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列國誌🇫🇷:馬克龍的法國復興運動・當法國重返非洲】今日法國採取的姿態,自然與殖民宗主國的立場有別,而是以合作、發展為導向。例如馬克龍在G20會議上,多番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非洲發展,希望塑造一個更繁榮、穩定的西非,讓法國在當地有更多潛在的經濟、戰略合作可能。這並非純粹空話,馬克龍已經牽頭組建了多國「撒哈爾反恐聯軍」(Sahel Force),由馬里、毛里塔尼亞、布基納法索、尼日爾、乍得等五個前法國殖民地組成跨國反恐部隊,與法軍一起在撒哈爾地區巡邏反恐,大概是繼出兵馬里反恐後,法國近年最大的外交動作......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293150
▶️非洲人為何哀悼「黑豹」逝世:非洲未來主義的超級英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h-iksP2Fs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
「法國殖民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Re: [疑問] 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比較-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法國殖民地 的評價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原二歷史.docx - 台東高中 的評價
- 關於法國殖民地 在 BaoBao Brunch - 曾是法國殖民地的越南,對法國麵包也非常死 ... 的評價
法國殖民地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法國殖民地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批判的所有人就都成了不正直的惡棍。
這句有關「正直」的金句,真的是卡謬的小說中的原意嗎?
在疫情爆發,分流上班,不得不深居簡出的這段日子裡,我重讀了卡謬的《瘟疫》。現在看到有媒體將這一部深刻的著作,消費到只剩下一句政治金句,來為民進黨防疫不力找藉口,搶功勞充英雄,我真的覺得這完全違反了卡謬這部創作的根本精神,這部小說裡所有的情節,從來不是在歌頌政府如何優秀地防疫,而是疫區的人民在政府不聞不問後,如何抗疫自救的過程。這部小說裡從來沒有提到疫區的人民氣質有多好,反而描寫了疫區人民不斷和疫情搏鬥的失敗和堅持。這部小說民進黨應該要邊讀邊反省自己的防疫過錯才是,拿來自我膨脹和吹噓,是對卡謬最嚴重的汙衊!
阿爾貝‧卡謬是法國人,在二戰時期,投入了法國反納粹的抵抗運動,是新聞記者、作家和哲學家,1957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瘟疫》這部小說是他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海邊城市奧蘭構思創作的,這部小說在1947年出版。這本書裡所說的瘟疫就是鼠疫,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里厄的醫生。那個金句的情節發生在小說第二部的最後,當里厄醫生和防疫衛生志願隊的秘書塔魯去飯店和記者朗貝爾見面的時候。那個金句中被說成是「正直」的字眼,其實依照法文的原意,主要指的是「誠實」的意思。這句話是里厄醫生在回答記者朗貝爾的詢問時,說出來的一句話。記者朗貝爾其實對於防疫衛生志願隊這個主意並不欣賞,他認為這是在搞英雄主義,但里厄醫生回答他說:「我也有必要告訴您,這一切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是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誠實。」 記者朗貝爾問里厄醫生,你說的誠實是甚麼意思,醫生回答說:「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法國殖民地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批判的所有人就都成了不正直的惡棍。
這句有關「正直」的金句,真的是卡謬的小說中的原意嗎?
在疫情爆發,分流上班,不得不深居簡出的這段日子裡,我重讀了卡謬的《瘟疫》。現在看到有媒體將這一部深刻的著作,消費到只剩下一句政治金句,來為民進黨防疫不力找藉口,搶功勞充英雄,我真的覺得這完全違反了卡謬這部創作的根本精神,這部小說裡所有的情節,從來不是在歌頌政府如何優秀地防疫,而是疫區的人民在政府不聞不問後,如何抗疫自救的過程。這部小說裡從來沒有提到疫區的人民氣質有多好,反而描寫了疫區人民不斷和疫情搏鬥的失敗和堅持。這部小說民進黨應該要邊讀邊反省自己的防疫過錯才是,拿來自我膨脹和吹噓,是對卡謬最嚴重的汙衊!
