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連假都在做什麼呢?
來分享一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所報導的最新研究:女性地位和國家治理的關係,相當有趣,值得一讀喔😄
----
#壓迫女性會造成國家不穩定和貧窮?!
#分享外國學者研究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兩篇相似的文章,一篇的標題為 #為什麼讓女性失望的國家會失敗,另一篇為 #壓迫女性的代價。
兩篇都是在談「父系社會」壓迫女性,對於國家整體不利,主要是對「減少社會衝突」、「維持政治穩定度」有不利影響。
他們引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Hudson、楊百翰大學Bowen與Nielse三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壓迫女性傷害的不會只有女性,男性也會受到波及。
三位學者提出了 #父系社會症候群(patrilinealsyndrome)的概念,症狀包含:
在財產權及家庭法中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女性過於早婚(童婚)、女性婚後與男方家族同住、一夫多妻制、結婚的聘禮制度、重男輕女、對女性的暴力,以及社會對這種暴力的態度。
這研究將176個國家以症狀的嚴重程度,打0-16分的分數。0代表無症狀,16代表病入膏肓。
例如:
澳洲、瑞士、瑞典皆為0分;
伊拉克、奈及利亞、葉門和塔利班奪權之前的阿富汗被評為15分;
南蘇丹則獲得最糟的16分。
他們估計,約有120個國家還是受到父系社會症候群不同程度的影響。
#父系社會症候群與脆弱國家指數
接著,學者們借用智庫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所做的2021年 #脆弱國家指數 (註)的數據,來探討該國家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程度,和脆弱國家指數之間的關聯性。
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
父系社會症候群和一個國家的劇烈動盪高度相關(比「收入」、「都市化程度」甚至是「世界銀行用來衡量良好政府治理的標準」都更相關)!
例如,脆弱國家指數中前20名最動盪的國家,#都有實行一夫多妻制。
這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實施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容易造成大量適婚年齡男性找不到配偶,進而導致社會問題。
研究證據也指出,家父長制和貧困息息相關。
因為傳統父系社會常為了聘金把年輕女孩「嫁掉」。
少女早婚極有可能造成學業中斷;假如她面對的是一個惡質的丈夫,也較難起身抵抗。
這些年輕女孩們,在艱困的情境下,也較難養育出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下一代。
台灣女性結婚平均年齡達30歲,我們恐怕很難想像,這世界上仍有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未滿18歲即步入婚姻;有二十分之一的少女,結婚年齡更是不到15歲。
#父系社會文化在全球衰退中
#性平上的進步仍需小心呵護
經濟學人文章指出,若從全球整體趨勢來看,父系社會文化正在式微中。
針對女嬰的選擇性墮胎已經大幅減少。過去性別比高度不均的國家,如南韓、喬治亞、突尼西亞,都已回復到正常水平。中國和印度的失衡情形也在趨緩中。
童婚的問題也受到正視。2000年以來,有超過50個國家將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
即使如此,近期 #塔利班在阿富汗、#美國德州心跳法案 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女性權益上的進步並非不會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相對穩定但父系社會症候群嚴重的國家,也可能存在較高的社會動盪風險。
——-
#台灣的父系社會文化也在衰退中
#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讀完後,回想台灣,台灣在各種國際性別平等指數上,一直名列前矛。
「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童婚、一夫多妻制等「症狀」已經很少見,民法對女性的不公平也大幅改善,雖然還是有結婚聘禮習俗、婚後夫家期待,以及性別暴力等問題。
做為立委,我在立法院已提出《跟蹤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私密影像條例、刑法權勢性侵相關條文、行政院組織法內閣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等法律提案。
上會期處理到一半的《跟蹤騷擾防治法》非常迫切,本會期ㄧ定要三讀通過💪,補上台灣性別暴力防治法治的重要一塊拼圖。
當然,法律是社會的共同道德底線,落實性別平等的文化,還是需要我們大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共同反思與努力😄
-----------------
註:脆弱國家指數由美國《外交政策》等每年根據政府的控制能力、人權、治安、經濟等12項指標,評估各國的不穩定程度。指數愈高,意味該國家的不穩定程度愈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沒有『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努力了』的這個想法? 幾年下來賺的錢都不夠,又沒存款,會不會覺得很空虛? 甚至看了這麼多,你已經放棄奮鬥,還是覺得不想努力? 其實你靠自己就可以完成這一切了,只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資產配置』的三大重點。 想知道更多資訊... 可到臉書搜尋『艾倫的...
「法定結婚年齡」的推薦目錄:
法定結婚年齡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er編:要怎麼讓男孩更像男孩??
