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小說六部曲:你只能變成五千年沙漠裡的一粒砂】
妳去過沙漠嗎?可能很少人有過這種體驗:眼前是一片不可思議的金黃,延伸到無邊無際,甚至超出妳的想像力之外。那壯大的視覺奇觀,很容易令妳誤以為,整座星球早已經被這片沙漠覆蓋。
這種震撼甚至強大到令妳屏住呼吸……而當妳的自主神經開始發揮機制時,隨著空氣順勢鑽進鼻孔的細砂,將會刺痛妳的鼻腔。當妳發現,這刺痛其實意味著妳正呼吸著這奇觀的一部分時,也代表著妳正在接觸、接納、與不由自主地化為沙漠的一部分。
也許妳沒有去過沙漠,但妳仍然可以透過眼睛「吸一口」沙漠——閱讀《沙丘》六部曲,妳就能成為遙遠銀河裡那顆沙漠行星的一部分,享受壯麗、華美、殘酷、失落與茫然,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飄散在千年宇宙帝國的空氣中。
很難用文字或影像形容沙漠,而很難想像小說家法蘭克赫伯特,是如何用文字構築這片虛構的宇宙沙漠。50 年代,美國政府農業部研究如何透過植披來防治沙漠化現象,而赫伯特原本要以此為題,寫篇分析論文,但是他研究地越深,卻對這個「植物 vs 沙漠」的概念越發著迷。
最終這篇論文一直沒寫完,赫伯特倒是寫了一本新小說,描述遙遠星際裡的沙漠星球上,武裝勢力搶奪香料的浩瀚史詩。這個《沙丘》的誕生緣起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趣味,但是這片柳蔭卻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還有野心、還要漆黑。
江湖傳聞,喬治盧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元素,寫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史詩人人會寫,卻不是每篇史詩都能輕易抄襲,更何況是無法用一句話形容的《沙丘》——上段「浩瀚史詩」云云只不過是極為浮面的形容。
很難想像法蘭克赫伯特的經歷,因為單從《沙丘》看來,這位小說家應該有地理學家背景、歷史學家背景(應該特別了解英國玫瑰戰爭時期的宮鬥歷史)、生物學家背景(了解沙漠動植物生態與演化)、宗教學家背景(對於政教合一制度時代與宗教如何影響宮闈知之甚詳)等等,這讓《沙丘》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冒險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栩栩如生、設定完備的宇宙。
那裡有前所未見的珍奇異獸、特殊的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宗教三方角力的社會氛圍。你能說《沙丘》是科幻小說、是戰爭小說、是歷史小說、是超能力少年冒險小說、是王子復仇記、是宇宙版的《冰與火之歌》與《三國志》……用一句話形容《沙丘》,誰都辦不到。
法蘭克赫伯特曾說過:「有人說(《沙丘》)是一部宗教批判小說……很多人說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套哲學小說。以我的觀點,我能接受它被稱為科幻小說……但無論如何,我不關心他們怎麼稱呼《沙丘》、我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把《沙丘》放在寫著『科幻類』的書架上。」
赫伯特沒說的是,《沙丘》系列要說得更多。
好吧,我們可以很不禮貌地說,《沙丘》就是一部塞滿各種奇想設定——而且不像維基百科那麼枯燥、仍然很好看的小說。但這樣仍然代表著我們小看了《沙丘》,因為《沙丘》還有續集:《沙丘:救世主》。
在前集法蘭克赫伯特已經鋪陳好一個完美的沙丘宇宙,搬演一套亡族王子復國的傳統戲碼,但到了《沙丘:救世主》,已經成為銀河裡最有力量的王子保羅,卻仍然要與其他勢力拉扯,甚至與自己拉扯——以他偉大的形象為名,一場聖戰已經爆發,而渴望平凡生活的保羅,必須著思如何找到自己的接班人,並讓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最終讓保羅不再是「保羅」。但是這個把沙丘星球扛到全銀河最高高度的偉人,怎麼能夠一走了之呢?而身邊他最親近最關心的人們,又怎麼能不受到波及呢?
這看來讓故事進入了開國君主的治國困境裡,但是《沙丘:救世主》不只如此。換個角度,它同時也在分析服從與領導的議題:
為什麼我們會死心塌地的服從一個被我們稱為「領導」、「皇上」的人?而為什麼我們願意為這個領導犧牲一切?而當領導做出了與我們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決策時,我們又該堅持這份忠誠到什麼時候?