阿爾貝‧卡謬是法國人,在二戰時期,投入了法國反納粹的抵抗運動,是新聞記者、作家和哲學家,1957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瘟疫》這部小說是他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海邊城市奧蘭構思創作的,這部小說在1947年出版。這本書裡所說的瘟疫就是鼠疫,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里厄的醫生。那個金句的情節發生在小說第二部的最後,當里厄醫生和防疫衛生志願隊的秘書塔魯去飯店和記者朗貝爾見面的時候。那個金句中被說成是「正直」的字眼,其實依照法文的原意,主要指的是「誠實」的意思。這句話是里厄醫生在回答記者朗貝爾的詢問時,說出來的一句話。記者朗貝爾其實對於防疫衛生志願隊這個主意並不欣賞,他認為這是在搞英雄主義,但里厄醫生回答他說:「我也有必要告訴您,這一切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是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誠實。」 記者朗貝爾問里厄醫生,你說的誠實是甚麼意思,醫生回答說:「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法國殖民地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摩洛哥夜市—挑戰N隻蝸牛熬湯+有牙羊頭
摩洛哥的異國風情,不止於如中世紀般迂迴曲折的街巷,也不限於市集內極富阿拉伯特色的香料、銀器與皮革。走進馬拉喀什(Marrakech)的德吉瑪廣場(Jemaa el-Fnaa),遊走在各式攤檔,把一堆奇怪食物統統塞進肚子,用舌尖去感受異域味道。
1. 蝸牛湯
摩洛哥曾是法國殖民地,當地人和法國人一樣愛吃蝸牛,但這裏蝸牛不是矜貴食材,也不如法國蝸牛一般用焗,而是一鑊熟,用多種香料和草藥熬製成湯。蝸牛湯非常普及,一碗盛惠5迪拉姆(約4港元),是平價的平民小食,當地人相信有助消化。來到攤檔,首先問清楚蝸牛從何來,老闆從容地答:「不就是從山上捉下來嘛」。喝一口,味道鹹得要命,有濃郁的辣粉味道。至於主菜蝸牛,首先用竹籤挑出來,黑黑的一團還看到觸角,確實有點惡心;戰戰兢兢地放進口──其實味道正常,質感像煮得軟腍的蘑菇。
2. 羊頭
羊肉是摩洛哥人重要的肉食,他們吃羊吃得出神入化,除了羊腩、羊扒,還有羊腦和羊頭。我們點了半個羊頭,盛惠35迪拉姆(約30港元),上碟時還真的頗嚇人,張大口露出一排牙。拿起刀叉,完全不知從何入手,索性把它切半撕開,再品嘗「面珠登」肉,原來都頗多肥油。羊頭需燜煮五個小時,加入辣椒粉和孜然粉,去除羶味,而且肉質軟腍,配麵包吃剛剛好。
3. 薑茶+草藥蛋糕
摩洛哥有種薑茶名為Khoudenjal,加了薑、八角、豆蔻及玉桂等煮成,原來是當地人治小病如喉嚨痛、傷風咳嗽的良方。喝下去有很濃烈的薑味,有點辛辣,但味道不錯。同一檔還有以相似藥材製成的蛋糕,就不太合胃口,入口苦澀又黏喉嚨。薑茶和草藥蛋糕合共12迪拉姆,約10港元。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摩洛哥 #蝸牛湯 #薑茶 #蛋糕 #夜市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法國殖民地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達加斯加人口約2,500萬,是各大「世界十大最窮國家排行榜」的常客,人均GDP只有479美元,跟香港人均GDP48,958美元相比,簡直差天共地。曾被獨裁者拉齊拉卡(Didier Ratsiraka)竊取國家資金、國家破產,加上基礎建設不足、產業過份單一、工業不發達等等,是這個非洲島國長期處於水深火熱的主因。
國家的腐敗,令Stephan非常感慨,「大部份馬達加斯加人覺得繼續跟着法國人更好,某一些馬達加斯加人則覺得不好,認為國家需要獨立。對我來說, 繼續做法國殖民地是好的,像留尼旺(Reunion) ,他們受仍然法國管治,仍然在進步。」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法國 #馬達加斯加 #留尼旺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法國殖民地 在 法國殖民地 的推薦與評價
大航海時代⑨ 七年戰爭中,為何大不列顛大獲全勝? · 越南地圖竟然包括老撾和柬埔寨?!今天的越南為何野心如此大?深扒越南歷史!【大正與老程說】 · 黑色是最安全的顏色 ... ... <看更多>
