升四缸柴油渦輪引擎,搭配E-VGT電子葉片幾何可變渦輪,最大動力為115hp/3400~4000rpm、30.6kgm/1500~2500rpm,這具小排氣量引擎最大特色除了擁有豐沛的扭力輸出,還有LNT稀薄氮氧化物處理裝置,可以不用添加尿素,便可符合歐盟六期環保法規。
實際駕馭Tivoli,雖然沒有奔放的加速感,油門的踩踏感卻像極了歐系車,有種緊實的感受,大腳油門,依然可以體驗到豐沛扭力帶來的驅策力!
在Power模式下,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踩住煞車、油門,引擎轉速拉升至2500rpm後放煞車,並以全油門加速,Tivoli擁有平順的換檔精緻度,但受限於柴油引擎轉速無法提升,最佳0~100km/h加速實測為12.2秒,原廠並宣稱Tivoli擁有172km/h的極速表現。
跑旅特質
光看Tivoli斯文的模樣,可能很難想這輛都會型小休旅其實有著濃郁的跑車特質,而這樣的特性,必須在山道上劇烈操駕,才能被激發…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配上強硬的車體結構,全車有十處採用1500MPa熱成型超高張力鋼材打造成而,搭配硬派的懸吊阻尼設定,更能發揮優異的操控特質,而且強硬的車體剛性,能夠明確地被駕駛者感受到,輪胎與路面滾動接觸的過程,懸吊收縮的同時,就能透過方向盤及座椅讓駕駛感受到Tivoli硬派的潛質,尤其那EPS電子動力輔助方向盤,轉向的手感更可媲美跑車,雙手握著三點鐘與九點鐘方向時,雙掌享受盤幅優異的握感,每次轉向還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輔助力道的變化,同時可以清晰地將路況回饋給駕駛者。再結合精準的轉向反應,EPS+能夠在車輛可能出現推頭前預先作動,再加上犀利的煞車系統輔助,能夠在路底前,讓駕駛者安穩地完成減速動作,即使延後入彎也能精準掌控!
由於我們試駕的Tivoli是四驅版本,還可以藉由出色的四驅系統,帶著車內乘員體驗輕度越野的快感,前往地勢崎嶇但風景秀麗的戶外探索自然!
但為了達到更棒的油耗表現,在On Road時,四驅系統維持前輪100%、後輪0%的驅動力,一旦系統偵測到前輪出現打滑,四驅模式才轉為前輪60%、後輪40%的驅動力行駛,如果按下Lock按鍵,中央差速器將呈現鎖定狀態,以50:50的驅動力帶著駕駛者挑戰崎嶇,因此,較硬的沙地或者林道路面,皆可駕著Tivoli輕鬆遨遊,不過必須注意的是,這輛硬派的小休旅畢竟傾向都會型設計,雖然車體剛性強硬,且底盤還配有副樑,然而受限於較低的離地高,挑戰越野時的路面落差不宜帶大,以免擦傷保桿或碰傷底盤。
TCar短評
與Tivoli相處一天,不難從操控及越野性能探索樂趣!而這款韓國都會小休旅除了擁有優異的潛能,更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即便論至座椅的舒適感,都讓人覺得這是一輛連小細節都注重的進口SUV。
對於玩家而言,這輛小休旅有著極高的C/P值,因為好玩且耐操!唯一稱得上缺點的,大概是它少了換檔撥片,手動升降檔必須藉由排檔桿上的開關控制,必須多花點時間適應。
SsangYong Tivoli 4WD DLX豪華型
引擎型式 1597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15hp/3400~4000rpm
最大扭力 30.6kgm/1500~2500rpm
長寬高 4202x1798x1590mm
軸距 2600mm
車重 139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 215/45 R18
國內售價 1.6汽油2WD豪華型89.8萬元起,
1.6柴油2WD豪華型99.8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晝行燈
鷹眼投射式頭燈 (雙彩特仕版另增自動啟閉功能)
18吋鑽石切割鋁圈
Smart Key免鑰匙進入系統+引擎啟動鍵
賽車D型多功能方向盤
中文衛星導航
8吋電容式觸控螢幕
倒車顯像系統
前後停車雷達警示系統
雙區域恆溫空調
傾斜度可調6/4分離後座椅
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ARP主動式側翻防止系統
ASR驅動防滑系統
EBD電子煞車分配系統
HSA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HBA液壓煞車輔助系統
TPMS胎壓偵測系統
雙前座SRS輔助氣囊、側氣囊、側邊防護氣簾、駕駛座膝部輔助氣囊
雙龍汽車 SsangYong Taiwan TCar 葉明德 小晰晰與你每天笑嘻嘻
#Ssangyong #tivoli #4wd #tcar #新車試駕 #小晰晰 #葉明德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試車報告] SsangYong Tivoli 4WD DLX豪華型 雙彩特仕版
強悍時尚力
4K UHD: https://youtu.be/b0yjhVjAqcE
從前,大家對於SsangYong的印象,便是[韓國賓士],確實,當年SsangYong與Mercedes-Benz之間確實有著一段過往,然而,此般說法既略帶嘲諷,更忽略了SsangYong自軍用吉普車起家的厚實歷史!