赫伯特從多個面向深入一個已經很複雜的故事架構,試著在這些角度裡解釋他對於現實社會議題的論述:如同他曾批評劃地為王的美國邪教教主吉姆瓊斯,瓊斯讓自己的 900 多名信徒集體自殺,釀成震驚社會的「瓊斯鎮慘案」。
《沙丘:救世主》的故事發生在《沙丘》的 12 年後、而下一本小說《沙丘之子》故事發生在《沙丘:救世主》的 9 年之後 、再來的第四集《沙丘:神皇》發生在《沙丘之子》故事的 3,500 年後……乃至第六集《沙丘:聖殿》結束為止,這六本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沙丘》系列小說,講述了超過 5 千年的銀河歷史,赫伯特的創意從有形的社會文化與動植物設定,延伸到形而上的意識、概念、生死等等議題。
儘管我們早在第一集的《沙丘》裡,就見識到保羅因為香料而啟發的超能力有多麼驚人:他可以看到無數個尚未發生的未來、他甚至可以心念一動就改變自己身體的分子結構。但如果讀者因此感到驚訝,那他們驚訝地太早了:
《沙丘:救世主》出現了可以保存人類意識到永久的生化技術,甚至可以將已死之人的意識轉存到生化人身上,使他永遠地「活下去」;而《沙丘之子》裡,意識與肉體甚至可以穿越物種的隔閡,讓渺小的人類與巨大的沙蟲合為一體,成為能有自由意志又刀槍不入的宇宙最強存在。
《星際大戰》、《冰與火之歌》、《時間之輪》、或是《戰鎚 40,000》這些由《沙丘》啟發而成的後世作品,都像是《沙丘》系列這條宇宙長河裡的一瓢江水而已。沒有小說能像這個系列涵蓋了這麼多的題材與議題,而且這個系列的六本小說,每一本都在顛覆或超越上一本小說的格局,更大、更壯觀、更虛無飄渺,它絕對能挑戰讀者想像力的極限,但另一方面也向讀者展示了人性的極限:
《沙丘》系列展示人類的多樣情緒,而後分解與剖析這些情緒,將它們放進時間長流之中,看看這些能夠操控人類做出各種舉動的情緒,在時間無情地沖刷之下,如何變質、衰退、轉化成新的樣貌。
我們曾經相信的愛、信任、與忠誠等等信念,也會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合情合理地轉變成我們認不得的模樣。有人說,偉大的小說最終都會碰觸到佛家思想,而在《沙丘》系列裡,無論是多邪惡的詭計、多正直的信念、多麼難以割捨的愛情與親情,最終都如佛家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照見五蘊皆空」。
就像我們開頭提到的,「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閱讀《沙丘》系列很難不感受到如墜五里霧中的漂流感。赫伯特一定清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陷入的無助感,他在《沙丘》裡留下了這句話,彷彿在安慰讀者們不用擔心,既來之則安之:
「你不能透過停下整個過程去了解這個過程,而必須隨著過程的推進繼續理解、必須繼續參與、並隨著過程進行下去。」
隨波逐流、隨波逐流。你會在電影《沙丘》裡持續聽到這句台詞。
赫伯特對自己設計的世界觀與文字功力的自信心可見一斑,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第一次閱讀《沙丘》系列小說時,未必能夠很清楚每個橋段裡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你必須了解,要描述一個能看透未來、過去、與無數平行宇宙的角色的心智是多麼困難。
但是,後來的劇情幾乎都能穩穩地接住掉隊的讀者,至少讓妳清楚這些橋段之間的因果脈絡,並且依然讓妳得到該有的感動或心碎。
多年來,台灣讀者一直沒有辦法親近這套赫伯特的曠世巨作:從來沒有台灣出版社出齊全六本的《沙丘》系列——我還記得拿著《沙丘:神皇》原文小說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的痛苦回憶。
如今,這片宇宙沙漠終於蔓延到了寶島,這當然是讀者之幸: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放飛自我的機會。這片沙漠正在招呼著你,吸引你進入一片浩瀚的未知,引誘你拋開所有成見(還有大把時間),陷入、沈迷、困在《沙丘》系列的上下 5 千年的歷史之中,然後樂不思蜀、然後想到赫伯特沒寫出第七本《沙丘》就離世,不禁哀痛莫名。
(原文刊於《沙丘》小說六部曲導讀附錄本)
◈◈◈◈◈◈◈◈◈◈◈◈◈◈◈◈◈◈◈◈◈◈◈
我覺得沒有人能把《沙丘》說得清楚,事實上也不應該說得清楚,那片沙漠的全貌,需要你自己感受……所以本來我很抗拒寫的XD
我昨天說過了,我覺得電影拍得很好。但是,電影畢竟是導演丹尼維勒納夫的一種「個人解讀」,這片沙丘該長成什麼樣子,在你的腦海裡可以是完全不同,而這是你翻開書頁就能在內心開始構建的工程。
這套六部曲終於出齊,第一集書皮是電影海版,堤摩西柴勒梅德無論過去有多帥,這部電影裡他又帥出新海拔。不過,小說原本設計的封面也很美,而這層電影海報書皮是可以自由取下的,一書雙封面的設計真是感恩感謝。
不過我自己私心覺得,儘管六本大書擺在書架上真是氣派氣質,但是、但是、《沙丘》超過七百頁的厚度真的是折煞手腕,我還是推薦看電子書比較環保……不是環保、是「體保」、保護您的玉體。而且誰能帶著七百頁上山下海呢?我用一隻手機,就能把沙丘星帶著走、帶到馬桶之上(每次都用馬桶舉例實在是……
《沙丘》是大王最喜愛的長篇(實在太長了)科幻小說系列,6年前大王第一次寫,陸陸續續地寫到現在,內容乏善可陳,實在沒把握能把諸君推落深坑,可能還讓各位誤會一直洗版。現在終於有機會,大家可以親自品味這個系列,看看大王說的是不是又過譽了🤣。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購書訊息:
📙 沙丘六部曲【限量書盒珍藏版+導讀手冊】
🔔 網路通路目前預購熱銷一空,可改訂購 #無書盒一般版套書。若仍想珍藏書盒版套書,9/8正式上市時,可前往全台實體書店購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屬於我們的20年挑戰! #高雄電影節 20年了! 15年前,天邊一朵雲在高雄河堤社區、龍虎塔等地拍攝,後來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當時是代理市長的我,特別頒發千萬獎勵金鼓勵劇組。蔡明亮Tsai Ming Liang 導演笑說,本來公司快倒了,因為高雄這筆獎勵金,才撐了下來。 20年前,時任文化局長的...
