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包的階級 |
前二天一篇關於法國社會階級複製的po文讓許多朋友看了心驚膽顫,覺得在法國社會裡,窮人沒有翻身的可能性。其實也是有的,我們有個朋友的朋友,離婚後開餐廳還做過好幾個行業,獨自帶著二個兒子。她的大兒子高中時因為家裡太小,晚上不想打擾媽媽和弟弟睡覺就在廁所苦讀,最後考上巴黎政商學院science po,現在已經畢業順利進入法國知名企業工作。
法國的社會階層流動的確不大,畢竟是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歷史因素。不過像上述提到因為天賦異稟又格外努力而成功轉換社會階層的人也不少,是一個只要你有天份,就不怕被埋沒的國家。所以法國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會發現小孩子的天賦,許多人因此小學跳級一年,不用浪費時間。學校教育還是可以翻轉社會階層,只要有天份又夠努力,這也是中產階級形成的過程之一。
而上個世紀的中產階級像工程師、醫師、教師等行業的下一代還可以輕鬆的延續中產階級的生活(我們這一代),但是在全球化的競爭、失業率上升、稅務制度等各種現況夾雜下,法國的中產階級是正在消失的族群。也就是說,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所以身處於法國的中產階級,像女兒學校的那些女王蜂媽媽們,大家都是上緊發條的督促小孩學習,深怕一個不小心,孩子未來就無法擁有跟自己一樣的生活。
這麼聽來,在法國的生活真的不容易,孩子們要努力追求五育的均衡發展,家長們要維持窈窕的體態和健康的身心以力保自己的社會階層。那台灣呢?台灣就沒有社會階層的問題嗎?
我離台求學多年後再帶女兒回台唸書的二年間,我發現台灣的社會階級也是越來越明顯,從小孩念的學校開始,和身上揹的包包一樣,是一個追富的社會階層。
回台的時候,我沒想太多就讓女兒進入我小時候就讀的公立小學,身邊很多朋友們的反應是公立小學不好,為何不讓女兒念歐洲學校、私立學校或一些特殊教育的學校?其實我們按學區分發的小學也沒有不好,而且我們小時候不都是念公立小學長大的,為何我們的下一代就要送到各式各樣的私立小學?
再後來,我從女兒的才藝學習等各方面才發現,孩子才藝的學習環境也是台灣隱性社會階層的表現。比如說,因為法國學的英文是英式腔調的英語,在台灣我能找到的就是英國教育中心的英語課程而且離家又近,我再次沒想太多的帶孩子去上課後才發現,原來語言補習班在媽媽圈子裡也是有分階層的。其他安親班什麼就更不用說了,我堅持不讓女兒去安親班而選擇學校的課後輔導寫功課,更是台北市蛋黃區某些階層裡的異類。
此外,離台多年後讓我最不習慣的,就是台灣的包包文化。喜歡標新立異的我曾經也覺得Longchamp的帆布包滿街都是很像大媽很俗氣,但生完小孩之後我就因為孕期孩子壓到脊椎而骨刺無法背重,無意間用了輕到包身沒重量的Longchamp包之後,就再也無法回頭用名牌的真皮包了,尤其是我早晚出門去辦公室都會放筆電。
沒有名牌包加身,在台北市逛百貨公司或上飯店餐廳吃飯,如果開口不是標準的台灣腔國語,那真的會被當成自由行的陸客。我這麼說可能有點誇張,不過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台灣很多時候會用身上的行頭來辨識一個人的身分地位,這也是阿帕契姐後來改過自新在受訪影片解釋她曾經追求名牌的人生(我個人很喜歡李蒨蓉,因為她是我國小同學,我常常上課忘記帶課本都會跑去跟她借,雖然小學畢業後就沒有聯絡,不過她從小就很漂亮又外向大方讓我記憶深刻)。
所以這麼看來,社會階層的問題在每個國家都有,在法國有,在台灣也有,只是大家比拼的不太一樣。因此以我文青的性格,比較適合留在法國跟人家拼文化,而不適合在台灣拼包。