多年之後,再次與雙龍相遇,SsangYong不僅早已擺脫那些年的老氣,還有著為人驚艷的造型與設計,而在長時間的相處後,我們又將發掘這輛雙龍新星的什麼亮眼之處呢?
韓式勁裝
初見Tivoli,尤其是這輛加價6萬元的藍、白雙彩特仕車型,相信就連路人都會因為它罕見的身影而忍不住多看幾眼。
由車頭望去,它有著如猛禽之眼般的LED日行燈、頭燈組,造型十足搶眼;在車側部分,以這輛車長僅4.2米的小型Crossover車款來說,配備18吋雙色輪圈的Tivoli更顯得霸氣;至於車尾,倒L型的LED尾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外觀細節,看到由前擋下方連貫左右車窗下緣的鍍鉻飾條,更可看出SsangYong對於Tivoli車輛外觀的雕琢! 綜合全車外觀設計,在這恰能嶄露獨創設計風格,卻也不過於張狂、做作的造型之下,SsangYong在Tivoli上花費的苦心,確實值得令人讚賞,無怪乎,原廠在為這輛車命名時,便將[I lov(e) it]的字樣顛倒藏於車名中!
實用機能
坐上Tivoli後,這輛車雖然沒有時下流行的酷炫數位儀錶,且車內也沒有過多、過於花俏的裝飾,不過,Tivoli車內並不會令人感到陽春。
首先可感覺到的,便是駕駛掌中的跑車D型方向盤,不僅握感扎實,且Tivoli雖並非一輛性能車款,但它仍具有Normal、Comfort、Sport三模式調整的電子方向盤輔助,當切至Sport時,那略重的轉向手感,甚至讓人懷疑是否身坐於一輛跑車之上,而在眼前,雙圓潛望式儀錶除了有著6種顏色可調的功能,能為每趟行車路途帶來不同的駕馭風情,中央的資訊幕更可顯示即時的前輪轉向舵角,再搭配方向盤左方的四輪傳動鎖定功能後,就算在狹窄的林道中穿梭,也仍可讓人感到輕鬆寫意!
然而,若要說到它未能盡美之處,便是其中的資訊顯示仍為英文介面,不過,好在此屏幕僅用來顯示簡單易懂的行車資訊,就算駕駛在多年前便早已和英文說了分手,也不必擔心難以判讀其中所顯示的各式資訊。
在中控台部份,我們試駕的Tivoli擁有8吋觸控多媒體資訊幕,其中,因這具電容式觸控面板支援多點操控,在其上以兩指、三指、四指刷屏,或以三指長按,即可快速調整音響音量、切換中文GPS、收音機與數位電視功能、或是螢幕開關以及語音聲控功能,而要是以單指長按,Tivoli更可顯示賽車式樣的多環儀錶,為乘員提供車輛位置高度、左右與前後G值與指南針功能,一旦上手,複雜的功能切換便再也無須尋找設計特殊的細長按鈕!
另外,Tivoli在駕駛上車啟動、熄火下車前,車上系統皆會發出簡短迎賓語及送客音樂,在這個電腦都能與人類聊天的年代,或許這樣的小細節不會為車輛增減多少分數,然而,在試駕過本車之後,Tivoli的各項表現已讓我們相當讚賞,而在這簡短的問候聲中,卻也加深了我們與Tivoli之間的親切感!