沙漠玫瑰用土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熟悉的流程 安穩的平衡✨✨✨
回到家中
先用最熟悉的味道 Leif 洗手
接著拿出一週會用上好幾餐, 瓶瓶罐罐不同的 松露 商品 備菜料理
最後 ,大功告成前, 取出上桌前一定會有的 BigChop
儀式般流程
用最喜歡的物品
感受心情安穩的奇妙平衡✨
👇🏻
🌟 #現貨快閃捕貨團 8/5-8/8
👉🏻✔️訂購單: https://www.liqform.com/v/avw7429p
☝🏻
【 leif切入靈魂的美好 , "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
✔️分享文: 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512976
【 宛若魔法的松露調味品、 神秘且扎實的松露極致體驗 , 無數米其林主廚推薦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231097
【 近極圈的沈靜與純淨, 廚藝大師與學院的共同選擇 , 內外兼具的手工原木砧板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0835769
.
---------------
.
#leif
【 切入靈魂的美好 , 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
< #切入靈魂的美好 >
什麼是”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
很喜歡一個作家的說法:
當一個東西可以具體筆直地切入到一個人的靈魂,
不說分由,產生微妙的悸動,那就是了。
Leif,就深深體會到什麼叫” #具體筆直的切入靈魂“的美好!
< #最舒服的中間值 >💕
人各有所好
有的人喜歡洗完像徹底脫層皮的感覺
有的人偏好洗完還滑滑的 沖洗不完的感覺
Leif的質感 很剛好取到最舒服的中間值 ,乾淨又滑膩適中
leif也用創意讓包裝外觀都是完整美好的體驗
因全家每天都要用的消耗品
因為很喜歡, 因此不小心就會過量的罪惡感好像也少了些
#用沐浴身體乳用品來裝飾一面牆
一向嗅覺比較靈敏挑惕的我,瞬間臣服於Leif的美好,
就像那作家說的.....
”美好”真的就筆直的切入人心留下了悸動、怦然心動的痕跡。
< #有嚼勁 >
如果要形容Leif,
“ #有嚼勁”是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字眼。
因為我自己越用越喜歡,
就像是“有嚼勁”的食物,
沒有虛華不實,反而越吃越夠味,到後來停不下來。
Leif無論是外形到味道,
每看一次,使用一次,就更加喜歡一點。
讓人印象深刻,卻又不譁眾取寵。
< #萬古風潮與當代時髦沐浴用品的美麗交集 >
約兩三年前,澳洲的餐飲界,由數名國際知名主廚引領了一波澳洲當地叢林植物(Bush Food/Plant)做為食材的風潮
澳洲叢林植物,一直以來就以豐沛滋養功能、營養美味、顏色造型獨特著稱, 加上國際精緻餐飲(Fine Dining)的推波助瀾,
澳洲叢林植物這兩三年瞬間火熱起來,甚至有國際間搶購的現象
傳統上,所謂的叢林植物是澳洲當地原住民,在叢林中慢慢搜尋採集而來,當中結合了祖先在地長期累積傳承的經驗智慧,與澳洲地理位置上豐厚獨特的天然資源,進而孕育而成這珍貴的資源
除了食用,澳洲叢林植物更被稱為天然的皮膚保養品,
豐富的維生素、獨特自然的香氣、富含抗菌、滋潤效果,
市面上只要是運用得宜的產品(無論沐浴保養品、餐廳餐點)都讓人趨之若鶩 ,#稱得上是萬古風潮與當代美麗交集的典範
沐浴清潔用品當中,產品外型設計屢獲激賞,
常見於最潮的餐廳、飯店民宿,甚至瓶身被擺上在美術館展覽的Leif絕對是 #把澳洲叢林在地精神與當代時髦設計結合的最佳典範
Leif產品巧妙地把主流的沐浴洗手產品,
結合當地品質極佳、稀少珍貴的天然植物,#橫跨古今絲毫沒有違和感,還做了一個微妙的最佳融合
.
< #與當代藝術博物館合作的 Leif >
有聽過沐浴用品與博物館合作嗎? Leif應該是我知道的第一個。
備受澳洲當地人喜愛的海德當代美術館(Heid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因為欣賞Leif對生活美好的追求 ,特別與Leif合作在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 #禮盒 >
Leif的外觀設計,除了每個產品本身讓人很喜歡外,
它禮盒的外觀、設計、用色也是美得讓人驚豔!
禮盒外觀,圖樣上使用了幾何圖案,
搭配乾淨的單顏色一背景,Leif 字樣簡單標註。
用色上,有巧思的呼應禮盒內裝產品,採用了一個與瓶身相近的色系,搭配一個大膽的金色微亮面,顯眼好看不突兀,
< #外型 >
獨具巧思的採用扁長方形圓弧邊緣的設計,甩開一般沐浴乳千篇一律的類似圓筒狀。瓶身 盒子都印著 Made in Australia
< #用色 >
沒有石破天驚的用色,
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精心配色的結果,
使用了大地色系感,沒有光鮮亮麗卻又十分飽和。
每個產品單獨看,或是搭配起來看,都是越看越順眼,每個顏色都是越看越有質感。
🆕
🆕
ㄧ定要有個專屬篇幅給leif剛上市的洗手露-波羅尼亞新味道
除了新味道 也推出ㄧ系列新的包裝圖案
喜歡的程度, 第ㄧ次用 不管原本打開的洗手露 沐浴露用完了嗎?