下圖:巴黎富人區16區。有些法國人出生於布爾喬亞階級卻覺得死氣沈沈而想辦法逃離,而有些人則想盡辦法擠入這個世界,這不也是一種階層流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法國 公立 商學院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意思的杰論|「窮人永遠只能是窮人!?從「富二代」到「富二十代」的故事 😱】
「階級」的概念在「台灣」跟「法國」有多明顯?過去在歐洲,我常常觀察到社會階級的問題,來到台灣後,發現台灣跟歐洲的社會很不一樣,所以想透過這篇文章多了解一下台灣的狀況。
目前,我覺得在台灣,好像不存在明顯的社會階級。不過,有個台灣朋友告訴我,如果硬要說的話,政治世家、醫師世家身份會比較顯赫。
在比較傳統的年代,家長會鼓勵女孩子長大以後,找醫師結婚,因為「醫師娘」是一個人人羨慕的身份。
之前,和台中姐姐一起看台灣的八點檔,也常常會看到類似的片段。兩個人的社會階級差得太大,常常在婚姻上出現「門不當戶不對」的爭執,而且可能「硬生生遭家長拆散」😅
「社會階級」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歐洲。我曾經看過一份十幾年前,《 經濟學人》所做的一項調查:歐洲在500年前的有錢人家,跟今日的有錢人家是差不多的一群人,顯示出歐洲的階級流動程度很低!
我覺得社會階級的流動是一件重要的事。就算家裡很窮,因為這個社會給你平等的機會,未來也能出頭天;家裡雖然有錢,自己仍然要很努力,才能獲得名聲與權力。這是一個健康的社會該有的樣子。
以外國人的角度,我看不出來台灣有階級,不過,法國是一個很明顯有階級的國家。不只是從人的穿著、住的地方等,也可以從很多其他方面來判斷一個人的階級。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法國的狀況,下面會分成三個歷史、教育、語言三個部分來討論。請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台灣跟法國有哪些差異吧!
👉 過去的法國社會把人民劃分成不同身份_這一段歷史居然延續到今天?😨
在法國,有兩種人的身份被視為與「普通人」有天壤之別,我想熟悉法國的朋友應該馬上就猜到了:第一種是貴族的後代,第二種是資產階級世家。
大家可能會疑惑,這些人應該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就消失了呀?其實他們還是存在!只是現在已經沒有法律上或制度上的「地位」。根據統計,法國今日有15萬人、3000個家庭,屬於貴族後代,這些家庭被稱為 « Les familles aristocratiques »,佔法國人口的0.2%。
有時候只聽一個人的「姓氏」,就會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貴族的後代、身份高不高貴、「是從哪一個地區來的」。許多貴族會於名字後冠上封地名,並在名字與領地名中間加上助詞 « de »,代表他的地主身份,也彰顯跟農民之間的身份差異。比方說,法國家樂福集團有一位董事叫 Amaury de Sèze,同時是法國多家跨國企業的首席執行長、董事會成員,家族裡有許多祖先都是法國的政治家。
法國一直以來都有嚴重的城鄉差距、資源不足的問題。這其實有點像台灣的狀況,可能你是台北人,就會被認為有比較高的社經地位。在法國,如果你的「姓氏」明顯來自偏鄉地區,你就有可能會因為社會上的眼光,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貴族」跟「資產階級」在法國受到比較好的待遇,也有比較多的資源,舉例來說,法國政府裡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屬於這兩種社會階級:在2017年國會大選後,有76%的新任國會議員都是法國的知識份子、企業的管理階級;而馬克宏的政府中,32名部長級官員之中,就有15位是百萬富翁,被人稱為「富人政府」« Le gouvernement des riches »。這常常是法國人批評的問題!