靜致乘載
對於車上的乘客來說,一段令人滿意的旅程必備條件不外乎舒適與寧靜,所以,SsangYong也特別為本車的柴油引擎進行了靜音調教,因此,在車室中近乎難以察覺柴油引擎特有的運轉噪音,再加上Tivoli的後座椅背採可調式設定,且椅背後傾角度最大可達27.5度,替乘客提供了最佳的舒適坐姿;而在未滿載的情況下,只要透過後座椅背6/4分離傾倒,就可讓原先已有423公升的置物容積大幅擴充至車室之中!
此外,在ESP車身穩定系統、HSA陡坡起步輔助系統、HBA液壓煞車輔助、EBD電子煞車分配系統、ASR驅動防滑系統、車輛側翻防止系統、停車雷達警示、倒車顯影系統,以及完備的7 SRS輔助氣囊防護之下,還可讓乘客們在車上坐的安心,放鬆享受旅程帶來的愜意!
輕快平順
我們試駕的Tivoli為四驅車款,其動力配置採用1.6升四缸柴油渦輪引擎,搭配E-VGT電子葉片幾何可變渦輪,最大動力為115hp/3400~4000rpm、30.6kgm/1500~2500rpm,這具小排氣量引擎最大特色除了擁有豐沛的扭力輸出,還有LNT稀薄氮氧化物處理裝置,可以不用添加尿素,便可符合歐盟六期環保法規。
實際駕馭Tivoli,雖然沒有奔放的加速感,油門的踩踏感卻像極了歐系車,有種緊實的感受,大腳油門,依然可以體驗到豐沛扭力帶來的驅策力!
在Power模式下,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踩住煞車、油門,引擎轉速拉升至2500rpm後放煞車,並以全油門加速,Tivoli擁有平順的換檔精緻度,但受限於柴油引擎轉速無法提升,最佳0~100km/h加速實測為12.2秒,原廠並宣稱Tivoli擁有172km/h的極速表現。
跑旅特質
光看Tivoli斯文的模樣,可能很難想這輛都會型小休旅其實有著濃郁的跑車特質,而這樣的特性,必須在山道上劇烈操駕,才能被激發…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配上強硬的車體結構,全車有十處採用1500MPa熱成型超高張力鋼材打造成而,搭配硬派的懸吊阻尼設定,更能發揮優異的操控特質,而且強硬的車體剛性,能夠明確地被駕駛者感受到,輪胎與路面滾動接觸的過程,懸吊收縮的同時,就能透過方向盤及座椅讓駕駛感受到Tivoli硬派的潛質,尤其那EPS電子動力輔助方向盤,轉向的手感更可媲美跑車,雙手握著三點鐘與九點鐘方向時,雙掌享受盤幅優異的握感,每次轉向還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輔助力道的變化,同時可以清晰地將路況回饋給駕駛者。再結合精準的轉向反應,EPS+能夠在車輛可能出現推頭前預先作動,再加上犀利的煞車系統輔助,能夠在路底前,讓駕駛者安穩地完成減速動作,即使延後入彎也能精準掌控!
由於我們試駕的Tivoli是四驅版本,還可以藉由出色的四驅系統,帶著車內乘員體驗輕度越野的快感,前往地勢崎嶇但風景秀麗的戶外探索自然!
