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增長,挫敗感越來越多]
總覺得過去很容易完成的事情,好像過了某個年紀之後,開始變得困難,也說不上來為什麼?聽見朋友說到類似的感嘆,彷彿有些事情早幾年或某些時期的自己有著特別多的成功經驗。
時常想寫些什麼,寫了幾行之後,有頭沒尾的寫不出感覺就先擱著,後來就忘了,久了連提筆動念的次數也跟著少了。
想當年,秋風秋月,有多少感受啊!
寫小說,還寫詩,還說寫的不是詩,是思念與哀愁。
二十幾歲,沒事就在網上閒逛隨興與人筆戰,誰管你誰是誰,想說什麼就噴,看什麼不順眼就罵兩句,都是具名的;現在噢,寫個委婉的建言還要匿名,連論述個生活小事或工作牢騷也懶得打二行字多說幾句,還不如跟風看個天竺鼠車車療癒枯萎心靈。
想去什麼就去,誰管下週要考試,還是明天要上班?現在此刻就是出發的時間,在腦熱尚未退去之前,已在返程的路途;如今,在群組說要去哪裡,總是下次下次,就靜寂無聲,群組裡的每個人都說在十點左右就要睡,卻躺在各自的床上追著影劇、滑著手遊。
過去規畫行程是在五分鐘內計較著,差個兩三分鐘就會錯失一班火車,但更害怕的是,這一趟少去哪個著名景點、漏了某家名店而留下缺憾,總是週五一早帶著行囊出門,下課下班直接出發,隔週一又帶著行囊出現在教室或辦公室。
這幾年呀,一天排了兩個行程就覺太多,回程那日還得早上退房就趕緊回家,留半天在家洗衣服、打掃、補眠,明天還得工作。
還記得兩三個大學同學揪一揪就約了一群人說要去服務,想要幫助他人,學習利他,透過自己微小的力量改變世界,立刻聯繫了養老院。
現在開始想著:唉呀!會不會很打擾呀?到底有沒有幫助到老人家呢?還是,真實情況是爺爺奶奶陪了我們這些少年仔一整天?
回顧了一下過去經驗,並不是單純因為年紀增長了,時空背景不同了,事情就變得難,而是人生經驗足了、考慮向度深了、觀察角度多了,衝勁就減少了,不知從哪天開始,不回應從心裡浮出來的那一鼓能量,它一次又一次的消退,不僅身體狀態大幅度退化,連勇氣也跟著消失。
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前撲後繼的迎向生命,在能夠養活自己之後的第一件事,只有體驗人生,一有數日的空閒就安排下精實的旅程,輸出著巨量的文字或繪畫,隨時大聲歌唱。
不只是少寫了什麼、少去了哪裡,也不是丟失了熱血與青春而已。
是悄悄累積在內在的「挫敗感」,使人裹足不前,乾枯凋零。
長大之後,方才有一句成語映入眼簾,叫做「赤子之心」。
《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普遍的語譯是:能成就大事之人或偉大的人,是因保有善良、純真、 率直的本性。
譯作偉大的人或成就大事之人過於浮誇了些,歷史上有多人稱得上偉大或成就大事?照此一譯,能有多少人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沒有什麼比「自我的完整」來得更加重要。
我的譯文是:成為完整的大人,是因為有顆像孩子般熱騰騰的心。
要不使自己被挫敗感擊潰,就要有第一個開始。
開始意識到「我的現狀」。
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了,落筆逐漸趨向謹慎,觀點和考量也相對複雜,當然要能完整描述一件事情的難度和時間都必然提高,未完待續是很稀鬆平常的回憶和期待。
體力不比年輕了,內外在需求也與過去不一樣,旅行或許適合的是緩步停留,哪裡都去已經不是很在乎的事情,在乎的是跟誰去。
開始需要提早回家收拾行李、洗衣服並不是老了,而是懂得收拾自己的心情與感受,每一次回來是在心裡好好準備下一次的前行。
理解現狀之後,寫吧!出發吧!去玩吧!
開始,就是第一個完成,就遠離了挫敗。
累積出來的動能是生命的熱度。
最後是不與人比較,比較中,全是挫敗。
獨一無二的生命,不存在著相同的基點,當然不可比。
「像頑皮的孩子,老說為我唱情歌。」
而你還唱情歌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最大爭議是,政府有龐大的財政盈餘,有沒有切實用來幫助貧困家庭。形容貧困,最常用的字是poor: 一、Critics said the budget failed to reach out to poor families.(批評者說,預算案對貧困家庭沒有幫助。) 與上次談過的相反...
沒有幫助 成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最大爭議是,政府有龐大的財政盈餘,有沒有切實用來幫助貧困家庭。形容貧困,最常用的字是poor: 一、Critics said the budget failed to reach out to poor families.(批評者說,預算案對貧困家庭沒有幫助。) 與上次談過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