在當代法國社會,還是存在所謂「階級鬥爭」的現象。每個政黨有特別依賴某一種階級。勞工階級是之前左派政黨的票倉,資產階級是右派政黨的票倉等。這也是為什麼,法國社會階級的差異到現在都還是無法被撼動。
👉 從教育上就註定的社會階級 一 幾乎跟台灣相反的法國菁英學校😥
我覺得台灣的公立學校跟私立學校,平均下來的表現都很好。台灣最有名的台灣大學,雖然是公立學校,但是它擁有的資源最多,學術表現也很優秀。在台灣,為了取得較好的教育資源,不一定要付出很高昂的學費去唸書。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如果我們來看看台灣的「教育」有沒有被社會階級影響,我覺得可能還是上面提到的,「城鄉差距」的問題。曾經在台灣媒體上看到一份資料報導,有一位台大教授的研究顯示:就讀台大的學生,大約50%都是台北市民跟新北市民,其中住在大安區的學生最多;而且台大學生的平均家庭所得,也比全國平均高出1.15倍。我覺得這其中的差異,很讓人深思🤔
那麼法國呢?
法國反而是私立學校資源非常多,最有競爭力的學位大多來自「大學校」« Grandes Écoles »,像是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 Paris »。這些「大學校」的預備學校幾乎都是私立的,而且非常競爭。一般學生在高中或大學畢業後,要經歷兩年艱辛的入學準備班 « Prépa »,再通過大學入學競考« Concours »,最後,費盡千辛萬苦取得入學資格,還要支付4000~15000歐元的學費,大約是13.2萬~49.7萬台幣😱
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這些「備考」的準備已經花掉一個家庭的許多資源,更不用說每年要繳納超級貴的學費了。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就讀不起這些私立學校,但如果不是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就得不到那些超級好的工作機會,因此法國的教育制度,強化了法國的「階級複製」問題。
比方說「巴黎綜合理工學校」平均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法國高階管理階層的家庭,卻只有1%的學生家長是工人。與此同時,工人階級的學子,能夠進到入學準備班的比例也非常的少。也就是說,「大學校」的複雜制度,一層一層都在篩選出,來自菁英家庭的學生。
除了上面列舉的幾個「大學校」之外,「國家行政學院」« L'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L’ENA » 的制度也常常被法國人拿來討論。國家行政學院訓練法國的高級文官或者行政法院法官,是負責培養法國高官 « Les hauts fonctionnaires » 的殿堂。這些高官擁有很大的權利,卻都是由國家行政學院培養出來的人。國家行政學院的入學門檻非常非常高,能夠入學的人大多都是同一個社會階層的人,不僅無法真切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且使用他們「同溫層」的單一思想,管理國家、協助執政,因此國家行政學院常常被批評為「文官機器」。前一陣子,有不少人主張應該要廢除這個學校,因為國家行政學院製造出一個「行政貴族階級」,而且能夠進入該學院就讀的人,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社經地位,而導致「階級複製」的問題。
反觀,法國公立大學的費用每年往往只有200~300歐,稱為「註冊費」。也就是說,這些學校幾乎是免費的,只需要付出一些基本的費用,就能就讀。這跟台灣的公立大學有點像,但是,法國的公立大學不像私立學校有那麼多的資源,而且也有城鄉差距的問題。
所以,就教育面來說,我認為法國的階級差異比台灣明顯很多!
👉 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一 法文的使用居然有這麼多種!?
法國人在不同場合下,會使用不同的法文,這被稱作 « Les registres de langue »,把法語分成好幾個不同的等級,包括典雅用語 « Le langage soutenu »,標準法語 « Le langage courant »,通俗法語« Le langage familier »,還有年輕人用的俚語 « L‘argot »、顛倒語« Le verlan » 以及其他外來語等等。
很多台灣人雖然法文很厲害,到了法國卻無法溝通,就是因為他們的語言有太多不同用法,尤其是流行用語,常常會有新的字出現。不過,在法文的外來語中,有一個現象,就是許多從阿拉伯文來的外來語,都是貶義詞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外來語給大家看,前面放的是一般大家會學到的法文,冒號後面的是外來語:
- le village (村莊):le bled(阿拉伯文的村莊,在法文變成偏僻,落後的村莊)
- le chien (狗):le clebs(阿拉伯文的狗,在法文變成很兇的狗,死狗的意思)
- l'argent(錢):le flouze (阿拉伯文的錢)
- aimer (喜歡):kiffer(阿拉伯文裡面的「樂趣」唸kif,我們再把他法文化,加上 -er)
這些字雖然有貶義,不過現在也有些年輕族群喜歡使用,例如 kiffer 這個字非常常用。不過,上流社會的人會看不起這些單字,似乎只有中產階級會接納阿拉伯人的外來語。一般如果說話都是用外來語或是俚語,可能會讓人覺得他是在街頭長大的,社會觀感認為這種社會階級比較低。
所以,在法國,光是聽一個人說話,就能聽出他是什麼樣的「家世」,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如果他說話用 « le langage soutenu »,可能他的「身份不俗」,或是年紀比較大。
語言跟社會階級的這種關聯性,其實在台灣好像也存在。我的台灣朋友幾乎都是說中文,很多年輕朋友都已經不會說客家語、台語、原住民語了。比方說,台語會讓我們聯想到比較傳統的行業,在搭計程車時,我的朋友常常會自動使用台語,跟司機哈拉聊天。
👉 你覺得台灣在哪裡看得出明顯的社會階級呢?