但為了達到更棒的油耗表現,在On Road時,四驅系統維持前輪100%、後輪0%的驅動力,一旦系統偵測到前輪出現打滑,四驅模式才轉為前輪60%、後輪40%的驅動力行駛,如果按下Lock按鍵,中央差速器將呈現鎖定狀態,以50:50的驅動力帶著駕駛者挑戰崎嶇,因此,較硬的沙地或者林道路面,皆可駕著Tivoli輕鬆遨遊,不過必須注意的是,這輛硬派的小休旅畢竟傾向都會型設計,雖然車體剛性強硬,且底盤還配有副樑,然而受限於較低的離地高,挑戰越野時的路面落差不宜帶大,以免擦傷保桿或碰傷底盤。
TCar短評
與Tivoli相處一天,不難從操控及越野性能探索樂趣!而這款韓國都會小休旅除了擁有優異的潛能,更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即便論至座椅的舒適感,都讓人覺得這是一輛連小細節都注重的進口SUV。
對於玩家而言,這輛小休旅有著極高的C/P值,因為好玩且耐操!唯一稱得上缺點的,大概是它少了換檔撥片,手動升降檔必須藉由排檔桿上的開關控制,必須多花點時間適應。
SsangYong Tivoli 4WD DLX豪華型
引擎型式 1597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15hp/3400~4000rpm
最大扭力 30.6kgm/1500~2500rpm
長寬高 4202x1798x1590mm
軸距 2600mm
車重 139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 215/45 R18
國內售價 1.6汽油2WD豪華型89.8萬元起,
1.6柴油2WD豪華型99.8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晝行燈
鷹眼投射式頭燈 (雙彩特仕版另增自動啟閉功能)
18吋鑽石切割鋁圈
Smart Key免鑰匙進入系統+引擎啟動鍵
賽車D型多功能方向盤
中文衛星導航
8吋電容式觸控螢幕
倒車顯像系統
前後停車雷達警示系統
雙區域恆溫空調
傾斜度可調6/4分離後座椅
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ARP主動式側翻防止系統
ASR驅動防滑系統
EBD電子煞車分配系統
HSA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HBA液壓煞車輔助系統
TPMS胎壓偵測系統
雙前座SRS輔助氣囊、側氣囊、側邊防護氣簾、駕駛座膝部輔助氣囊
雙龍汽車 SsangYong Taiwan TCar 葉明德 小晰晰與你每天笑嘻嘻
#Ssangyong #tivoli #4wd #tcar #新車試駕 #小晰晰 #葉明德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在哪裡:
●Kamiq 為 Škoda 第三款採用 K 開頭 q 結尾名稱的新世代休旅車款,亦為該廠目前尺碼最小的 SUV。
●外觀採用包括分離式頭燈組、水晶切割線條、高腰線造型,以及尾門英文字母取代廠徽的品牌新世代的造型設計
●內裝方面採用彷若 Scala 的新世代設計語彙,中控台上方提供懸浮式觸控螢幕,車門開關把手採取水晶切割線條概念
●Škoda Taiwan 導入 1.0 TSI 及 1.5 TSI 兩款動力,本次試駕車型為 1.0 TSI 豪華動能版
#女神
#林美貞
#Kamiq
#Skoda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8328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
https://reurl.cc/O1xnWr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oi8oMN5n6I/hqdefault.jpg)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品牌第三款採用K開頭q節尾名稱的新世代休旅車款,為目前尺碼最小的SUV
●外觀具備品牌新世代的設計,包括分離式頭燈組、水晶切割線條、高腰線造型,以及尾門英文字母取代品牌Logo
●內裝方面採用與Scala相似的新世代設計語彙,中控台上方提供懸浮式觸控螢幕,車門開關把手採取水晶切割線條概念
既前陣子Skoda Scala上市之後,同樣使用MQB平台所打造的姊妹車款Skoda Kamiq也迎來國內試駕囉,這次選在馬祖北竿進行試駕體驗,面對充滿高低起伏及滿是水泥鋪面的挑戰,Kamiq究竟開起來如何呢,引進台灣又有什麼樣的配置?在上市前~快來一探究竟!
#Skoda #Kamiq #跨界休旅 #恰到好處
延伸閱讀: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7QJtIQGt-o/hqdefault.jpg)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AUDI A6的豪華科技座艙採用全新的MMI touch response 觸控回饋操作介面,搭載12.3吋液晶螢幕的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位虛擬駕駛座艙、加上中控台上的10.1吋與8.6吋兩具液晶觸控螢幕.帶給車主更科技前衛的行車體驗。Andy老爹也特別邀請前一代AUDI A6的車主,一起來體驗改款前後的差異。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記得打開小鈴鐺唷)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更多精彩回顧***
四人座500萬、七人座367萬 奢華LEXUS LM300h已完售!
http://bit.ly/2MKuZzu
Ford Focus ST 前驅鋼砲正式發表,136.9萬即刻擁有!
http://bit.ly/37b4RFG
LUXGEN URX科技七人座駕 老爹試駕
http://bit.ly/2sjUU9W
#Audi #A6 #Andy老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1XwR6jGZXQ/hqdefault.jpg)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汽車中控台英文、儀錶英文、儀表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汽車中控台英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rzOGC也提到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muy9zt8z 原文內容: 2022年車市新亮點!英國皇室用車MG,即將重返 ... ... <看更多>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汽車中控台英文、儀錶英文、儀表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汽車中控台英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rzOGC也提到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muy9zt8z 原文內容: 2022年車市新亮點!英國皇室用車MG,即將重返 ... ... <看更多>
汽車中控台英文 在 [問題] 冒昧地請問.. - 精華區FORMULA1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些有關車子的專有名詞的英文去哪可找到呢?