馬上全換上這新味道---#波羅尼亞 (#boronia)
(洗手露也可以當沐浴露, 其實我自己就幾乎都這樣用)
🌟2021 08 新品上市🆕🆕🆕
[ #有器量的氣息 #木質基調的神秘性感 Leif新品 ]🌟
🔷[ #廣度與深度兼具 令人驚艷 ]
喜歡Leif的味道,
心中往往會默默地期待Leif推出新的香味….
畢竟迄今爲止,Leif每次推出的新品(無論手部、身體),
從來沒讓我懷疑、失望過。
這次的手部新味道Boronia,
巧妙的混合了數個知名珍貴的香氛,
🔸有”寬廣”的氣息,自然不嬌作,
🔸有”深刻”的優雅,直接切入喚醒了大腦經典嗅覺。
煥然一新的味道,難得的廣度深度兼具,
🔸“有器量的味道“,是直覺的描述,
簡單來說,令人驚艷!
🔷[ #沉香與木質的神秘誘人 ]
木質草本,本來就是個美好的基調,
混入沉香、麝香的經典的味道,
豐富了層次,增添了神秘感。
這美好的氣息,包含了數種數種成分,
包括
🔸”木質”的優雅基調,---
🔸”沉香”的性感美妙,---
🔸”草本”的悠揚風貌,---
🔸”大地麝香”的自然低調,---
令人上癮的味道💕💕💕
.
🔷 [ Boronia洗手護手 成分介紹 ]
1. #Boronia波羅尼亞花
澳洲著名的Boronia波羅尼亞花,具有抗氧化、消炎的特性,
不但有防止皮膚疾病的特色,還是天然的助眠劑
2. #OUD沉香 #稀罕珍貴媲美黃金的香味
“沉香”又稱作”沉水香”,
有許多英譯名稱,阿拉伯人稱為OUD。
沉香來自特定樹木因應病變,產生的樹脂,樹脂分泌結成的油脂,即稱作沉香
因為得來不易,需要數十年百年的時間,
才能集結為香氣獨特的樹脂,
非常的罕見珍貴,也難怪世界香氛香水大廠趨之若鶩!
難得的應用在洗手乳、護手霜,好聞又奢侈的饗宴。
3. #Nutgrass香附子
別名莎草,莎草科的草本植物
很常見的葉草,細長線形,約20厘米高
4. #Patchouli廣藿香
灌木植物,呈現大地麝香氣息,香味持續,常常用在各種精油
具有抗消炎、抗菌、鎮定、讓人清醒的作用
< #味道 >
Leif給我的感受就是充滿”內陸大地氣息、好聞、耐聞“
★ 澳洲佛陀木洗手乳、護手霜 :
Buddha Wood Hand Wash /Buddha Wood Hand Balm
具有深邃質感的木質氣息,融合淡淡甜菊香。
真的是讓我每次洗完手,都會把雙手捧起來深呼吸。
一天當中只要不時聞到它的味道就會湧上一股平靜。
#BuddhaWood混有獨一無二的澳洲內Outback大地氣息
★卡卡杜護手霜:
Kakadu Plum Hand Balm
澳洲天然叢林植物卡卡杜果的獨特香氣,搭配上下夏威夷豆,與珍貴的澳洲寬冬果實香氣
有種奶油堅果的獨特甜美氣息
★ 魚子醬萊姆身體去角質 :
Caviar Lime Body Scrub
微微的青檸酸,搭上葡萄柚、佛手柑的清新氣息。
每次洗澡都很期待聞到這個醒腦舒服的味道。
★ 野玫瑰沐浴乳、身體乳 :
Wild Rosella Body Cleanser / Wild Rosella Body Lotion
雀躍活潑綻放的花朵香氣,可以轉變心情的好味道。
除了每次用完當下很喜歡,隔天起床身上還有淡淡的玫瑰香氣,真的很迷人。
★ 檸檬香桃沐浴露、身體乳 :
Lemon Myrtle Body Cleanser /Lemon Myrtle Body Lotion
道地的澳洲內陸大地與植物清香,混合了檀木與尤加利葉樹油,
聞起來讓人有種放鬆提神的作用。
據說,這味道有一派死忠的客人,非常喜歡這很大地的味道,而且越用越愛。
★ 沙漠萊姆沐浴露、身體乳
Desert Lime Body Cleanser /Desert Lime Body Lotion
澳洲生長的沙漠萊姆,其成分具有讓肌膚活化,恢復光澤生氣的功能。
清新的柑橘香氣,使用後會有甜甜的幸福味道
混合了萊姆、香草、甜橘,夢幻的成分組合,使用起來有種轉換心情的甜美
★澳洲藍絲柏洗髮露、潤髮乳
Blue Cypress Shampoo /Blue Cypress Conditioner
新鮮脆綠草本
清新的配方,喚醒需要頭部清潔的每個人
採用澳洲當地知名本土植物製作而成,可以清洗頭皮、修護頭髮
頭髮潔淨、光澤、散發清新香氣
.
---------------
.
#松露商品
【 宛若魔法的松露調味品 神秘且扎實的松露極致體驗 無數米其林主廚推薦 】
松露,
法國人稱『廚房的鑽石』,歐洲人把松露與魚子醬、鵝肝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
但松露至今仍無法有效人工種植,
每年產量有限,造就了它不凡且高貴的身價。
也因為這稀缺性,一般來說,要品嚐到真正(非人工調味)的松露機會並不多,品質好的松露不用說就更稀少了。
ㄧ系列松露商品 相信大家已經都跟我ㄧ樣熟悉
用過後 會讓人一頭栽進黑松露調味品的世界。
Truffle & Wine松露調味品最令人驚艷的地方在於,
它總是可以很厲害、很輕鬆的把食物往上提升一個層次,宛若魔法一般!