我自己覺得,在台灣光是用聽的、看的,很難判斷一個人的背景,但是法國人一開口就很明顯。所以我認為台灣的社會階級,在各方面來說,都沒有法國那麼嚴重,台灣是一個很開放又有流動性的社會!大家覺得呢?
台灣人的身份有哪些明顯的差異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跟我分享討論🤗
#杰宇的法文邂逅
#有意思的杰論
#社會階級
#法國
#台灣
研究數據參考資料:
https://www.monde-diplomatique.fr/2019/02/PINCON/59561
https://www.comptazine.fr/post/cout-des-grandes-ecoles
https://www.lexpress.fr/styles/familles-royales/le-vrai-pouvoir-des-aristos_1653341.html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NTU.pdf
法國 公立 商學院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為什麼法國將起死回生?|
八月號的法版商業月刊封面標題是「為什麼法國將起死回生?」長達二十多頁的專題報導,從下面幾個面向切入探討:
1,我們的專利即將爆發(科技電子類)
2,全世界都需要我們的青年才俊(各個產業)🙄🙄🙄
3,我們的國家又重新吸引外資(投資金融)
4,我們的新創業者總算走出國門到大海中闖蕩(新創)
5,法國已經準備好追上德國了(歐盟)
6,大巴黎區將讓整個首都生氣蓬勃(公共建設)
7,我們將在綠色經濟裡佔有領頭羊的位置(環保議題)
8,我們的公立學校又變得很有效率(教育)
各個專題開始前,專題概述的下面圖表顯示幾個數據:
- 法國失業率從2015年的10.2%下降至9.1%
- 法國的商學院在最優商學院Top 90所裡佔24所,第二名英國16所,第三名德國5所
- 逐年增加的公共建設從2015年每年5.9個月到2017年的7.2個月
- 公司利潤從2013年的29.7%增加到2017年的31.6%
- 成本增加比德國緩慢,工時從2012年與德國相同36.1歐,2017年德國增加到40.72,法國38.27
- 工人非常的有效率,第一名荷蘭每小時61.8PIB,法國排名第二60.6
- 在拉斯維加斯電子展,法國新創公司參展以178家落後美國204家為第二名,第三名是以色列16家。
看完以上概論數據,我覺得有點太過樂觀,有的標題也自大到讓我不小心翻了白眼🙄️。但是概述文章中卻很誠實的提到,這是前總統歐朗德執政幾年下來的經濟狀況,而「馬克隆現象」是否有影響?確實大家希望這個年輕有朝氣的總統能帶來新局勢,在市場預期是正面的。
報導很長,將慢慢為大家翻譯整理,一到八,請留言有興趣的主題。等不及的朋友可以上網聽RTL重播,7月20號早上七點與中午十二點半的節目,主題就是為何法國即將起死回生。(聽時事順便練法語聽力)
法國 公立 商學院 在 【法國留學Q&A】法國公立大學和私立/ 高商/ 精英學院的區別 的推薦與評價
... 大家希望我講一下 法國公立 大學和 法國 的私立學校,高等 商學院 , ... 首先要講的是 法國公立 大學,也就是Université和私立學校的差別,因為高商都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