如 保險桿, 冷卻進氣口,等的
或是能否指引小弟去正確的版or web
感激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36.48
> -------------------------------------------------------------------------- <
作者: noviayang (天生反骨)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冒昧地請問..
時間: Sat May 29 17:37:34 2004
※ 引述《loat (好熱的天~)》之銘言:
: 一些有關車子的專有名詞的英文去哪可找到呢?
: 如 保險桿, 冷卻進氣口,等的
: 或是能否指引小弟去正確的版or web
: 感激 @@
這是很久以前別人寄給我的mail
就是有關車子的英文的
參考一下囉~~
-----------------------------------------------------------------------------
頭燈
Head Light。根本就是直譯,就是把「頭」和「燈」二個名詞湊在一起,前面的
名詞當作形容詞,簡單明瞭,學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水箱護罩
Grille這個字也很好記,不過拼法千萬要正確,最後的那個〝e〞千萬別忘了,否
則就變成了「燒烤」的意思了!如果要講「鍍鉻水箱護罩」,那就是Chrome
Grille。
霧燈
Fog Light和頭燈一樣,就是把霧﹙Fog﹚和燈﹙Light﹚湊在一起就行了,英文裏
這類的用法非常多,像是紅綠燈就是Traffic Light。車流就是Traffic Flow。您
可千萬別問我「碗公霧燈」怎麼說,英文裏恐怕是沒有「碗公」這個字的,如果
一定要說,合理的說法可能是Over-Sized Fog Light-尺碼超大的霧燈!
保險杆
Bumper。這個字是從Bump-凸起加上〝er〞字尾所演化而來的,因為保險杆就是車
頭、車尾的凸出物,裝設保險杆的目的就是用來抵擋輕微的碰撞、以保護車身的
。如果把Bump加〝y〞變成Bumpy,那意思就變成了「顛簸」,It is indeed a
bumpy road-這條路真是夠顛簸的!
進氣口
Air Intake。從前,引擎的進氣口大多設置於水箱護罩,因為以前的汽車不太講
究空氣力學,因此車子方方正正的,車頭也高、水箱護罩也大,再加上以前都是
後輪驅動車,引擎直列擺設,散熱風扇由曲軸直接帶動,正對著水箱護罩、直接
吸進空氣散熱效果最好。
雨刷
Wiper。 Wipe是動詞,意思就是「擦」、「拭」、「抹」,英文裏,〝er〞字尾
的,通常就是由動詞變成的名詞,因此Wiper也就成了〝抹去雨水〞的「雨刷」!
引擎蓋
Hood是美式英語的說法,如果您買的是歐洲車,那您在車主手冊裏所找到的「引
擎蓋」就會是Bonnet。
引擎室
Engine Bay。Bay原本的意思是「海灣」、或是「三面環抱的地形」,用來放置引
擎的地方,大概也是因為被左右二片葉子板和後方的防火牆所三面環抱,所以叫
做Engine Bay吧!
車頂
Roof。和形容房子的屋頂一模一樣。
乘客室
要說「Cabin-客艙」也行、要說「Passenger Room-乘客室」亦無不可。
天窗
Sun Roof也可、Moon Roof也可。一般均以Sun Roof來稱呼較多。Moon Roof則是
專指「玻璃天窗」,提醒讀友們,要買天窗,一定要買玻璃天窗,實用性才高,
特別是陰雨天,多透一些光線進來,心情會好得多!
氣壩
Air Dam。氣壩就是前擾流,將前保險杆往下方擴大,形成一個阻擋氣流的氣壩,
如此可以儘量讓進入車底減少,避免車底氣流過多、造成上揚力、造成後輪抓地
力減弱。
側裙
Side Skirt。功效也是等同於氣壩,用來減少車體二側的氣流進入車底。
擾流翼
Spoiler。Spoil是動詞,它的原意是「破壞」、「寵壞」。A Spoiled Child意思
就是「被寵壞的孩子」,講到這裏,順便提一個有趣的瞎掰。有人說「保時捷-
PORSCHE」是什麼意思呢?PORSCHE就是「Proof Of Rich Spoiled Child Have
Everything-有錢又被寵壞的孩子什麼都有之最佳明證」!