📣24hr掌握最新全球脈動👉 https://bit.ly/3bx8fzK
●中國兩會:美國譴責北京改變香港選舉制度「攻擊民主體制」
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252117
BBC 中文網(繁體) #男孩 #中國 #兩會
法定結婚年齡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名政協委員建議,現在中國英語教學課時約佔學生總課時的10%,而英語只對不到10%的大學畢業生有用,他認為「成果應用率低」
#中國兩會 #中國大陸 #英語 #YFB #YIN
法定結婚年齡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有沒有『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努力了』的這個想法?
幾年下來賺的錢都不夠,又沒存款,會不會覺得很空虛?
甚至看了這麼多,你已經放棄奮鬥,還是覺得不想努力?
其實你靠自己就可以完成這一切了,只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資產配置』的三大重點。
想知道更多資訊...
可到臉書搜尋『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法定結婚年齡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題:
18歲女生可自主墮胎!
司改決議下修年齡 婦團支持、家長反彈?
主持人:
楊文嘉
來賓:
立法委員 林靜儀
資深媒體人 鄭師誠
資深社會記者 胡孝誠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Q:16歲那年的秘密 她不得已殺了一個小孩?
Q:少女媽媽的無助 孩子生了要怎麼養?
Q:未滿20歲少女媽媽3230人 年紀最小12歲?
Q:國健署未統計 未成年少女墮胎黑數恐更多?
Q:墮胎自主 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決議:20歲降為18歲?!
Q : 未成年墮胎 為何需要有法定代理人同意?
Q:未成年性開放 下修墮胎年齡是符合現況?
Q:倒果為因?自主權?婦團支持但家長大反彈!
Q:下修墮胎年齡符性自主 公衛觀念才是關鍵?
Q:16歲可結婚但不能墮胎 現行法律很矛盾?
Q:司法改革必須接地氣 委員們還記得嗎?
Q:杜絕恐龍法官、濫權檢察官 人民最有感?
法定結婚年齡 在 女性法定結婚年齡擬提至18歲-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您覺得幾歲可以 結婚 呢?目前民法規定,男生滿18歲、女生滿16歲,才能嫁娶,但這是日據時代訂定的法律,已經有八十幾年了,似乎不合時宜,加上聯合國兒童保護公約, ... ... <看更多>
法定結婚年齡 在 【#年齡】【#結婚】【#民法】 能攜手一輩子,才是最重要的 的推薦與評價
年齡】【#結婚】【#民法】 能攜手一輩子,才是最重要的~~~ 「女性 法定結婚年齡 擬提至18歲」 華視新聞網站直播,隨時看新聞: 點 ... ... <看更多>
法定結婚年齡 在 [新聞]男女法定結婚年齡擬全改為18歲- 看板TAS 的推薦與評價
自由時報生活新聞2010-5-21
男女法定結婚年齡 擬全改為18歲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結婚制度施行近八十年將有重大變動!法務
部基於男女平權及參考外國立法例,將修法提高女性結婚和訂婚年齡,
統統改與男性相同,法務部希望在明年底前完成立法程序。
盼明年底前完成立法程序
現行民法規定,女性結婚年齡為十六歲、男性十八歲,未來修法後,女
性將提高到十八歲才能結婚;至於女性訂婚年齡,也將從現行民法規定
的十五歲,提高到與男性一致的十七歲。
本案起源為婦權基金會日前發函法務部,主張民法上的男女法定結婚年
齡不同,可能違反兩性平權,建議法務部修法。
另外,法務部檢討「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與現行法律牴觸問題時,也
發現民法第九八○條規定結婚年齡,似不符上述公約第二十三條的男女
平權規定,可能涉及歧視女性。
訂婚法定年齡也將改十七歲
對此,法務部前天召開結婚年齡修法座談會,與會代表多數贊成修法,
至於訂婚年齡,與會代表認為應一併修法調整,法務部因此決定,民法
第九八○、九七三的結婚和訂婚法定年齡將儘速修正。
未達法定年齡結婚最知名案例,為立委顏清標的么兒顏嘉儀和媳婦蘇毓
涵,兩人在二○○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結婚時,都是十七歲;另外,九年
前曾轟動一時的莉莉與小鄭老少戀,當時小鄭可能未滿十八足歲就堅持
要娶莉莉,也可能違反法定結婚年齡限制。
雙方家長同意不在此限
德律聯合法律事務所呂偉誠律師表示,依民法第九八九條規定,如雙方