產品
🔘松露橄欖油
🔘萬能的 #胖豬 (松露日式沾醬)
🔘松露蛋黃醬
🔘松露蘑菇醬
🔘松露蜂蜜
🔘松露芥末
🔘松露粉紅鹽巴
🔘松露海鹽
.
---------------
.
#bigchop手工原木砧板
【 近極圈的沈靜與純淨, 廚藝大師與學院的共同選擇 #內外兼具的手工原木砧板 】
來自澳洲南端大島 , Tasmania (塔斯馬尼亞) 手工原木砧板, Big Chop
是許多廚藝大師、烹飪學院、電視節目會指定使用的手工原木砧板,
知名廚師像高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日本具良治刀具大師Mino Tsuchida...等,
會特別要求供應還會在節目(Masterchef, Naked chef, etc)上把整隻龍蝦、帶骨牛排豪氣的擺放上去,
並拿起光芒鋒利的刀具絲毫不顧忌,眼睛還帥氣地盯著現場觀眾、參賽著,雙手平穩用力按壓切下的砧板就是The Big Chop。
[ 🔹木頭來源~ #全球最純淨空氣的領域 ,#純淨 #零污染]
首先,Big Chop原木砧板的 “木頭來源” 就很吸引人。
Big Chop使用的木頭全部都來自澳洲南端大島,塔斯馬尼亞 (Tasmania )
塔斯馬尼亞( Tasmania ),
澳洲最接近南極的一片淨土,因為再往南走就是南極,也有”#世界的盡頭”之稱。
也因為自然生態保護得極為完整,也號稱”#天然之州”。
整個塔斯馬尼亞甚至有40%被列作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與世界遺產,還被聯合國評測為擁有全球最純淨空氣的區域。
無論那個稱呼,都透露出 #塔斯馬尼亞獨特極為純淨、#零污染的自然環境。
Big Chop就來自這片純淨、毫無污染的廣大森林。
不只零污染,所有的木頭都是在這極接近南極,一點一滴透吸收著#堪稱世界第一的水質與空氣,經年累月孕育而成。
[ BigChop 🔹木頭選擇]
在木頭的選擇上,Big Chop也獨具風格,
所有的木頭是來自一位塔斯馬尼亞經驗老道的木匠
在長年與木頭相處的歲月後,選擇了包含了黑木、橡木、松木,等,最適合做砧板的木頭。
所謂的適合當然有很多理由,
但主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是 #軟硬適中的木頭,
這樣鋒利的刀具不會傷害砧板,#砧板也不會因為太硬而傷了刀具
過硬的砧板除了讓人害怕傷了刀面,切下去的反作用力也過於即時(像是切到鋼面的東西),少了一份 #安穩感
**所謂的好的木頭砧板,是可以微微地咬住下切的刀面,讓每次下刀都穩定安心,
所以用久的原木砧板上會留下淡淡的細痕,難怪數家之名廚藝學院會使用一片原木砧板超過十年以上,
甚至把砧板上的刀痕、刻痕當作極富經驗、時間累積的象徵。
這令我聯想到RIOMOWA鋁合金行李箱,行李箱表面留下每次旅行的痕跡,又不影響其功能性。
每片原木砧板的痕跡,也就像是留有主人的個性、記憶。
難怪這麼多知名廚藝大師,會在各種場合反覆使用同一片Big Chop原木砧板。
除了軟硬適中,它還提供了厚度達3~4公分的砧板。
使用這種砧板,切菜時的手感跟力道完全跟一般的砧板不同,它更可以沈穩的接下切菜的力道。
比較過才知道,而過薄的砧板切下去會很擔心滑掉,相對不踏實。
Big Chop厚度達3~4公分的大型砧板,兼具了適當的硬度與厚度,整體切菜手感真的十分扎實美好。
[ Big Chop 🔹原木砧板每一塊都是獨一無二]
選擇了合適的木頭後,塔斯馬尼亞當地木匠會手工一片一片製成,即使是相同型號,在顏色、紋路上也都會有些微差異。
所以每片原木砧板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如果再配合上使用過程中留下的痕跡,對我來說,每個痕跡都像是一個使用過程的記憶,
可能是某次剁牛大骨的刀痕、可能是某次急忙切菜的細紋...,
總之,使用越久越像是賦予了砧板個人性與生命力,
#過程中留下的痕跡...#賦予了砧板個人性與生命力,
有如傳承...
使用過ㄧ段時間後, 也終於明白 也深有同感.....
< 🔹來自極圈的原木砧板 激發人越用越愛的戀物情結 >
不特別戀物的我,
基本上,可能對各種”新穎產品”還有喜愛嘗試的傾向。
幾個會讓我覺得越用越愛、越舊越愛的物品,
包含了:包包、牛仔褲、皮夾
現在多了一項,Big Chop手工原木砧板
開始使用Big Chop之後,
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廚師會戀物般的,
無論是備菜或是擺盤,都持續使用著相同的一批原木砧板。
即使上面已經 #累積了深深淺淺的刀紋,擺盤的大大小小克痕,
還是會在忙碌繁雜的廚房日常中,
抽出時間,耐著性子地仔細保養、打磨屬於自己的原木砧板。
Big Chop原木砧板對我的意義就是如此,
除了喜歡它的外觀,有著 #各色木頭交錯且厚實的美感。
🔹功能上,
它安穩踏實的接下自己每次的下刀,
#樸實卻渾然天成的美麗襯托出每個菜餚。
而且越用越覺得順手,#原木的色澤越用越是天然好看,
甚至比還沒開始用之前還更有生氣、更有味道!