Spoil加〝er〞又變成名詞,就變成了「破壞者」,破壞什麼呢?破壞原本氣流流
動的方向,車尾的擾流翼可以把原本要往下流的氣流阻擋住,讓它對車尾形成下
壓力,如此一來,高速行駛的時候,後輪的抓地力就會增大許多,過彎的車體控
制就會更順暢。
行李廂
又是一個美國人與歐洲人說法不同的地方,美國人說Trunk、歐洲人說Boot。有趣
的是Trunk的另一個意思是旅行時所用的「行李箱」,而Boot的另一個意思則是
「靴子」。
尾燈
Tail Light。又是一個把二個名詞湊在一起的例子。
倒車雷達
PDC。Parking Distance Control的縮寫,其實汽車有愈來愈多的電子配備功能相
同,但各家賦予的名字或縮寫卻不盡相同。通常,最後能通行的說法,如果不是
最早推出的、就是最成功、最能讓消費者感到印象深刻的。
儀表
Instrument。凡是速度表、引擎轉速表、機油壓力錶、冷卻水溫表等等的,都叫
做儀錶,在英文裏英文都統稱為Instrument。
儀錶板
Instrument Panel。把多種儀錶放置在一起、方便資訊的取讀,這個許多儀錶聚
集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儀錶板-InstrumentPanel。
引擎轉速表
Tachometer。對真正開車的行家來說,引擎轉速表﹙Tachometer﹚才是更重要的
儀錶。因為速度表所顯示的,只是車子對地面相對運動的速度,車況如何並無法
顯示。可是引擎轉速表就不同了,瞭解引擎的扭力曲線、明白引擎在多少轉數時
有多少動力輸出,才能藉由掌握適時的換檔時機、來獲得所需要的動力銜接。
速度表
Speedometer。對一般的駕駛人而言,速度表是車上最重要的儀錶,沒了它,行車
超速了也不知道,收到罰單會搥胸頓足!
冷卻水溫表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Gauge。一般都省略Cooling一字而直接稱Water
Temperature Gauge。Gauge也是〝表〞的意思,和Meter一樣。
機油壓力錶
Oil Pressure Gauge。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儀錶,引擎能否正常運轉,機油是第
一道防線,因為機油除了負責引擎各零元件的潤滑外,直接第一時間地將引擎因
燃燒、摩擦而產生的熱量帶走。所謂的機油壓力,乃是表示機油從油底殼被機油
幫浦抽起來之後、送往汽缸頭的壓力。機油壓力偏低或過高,都可能表示流動機
油的量不夠,那就會導致潤滑與散熱不良,引擎早晚要出問題,因此,有機油壓
力錶,可以更進一步地幫助車主瞭解車況。
機油溫度錶
Oil Temperature Gauge。更講究的車子,還會裝上機油溫度錶,像是冷卻工作非
常仰賴機油的性能跑車:保時捷911,就備有機油溫度錶,這對於判斷車況也有幫
助。
渦輪增壓壓力計
Turbo Boost Pressure Gauge。理論上,渦輪增壓當然壓力愈大、愈能增加引擎
的馬力/扭力輸出,但受限於引擎材質和設計、以及增壓所產生的額外熱量散熱問
題,每一輛渦輪增壓車都有其增壓限制,這時候,如果車上有個壓力計,也可以
幫助駕駛人瞭解渦輪增壓器作用的狀況。
油量計
Fuel Gauge。這就是大家通稱的〝油表〞,用來顯示燃油的存量,從儀錶的分類
上來說,油量計屬於「液位顯示器」,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油箱裏裝置一
個浮筒,隨著燃油的減少、浮在燃油液面上的浮筒也會跟著下降、帶動油量計的
指標顯示燃油存量。明白油量計的工作原理之後。您當可恍然大悟,為何有的
"油表"前半段指標移動很慢、過了1/2之後就下降飛快,總之,很少〝油表〞指標
的移動是線性的;那是因為浮筒只能顯示液位元,然而油箱的形狀卻不是規則的
四方形,為了配合後座椅下方、或是行李廂尾端的結構,油箱通常的形狀是上半
部多少還能維持四方形,到了下半部,就不得不〝萎縮〞成三角狀,因此到了下
半部,其實體積比起上半部幾乎小了有一半之多,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油表〞指
標過半之後會飛快下降了!