法國殖民地 在 原二歷史.docx - 台東高中 的推薦與評價
(A)法國的海外擴張促成三國同盟成立(B)歐洲各國爭奪殖民地深化了彼此的衝突(C)非洲是歐洲列強最重要的殖民地(D)德皇威廉二世的積極擴張是一戰的遠因. ... <看更多>
法國殖民地 在 Re: [疑問] 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比較-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在很久很久以前DOS上有一個遊戲叫colonization,
席德邁爾之殖民帝國,算是知名的文明帝國的姐妹作,沿用了CIV一代的系統。
這遊戲裡把四個可選國家勢力的殖民特色,各用了一個英語單詞描述,
個人覺得相當傳神,所以接下來加以介紹吧。
英國---移民(immigration)
大航海時代的英國也正逢16世紀宗教改革如火如荼時節,
新教徒受英國國教、天主教的迫害被視為異端,
形成了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推力,大批新教徒攜老扶幼逃離不列顛,
也因此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會形成白人相對於當地原住民佔壓倒性數量優勢的狀態。
除了宗教問題以外,近代也有馬鈴薯飢荒問題、流放犯問題,
所以英國不管在哪個時代總是有源源不絕的移民在支持殖民地發展。
另一方面,在英國人移民佔不了多數的殖民地如印度、香港、埃及等地,
英國則推行種族分離政策,對白人以英國法治理,
對當地土著則以當地慣例治理。
這種"一國兩制"的差別待遇事實上反而降低了統治的難度,
英國基本不對於殖民地內政過深介入,
將殖民地土著問題交給殖民地有力的在地士紳、王公代管,
於是成功地爭取到了相對穩定且低開銷的安定殖民地發展條件。
法國---合作(co-operation)
法國殖民政策的推進主要是在紅衣主教利希留任內開始,
在路易十四太陽王個人的好大喜功下達到頂點。
法國殖民地的取得與經營完全是依賴軍事力,其目標則是增進國威,
事實上法國境內並沒有足夠的民間投資來保障殖民地的開發。
對於糧食供應充足、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宗教問題也不嚴重的法國來說,
國內也並不像英國那樣有著強烈的移民推力。
於是法國殖民者多半是法國社會的不適應者,
例如流放犯、投機商、冒險家,
人數不多的法國移民到了殖民地之後甚至少到不足以形成法國城鎮,
況且他們也沒有帶來足夠的法國女人來繁衍後代。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殖民者往往會跟當地的土著女性結婚,
過著土著化的生活,當地的土著也跟著法語化、法國化,
最終逐漸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並喪失法國認同。
例如說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語居民多半是法國印第安混血,
他們的祖先是那些在五大湖周邊同原住民作毛皮、木柴買賣的法國行商人;
而在越南戰爭期間甚至不少越南法國人地主加入了越共的陣營,
來對抗他們認為是吸血蟲的法國殖民政府與南越政權。
可以說法國政府對殖民地的經營相當粗糙,
但法國移民在殖民地是比較願意站在當地居民的角度思考問題的,
而19世紀以來法國在殖民地推動的同化政策也確實地造成了影響。
西班牙--征服(conquest)
西班牙大概就不需要多加解釋,
他們在殖民地推動男的殺光女的留下來bu的三光政策,
積極的進行劍與聖經的武力布教方針。
西班牙在世界各地都與當地原住民發生嚴重的衝突,
同時西班牙軍隊裡只有男人,
所以到最後必然是得靠bu土著女人來繁衍後代,
於是就自然形成了民族融合的下一代,
成為西語系殖民地的人口基盤。
荷蘭---貿易(trade)
荷蘭人缺乏原則,
他們佔領殖民地的目標通常是為了取得船艦可停靠的港口,
對於岸上的政治事務或著宗教信仰缺乏熱忱,
雖然有餘力的話他們還是會試著傳教或蓋城堡,
但要是當地土著、政權反對的話,
他們也會從善如流的停止傳教。
總的來說,荷蘭經營殖民地的目標最終都是為了替東印度公司服務,
賺取更大的業績---所以他們絕不會幹虧本的買賣,
例如建設殖民地或發動大規模的陸上戰爭對抗當地土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09.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11276666.A.36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