就這樣,Big Chop成功地讓我對它有了戀物情結,每次使用都還是很喜歡,很珍惜。
[ 🔹厚實的外觀、天然交錯的原木配色 , 與眾不同獨特造型 ]
除了品質之外,絕對不會只有功能或是品質上的原因。
它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外觀,是它與眾不同的另一個重點。
厚實的形狀、天然交錯的原木配色,有別於傳統木頭砧板,只有功能性卻完全忽略了外觀設計感,使得砧板永遠只能在廚房使用。
而Big Chop想強調的就是功能與外觀兼具,原木砧板是可以上餐桌的!
這再次讓我聯想到Rimowa行李箱,
不只有行李的功能性,Rimowa還劃時代的把行李箱做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演繹,融合了時尚設計感。
身為原木砧板的Big Chop也同樣的概念,
除了 #砧板功能,還可以 #大方地當餐盤端上桌,
就算在滿是花俏品牌餐具的桌上,也絲毫不覺得彆扭遜色,甚至還比很多餐盤更美、更適合上桌!
品質優良木頭散發出的質感,獨特的設計與配色,
無論搭配上各種菜色、餐具,感覺都很好。
像是傳統的中式碗筷,或是現代的西式餐具,都會有混搭與自然的美
沙漠玫瑰用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讀《波斯語課》的簡介,才想到自己原來是去過波斯這個國家的,也留下了文字。一直被誤解,但真是好美麗的國家呢。
《每個莊佳村都在等在他的席德進》
「伊斯法罕窮盡半個世界之美」,伊朗俗諺如是說。古城可沒枉擔了這個虛名,伊瑪目廣場處處是觀光馬車達達的馬蹄聲,皇后清真寺前的青青草地,都有一家老小席地坐著野餐。這是昔日薩法威王朝的首都,處處清真寺和王宮華美的宅子,宅子前必然有玫瑰花園和流泉水池,伊朗人說因為天堂本該有這些東西。
女士們先生們,請換上長褲長袖,穿上最保守的衣物,歡迎來到何梅尼的天堂。
「兄弟,難道你就要這樣穿短褲進伊朗嗎?」在曼谷轉機飛德黑蘭,出空橋排隊等安檢時,領隊趙先生看了一眼我的穿著,突然拔高了音量。
「長褲子放在大行李箱,我打算出了機場才換。」我一派無所謂的樣子。
「我們是去伊朗!伊朗!入了空橋就等於入了伊朗國境!大庭廣眾穿短褲視同穿內褲上街!」趙先生再度重申在伊朗的服裝儀容:男孩子穿長褲;女生綁頭巾,長袖長褲,外衣覆蓋住臀部,勿露手臂、腳趾,勿顯露女性特徵。
「也許你們去過土耳其、杜拜,會覺得為什麼那邊可以,這邊不可以,但你們要搞清楚,你們以往去的都是回教遜尼教派國家,伊朗是什葉派。兩者風土民情完全不同!」趙先生說。
在機場免稅店為著一條長褲而奔走,心裡碎唸著什麼國家這樣龜毛,媽的,大不了心一橫進Prada亮出信用卡刷他一條牛仔褲便是。人還未到伊朗,就已感到來自那國家惘惘的威脅。
曼谷到德黑蘭,八小時漫長飛行,因是回教班機,自然討不到酒喝,索性專心看書,把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恩怨釐清楚:前者最高領袖為阿里發(Caliphate),意即先知代理人,後者領導為伊瑪目(Iman),意即禮拜的導師。穆罕默德去世後,一派人認為應該推選賢能當接班人,另一派人推舉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為伊瑪目,血緣世襲或推舉有德者繼任的紛爭分裂成兩股不同政治勢力,造成中東地區近千年的爭端。兩伊戰爭除了國土問題,遜尼、什葉教派的宗教矛盾亦是主因。
飛機一落地,一干女孩旋即綁上頭巾,把自己全副武裝起來。出了機場,天微微的亮,清晨四點鐘,空氣中提醒著禱告的廣播此起彼落。此行由德黑蘭往南,前往伊斯法汗(Esfahan)、波斯帝國發源地色拉子(Shiraz),然後搭機返德黑蘭,再搭車殺到裏海。德黑蘭到卡珊(Kashan),沿途兩百四十幾公里,所見無非烤焦土司般的焦褐土地和光禿禿的山,可一過卡珊,窗外景致陡然一變,萬物生長,吸收陽光的花與樹,一片欣欣向榮。
沙漠綠洲城 卡珊舊為綠洲城市。參觀布裘台故居(Borujerdies house)和費因花園(Fin Garden),華麗建築、氣派宅子都可看出城市輝煌過往。這個布裘台是大絲路時期某布綢大王,他是誰根本不重要,重點是他家很氣派。嚴嚴實實的木門蓋得固若金湯,叩叩門環,左側木樁,右側鐵環,男左女右,敲起來聲響不同,內院女眷聽著了男子叩著沉甸甸的木樁,就知道要走避。庭院裡美麗噴泉倒映著美麗宅子,牆上刻著生動的神獸和植物。因為天氣炎熱,建築都往地下挖了好幾層。
伊朗有四十六個台灣大,小鎮只能是驚鴻一瞥,又要繼續趕路。清晨出發,抵達目的地伊斯法罕已經天黑。進了飯店上網,發現臉書、Twitter全被鎖起來。去年伊朗大選爆發選舉不公,國外媒體爭相在臉書Twitter散播德黑蘭爆發流血衝突的新聞,然後,這些網站全都上不了了。原來,在《在德黑蘭讀羅莉塔》這本書所說的都是真的。