指示燈
Indicator。舉凡燈泡故障、車門沒關、電瓶異常、氣囊作動異常、煞車來令片過
薄、噴油嘴骯髒等等的車況警示,都會以警示燈號的方式在儀錶板上顯示,這些
警示燈號統統都叫做Indicator,不過,Indicator在英文裏的另一個通常用法就
是「方向燈」,因此,為了區別起見,上述的各種警示燈號,也常用另一種說法
:Warning Light來取代
中控台
Console。打開車門、一眼望去,車室內部通常最容易吸引目光注意的,就是所謂
的中控台:Console。這裏是絕大部分車室環境的"控制中樞",像是冷暖空調、
AV音響、GPS衛星導航、甚至撥打行動電話等功能,都在這裏控制,可以說除了行
車動作之外,幾乎車室之內其他功能的發揮,都可以由此處發號施令。
出風口
Vent。一般來說,中控台最頂端、與儀錶台相接的地方,就是冷暖空調的出風口
,英文叫做Vent。
恒溫空調
Climate Control。Clinamte的原意是「氣候」,可以控制車內的氣候,那不就是
"恒溫空調"嗎?
冷氣
AirConditioner或AirConditioning,二種說法都可以。控制空氣(Air)的狀況
(Condition),就是冷氣。
暖氣
Heater。在台灣,暖氣不太重要,在歐美等溫帶國家,特別是天會下雪的地區,
暖氣就十分要緊了,因為夏天沒冷氣還不見得會熱死人,要是下雪天沒暖氣,那
就很難說了!Heater加溫的熱源通常是利用引擎的"廢熱",將冷卻水箱吸收引擎
廢熱的功能移一部分到送風箱(Blower)之前,就可以得到暖氣了,因此暖氣必須
等引擎暖了之後才會有,不像冷氣一般、壓縮機(Compressor)一作動、溫度就開
始下降了!
加熱座椅
HeatedSeat。這是因為車內暖氣作用慢,因此有許多溫帶、寒帶的車子會配備電
動加熱座椅,它的加熱作用是利用電來加熱,因此效果快。
散熱座椅
VentilatedSeat。近年來豪華車市場競爭激烈,德國朋馳汽車為了攏絡多金消費
者的心,特別在座椅內加裝散熱風扇,將腿部、臀部鬱積的熱量排掉。
Ventilate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通風,因此像高效率的通風煞車碟,也就叫
VentilatedDisc。
排檔杆
GearLever。傳統上,接續在中控台後方的,就是負責傳輸引擎動力的排檔杆。控
制排檔的是齒輪﹙Gear﹚,因此Gear的擴大解釋就是排檔,或是當作檔位,與之
有關的,有GearBox﹙變速箱﹚、GearLever﹙排檔杆﹚、GearShifting﹙換檔﹚
等等。
手排檔
ManualTransmission。這是變速箱的另一個正式名稱,在美國,大家口語裏都稱
手排檔為StickShift。
自動排檔
AutomaticTransmission。自動排檔的動力傳輸乃是靠著扭力轉換器
﹙TorqueConverter﹚傳輸自動變速箱油﹙AutomaticTransmissionFluid,
簡稱ATF﹚,利用液壓傳力的原理來完成換文件動作。
檔位釋放鈕
ShiftReleaseButton。傳統上,自動排檔在排檔座上的檔位排列都是P-R-N-D-3-2
等這樣幾個檔位、一線式地排下來,而排檔杆在各個檔位之間的移動也只有前後
的直線移動,為了防止排檔杆被誤觸入檔,因此在從P﹙Parking、停車檔﹚移入
R﹙Reverse、倒檔﹚,以及從N﹙Neutral、空檔﹚到R檔之間、或是R檔到P檔之間
,駕駛人都必須按下排檔杆上的檔位釋放鈕,排檔杆才能移動。
方向盤
SteeringWheel。位於排檔杆左邊、駕駛人正前方的,就是方向盤。
方向盤的操作若是有動力輔助,那就叫PowerSteering。
方向機柱
SteeringWheelColumn。承接方向盤的那個大柱子,就是方向機柱。現在新設計的
方向盤都很注重人體工學,因此方向機柱很多都是可以伸縮、又可以上下調整角
度的,這種可以上下伸縮的功能,英文叫做Reach&Ra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6.87.16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