父母同意,或女方已懷孕,未達法定年齡結婚者才有效力;至於修法後
,呂偉誠律師認為,對未達法定年齡結婚者影響不大,只要符合父母同
意,或女方懷孕要件之一,就可辦結婚登記。
女方懷孕也不受年齡限制
婦團對此多表支持和歡迎,衛生署未反對,但表示女性比男性早熟,這
是生理現象,不見得就是不平等。內政部代表表示,修法對社會影響不
大,目前國民平均結婚年齡,女性二十八歲、男性三十二歲,都遠高於
法定結婚年齡。
根據法務部蒐集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法定結婚年齡大多
一致,加拿大、澳洲、荷蘭、德國和法國,大多規定男女滿十八歲才能
結婚,日本規定則與我國一樣,南韓原與台、日相同,但二○○七年修
法將男女都改為十八歲。
法務部原考慮同步修正民法第九八九條的未達法定年齡撤銷結婚規定,
因與會機關代表和專家學者意見不一,將暫時保留。
=====
自由時報生活新聞2010-5-21
婚配年齡一致 認同男女平權
〔記者項程鎮、謝文華/綜合報導〕法務部和婦團聯手推動修法,將男
女結婚年齡齊一標準,也將一九三○年民法所定結婚年齡下限,再往上
提高,可防止早婚弊害,以免結婚年齡規定過低,導致國民體力和健康
衰頹。
破除男大女小的父權迷思
這次修法也對台灣國際形象有正面幫助,象徵我國男女平權上更向前邁
開一大步。婦女新知研究員曾昭媛說,聯合國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
式歧視公約(CEDAW)」,台灣本應修正不合時宜法令;勵馨基金
會執行長紀惠容也說,此舉能破除父權體制「男大女小」婚配迷思。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內政部社會司長黃碧霞表示
,因有婦權團體提出女性十六歲結婚生育是早了點,且婚配年齡男女一
致符合兩性平權國際潮流,所以向法務部提出修法建議。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蘇芊玲表示,過去受限男大女小的婚配思維
,導致訂出男性結婚年齡十八歲後,女性理應比較小,配合男生趕快成
為妻母,但平均壽命女性比男性大五、六歲,男大女小的婚姻,讓很多
女性在生命最後六、七年呈現孤單狀況。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姚淑文說,將女性自主決定結婚的年齡從十六歲
提高到十八歲,對女性來說,是個較有彈性的籌碼,而十八歲也是公認
身心靈較成熟的年齡。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律師賴芳玉指出,此項修法的「宣示」意義大於
「實質意義」,雖將女性結婚年齡從十六歲提高到十八歲,但在實務操
作上並沒有差異。
賴芳玉並指,一般會在十八歲以下結婚,不得已成份居多,如未婚懷孕
或已有共同生活事實,過去也很少見未成年子女結婚後,法定代理人行
使撤銷權的案例。
=====
自由時報生活新聞2010-5-21
身心都成熟了 婚姻路才好走
〔記者沈繼昌、張軒哲、魏怡嘉/綜合報導〕法務部擬修法上修民法結
婚最低年齡門檻,有婚友業者表示,年齡不是婚姻是否成功的唯一條件
,但年齡較大的確在身心方面會比較成熟。醫生則表示,現在女性月經
平均十二歲就來了,不過女性有受孕能力不代表其心理上就成熟到適合
結婚。
有生育能力不代表適合結婚
近年較知名的幼齡結婚事件就是顏清標么兒顏嘉儀與媳婦蘇毓涵,兩人
於二○○六年結婚時,都是十七歲。
顏清標服務處指出,顏嘉儀與蘇毓涵都在台中地區某私立大學求學,當年
生下的女孩已經四歲多,平日由阿嬤帶,好讓這對年輕夫妻能享受大學
生活。顏家相當保護夫妻倆與孫女隱私,針對早婚的看法,小兩口不便
回應。
桃園縣中壢市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說,中心經營廿餘年,最年輕者
僅十七歲,也有國中就奉子成婚、二十三歲就已經育有三子的離婚男子
,基本上他支持法務部上修結婚年齡,至少年齡較大,身心比較成熟。
顏清標么兒早婚有家長支持
中壢市美滿服務中心撮合逾千對以上婚姻,主任徐乃義說,撮合過最年
輕者包括十七歲女孩與十八歲青年,交往後當年立即結婚,隔年生下第
一個小孩,生活還算美滿。不過結婚者應該在生理、心理與經濟方面都
成熟再談結婚比較適合。
三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石光中表示,女性有月經來在醫學上代表
其有受孕能力,過去由於營養欠佳,女性來經平均年齡大約在十六歲左
右,加上當時早婚觀念普遍,結婚年齡才會訂得比較早。
現在女性月經平均十二歲就來了,不過石光中指出,有受孕能力不代表
心理上就成熟到適合結婚,結婚年齡由十六歲提高至十八歲,對女性生
理及心理均更合適。
至於男性的生理發育,石光中表示,男性的發育本來就較女性晚二年,
所以過去對於男性的結婚及訂婚年齡才會訂比女性大二歲,不過,更重
要的是心理也要夠成熟,才能更穩妥面對婚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58.215
... <看更多>