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大抵來自一本叫做《在德黑蘭讀羅莉塔》的書。故事背景是上世紀八○年代,巴勒維國王被罷黜,何梅尼掌權,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蘭共合國。
那時候,西方種種一切文化事物都被禁絕,作者納菲西是德黑蘭大學英美文學教授,召集了一群婦人在家偷讀西方文學經典。政治不正確加上性別錯誤,這班女人活得莫可奈何。當我們希望我們的政治人物去死只是一種情緒宣洩,可納菲西說在她時代裡要誰去死,就真的是去死了。
彼時,處處都聽得見扣上板機的清脆聲響,每個人都在射程裡。
我打開電視,裹著頭巾的女人壓低喉嚨播新聞,因為不懂那話語,在我耳朵聽來就只有聲音和憤怒。這是多沉悶的城市呀, 可它偏偏又這麼美麗。
隔日來到伊瑪目廣場。看到這個僅次於天安門,地球上第二大廣場四周座落著薩法威王朝的建築──伊瑪目清真寺、皇后清真寺和阿利喀普宮殿,不由得張大嘴巴哇了出來,真美。
建築的歷史也等於城市的歷史。薩法威王朝君主阿拔斯一世(Shah Abbas I)重振波斯帝國雄風,他遷都伊斯法罕,蓋阿歷喀普宮。宮殿前的操場(Maidan)即伊瑪目廣場,阿拔斯國王喜歡在的露台看操場上駱駝商隊,看禁衛軍操練,看眾生百態,那俯看的視野是一種神的視野。
和宮殿相對的皇后清真寺是阿拔斯妻子柔特菲拉的嫁妝,也是皇室朝拜阿拉的神聖場所。因為要避著閒雜人等,宮殿有密道直接通往清真寺。走進了皇后清真寺,穿越彎曲的通道,走進主殿,視野陡然一亮,圓形穹頂中心點是孔雀開屏一樣華麗的璧畫,將眾人收攏在那樣一片金色的光輝中。若說皇后清真寺展現的是波斯工藝不厭精細的華麗面,又名國王清真寺的伊瑪目清真寺就是張顯建築的霸氣和神性了。
彼時什葉派承認薩法威家族繼承穆罕默德的流派,阿拔斯大帝則投桃報李,為什葉派教徒建壯觀美麗的伊瑪目清真寺。清真寺主殿不與正門對稱,拐個彎朝麥加的方向斜四十五度角。寶藍色的穹頂映襯著寶藍色的天空,陽光照在浮雕、貼璧磚牆,暗暗的陰影凸顯出建築刀鋒一樣銳利的邊緣。
國王清真寺 伊朗人都說「伊斯法罕窮盡半個世界之美」(Esfahan is half the world),而這城市也沒枉擔了這個虛名:廣場上達達的馬蹄聲是觀光馬車,一簇簇的玫瑰花園都有一家老小席地坐著野餐。夜鶯由路畔一棵樹飛過一棵樹,也許已經繞完了整個廣場,貓兒輕盈地由一座又一座花園牆頭走過。
廣場真大,一整天都逛不完。清真寺和宮殿之間是數不盡的舖子和商店,這裡是伊斯法罕最著名的巴扎(市集)。陰暗的鋪子散著成捲的地毯、蕃紅花香料、可蘭經、貓毛筆,華麗的孔雀毛扇子在黑暗中開屏。市集當然也賣好吃的茶食和餐點。傳統伊朗餐,烤肉串飯,波斯米綴著黃蘿蔔絲,粒粒分明的米飯,爽口口感又有羊肉油香,好吃極了。
走在市集幽暗過道,狹路相逢幾名包得嚴實的婦人,黑暗中黑衣黑裙,僅剩下一張臉飄浮在半空中。飄浮的臉停留在華美的內衣鋪子,戀戀不捨的目光。
大環境或許是嚴峻的,可關起門來,一件好看的衣服倒還是有著自己的容身之處。
伊朗的食物吃來吃去都一樣,烤羊肉串飯是伊朗國民美食。
波斯古市集 伊朗婦女包得嚴實,可街上男孩,大多緊身襯衫窄版牛仔褲,妖魅異常。趙先生說不要隨隨便便把相機鏡頭對準伊朗人,可伊朗人偏偏很愛找人拍照。傍晚時分,我坐在噴泉旁吃蕃紅花冰淇淋,一個男孩見著了像我這樣小鼻子小眼睛的外邦人覺得有趣,湊過來說一起合照吧。
「為什麼不呢?」我說:「反正今天已經和十一個人合照了。」我們併肩坐著,依稀都能聞得到他身上淡淡香氣。這就是老美眼中邪惡的伊朗恐怖分子。天色已黃昏。伊斯法罕的每一座噴泉都亮起了燈,每一隻夜鶯都開始歌唱。
「喜歡伊朗嗎?」男孩問。
「很漂亮,可惜喝不到酒,點不到咖啡喝呢,女孩子都要綁著頭巾。」我略帶挑釁的說。
「呵呵呵,」男孩笑著說:「我們也希望她們摘下頭巾,那是每個伊朗男人的夢想。」
單字用完了,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就只是呆呆看著噴泉裡藍色清真寺的倒映。
我又嘖了一聲:「怎麼伊朗到處都是水池噴泉,哈鳩橋、三十三孔橋、四十柱廳,真的,每一個花園、每一個清真寺,無一例外。」
「啊,你難道不知那是波斯人對天堂的想像嗎,天堂本該就有花園、有噴泉的。」
「所以我們在天堂?」
「我們在天堂。」男孩笑著對我說,非常真誠的笑容,可《在德黑蘭讀羅莉塔》那些對伊朗男人控訴好像也是真的。我有點混淆了,不知道哪一方相信誰。只好盯著水池看。
一名死小孩跳進噴泉裡用力踩著水,完美的清真寺倒映被踩成一片碎裂光影, 小孩給母親給架走了,水面旋即恢復平靜,天堂的倒影。也許對何梅尼的崇拜、天堂的想像、女性主義的控訴無非如此,皆是鏡花水月,一切都是虛妄,但那是佛的道理,我的英文沒有好到足以對一個回教青年完整解釋這一切。
沙漠玫瑰用土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屬於我們的20年挑戰!
#高雄電影節 20年了!
15年前,天邊一朵雲在高雄河堤社區、龍虎塔等地拍攝,後來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當時是代理市長的我,特別頒發千萬獎勵金鼓勵劇組。蔡明亮Tsai Ming Liang 導演笑說,本來公司快倒了,因為高雄這筆獎勵金,才撐了下來。
20年前,時任文化局長的 管碧玲 (kuanbiling) 委員,催生了高雄電影節,讓昔日被稱「文化沙漠」的高雄,開始可以長出美麗的玫瑰花。高雄市政府對電影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支持與能量,「編劇駐市計畫」、「拍片支援中心」、「高雄人投資」、及上映後行銷上的協助,全方面幫助電影人。
「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
做一個海洋城市,我們會是開放、冒險、鼓勵創新,擁有無限可能、適合圓夢,喜歡一起 #蹽溪過嶺 的地方。
不只協助,我也希望高雄可以提供一個很豐富的土壤,支持多元,讓我們文化、電影、音樂,各領域的人都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百花齊放。
15年前,我們還曾經一起切了一個西瓜,結果沒有吃。
15年後的今天,再次切了西瓜一起享用。很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Nv6gUuFQVg/hqdefault.jpg)
沙漠玫瑰用土 在 賤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將沙漠玫瑰新鮮種子放在表土淺埋,保濕1週內發芽率就超過9成,育苗沒有特別的招數。沙漠玫瑰顧名思義她很耐熱、很耐旱,相反的她不耐寒、不耐濕,尤其在育苗沙漠玫瑰時更要注意寒害和多雨。經果幾次種植經驗,沙漠玫瑰小苗要撐過冬天很不容易,建議最好移到室內避寒(尤其是10度以下低溫),出太陽時再拿去日曬。連續下雨也容易造成爛根,這點是小苗容易大量死亡的原因,建議雨天最好遮雨。有興趣用種子育苗的朋友,可將個人失敗的經驗引以為鑑。
沙漠玫瑰授粉教學:https://youtu.be/Bp3yfctALNs
沙漠玫瑰長出果莢:https://youtu.be/aye89uOapK0
沙漠玫瑰小苗介紹:https://youtu.be/Hjl5pob35Nk
沙漠玫瑰種子採收:https://youtu.be/OwtEahQIq-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jl5pob35Nk/hqdefault.jpg)
沙漠玫瑰用土 在 [多肉] 沙漠玫瑰分享- 看板Pla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直洗置底實在不太好 囧>
https://0rz.tw/SVnp3 試貼幾張
(請幫忙點點看連結有沒有效)
自從前年領取板友分享的沙玫種子後
就深陷進無止盡的沙玫大坑
沙玫的花色花紋多樣及像老樹一般的體態(其實只是富含水的塊莖)
實在讓人欲罷不能阿
(深紅色那盆可惜了 去年他的樣子是這樣
不過今年也很特殊 大家可以數他有幾瓣)
以下為種植心得
沙玫是"不好種" 的耐旱植物
他可以很久澆一次水 也可以挖土 挖沙直接種
但一定有板友覺得奇怪 種了好久不開花就是不開花 不然就是長的瘦弱徒長
那就是種植環境不適合他 他在苟延殘喘
就像我去年種一年沒幾棵開花 今年搶著開
要種好沙玫要把握四點
熱 烈日 排水 重肥
前兩者不用多說 有多熱就多熱 能曬多久就是多久
排水是為了不要爛根 可以在換盆時於盆底放一層石礫
雖然會占據有限的空間(所以要選大點的盆)
旦是對排水非常有幫助
大部分沙玫會爛都是盆底溝或者盤根處積水 所以縮限他往下長是有用的
沙玫很重肥
我換盆時的比例為
有機肥1 碳化稻殼1 海鳥磷肥0.5 煉石or赤玉土1 培養土0.5或不加XD
但是沙玫不耐高濃度的肥份 噴澆化肥請小心比例..
(我爛葉一次就不敢再用了)
再看心情每隔1~2個月追肥(如圖中灑滿整個土面)
比例可以自由變化
只要把握 蓬鬆 透氣 好多肥 就可以了!
千萬 千萬 千萬不要再用沙了..
沙除了便宜根本沒路用 又重又悶又不肥 而且還很髒
店家會用沙純粹是便宜 沒有任何好處
以上為我種植兩年的簡易心得
另外沙玫非常容易招蟲
特別是介殼 介殼 and 介殼..
(還有無止盡的紅蜘蛛)
我也在學習對抗方式中 目前有點慘烈QQ
圖中禿掉的那幾顆就是受害嚴重者
希望有推到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08.4.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nt/M.1402566232.A.EA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